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了,地气回暖,杨柳吐絮。李家新房虽然还是毛坯,但院里院外收拾得利利索索,那辆微面擦得干干净净停在门口,成了李家庄一景。
李卫国“李经理”的名头也越来越响。他现在进县城更勤了,美其名曰“去店里盯着”,有时候还会穿上王翠芬特意给他买的、看起来稍微成熟点的衬衫,人模狗样的。
村里人见他这样,羡慕之余,心态也慢慢起了变化。
以前是纯粹的羡慕嫉妒,现在多了点巴结和打探。
“卫国……啊不,李经理,最近忙啥大生意呢?” “李经理,你那店里还缺人不?俺家小子初中毕业了,闲着呢……” “卫国哥,听说你认识南方大老板?能不能搭个线,俺家有点土特产想卖出去……”
李卫国一律笑着打哈哈:“嗨,就是个看柜台的,啥经理不经理的。老板的事咱哪插得上手?店里暂时不缺人,缺了我肯定先想着咱乡亲们!”
他应对得滴水不漏,既不得罪人,也不给自己惹麻烦。但心里明白,这“人设”立得太高,也有副作用——容易被人惦记。
果然,麻烦很快就来了。
先是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上门,拐弯抹角地想借钱,不是家里要盖房,就是儿子要娶媳妇,开口就是三五千。
王翠芬脸皮薄,有点招架不住。李卫国赶紧拦在前面,哭穷卖惨:“叔,婶,不是我不借,我是真没钱!别看我人五人六的,就是给老板打工的,工资还没发呢!这盖房子拉了一屁股饥荒,正愁着呢!”
他把自己说得比借钱还可怜,对方也不好意思再纠缠。
接着是村支书又来了,这次不是带信用社主任,而是带着乡里什么企业的领导,说想通过他认识一下那位“南方大老板”,看看有没有合作可能。
李卫国头皮发麻,只能硬着头皮周旋,把老板描绘成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业务繁忙、不轻易见人的神秘富豪,自己也就是个传话的,最后“遗憾”地表示老板近期没有新的投资计划。
送走客人,他后背都是一层冷汗。这谎扯得越来越大,快圆不住了!
最让他头疼的是父亲李铁柱。
李铁柱话越来越少,看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复杂。有骄傲,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担忧和疑惑。
儿子变化太大了,运气好得不像话,钱来得太容易。他虽然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不傻。他总觉得儿子有什么事瞒着家里,那钱,来得不那么踏实。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李铁柱没像往常一样出去溜达,而是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烟雾缭绕。
李卫国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父亲这是有话要说。
果然,抽完一袋烟,李铁柱磕磕烟袋锅,闷声开口:“卫国,你跟爸说实话。那老板……真就那么赏识你?又是赏钱,又是让看店,还配车?”
王翠芬也紧张地看着儿子。
李卫国心里叫苦,面上却努力保持镇定:“爸,你看你说的。老板赏识我,一是看我干活实在,二来……可能也是碰巧了,正好赶上他想在这边发展,缺个可靠的人吧。城里人滑头,他可能觉得咱农村人实在,好用。”
“咱家底子薄,没啥可让人图谋的,人家大老板还能骗咱啥?”他反过来将了一军。
李铁柱皱着眉,这话似乎有点道理,但又总觉得哪不对劲。“那……你也得心里有数。别让人当枪使了。不该拿的钱别拿,不该做的事别做。咱老李家,祖祖辈辈清白做人,不能到你这就……”
“爸!你想哪去了!”李卫国赶紧打断,“你儿子是那样人吗?老板给钱,那是我出了力,救了他!看店也是正经工作,拿工资的!违法乱纪的事,给多少钱咱也不能干啊!”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眼神坦荡。
李铁柱盯着他看了半晌,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点破绽,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你知道轻重就行。外面不比家里,凡事多长个心眼。”
“哎!我知道,爸!”李卫国暗暗松了口气,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低调的亿万富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这一关总算暂时过去了。但父亲的疑虑像一根刺,让他意识到必须更加小心。
看来,“南方老板”这面旗不能打得太久,得慢慢让这个角色“淡出”,或者寻找更合理的、可持续的财富来源解释。
商店的收购谈判进展缓慢,原主人要价太高,而且产权有点复杂。李卫国也不急,他本来目的就不是真要靠这个赚钱,主要是找个幌子。他一边拖着谈判,一边用“考察市场”的借口,继续关注着其他投资机会。
股市依旧半死不活,但他通过波段操作和打新股(这年头的打新可是暴利),又小赚了一笔,账户资金缓慢回升到了西百五十万左右。
他更大的精力放在了房产上。他买的那些房子,租金虽然不高,但胜在稳定,提供了持续的现金流。而且,他重点关注的那几套有拆迁潜力的房子,陆续传来了好消息!
