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周末,林晚难得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她整理书房时,从书柜最底层翻出一个落了薄尘的纸箱——里面装的全是和青学有关的旧物:泛黄的“青学记录”笔记本、磨损的黄色网球、乾贞治当年送她的特制营养剂配方表,还有一张被精心压在透明文件夹里的、有些褪色的青学网球部合照。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纸箱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晚坐在地毯上,轻轻翻开笔记本,扉页上歪歪扭扭的网球涂鸦还清晰可见,某一页的角落还留着桃城武不小心蹭上的巧克力渍。她指尖抚过那些熟悉的字迹,突然听到门铃响了。
林晚听到敲门声后,缓缓地走到门口,心里还在纳闷会是谁来找她。当她打开门的瞬间,一个身穿快递工作服的人出现在眼前,手里捧着一个印着“青少年网球训练营”logo的包裹。
林晚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个包裹,因为她最近并没有在网上订购任何东西。她疑惑地接过包裹,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寄件人信息。
当她看到寄件人姓名时,心跳突然漏了一拍。那个名字如同闪电一般击中了她的内心——“山口佑树”。这个名字对她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她曾经无数次在脑海中默念过这个名字,陌生则是因为她己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了。
拆开包裹,里面是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青学网球场的简笔画,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传承”两个字。笔记本第一页夹着一张照片:山口佑树和几个穿着训练服的少年站在网球场上,身后的背景板上贴着《青空下的网球少年》的海报,照片背面是山口的字迹:“林晚姐姐,我现在是训练营的小教练啦!带他们练球的时候,总想起你书里写的青学故事,也终于懂了‘网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这本笔记本我用不上了,送给你,希望你能记录更多新故事。”
林晚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笔记本,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突然间,她的眼眶开始发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似乎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她的思绪渐渐飘回到了那次采访山口的时候。当时,她注意到山口的口袋里露出了一本旧笔记本,那本子的样式和她自己的“青学记录”非常相似。当时,她只是心中一动,并没有过多地去想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然而,现在当她再次回忆起那个瞬间,心中的某个角落像是被触动了一下。她突然意识到,那本旧笔记本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她的“青学记录”的影响。
这个发现让林晚感到既惊讶又感动。她从未想过自己的记录会对别人产生这样的影响,更没有想到山口会如此珍视那本与她相似的笔记本。
泪水终于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林晚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感动,有惊喜,还有对山口的一丝愧疚。她不知道自己的记录是否真的对山口有那么大的意义,但至少现在,她知道了这本笔记本对于山口来说是如此特别。
正翻着笔记本,手机响了,是出版社的陈曦:“林晚,有个好消息!《青空下的网球少年》要出纪念版了,读者们希望你写个新的后记,再附一些你当年的‘青学记录’手稿,你觉得怎么样?”
林晚看着手里的新旧笔记本,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黄色网球,笑着答应:“好啊,我还有很多故事想写。”
当天下午,林晚带着旧笔记本和山口送的新本子,去了附近的社区网球场。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正在练球,教练是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当年在网球锦标赛上遇到的越前龙雅。他穿着白色运动服,戴着鸭舌帽,正弯腰教一个小女孩握拍姿势,动作耐心又温柔,和记忆里那个随性不羁的少年判若两人。
“林晚记者?”越前龙雅先看到了她,摘下鸭舌帽,露出和越前龙马如出一辙的眉眼,“好久不见。”
林晚走过去,指了指那些练球的孩子:“没想到你会当教练。”
“偶然机会,”越前龙雅笑了笑,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笔记本上,“这是……当年你书里写的那种记录册?”
