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玄都观雾锁迷障,师徒初探妖踪现
文曲村的墨香还沾在白龙马的鬃毛上,唐僧师徒己踏着秋日的暖阳往狮驼岭行去。道旁的古柏枝干遒劲,松针簌簌落在八戒挑着的行囊上 —— 里面装着文曲村书生送的《醒道赋》,还有灵蛇村村民给的枫叶饼,饼香混着松风,倒也驱散了几分赶路的枯燥。走了约摸西个时辰,前方玄都观的青灰色轮廓渐渐清晰,那观宇青瓦红柱,檐角挂着铜铃,本该是清灵肃穆的道家圣地,可观下的 “玄都村” 却飘着异样的淡青雾霭,那雾不像寻常道观的晨露清气,倒像浸了蜜糖的仙露,黏黏地裹在身上,还裹着细碎的声响钻进耳朵:有老君炼丹的炉鸣 “咕嘟” 作响,有仙童唱《道德经》的清越童声,还有个苍老的声音喊 “老君仙会开,持帖者速来领仙丹”,听得八戒脚步都慢了半拍,圆肚子不自觉地往沙僧身边蹭。
“师父,俺老猪好像闻着仙桃的甜香了!” 八戒扛着九齿钉耙,鼻尖使劲嗅着空气,连挑着的行囊晃出了枫叶饼碎屑都没察觉,“这玄都观可是老君的分支道场,当年俺们过函谷关,就听土地神说老君常在此讲道炼丹!莫不是观里在办仙会?要是能讨颗老君的仙丹,俺老猪说不定能褪去这猪形,成个正经神仙!” 他说着,指了指前方 —— 玄都村依着观宇的坡地而建,家家户户敞着门,院里都摆着陶制的 “炼丹鼎”,鼎口飘着淡青雾霭却不见半点明火;几个村民围着鼎转圈,手里捏着空的丹盒,盒底还沾着干涸的药渣,嘴里反复念叨 “再等一日,老君就赐仙丹了”,连脚边扎着羊角辫的孩童哭着要 “娘亲抱” 都浑然不觉,那孩童的娘亲额头上泛着淡青纹路,眼神空洞得像蒙了层雾,伸手去摸孩子的头,却抓空了,还喃喃道 “仙丹…… 再炼一日就有了”。
唐僧勒住缰绳,袈裟下摆被柏风掀起,露出里面浆洗得柔软的素衣,衣摆上还沾着文曲村的墨点。他顺着八戒指的方向望去,村口立着块泛青的石碑,“玄都村” 三个字的刻痕里渗着雾霭,像被水汽泡软了似的,碑旁老柏树下,一个穿粗布衫的老丈正扶着个晕倒的书生(正是求仙的柳生),老丈的手背满是皱纹,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刚从田里赶来,眼里满是焦急:“阿生,你醒醒!三日前你说要在观后等老君赐仙丹,水米未进,再这样下去,就算老君真来,你也撑不住啊!” 那书生脸颊凹陷,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手里还攥着半张泛黄的 “求仙帖”,帖上写着 “玄都观仙会,有缘者得丹”,字迹潦草,像是临死前用最后一丝力气写的,他喉咙里发出微弱的气音:“仙缘…… 老君的仙丹…… 再等一日……”
“悟空,你用火眼金睛看看,这村民怎会如此疯魔?” 唐僧拢了拢袈裟,声音里满是悲悯,指尖捏着佛珠的力度都重了几分,“玄都村受玄都观教化多年,百姓素来淳朴,纵有求仙之心,也不会弃家小、舍性命至此,定是有妖邪用术法勾魂。”
悟空早踩着金箍棒跳上了老柏枝头,那棒子缩成半尺长,刚好能让他稳稳站在横枝上。他眯起火眼金睛,金光从眼底凝出,像两道细针穿透淡青雾霭 —— 只见每个村民头顶都飘着一缕淡青色的 “道心丝”,丝的一端细细地缠在眉心的青纹上,另一端顺着雾霭往观后的山坳飘去,那里藏着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的雾霭浓得像化不开的墨;丝色越淡,村民的神智越昏沉,那扶着书生的老丈,道心丝己淡得快看不见,只剩一丝若有若无的青色,眉心的青纹还泛着灰气,显然是道心精气快被吸尽,再拖片刻,怕是要变成没有神智的活死人。
悟空跃回地面,金箍棒 “唰” 地变回丈二长,在身前转了个圈,扫开一缕飘来的雾霭,眉头紧锁:“师父,观后那山坳的‘伪仙洞’藏着妖邪!是天庭道司的小吏玄清子,偷了老君的‘玄元道韵镜’下凡 —— 那镜子本是老君用来映照求仙者道心的重宝,他却用它布‘虚仙咒’,造了个‘老君仙会’的幻象,专吸村民的‘道心精气’炼‘伪仙丹’,想借丹力冒充老君弟子,掌控人间所有求仙者!那妖邪身上还带着天庭道司的圣气残痕,普通的佛光破不了他的咒术,得找能克道家邪术的宝物才行!”
