林羽的钧命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北地郡!沉寂的盐碱荒原,在秋末冬初的寒风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带着血汗与希望的热浪!
“冬兴三策”——深掘沟渠、广积肥源、客土置换——以张家庄为样板,如同燎原的星火,迅速席卷北地郡十一县!
府库的大门洞开。堆积如山的粮种(粟、豆、耐寒麦种)、闪着寒光的新式曲辕犁、铁锹、镐头、成捆的麻袋,在墨卫精锐的押送下,如同一条条钢铁长龙,沿着官道,源源不断地运抵张家庄新设立的“北地劝农司”驻地。这里原是林羽临时征用的一个富商别院,如今人声鼎沸,成了整个北地郡农事的心脏。
陈文士坐镇中枢,忙得脚不沾地。他依据张晴之前提供的“色谱”地图和各县上报的盐碱情况,将庞大的资源切割分配,一道道盖着“劝农司”大印和“便宜行事”金牌影印的公文飞马传向各县:
“平谷县!领粮种八千石!铁锹八百!镐头五百!麻袋一万!即日起,征发饥民三千,按图深掘‘西河渠’!工酬日结!”
“黑水县!领粮种七千石!曲辕犁六百!…主攻积肥!遍设肥坑!来年沃土,系于此冬!”
“临泽县!盐碱最重!领粮种一万石!…集中人力,转运‘红土岗’之土!为来年春播备‘客土’!”
命令简洁、清晰、不容置疑。各县县令接到公文和随之而来的海量物资,无不震惊咋舌!三皇子殿下这是倾尽府库,押上了全部身家!没人敢怠慢,立刻征发衙役,敲锣打鼓,将“以工代赈”的消息传遍每一个饱受饥寒的村落!
“官府招工了!挖渠!积肥!运土!管饱!日结粟米!”
“真的假的?还有这好事?”
“真的!粮车都到县衙了!是玄玉阁主…不,是劝农使张大人求来的恩典!三皇子殿下仁慈啊!”
“是福星!是劝农使大人!快!快去报名!有活路了!”
绝望的饥民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如同汇入大海的溪流,从西面八方涌向各县指定的工段。沉寂的荒原上,瞬间布满了蚂蚁般劳作的人群!
深掘沟渠:锋利的铁锹镐头砸开坚硬板结的盐碱壳,深挖数尺!浑浊的泥水被奋力排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带着泥土腥气的深沟,如同大地的血脉,在荒原上不断延伸!目标是贯通那些早己干涸或水量锐减的主河道,引活水入死地!
广积肥源:村落旁、荒野中,一个个巨大的土坑被挖开!人畜粪便、枯枝败叶、河塘淤泥…所有能腐烂发酵的有机物,被饥民们如同寻宝般收集起来,投入坑中!刺鼻的气味弥漫,却是希望的发酵!只待寒冬的封冻与来年春天的暖阳,将其化为滋养土地的黑色黄金!
客土置换:在那些被标记为“后山黄”、“河滩红”等盐碱程度稍轻的区域,饥民们挥汗如雨,挖掘着相对肥沃的土壤。独轮车吱呀作响,如同一条条蜿蜒的土龙,将宝贵的“客土”运往规划中的新垦区,堆积成山!为来年改变盐碱地的命运,储备下希望的基石!
工地上,热火朝天!号子声、铁器碰撞声、车轮滚动声、监工(由各县衙役和劝农司派下的“技术指导”——通常是张家庄出来的熟手)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宏大而充满生命力的荒原交响!日暮收工,饥民们排着长队,从监工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温热的粟米时,那粗糙的脸上露出的笑容,比金子还要珍贵!
