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溪头村,溪水绕着田埂潺潺流,刚翻松的土地泛着的泥土香,村口空地上己用白石灰画好了同心形种植区 —— 内侧圈标着 “向日葵区”,外侧圈标着 “薄荷固土区”,旁边堆着从青溪友谊林培育的 300 株向日葵苗(带着根土,裹着保湿棉),木牌上写着 “溪头村友谊林?城乡联盟共建”,风一吹,系在木牌上的红绸带轻轻晃动,像在招手。
陆家别墅的庭院里,春雨刚过,念晚蹲在向日葵育苗盆旁,手里攥着 “溪头村新友谊林种植行动” 流程表,用绿色彩笔在 “种植布局确认”“跨村协作分组”“春季健康防护” 三个环节画了圈,旁边画着恐龙扛着小铲子带领孩子们种苗的图案,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 “要帮溪头村种出最壮的友谊林,还要教大家护苗又护健康!”
“哥哥,种子包…… 给小星哥哥?” 安安穿着浅绿背带裙,手里举着一个手工种子包 —— 粗棉布缝的袋子上绣着小太阳,里面装着向日葵种子(附种植日历),还塞了一片青溪友谊林的枯叶作 “纪念”,小脸蛋沾了点泥土也不在意,“溪头…… 种,像青溪一样。”
苏晚坐在藤椅上,手里翻着《溪头村春种健康防护方案》,嘴角忍不住上扬。自从年度总结会确定溪头村为新种植点,念晚每天都视频连线溪头村小星核对种植细节,连梦里都在背 “生态种植口诀”;安安则每天缝种子包、画种植日历,说要 “给溪头的朋友送春种的礼物”;柳溪的小木更是在视频里说 “李婶己经编好 20 个草编苗筐,要帮着运小苗”。
“在想跨村协作的细节?” 陆时衍端着两杯金银花茶走过来,递给苏晚一杯,又把另一杯放在念晚身边,“刚跟溪头村赵村长确认,种植区己平整好,还搭了临时遮阳棚;另外,公益基金送了‘生态种植工具包’(小铲子、浇水壶、测土仪),我们安排了 1 名驻点医护,带了春季防过敏物资,保证种植时的健康安全。”
苏晚接过金银花茶,清甜驱散春日湿气:“我在完善‘生态 + 健康’双防线方案,生态上,新林按‘同心固土’布局 —— 内侧种向日葵(间距 50cm,保证光照),外侧种薄荷(防蚊虫还能固土),每 10 株苗配 1 个‘护苗牌’(写种植人 + 养护责任);健康上,准备‘春种健康包’(防过敏药膏、驱蚊贴、防晒帽),设临时健康站,教孩子识别春季有毒植物(比如毛茛)、做皮肤过敏应急处理,还会给溪头村民测土壤湿度,教科学浇水(向日葵苗期 3 天浇一次,忌积水)。”
陆时衍凑过来看方案,手指在 “萌宝协作组” 一栏点了点:“你让念晚当‘种植总领队’(统筹跨村分组),小木(柳溪)、小星(溪头)当副领队,安安做‘护苗手作传递官’,这个架构能让跨村孩子快速磨合。我对接了联盟 3 个村(青溪、柳溪、溪头),每村派 10 组家庭,还做了‘春种队服’(浅黄 T 恤印着‘同心种林,共护溪头’),孩子们穿上像小树苗一样精神。”
接下来的一周,全家都泡在筹备里。苏晚作为 “公益统筹 + 健康防护”,既要画跨村种植路线图:首日青溪 - 柳溪集结(带小苗、工具),次日溪头种新林(分区域种植、立护苗牌),第三日健康养护课(教防过敏、科学护苗);又要打包健康物资,从儿童防过敏药到《春季生态种植手册》,甚至定制 “薄荷防蚊包”(装晒干的薄荷叶,挂在苗旁),印着 “溪头友谊林?健康护苗”。
陆时衍忙着协调资源:调 2 辆带储物舱的大巴(放小苗和工具,避免挤压),对接溪头村民准备 “春种农家宴”(赵婶做荠菜饺子、李婶熬小米粥),联系摄影团队拍跨村协作瞬间,还给总领队念晚做了橙色袖标(印着 “春种总领队”),念晚每天对着镜子练带队口号:“联盟协作,春种护苗!生态健康,一起做到!”