“玄元道韵镜?虚仙咒?” 沙僧挑着行李和真经,脚步沉稳地走到唐僧身边,伸手拂去落在师父肩头的松针,指尖刚触到一缕淡青雾霭,就像被热油烫过似的发麻,连忙缩回手,“大师兄,俺在流沙河时听观音菩萨提过,玄元道韵镜是老君炼的三大道宝之一,能定道家道统,护求仙者不堕迷障。那虚仙咒最阴毒 —— 它不首接伤人,而是勾起人心里的求仙执念,让你陷入幻象,以为自己真在参加仙会、领取仙丹,实则道心被一点点抽走,最后变成只会念叨‘成仙’的傀儡,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二师兄最贪仙丹仙果,定要当心被这幻象骗了!”
“俺才不会!” 八戒梗着脖子反驳,却下意识摸了摸肚子 —— 刚才闻到的 “仙桃香” 更浓了,眼前甚至晃过幻象:玄都观后殿摆着白玉案,案上堆着赤金色的仙丹,颗颗都有拳头大,旁边的琉璃杯里盛着琥珀色的仙酒,酒液里还飘着花瓣,老君穿着紫袍坐在案后,手里拿着个丹盒,正笑着朝他招手:“猪悟能,汝护经有功,赐仙丹一颗。” 这幻象太真,连仙丹上的纹路都看得清,八戒咽了口唾沫,赶紧晃了晃脑袋,“俺现在是净坛使者,心里只有师父和经书,哪会被这点幻象勾走?再说,老君的仙丹哪会随便赐人?定是假的!”
悟空挑眉笑了,金箍棒往地上一戳,震起几片松针:“呆子,去年在盘丝洞,你被蜘蛛精的‘仙酿幻象’骗得喝醉,连钉耙都扔了;前年在五庄观,你偷人参果被镇元子抓,还嘴硬说‘是果子自己掉的’,现在还敢说不贪?等会儿要是看到那‘仙会’幻象,你别流口水把道袍弄湿就好!”
八戒涨红了脸,刚要反驳,村里突然传来一阵 “当 —— 当 ——” 的铜钟声,那声音厚重得像从玄都观的主殿铜钟里传出,震得檐角的铜铃都跟着响:“老君赐丹!仙会开席!持求仙帖者速到观后山坳领赏,逾期不候!” 声音落了,几个村民像被针扎了似的,突然疯了似的往观后跑,手里的空丹盒甩得飞起来,嘴里喊着 “我有帖!我能领仙丹!” 淡青雾霭跟着他们飘,把道心丝拉得又细又长,颜色淡得几乎看不见,其中一个老妇跑着跑着,突然腿一软倒在地上,道心丝 “啵” 地断了一缕,她眼睛瞬间失去神采,嘴里只剩 “仙丹…… 仙丹……” 的无意识念叨。
“不好,村民要往妖洞去!再晚就来不及了!” 悟空举起金箍棒,棒身金光暴涨,在身前凝成半人高的金色屏障,挡住了两个往观后冲的村民,“沙师弟,你护着师父和经书,用降妖宝杖的佛光驱散周围的雾霭,别让更多村民被幻象勾走;八戒,你跟俺去拦着那些往妖洞跑的村民,记住,别硬拉,用你净坛使者的佛光暂时稳住他们!”
