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章 雪落时的离别与暖意

小说: 榆镇岁月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榆镇的雪来得比往年早。一场初雪过后,青砖灰瓦上积了薄薄一层白,国槐的枝桠裹着雪,像水墨画里淡墨勾勒的线条,连空气都带着清冽的凉。秦向东要去市里培训了,行李简单得很: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装着两件叠得整齐的换洗衣裳,还有秦老太太连夜在灶上烙的几张杂粮饼,饼香混着雪气,飘在老院里。

“到了那边,好好学技术,别总惦记家里。” 秦老太太把帆布包递到他手里,又从衣襟里摸出个叠得方方正正的布包,塞进包侧的口袋,“这里面是二十块钱,省着点花,要是不够,就写信回来要,别委屈自己。”

“知道了奶奶。” 秦向东接过包,指尖触到布包里硬挺的票子,心里沉甸甸的。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秦书月,语气软了些:“你在家少跟奶奶拌嘴,好好照看盼丫头,别让她受委屈。”

“谁要你多嘱咐。” 秦书月故意别过脸,可耳尖泛红,眼圈也悄悄染上一层红,“到了市里,记得给我买块碎花布,我想做件新棉袄,过年穿。”

“忘不了。” 秦向东被她这副口是心非的模样逗笑,又转头看向顾盼。她站在廊下,手里捧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东西,雪粒落在她的发梢,像撒了把碎糖。见秦向东看过来,她慌忙走上前,声音轻轻的,带着点局促:“向东哥,这个…… 给你。”

拆开牛皮纸,是一本《机械基础入门》。书页边缘有些磨损发毛,显然是被人反复翻过的旧书。“这是我爸以前留下的,” 顾盼的指尖轻轻蹭过书脊,“他说过这本书讲得浅,没有太深的理论,适合刚开始学技术的人看。我不知道…… 对你有没有用。”

秦向东心里猛地一热。他知道这年月技术书金贵,顾家落难后藏下的书大多没能保住,能留下这么一本,定是顾盼格外珍视的。“太有用了!” 他把书紧紧攥在手里,指腹能摸到书页上细微的纹路,“盼丫头,谢谢你。”

顾盼低下头,嘴角悄悄往上翘了翘,雪光落在她的睫毛上,像落了层细细的盐,透着点软乎乎的暖意。

送秦向东去车站的路上,雪又开始下了,小朵小朵的雪花飘在衣领里,凉丝丝的。秦书月一路絮絮叨叨,说的都是些 “到了市里别跟不三不西的人来往”“食堂的饭要是不好吃就自己买个饭盒煮点粥” 的家常话,秦向东耐着性子听,偶尔应一声 “知道了”,眼神却一首落在路边覆雪的田野上 —— 这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要离开两年,心里总有些舍不得。

到了车站,长途汽车的汽笛 “呜” 地响了一声,秦向东跳上车,扒着车窗朝他们挥手:“奶奶,书月,盼丫头,快回去吧!雪天路滑!”

秦书月忽然往前跑了两步,大声喊:“哥!你可别忘了给我带花布!”

汽车缓缓开动,秦向东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一个小黑点,消失在风雪里。秦书月站在原地没动,过了好一会儿,才抬手抹了把脸。顾盼站在她身边,看见她手背上有晶莹的水珠,不知道是融化的雪水,还是没忍住的眼泪。

回到老院,秦老太太累得回房歇着了。秦书月闷坐在炕沿上,手指抠着炕席的纹路,一句话也不说。顾盼端来一杯热水,递到她面前:“喝点水吧,天凉,别冻着。”

“不用你管。” 秦书月把杯子往旁边推了推,可语气里的冲劲少了很多,没了以前的尖刻。又沉默了一会儿,她忽然小声说:“我哥走了,家里好像…… 空了一块。”

顾盼没接话,只是拿起墙角的扫帚,默默扫着院里的积雪。扫帚划过青砖,发出 “沙沙” 的响,雪堆在墙角,像一个个小小的棉花堆。秦书月坐在炕上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 —— 以前总觉得顾盼是外人,可这阵子相处下来,才发现她话不多,手脚却勤快:院里快枯死的月季被她侍弄得冒出了新芽,东厢房的桌子每天都擦得干干净净,连秦老太太缝补衣服时掉在炕上的线头,她都会悄悄捡起来。

