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一箱珍贵的面料样本回到工位,张思雨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个全新的武器库。然而,当她重新摊开绘图纸,试图将那些新型面料与脑海中的模糊构想结合时,却又一次陷入了瓶颈。
面料是死的,理念才是灵魂。她究竟要设计什么样的衣服?仅仅是将新型材料堆砌上去,做出几件看起来“不一样”的服装吗?那和市面上那些标榜“科技感”却毫无美感的工装又有什么区别?
她的设计,必须要有独特的、能打动人心的内核。
焦躁再次袭来。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桌上那几页被她用透明文件袋小心翼翼保护起来的母亲的手稿。仿佛那是能让她心绪平静下来的护身符。
她轻轻抽出手稿,再一次,极其认真地翻阅起来。不同于之前寻找具体款式借鉴的心态,这一次,她试图去读懂母亲当年绘制这些线条时,笔尖流淌的情感与思考。
看着看着,她的目光渐渐变了。
她不再仅仅关注那些裙子、外套的轮廓,而是开始留意那些细微之处,那些她之前或许忽略了的、充满人性化关怀的细节。
她看到一条连衣裙的腋下部位,母亲特意标注了“此处加裆,预留两指活动余量,避免抬臂紧绷”。旁边甚至画了一个小小的手臂抬起的示意图。
她看到一件衬衫的后腰处,用虚线勾勒出隐藏的活褶,旁边写着“动态褶皱,坐立自如”。
她看到一件大衣的版型图上,在肩线部位仔细标注了“采用落肩设计,减轻压迫感,内可穿厚毛衣”。
在一张设计图的空白处,母亲还用娟秀的字迹写下一行略显斑驳的小字:“美,不应以束缚为代价。衣服当如拥抱,予人温暖与自在。”
如同醍醐灌顶!
张思雨猛地睁大了眼睛,心脏因为巨大的共鸣而剧烈地跳动着!
她终于明白了!母亲毕生追求的设计理念,从来不仅仅是“好看”,而是“好看的舒适”,是让穿着者感受到被尊重、被体贴的“自在之美”!
这种理念,在当年那个更强调挺括、塑形的年代,或许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被追求效率的商业市场所忽视。但在今天,当职场女性愈发注重自我感受、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当下,这种理念显得如此超前,如此珍贵!
这不正是她苦苦寻觅的设计内核吗?
她的目光倏地转向旁边纸箱里那些王浩宇送来的面料样本。
带有微弹力的混纺面料,不正是为了实现“活动余量”和“避免紧绷”吗? 透气速干、抗皱的科技纤维,不正是为了保障“坐立自如”和“全天候的得体”吗? 那些柔软亲肤的天然混纺材质,不正是为了给予穿着者“拥抱般的温暖与舒适”吗?
母亲的理念,与现代功能性面料的特性,在这一刻完美地契合了!仿佛跨越了时空的对话,母亲用她的手稿,为她指明了最清晰的方向!
灵感如同压抑己久的火山,在这一瞬间轰然爆发,汹涌澎湃!
她一把抓过绘图笔,之前的犹豫和阻塞荡然无存。笔尖在纸面上飞速移动,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和激情。
她不再纠结于如何设计得“与众不同”,而是专注于如何实现“舒适的通勤体验”。
线条开始流淌:宽松但有型的阔腿裤,采用垂感与弹性俱佳的面料,行走间如云流动,坐下时毫无束缚。 剪裁利落的H型小西装,却在肩部和后背巧妙地运用了新型弹力衬和微褶结构,保证了挺拔轮廓的同时,赋予了手臂和背部足够的活动自由。 真丝与棉混纺的衬衫,领口采用特殊定型工艺,保持挺括不易变形,袖口设计得略为宽松,方便挽起,细节处尽显体贴。
她将母亲手稿中那些充满巧思的细节——动态褶皱、活动裆位、落肩设计——与现代面料特性相结合,进行再创造。
一套主打“无束缚感的专业形象”的职场女装系列,在她笔下逐渐清晰、起来。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目的性,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对穿着者的关怀。
她画的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倡导舒适、自在、自信的新职场生活方式。
草图一张接一张地完成,摊满桌面。她的眼神专注而明亮,整个人仿佛在发光,完全沉浸在创造的喜悦和激动之中。
偶尔,实习生小刘会偷偷投来好奇又复杂的目光,或许又在心里默默记下什么准备向张莉莉汇报。
但此刻的张思雨己经完全不在乎了。
她找到了属于她的方向,那是母亲用爱与才华铺就、并用岁月尘封等待她来开启的道路。
这条路上,或许仍有荆棘,但她内心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6U3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