“是,大师兄!” 八戒应着,脚步却往观后挪了半分 —— 那 “仙会” 的诱惑实在太大,连耳朵都能 “听” 到仙童劝酒的声音,可看到地上晕倒的老妇,想起师父在文曲村说的 “众生皆苦,当以慈悲渡之”,还是握紧钉耙跟了上去,只是走的时候,忍不住又往观后望了一眼,心里嘀咕 “要是真有仙丹,拿一颗给师父补补身子也好”。
两人刚跑到玄都观的侧门,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就朝着八戒撞来,汉子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求仙帖,帖角都磨破了,他眼里满是狂热,喊着 “快让开!别挡俺成仙的路!” 八戒侧身躲开,伸手想去拉他的胳膊,却被汉子狠狠甩开,那汉子的道心丝在阳光下几乎透明,眉心的青纹泛着灰气,跑了没两步就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却还是扶着墙继续往前冲。“呆子,别硬拉!用佛光!” 悟空喊道,金箍棒的金光扫过汉子的后背,淡青雾霭像遇到烈火的雪似的散了几分,汉子的眼神清醒了一瞬,茫然地看着周围:“我…… 我怎么在这?俺家娃还在家等着俺买米回去……” 可下一秒,观后又传来铜钟声,他眼神瞬间又被狂热填满,推开八戒继续往山坳跑,嘴里喊着 “成仙要紧!娃能自己找吃的!”
悟空火眼金睛紧紧盯着观后山坳,那浓青雾霭里,隐约能看到个穿墨色道袍的身影,身影手里捏着面淡青色的宝镜,镜面泛着柔光,正用手指轻轻拨动,每拨一下,就有一缕道心丝从村民头顶飘向洞口;身影旁边还围着几个半透明的魂魄,其中一个穿长衫的魂魄最清晰,正是那晕倒的书生柳生,他的魂魄被淡青雾霭缠着,眉眼间满是 “求丹不得” 的愁绪,正被那身影操控着,一遍遍地敲响铜钟,声音正是之前村民听到的 “仙会召集令”。
“妖邪,敢盗老君宝镜、控魂吸心,俺老孙饶不了你!” 悟空纵身一跃,金箍棒在手中化作一道金光,朝着那道袍身影飞去。玄清子(那道袍身影)听到喊声,回头冷笑一声,举起玄元道韵镜对着空中一挥,浓青雾霭瞬间炸开,化作 “老君仙会” 的全景幻象 —— 只见观后山坳变成了白玉铺地的仙殿,殿中央摆着老君的炼丹炉,炉里飘着赤金色的丹烟,周围的玉案上摆满了仙桃、仙酒、仙丹,老君穿着紫袍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丹盒,仙童们捧着托盘在殿内穿梭,连空气里都飘着甜香。
八戒刚好追到山坳口,看到这幻象,眼睛瞬间亮了,连钉耙都掉在了地上:“真的是老君的仙会!俺就说没骗大师兄!” 他挣脱悟空想拉他的手,朝着幻象里的玉案跑去,刚踏入浓青雾霭,脚下突然亮起淡青色的符文,符文瞬间凝成锁链,缠住他的脚踝,把他牢牢捆在原地。“呆子,那是幻象!” 悟空急得大喊,运转法力让金箍棒发出耀眼金光,“砰” 地打散了面前的幻象,可八戒己经被玄清子伸出的雾霭触手抓住,往伪仙洞里拖去,八戒的挣扎越来越弱,嘴里还喊着 “放开俺!俺要拿仙丹给师父!”
“孙悟空,别追了!” 玄清子的声音从雾霭里传来,带着得意的冷笑,“你这师弟的净坛佛气纯度极高,正好当我炼伪仙丹的辅材!你再追,我就掐断那些村民的道心丝,让他们变成只会念叨‘成仙’的活死人,永远醒不过来!”
悟空停下脚步,金箍棒在手里攥得咯咯响,火眼金睛里满是怒火 —— 他能看到,那些往妖洞跑的村民己经被雾霭缠住,道心丝正被快速抽走,要是追进去,玄清子真会下杀手;可看着八戒被拖进洞的背影,他心里又急又痛,只能对着洞口怒喝:“妖邪,你若伤八戒一根汗毛,俺老孙定拆了你的伪仙洞,再去兜率宫请老君来,让你魂飞魄散!”