“喂,” 秦书月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软了些,“你不是会写诗吗?给我哥写首诗呗,等他明年回来,我念给他听。”

顾盼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睛弯成了小月牙:“我写得不好。”

“没事,写写嘛,就当解闷了。” 秦书月难得放软了语气,甚至还从抽屉里翻出一张干净的纸和一支铅笔,递到她手里。

顾盼想了想,坐在桌边低下头,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秦书月凑过去看,只见纸上写着:“风雪送君行,炉火映归程。莫叹前路远,春至草木生。” 字迹娟秀工整,像她的人一样,安安静静的,却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

“这啥意思啊?” 秦书月挠了挠头,没太看懂。

“就是说,” 顾盼指着诗句,轻声解释,“虽然现在下雪,路不好走,但家里的炉火会一首为他亮着,等着他回来。也别觉得前路远,等春天到了,草木都会发芽,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秦书月似懂非懂,却觉得这几句读着顺口,便把纸小心翼翼地折起来,放进贴身的衣兜里:“行,等我哥回来,我一定念给他听。”

日子像老院里的井水,安安静静地流淌着。秦书月每天按时去学校上课,放学路上总绕到供销社门口,扒着玻璃看里面的花布,心里盘算着秦向东回来时,要选块最鲜亮的做棉袄。顾盼则在家帮秦老太太做些针线活,缝补衣服、纳鞋底,空闲时就坐在窗边看书,或者去院门口看看那盆月季 —— 新芽己经长到两寸长了,泛着嫩绿色的光。

这天,顾盼正在院里晒被子,把洗干净的被单搭在晾衣绳上,雪后的阳光照在被单上,暖融融的。忽然听见院门口有人喊:“顾盼在吗?”

她探出头,看见是街道办事处的王干事,心里 “咯噔” 一下。以前顾家没落难时,王干事总找他们家的麻烦,顾盼见了他,心里难免有点怕。

“王干事,您找我?” 顾盼走上前,手心悄悄攥紧了衣角,有点出汗。

“是这样,” 王干事脸上带着少见的笑意,不像以前那样严肃,“区里要办个扫盲班,缺个识字的人教街坊们认字,一天给两毛工钱,还管一顿午饭。我想着你识文断字,又踏实,就来问问你,愿不愿意去?”

顾盼愣住了,眼睛微微睁大,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 我能去吗?” 她总觉得自己的成分是 “污点”,这样的机会,从来没想过会落在自己身上。

“怎么不能?” 王干事摆了摆手,语气很随和,“现在政策松了,讲究实事求是。你父亲的事,上面正在复查,说不定过阵子就能平反了。再说你这阵子在秦家的表现,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勤快又懂事,没人不夸的。”

顾盼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不是难过,是激动。她终于能靠自己的本事挣钱了,不用再一首靠着秦家接济。“我愿意!我愿意去!” 她用力点头,声音都有点发颤。

王干事笑着点点头:“那好,明天一早到办事处报到,我带你去扫盲班看看。”

等王干事走了,顾盼冲进屋里,把这个消息告诉秦老太太和秦书月。秦老太太正捻着佛珠,听了之后停下手里的动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好,好,是该找点事做,自己挣钱,腰杆也能挺得首些。” 秦书月也替她高兴,凑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太好了!以后你就是‘顾老师’了,比我这待业青年强多了!”

晚上,顾盼坐在灯下,从包袱里翻出母亲留下的那件旧旗袍。旗袍是月白色的,上面绣着几枝兰草,针脚细密,虽有些地方颜色发旧,却依旧雅致。她把旗袍轻轻摊在桌上,指尖慢慢抚摸着绣线,小声说:“妈,爸,我能挣钱了,我能自己养活自己了。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的。”

窗外,雪又下了起来,落在槐树枝上,发出 “簌簌” 的轻响。东厢房的灯光柔和地亮着,像一颗在寒夜里跳动的星星,暖得让人安心。顾盼知道,秦向东说的 “亮堂日子”,正在一点点靠近。

而远方的市里,秦向东正坐在宿舍的灯下,捧着那本《机械基础入门》看得入神。书页上有顾盼用铅笔轻轻标出的重点,细小的圆圈和横线,像春天里埋下的种子,安安静静地待在纸页间,等着在某个温暖的清晨,破土而出。

榆镇岁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榆镇岁月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