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李卫国就被院子里的争吵声惊醒了。他披上衣服推开窗,看见二叔正和几个年轻员工争得面红耳赤,地上散落着几台崭新的设备。
"这又是在闹什么?"李卫国快步走下楼梯,感觉太阳穴突突首跳。
二叔气得胡子都在发抖:"这群小崽子!非要买什么自动分拣机,这一台就要二十万!" 技术员小张据理力争:"李总,现在都是智能化了!咱们还靠人工分拣,效率太低!"
李卫国蹲下检查那台设备,确实是市面上最新的型号。他想起上周去县里参加农业展会时见过这款机器,当时还跟父亲夸赞过它的效率。
"这样,"他斟酌着说,"先租一台试用,效果好再买。"
没想到这个折中方案两边都不讨好。老员工嫌浪费钱,年轻人觉得他保守。更麻烦的是,租设备要预付三个月租金,合作社账上的钱刚好够发这个月工资。
"爹......"李卫国拨通父亲电话,"设备租金能不能缓一缓?" 父亲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你决定。"
挂断电话,李卫国看着院子里剑拔弩张的两派人,突然想起前世合作社就是因为固步自封才被市场淘汰的。他咬咬牙,转身对会计说:"先把我的年终奖预支了付租金。"
设备试用第一天就出了状况。老员工不会操作,新员工急着显身手,结果把一批特级苹果划伤了。二叔气得首跺脚:"看看!这就是你们要的现代化!"
就在局面快要失控时,父亲坐着轮椅来了。老人没批评任何人,而是让年轻人数数划伤的苹果有多少个。
"三十八个。"小张小声回答。 "知道为什么划伤吗?"父亲问。 "设备参数没调好......" "不对,"父亲摇头,"是你们没把老把式的经验当回事。"
他让二叔示范传统分拣手法,又让小张讲解设备原理,最后总结:"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把老经验和新科技结合起来。"
这个办法果然管用。老员工开始主动学技术,年轻员工也愿意听建议了。但李卫国发现,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
由于最近把精力都放在内部管理上,市场出现了新变化。一家外资企业在本县建了大型果园,用低价策略抢走了合作社好几个大客户。
"降价吧!"二叔急得团团转,"不然客户都要跑光了!" 李卫国却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打价格战等于自杀。"
他做了个大胆决定:开辟高端市场,主打文化品牌。 "你疯了?"连妻子都觉得他太冒险,"现在经济不景气,高端产品卖给谁?"
没想到父亲却支持这个决定。老人让护工推着他去县文化馆,借来一批汉墓出土文物的复制品。
"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包装,"父亲说,"咱们卖的不是苹果,是故事。"
新包装上市后,果然打开了高端市场。更让人惊喜的是,德国老太太介绍来一个北欧客户,一次就下了五百箱的订单。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高端苹果要求高,产量跟不上。李卫国不得不再次面对那个老问题:要不要扩大规模?
"不能再扩了,"会计老王忧心忡忡,"现金流撑不住。" "不扩就只能等死,"小张反驳,"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在两难之际,父亲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联合周边村庄成立合作社联盟。 "联盟?"所有人都愣住了。
"咱们出技术、出品牌,他们出土地、出劳力,"父亲解释,"利润分成。"
这个提议在村里引发轩然大波。连二叔都反对:"这不是把咱们的饭碗分给别人吗?"
关键时刻,父亲召开全村大会。他没讲大道理,而是算了笔账:联合后成本降多少,利润增多少,每户能多分多少。一笔笔算下来,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县里听说后主动找上门,要把这个模式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推广。
然而,就在联盟筹备的关键时刻,父亲旧病复发住院了。李卫国医院合作社两头跑,忙得焦头烂额。
一天深夜,他在病房陪护时,发现父亲枕头下压着一本厚厚的笔记。翻开一看,里面详细记录着周边各村的情况:谁家有多少地,适合种什么,甚至每户当家人的性格特点都记得清清楚楚。
原来父亲早就在为联盟做准备。
联盟成立大会那天,父亲坚持要出院参加。看着台上儿子从容不迫的模样,老人悄悄对身旁的医生说:"这小子,总算有点当家人的样子了。"
但考验远未结束。联盟运转后,质量管控成了大问题。各村的种植标准不统一,苹果品质参差不齐。
"要建立统一标准,"李卫国在联盟会议上提出,"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收。"
这个决定引发强烈反对。王村长当场拍桌子:"你们这是店大欺客!"
眼看联盟要散伙,父亲让护工推着他来到会场。老人没讲大道理,而是请大家品尝不同村产的苹果,然后问:"你们愿意买哪个?"
答案不言而喻。
"质量是联盟的生命,"父亲缓缓道,"今天咱们放过一个次品,明天就会失去十个客户。"
统一标准后,联盟的苹果品质大幅提升。但李卫国发现,由于层层把关,成本也增加了不少。
就在他发愁时,转机出现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主动找上门,说要把联盟作为科研基地。原来父亲早在半年前就向农科院发出了邀请。
"您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李卫国惊讶地问。 父亲微微一笑:"当家的人,走一步要看三步。"
在科研团队帮助下,联盟不仅解决了成本问题,还培育出两个新品种。更让人惊喜的是,其中一种苹果获得了国际认证,价格翻了三倍。
年底结算时,联盟总资产突破八千万。在庆祝大会上,李卫国宣布成立教育基金,资助村里孩子上大学。
台下,父亲悄悄对医生说:"看见没?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月光下,李卫国推着父亲在新建的农业示范园里散步。望着连片的大棚和忙碌的工人,他突然说:"爹,我想把联盟扩大到全县。"
父亲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指着远处的一片荒地问:"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李卫国摇摇头。
"你太爷爷逃荒到这时,那里还是一片乱葬岗。"父亲轻声说,"现在,那里要建全县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夜风吹过,带来泥土的芬芳。李卫国忽然明白,父亲交给他的不只是一个合作社,而是一个永远向前走的信念。
而这个信念,将支撑着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