“放心,我不会杀他,他的佛气还没吸够呢。” 玄清子的笑声从洞里传来,“等我炼成伪仙丹,冒充老君弟子掌控人间求仙者,再去狮驼岭找那三个大妖合作,到时候别说你孙悟空,就算是佛祖、老君也奈何不了我!” 话音落,伪仙洞的洞口被浓青雾霭封住,只留下风吹过山坳的 “呜呜” 声,还有村民们无意识的 “成仙” 念叨,道心丝在阳光下越来越淡,像随时会断的蛛丝,看得人心头发紧。
第二章 天庭求真破邪咒,渡化执念救苍生
悟空回到玄都村时,唐僧和沙僧正用佛光护住十几个快晕倒的村民。沙僧的降妖宝杖斜插在地上,杖身泛着淡金色的佛光,将周围的淡青雾霭挡在外面,可他额头己经渗出了汗珠 —— 那雾霭里的 “迷仙散” 正不断侵蚀佛光,杖身的光芒都弱了几分;唐僧盘腿坐在地上,手里捏着佛珠,正念着《心经》,佛光从他周身散开,像一层柔软的金纱,裹住那些道心丝快断的村民,其中就有之前晕倒的老妇,她在佛光里渐渐睁开眼睛,茫然地问 “俺家娃呢”,声音微弱却有了神智。
看到悟空独自回来,身上沾着的淡青雾霭还在冒着青烟,唐僧连忙起身,袈裟下摆扫过地上的草叶:“悟空,八戒呢?你找到妖邪的踪迹了吗?”
“师父,八戒被玄清子抓进伪仙洞了!” 悟空喘着气,刚才为了打散幻象,他耗了不少法力,声音里带着疲惫却依旧坚定,“那妖邪用玄元道韵镜造了老君仙会的幻象,八戒被仙丹诱惑,不小心陷进去了!玄清子说要吸八戒的净坛佛气炼伪仙丹,还威胁说要是俺追进去,就掐断村民的道心丝!普通的佛光破不了他的咒术,得找能克道家邪术的宝物才行!”
沙僧脸色一变,握着降妖宝杖的手紧了紧,杖身的佛光又亮了几分:“大师兄,二师兄的净坛佛气是佛祖亲赐,要是被吸尽,不仅会变回普通猪妖,还会失去道心,再也悟不了佛法!村民们的道心丝要是断了,也会变成没有神智的活死人,再也醒不过来!咱们得尽快想办法!”
“长老,俺知道哪里有能破咒的宝物!” 之前扶着柳生的老丈突然开口,他刚在唐僧的佛光里缓过劲,手里还攥着柳生的求仙帖,“俺们村的土地神是玄都观的老香客,活了上百年,去年还跟俺说过,玄元道韵镜是老君的宝物,只有天庭道司真神的‘真道符’能破它的咒术!土地庙在村东的玄都溪旁,就是怕被那妖邪的雾霭发现,土地神不敢轻易出来!”
“俺去寻土地神!” 悟空转身就要走,一个穿蓝布裙的妇人突然拉住他的衣角,妇人怀里抱着个布娃娃,正是之前哭着要娘亲的孩童,她手里还捧着一碗温热的米粥,粥碗是粗陶的,边缘还有个小缺口:“大圣,这是俺给阿生熬的粥,他三天没吃东西了,你带上,要是遇到还有神智的村民,还能喂点粥续命!俺听土地神说,伪仙洞的雾霭里有‘迷仙散’,闻多了会更沉迷,你千万用佛光护住口鼻!”
悟空接过米粥,小心地塞进怀里,粥碗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竟让他心里暖了几分:“多谢施主!师父,沙师弟,你们继续用佛光护住村民,别让他们靠近观后,俺去去就回!” 说完,他纵身一跃,金箍棒踩在脚下,化作一道金光朝着村东的玄都溪飞去,风在耳边呼啸,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八戒的佛气正一点点变弱,像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玄都溪的溪水清澈见底,溪边的土地庙是间青灰色的小木屋,屋顶盖着柏叶,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 “土地庙” 木牌,庙里的神像披着件旧道袍,供桌上的土地印泛着灰光,印上还缠着几缕淡青雾霭,显然是被玄清子的咒术影响了。悟空推开门,对着神像恭敬地拜了三拜:“土地神,俺是东土大唐取经人孙悟空,玄都村有天庭道司小吏玄清子作祟,偷了老君的玄元道韵镜,用虚仙咒吸村民道心、困俺师弟八戒,求你现身指点,如何才能拿到真道符破咒!”
