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把晓露的报告纸染成蜜色,红笔标“项目紧急救场点”的字迹像老棉线绕的暖弧,黄笔圈“考研高频考点”的痕迹比考研真题解析还醒目,最底下压着张外婆绣的“卷草纹祈福符”(昨晚连夜绣的,说“给路老师的项目沾沾灵气”)。林晓凑过来看,笑出了声:“你这报告标得比我写情书还用心!红的是‘项目复活令’,黄的是‘考研通关符’,祈福符是‘跨年龄纹样缘护身符’,三buff叠满了!”
“谁叠buff了!”晓露嘴硬,却在报告最后一页写:“路老师,此报告可改项目稿,附的祈福符沾了外婆的灵气——对了,考研的纹样演变案例我标在P23了”,后面偷偷加了个猫爪表情,又怕太明显,改成卷草纹绕着钢笔的图案,比考研幸运符还精致。
手机“叮咚”响时,晓露的指尖刚碰到发送键——是路遥发的消息:“等你发报告呢,我把甲方可能问的数据整理好了,比你查的还细”,附了张手写数据卡,红笔批注“小丫头的报告里‘校园文创增长率’适合说服甲方,这条数据考研也能当案例”,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砂锅,是今早“粥在温着”的暗号。
“哈哈哈哈!”林晓抢过手机,笑得首揉肚子,“量子纠缠式等稿!你标报告他整理数据,连甲方的问题都预判了,是怕你发稿后被甲方问懵?”她突然指着报告夹里的祈福符,“哟,这是‘外婆牌项目灵气符’?你发的不是报告,是‘项目+考研双甜包裹’!”
晓露的脸“唰”地红了,把祈福符贴在报告扉页——青绿色的卷草纹绕着“平安”二字,刚好压在“复古文创年轻化”标题上。点击发送的瞬间,手机“叮咚”连响两声:一是路遥的秒回“报告收到,比我年轻时的设计案还细”,二是文创社群的消息“有人说路遥的项目好像要动了,纹样方案看着新了!”
“爽啊!”林晓拍着桌子,“这就是‘报告发稿即救场’的爽文剧情!你熬夜标重点,他熬夜等消息,甲方还没问数据就先备好,比我看的逆袭爽文还带劲——赶紧去工作室,别让粥熬成豆沙酱!”
抱着报告往书店走时,晓露的脚步都轻快了——巷口的桂花香飘进布包,就见老陈蹲在门口啃豆沙面包,手里挥着本《1987年文创项目答辩指南》:“小丫头来了?路遥这老小子今早五点就来蹲点,说‘小丫头发报告来,得给她留热粥’,比当年我督促学生答辩还积极!”
他把指南递过来,扉页夹着张便签,是路遥的字迹:“此页‘项目答辩技巧’,甲方要是问细节就用这个——粥在工作室砂锅温着,配豆沙面包吃,别空腹”,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祈福符,和外婆的一模一样。林晓凑过来看,笑着说:“老陈,您看!路老师连祈福符都画了,是怕项目答辩没灵气?”
“什么没灵气!”老陈咬着面包笑,“这叫‘项目答辩+考研冲刺’双保险!路遥刚才跟我叹口气,说‘小丫头的报告比我当年拿奖的设计案还用心’,眼睛亮得像老灯泡通了电——对了,他让我给你这个!”老陈从兜里掏出个小纸包,里面是桂花豆沙面包,“说‘小丫头发报告累了,配粥吃垫垫’,比我老伴给我煮的姜汤还贴心!”
推上工作室的楼梯时,晓露听见里面传来“哗啦”一声——是设计稿掉在地上的声音。她深吸口气推门,正撞见路遥蹲在地上捡稿,蓝布衫上沾着桂花粥的热气,猫爪胸针歪歪地别在领口,手里攥着的,正是她刚发的报告打印版,“祈福符”那页被红笔圈了圈,写着“此符比我年轻时的幸运笔还灵”。
“小丫头?”路遥的声音有点发颤,手里的报告“啪嗒”又掉了,露出压在下面的数据卡,“我把甲方可能问的‘纹样年轻化依据’标在你报告旁了,比你查的还全——粥在厨房,先喝口垫垫,祈福符我贴在设计稿最显眼的地方了,比奖杯还好看。”
“谁要贴!”晓露嘴硬,却接过路遥递来的温牛奶,指尖蹭过杯沿的细雾——杯身上画着卷草纹祈福符,是路遥今早刚画的,和外婆的刚好成对。林晓凑过来看,笑着说:“哟,这是‘双向祈福符’?路老师您这细节,比考研机构的服务还周到——晓露,你赶紧记甲方数据,别等会儿答辩忘了!”
路遥没理会调侃,把设计稿推过来——上面画的卷草纹拐点空着,刚好和晓露报告里“15度软弧”案例对上,红笔写“小丫头的祈福符贴这里,项目答辩肯定过”。晓露咬着笔杆画起来,刚画一半就被路遥递来的胃药打断:“改稿每小时吃一片,别学我年轻时空腹赶项目——你外婆的祈福符沾了灵气,我们的项目肯定能成。”
“谁要吃!”晓露的脸更红了,却乖乖把药塞进兜里,低头在拐点画了个迷你祈福符,笔尖顿了顿又添了个烤肠——是老陈说“答辩过了请吃烤肠”的约定。文创社群的消息又弹出来:“有人看到路遥工作室亮着灯,好像在改新方案!”晓露把手机递给路遥,两人相视而笑时,老陈端着粥走进来:“看看!这就是‘报告发稿双甜局’!甲方数据备好,考研考点标清,祈福符沾着灵气,比我当年带学生拿画展奖还热闹!”
林晓发朋友圈配文:“双向奔赴的报告发稿日:她熬夜标重点,他熬夜等消息,外婆祈福符沾灵气,老陈面包凑甜局,甲方数据提前备,考研考点同步标——这波双甜局,比爽文还爽!”底下老陈评论:“答辩过了请吃火锅,凑个‘项目考研双丰收局’!”
晓露咬着豆沙面包,粥香混着桂花香漫到喉咙——报告上的红笔批注、数据卡上的甲方预判、祈福符上的卷草纹,像老棉线织的暖阳,把“停了的项目”和“焦虑的考研”都织成了双向奔赴的甜。她抬头看向路遥,刚好对上他的目光,两人同时指着设计稿的拐点:“这里加Q版校徽!”
晨光漫进工作室时,设计稿上的卷草纹、祈福符、Q版校徽拼在一起,像幅“双向奔赴的纹样图”——原来最好的双甜局,从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是你熬夜标报告,我熬夜等消息,是你绣符沾灵气,我备数据防答辩,连老陈的面包、外婆的碎线,都成了这甜里的暖,比任何项目方案都动人,比任何考研攻略都踏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6U5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