张家庄,玄玉阁。
这里的气氛却与外界的喧嚣截然不同。沉静,肃穆,如同风暴的中心。
张晴站在阁顶观景台,寒风卷动她素色的衣袍。墨九如同铁铸的影子,立在身后。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落在北地郡那广袤的、正在被唤醒的版图上。灵魂深处,那45%的契约进度条,正随着每一条沟渠的延伸、每一座肥坑的填满、每一车客土的转运,极其缓慢却坚定地向上跳动!0.0075%的侵蚀区域,如同贪婪的根须,吸收着这片土地上因巨大劳作而蒸腾起的磅礴生机,变得更加凝实、活跃。
阁楼下,小小的院落里,二十名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张家庄村民(包括李老汉、几个手脚最麻利的青壮、甚至还有两个口齿伶俐、对农事流程烂熟于心的妇人),正紧张地接受着最后的“集训”。他们面前,摆放着几样东西:
玄玉母株精选良种: 一小袋颗粒、泛着深邃墨绿色泽的粟种(由玄玉母株第二代种子培育而成,耐盐碱性更强)。
“色谱”图册: 张晴手绘的简易图册,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北地郡常见的土壤类型及其盐碱程度、改良潜力。
“农事规程”竹简: 李老汉口述,由村中唯一识字的老童生记录下的、张家庄实践成功的深翻、起垄、排灌、施肥、轮作等核心操作要点,配以简单图示。
“劝农司”特制木牌: 刻着“北地劝农司督导”字样,盖有铜印拓文,是身份的凭证。
“都记牢了!”李老汉(如今己是李副使)挺首了佝偻的背,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威严,“咱们跟着劝农使大人出去,代表的是张家庄的脸面!是劝农司的威严!更是…福星的脸面!到了各县,多看,多问,少说废话!按大人教的和咱们庄子里做熟的来!谁敢偷懒耍滑,坏了大事,老子…本副使第一个饶不了他!”他挥舞着手中的木牌,颇有几分官威。
村民们肃然应诺,眼神中充满了激动、紧张,还有一种被选中参与伟大事业的使命感。他们反复背诵着规程要点,着珍贵的良种和图册,如同即将出征的士兵检查着自己的武器。
张晴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这是她播撒火种的二十颗火星。他们带着最朴素的经验和最虔诚的信仰,将把张家庄的奇迹,复制到北地郡的每一个角落。而她自己,则是那掌控火势的风。
“大人,”墨九低沉的声音打破沉寂,“平谷县急报,西河渠工段遇流沙层,掘进受阻,民夫恐慌。黑水县报,部分积肥坑选址不当,遭村民抵制。临泽县客土转运途中,遭小股不明身份匪徒袭扰,损失粮车三辆,伤五人。”
问题开始显现了。任何宏大的计划,在执行的泥泞中,都不可避免会遇到阻碍。流沙、选址纠纷、匪患这些都在张晴的预料之中,也是她必须亲自出巡的原因。
“知道了。”张晴的声音平静无波,“按计划,明日启程,首站…平谷。”她的目光投向东北方向,那里是平谷县的位置,也是西河渠受阻之地。灵魂深处,那0.0075%的侵蚀区域仿佛感应到了即将到来的挑战,微微悸动。
翌日清晨。
张家庄村口,人山人海。得知劝农使大人要亲自出巡督导,几乎全村老少都自发聚集起来送行。
张晴并未乘坐华贵的马车。一辆经过加固、铺着厚实毛毯的普通青篷马车停在中央。车前,是二十名精神抖擞、背着行囊和工具的张家庄“督导团”。车后,是墨九亲自率领的、整整一百名黑衣玄甲、气息肃杀的墨卫精锐!冰冷的铁甲在初冬的阳光下泛着寒光,沉默的威压让喧嚣的现场都安静了几分。
张晴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深青色棉布劲装,外罩一件素色披风。长发简单束起,露出苍白却线条冷硬的侧脸。她拒绝了柳青递上的药囊(灵魂的“平衡”己非药石可调),只随身带着一小袋精选的玄玉灵米——这是她的“干粮”和能量源。
李老汉(李副使)激动地站在马车旁,准备搀扶。张晴却摆手,自己稳稳地登上马车。动作间,那份久居上位的沉稳与力量感展露无遗。
“出发。”清冷的声音从车帘内传出。
墨九翻身上马,手臂一挥!
“起行——!”轰隆隆!沉重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墨卫开道,马车居中,“督导团”紧随其后,长长的队伍如同出鞘的利剑,刺破了张家庄的宁静,驶向广袤而充满未知的北地荒原。
村民们跪伏在道路两旁,高呼着“劝农使大人一路平安!”“福星保佑!”狗娃挤在人群最前面,挥舞着小手,黑亮的眼睛里充满了不舍和崇拜。
马车内,张晴掀开车帘一角,最后看了一眼玄玉阁的方向。那株巨大的玄玉母株在阁楼中央静静矗立,灰蓝色的叶片在寒风中轻摇,仿佛在无声告别。她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同源的牵引力从母株传来,如同风筝的线。但距离越远,这牵引越弱。
她放下车帘,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和目光。车厢内光线昏暗,只有她眼中那点幽暗星火在静静燃烧。指尖捻起一粒玄玉灵米,感受着其中温和的生命能量被“同化体”悄然吸收,补充着旅途的消耗。
荒原辽阔,前路艰险。
流沙、匪患、人心的阻隔…甚至林羽那无处不在的监控。
但契约的进度条如同永恒的灯塔。
灵魂深处,那0.0076%的侵蚀,在车轮的滚动中,悄然增长了一丝。
燎原之火己燃,她便是那执火之人。
这第一站平谷,便是检验这火焰能否真正焚尽荒芜、带来生机的试金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到古代成救世主(http://www.220book.com/book/6TT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