先是省城那套老破小,所在片区正式下了拆迁通知!虽然补偿方案还没最终确定,但价格肯定远高于他当初的购入价!
接着,深圳那套关内小房子,也被纳入了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的范围!
巨大的喜悦冲击着李卫国!拆迁!这才是房产投资中最暴利的一环!他几乎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又将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涌入他的账户!
但狂喜之后,他立刻冷静下来。拆迁是好事,但过程漫长,补偿款到位需要时间。而且,这笔钱怎么跟父母解释?
又是一个甜蜜的烦恼。
他按捺住激动,开始耐心等待拆迁的具体流程和补偿谈判。这需要时间,正好可以缓冲一下。
眼下,他需要先解决家里的另一个问题——新房装修。
房子晾了几个月,潮气散得差不多了,该装修了。这次,他不打算再用什么“老板赏金”了,太扎眼。
他跟父母商量:“爸,妈,房子也晾好了。装修的钱,我寻思着,咱不用老板的钱了。我这几个月看店,工资和分红也攒了点,够简单装修了。老用老板的钱,心里不踏实,好像咱欠他多大人情似的。”
王翠芬立刻赞同:“对对对!我早就想说这话了!咱自己能挣,就花自己的!硬气!”
李铁柱也点了点头,脸色好看了不少。儿子这话,说到了他心坎里。他还是觉得花自己挣的钱踏实。
于是,李卫国拿出了“工资和分红”——两万块钱,用于新房的基础装修:刮大白、铺地砖、安装门窗、接通水电。
钱不多,但足够把毛坯房变成能住人的温馨小家。
装修过程,李卫国尽量亲力亲为,能自己干的绝不雇人,省下不少工钱。李铁柱更是全程监工,恨不得每一块砖都自己铺。
看着新房一天天变得亮堂、整洁,老两口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这种通过自己(儿子)劳动赚来的钱改善生活的感觉,让他们无比安心和自豪。
村里人来看热闹,也都夸赞:“装修得真不赖!”“还是花自己钱踏实!”“卫国这工作找得好,稳定还能顾家!”
李卫国听着,心里也踏实了不少。看来,逐步淡化“老板”的影响,强调自身劳动所得,才是更长久的办法。
装修完工那天,一家人在新房里做了第一顿饭。虽然只是简单的面条,但看着雪白的墙壁,光亮的地砖,宽敞明亮的房间,每个人都吃得格外香甜。
“总算有个家的样子了。”王翠芬抹着眼泪说。 李铁柱没说话,但喝面汤的声音格外响。
李卫国看着父母满足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才是一个家该有的样子。
夜里,他躺在床上,规划着未来。拆迁款下来后,一部分继续投资房产和股市,一部分……或许可以考虑给父母买份保险,或者做个更稳妥的理财。
“李经理”的名头可以慢慢淡化,以后就说是店里效益好,分红多,或者自己摸索着做了点小生意。
路还长,但方向越来越清晰。
猎人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在精心规划着下一个狩猎季节,并且努力让自己的巢穴更加温暖、隐蔽。
(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