念晚成了 “总策划”,放学后视频连线小木、小星对流程:“小木,柳溪负责运小苗,用草编筐装,别碰伤根;小星,溪头要按我们画的同心圈分 5 个种植组,每组配 1 个测土仪;种植时要教大家‘三轻’—— 轻放苗、轻填土、轻浇水,保护小苗!” 他还把生态种植要点(“向日葵喜阳,种在向阳处”“薄荷忌涝,种在高燥区”)做成图文卡,准备贴在种植区旁。
安安跟着陆爷爷做 “护苗手作”:用向日葵杆做护苗牌(刻上 “护苗人 + 日期”),用彩绳编浇水提醒绳(每 3 天换一种颜色,提醒浇水),说要 “帮大家记住护苗时间,小苗长得壮”。她握不住刻刀,陆爷爷帮她刻字,她负责系彩绳,每个护苗牌上都挂个小铃铛,小声说 “风吹响,提醒护苗”。
陆爷爷翻出珍藏的《生态种植笔记》,教念晚认土壤特性:“溪头的土偏黏,要加沙土改良(比例 1:2),不然浇水后容易烂根;向日葵苗期要施薄肥,用腐熟的葵花籽饼肥最好,不伤根还环保。” 他还准备了小铲子和测土仪,教孩子们测土壤湿度:“指针在‘’区最好,太干要浇水,太湿要松土。”
种植行动出发前一天,小星发来视频 —— 溪头村的种植区己用白石灰画好同心圈,村民们在搭遮阳棚,小星手里举着刚编的草编浇水壶:“念晚哥哥,我们编了 30 个浇水壶,每个组用一个;赵婶还采了荠菜,明天做饺子给大家吃!”
出发当天清晨,天刚亮,全家带着 300 株向日葵苗、种植工具、健康包和护苗手作出发。大巴上,念晚把种植分组表抱在怀里,跟安安彩排:“安安,送护苗牌时要说‘这是我们做的,记得 3 天浇一次水’,记住没?”
安安抱着护苗牌篮点头,小声音软软的:“记住……3 天浇水,小苗壮。”
车子驶进溪头村时,远远就看到村口飘着彩色气球,小星带村民举着 “欢迎联盟春种队” 的牌子,柳溪的小木己带着草编筐在等候,溪水边的石头上摆着刚采的野花,阳光晒得泥土香格外浓郁。“念晚哥哥!安安妹妹!” 小星跑过来,拉着念晚往种植区走,“你看同心圈,跟你画的一模一样!我们还在外侧留了小路,方便浇水!”
苏晚和陆时衍刚开后备箱,三村村民就围过来帮忙搬小苗。溪头的赵奶奶握着苏晚的手,眼眶红红的:“苏医生,太谢谢了!我们村以前只有稻田,现在也能有像青溪一样的友谊林,孩子们以后有地方玩,还能学种植,真是太好了!”
上午 9 点,春种行动正式开始。念晚穿着橙色袖标,站在种植区中央:“联盟的伙伴们,现在我们分 5 组,青溪、柳溪、溪头的朋友混编,每组 6 户家庭,负责 60 株苗!先改良土壤,再加苗,最后浇水,大家跟着陆爷爷学!”
陆爷爷蹲在土壤改良区,演示加沙土:“大家看,黏土加沙土后,用铲子翻匀,这样土既透气又保水,小苗根能长得深!” 孩子们围着学,念晚帮小星翻土,小木帮溪头的小朋友扶苗,安安则给每组送护苗牌:“护苗牌…… 挂在苗旁,记时间。”
苏晚在临时健康站忙碌,给孩子们涂防晒:“春天紫外线强,涂了防晒不晒伤;要是被蚊虫咬了,别抓挠,来我这里涂药膏。” 她还教村民识别有毒植物:“这个开黄花的是毛茛,碰到皮肤会痒,大家别碰,我们会统一清理。”
上午 11 点,300 株向日葵苗都种好了。孩子们一起立 “溪头村友谊林” 木牌,念晚、小木、小星一起系红绸带:“我们约定,每个月视频核对小苗长势,夏天一起来看开花!” 护苗牌挂在苗旁,风吹过,铃铛叮当作响,像在唱护苗歌。
中午 12 点,春种行动暂停,大家在遮阳棚下吃 “春种农家宴”。赵婶端上荠菜饺子、小米粥,李婶带来柳溪的葵花籽饼,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分享种植趣事。念晚给小星夹了一个饺子:“这个荠菜饺子真鲜,比城里的好吃!夏天开花时,我们还要来办‘赏花会’,教大家用葵花籽做饼干!”