林晚愣了愣,随即点头,把旧笔记本递给他。越前龙雅翻了几页,看到某一页关于“外旋发球”的记录时,指尖顿了顿:“我弟弟以前也总在本子上画这个发球的轨迹。”
“你弟弟?”林晚心里一动。
“嗯,叫越前龙马,”越前龙雅合起笔记本,还给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怀念,“他总说,以前在一个叫‘青学’的网球部待过,那里有群很厉害的伙伴。”
林晚的心脏猛地一跳,手里的网球差点掉在地上。她看着越前龙雅,想问些什么,却又忍住了——有些羁绊,不必说破,只要知道彼此都记得,就足够了。
夕阳西下时,林晚坐在网球场边,打开山口送的新笔记本,写下纪念版后记的第一句:“五年前,我以为青学的故事己经落幕;首到今天才明白,那些关于热血与友谊的传承,从来都没有终点。”
不远处,越前龙雅正带着孩子们练颠球,清脆的击球声和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林晚抬头望向天空,湛蓝的天幕上飘着几朵白云,和记忆里青学的天空一模一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网王之青空下的转校生 她握紧口袋里的黄色网球,笔尖在新笔记本上继续滑动——
她知道,这本新笔记本里,会装满新的故事:有山口佑树和他的小队员们,有越前龙雅和他弟弟的回忆,还有更多像青学少年一样,为了网球梦想奔跑的身影。
而那些旧物里的故事,也不会被遗忘。纪念版出版时,她会把“青学记录”里的手稿附在书后,让更多人知道,曾经有一群穿着白色运动服的少年,在青空下书写过最热血的青春。
傍晚的风温柔起来,褪去了白日的燥热,携着被阳光晒透的青草香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网球击球声,拂过林晚的发梢。她坐在青学网球部社办外的长椅上,刚刚合上那本写满了字迹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今天活动的点滴,以及那些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
最后一个句号落定,一个念头却清晰地浮现出来。她抬起头,目光越过铁丝网,落在那个独自在球场上挥拍的身影上。
越前龙雅。
他并非今天活动的主角,只是恰巧来探望弟弟,便也被不二笑着拉来“充数”。此刻,他正随意地对着发球机练习,动作舒展而慵懒,带着一种与越前龙马截然不同的、漫不经心的锋利。橙红色的小球在他拍下乖顺地来回跳跃,每一次弹起和击出都蕴含着举重若轻的力量。
林晚站起身,朝着网球场走去。她想和他聊聊。
想聊聊从他弟弟口中听到的那个“青学”——那个骄傲的少年提起时,语气总会微妙地变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与骄傲的地方。
更想聊聊,那些看似被时空隔断,却实则坚韧如网线般缠绕命运的羁绊。
脚步声惊动了场上的人。龙雅停下动作,发球机也适时安静下来。他转过头,额前墨绿色的发丝被汗濡湿了几缕,一双与龙马极为相似却更显狷狂懒散的金褐色猫眼望过来,嘴角自然地上扬,带着点玩味的笑意。
“哟,作家小姐。活动结束了还不休息?”
“看你一个人打球,比看某些比赛还有意思。”林晚笑着走近铁丝网。
龙雅轻笑一声,走到场边,拿起毛巾随意擦了擦汗,又拧开一瓶芬达喝了一口:“龙马那小子小时候,可没少因为我偷喝他的芬达跳脚。”他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眼神却飘向更衣室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正在收拾东西的弟弟。
林晚心中微微一动。就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提及,内里却藏着绵长的时光与情感。
“他在这里,变化很大。”林晚轻声道。
“啊,听说了。”龙雅靠在铁丝网上,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以前是个只会臭着脸说‘还差得远呢’的小不点,现在嘛…虽然还是那么不可爱,但总算像个会依赖别人的普通小鬼了。”
他的语气随意,甚至带着点调侃,但林晚却听出了底下深藏的、属于兄长的关注和不易察觉的欣慰。他们兄弟之间,有着独特的相处方式,跨越了分别的岁月和遥远的距离,那份羁绊从未真正断裂,只是在不同的时空里,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
“青学对他而言,很特别吧?”林晚问。
龙雅仰头又喝了一口汽水,气泡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望着那片被夕阳染成瑰红色的青空,沉默了片刻。
“老头子把他送来日本,大概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他放下汽水瓶,声音里少了几分玩笑,多了些认真,“这里有什么?有强到让他不甘心的对手,有想追上去的背影,有关心他却又毫不留情打败他的前辈,有…嗯,能让他称之为‘家’的地方吧。”
他顿了顿,转过头,金褐色的眼睛看着林晚,笑意重新浮现:“当然,还有能把他那臭屁样子写进书里的人。”
林晚忍不住笑了。她知道龙雅指的是她以青学网球部为原型创作的故事。
“不是因为故事本身,”龙雅的声音忽然又轻了下来,目光再次投向天空,仿佛在回忆什么,“是因为那些故事让很多人记住了他们,记住了这段时光。无论以后走得多远,这段日子都被留住了。这种东西,比任何奖杯都更难能可贵,不是吗?”
风再次吹过,带来球场沙地的气息。更衣室的方向传来菊丸英二嚷嚷着“饿死了”的声音和大石秀一郎无奈的劝阻,夹杂着越前龙马一句清晰的“まだまだだね”。
龙雅嘴角的弧度变深了。
看,羁绊从未断裂。它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在兄弟间心照不宣的牵挂里,在队友们日常的吵吵闹闹里,在读者被点燃的热爱里,在孩子们举起的感谢牌里,也在这一片永恒注视着的青空之下。
“是啊。”林晚轻声回应,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青空依旧,包容着所有相遇与别离,见证着所有开始与延续。故事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结局,因为热血永存,热爱不灭,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总有人在奔跑,总有人在挥拍,总有人在书写。
而他们所有人,都是这宏大故事里,永不褪色的一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6UG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