小星点点头,给念晚盛了一碗粥:“我们溪头的小米是自己种的,熬粥香得很,你多喝点!等小苗长到半米高,我们就按你说的,在旁边种薄荷,防蚊虫!”
下午 2 点,“春季健康养护课” 开讲。苏晚站在遮阳棚下,手里拿着《生态种植健康手册》:“大家要记住,春季种完苗后,每周测一次土壤湿度,雨天要及时排水;孩子来护苗时,要穿长袖、戴帽子,防过敏和晒伤;要是皮肤痒,用清水洗后涂药膏,别抓挠。”
念晚和小木、小星当 “小助教”,帮苏晚分发手册,还教小朋友做 “护苗操”:“双手拍土(模拟松土),弯腰浇水(模拟轻浇),踮脚看苗(模拟观察),每天做一遍,护苗更用心!” 孩子们跟着做,伸胳膊弯腰的样子格外可爱,老人们坐在旁边看,也跟着一起伸展。
下午 3 点,春种行动接近尾声。孩子们一起在友谊林旁拍大合影,每个人都举着护苗牌或浇水壶,泥土沾在裤腿上也不在意。小星拉着念晚的手不舍:“念晚哥哥,下个月你们一定要来!我们给小苗松土、施肥,还要教你认溪头的野菜!”
赵奶奶把一双自己做的布鞋送给安安:“安安妹妹,这个布鞋是奶奶做的,春天穿透气,谢谢你的护苗牌,奶奶会帮你看着小苗!”
念晚从书包里拿出《溪头护苗日志》,送给小星:“这是护苗日志,你每周记录小苗高度和土壤湿度,我们视频的时候一起核对;夏天赏花会,我们还要一起策划!”
安安把自己做的最后一个浇水提醒绳送给小星和赵奶奶:“绳子…… 换颜色,提醒浇水,小苗长大。”
车子驶离溪头村时,三村孩子追着车子跑了很远,挥着护苗牌和浇水壶喊:“再见!下个月来看小苗!”
念晚趴在车窗挥手:“再见!我们会准时来!还要带薄荷苗来种!”
安安也趴在车窗上,手里拿着布鞋,小声说:“再见…… 奶奶!小苗…… 长大!”
车子渐渐远去,念晚靠在苏晚怀里:“妈妈,今天好开心!溪头的友谊林种好了,以后我们还要帮望山村、云村种,让联盟的每个村都有友谊林!”
“好,” 苏晚摸了摸他的头,“妈妈陪你,看着友谊林在每个村扎根,看着孩子们在生态和健康里成长。”
陆时衍握着苏晚的手:“这次春种行动,让联盟公益从‘规划’真正扎根土地。基金己经决定,下个月启动溪头村绘本漂流点建设,下半年建健康站,让‘三个一’工程在溪头落地。我们的家庭公益,己经变成能让乡村变美的力量了。”
苏晚点点头,看向窗外的溪头村。阳光洒在刚种好的向日葵苗上,像一片希望的绿毯。她知道,这不是终点,未来会有更多乡村的土地上长出友谊林,更多孩子在生态种植里学会责任。这个家,会像友谊林的向日葵一样,既守着自己的小幸福,也给更多乡村撑起一片生态与健康的天空。
回到江城后,念晚把春种的照片做成《溪头春种纪念册》,送给三村家庭;安安每天抱着布鞋,对着它说:“小星哥哥…… 浇水,小苗长大,夏天看花。”
陆爷爷把孩子们做的护苗牌摆在书房里,笑着说:“这些木牌是春种的承诺,也是公益的种子,会在溪头的土地上发芽,长出满林的向日葵。”
周末全家看照片,苏晚靠在陆时衍怀里,看孩子们一起扶苗浇水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属于他们的故事,会在公益路上继续写下去,每一页都满是春日的生机,每一段都满是生态与健康的守护。
作者“小小的XIN”推荐阅读《一家宝归来:陆总,妈咪马甲掉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U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