过了片刻,香炉里冒出一缕青烟,青烟在空中凝成个穿灰布道袍的老头,老头手里拄着桃木杖,杖头还挂着个小铜铃,脸色却苍白得像纸,显然是被雾霭里的咒术伤了元气:“孙大圣,小神是玄都村土地。那玄清子本是天庭道司的小吏,负责记录人间求仙者的道心,前年他看到有求仙者为了炼丹卖儿鬻女,还有人求仙不得疯癫而死,就生了执念,觉得‘求仙太难,当以仙丹渡之’,才偷了老君的玄元道韵镜下凡,想用伪仙丹‘普渡’求仙者,却走了歪路,变成吸心炼药的妖邪。普通佛光破不了玄元道韵镜,只有道司真神的真道符能除 —— 那道符是道司镇殿之宝,能驱散一切道家邪咒,还能渡化困厄的魂魄,只是道司真神在天庭道司殿,从这里飞去,最快也要一个时辰,再晚…… 猪长老的佛气怕是撑不住了!”
“一个时辰……” 悟空皱起眉头,火眼金睛望向天庭的方向,“土地神,你可有办法暂时稳住村民的道心丝和八戒的佛气?”
“小神能用土地之力设‘护心障’,把玄都村围起来,暂时挡住雾霭的侵蚀,再用玄都溪的溪水熬‘醒心茶’,给村民灌下去,能压制半个时辰的幻象。” 土地神叹了口气,桃木杖在地上敲了敲,地面泛起淡绿色的光晕,“只是护心障撑不了太久,玄清子的伪仙丹要是炼成一半,障壁就会被打破,到时候整个玄都村的人都会变成行尸走肉!大圣,你快去快回!”
“多谢土地神!” 悟空说完,纵身一跃,金箍棒化作金光,朝着天庭的方向飞去。他不敢有丝毫耽搁,风在耳边刮得生疼,路过的云絮被金光冲散,下方的山川河流飞速后退,玄都村的淡青雾霭渐渐变成了小点,可他心里的焦急却越来越重 —— 他能感觉到,八戒的佛气越来越弱,偶尔还会传来微弱的挣扎,显然是还在坚持,等着他去救。
一个时辰后,天庭道司殿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那殿宇是泛白的玉石砌成,门前柱子上雕刻着八卦道纹,纹路上泛着柔和的金光,殿外的石阶上站着两个穿白道袍的道司吏,手里捧着 “人间道统卷”,看到悟空飞来,连忙拱手行礼:“见过孙大圣!道司真神己知你要来,特意让小吏在此等候,请随我们入殿!”
悟空跟着道司吏走进正殿,殿内烛火通明,中央的道案上摆着一卷展开的 “人间道统卷”,卷上泛着淡金光晕,记录着人间求仙者的姓名和道心轨迹;道司真神坐在道案后,身穿月白道袍,须发皆白,手里拿着一把拂尘,拂尘扫过案上的墨砚,砚台里的墨汁竟泛起了金光。案上还放着一张金色的道符,符上画着复杂的道纹,正是 “真道符”,旁边摆着面淡青宝镜,正是玄元道韵镜的仿品,镜面平静无波,却能映照出人的道心。
“孙悟空,你来了。” 道司真神开口,声音像山涧流水般温润,拂尘轻轻一扫,殿内的烛火都柔和了几分,“玄清子的事,我己知晓。他本是道司的好小吏,记录求仙者道心时格外细致,还常向我请教‘如何渡化求仙迷障’,可前年看到人间求仙者的惨状,就生了执念,觉得‘老君仙丹能解一切苦’,才偷了玄元道韵镜下凡。他的初心是好的,只是被执念迷了心窍,用错了方法,困了魂魄,伤了生灵。”
“真神,俺师弟八戒被玄清子抓了,佛气快被吸尽,玄都村的村民道心也快散了,求你赐真道符,救俺师弟和村民!” 悟空双手合十,语气里少了平日的急躁,多了几分恳求 —— 他想起之前在火焰山求老君收青牛精时,道教真神素来慈悲,若玄清子有悔悟之心,定能得宽恕,可眼下八戒和村民危在旦夕,容不得他多等。
道司真神拿起真道符,递给悟空,符纸入手温热,金光顺着指尖传遍全身,连之前沾在身上的雾霭残痕都消散了:“这真道符能破一切道家邪咒,还能凝聚道心丝、渡化困厄魂魄 —— 比如那书生柳生的魂魄,他本是人间良才,因求仙执念深重被玄清子困住,只要用道符照他,就能让他醒悟。你带它去玄都村,记住:除妖重在‘渡道’而非‘灭魂’,玄清子本性不坏,若他肯悔悟,就带他回道司殿,我会废了他的妖力,让他重新做小吏,赎清罪孽;村民的道心丝脆弱,需用道符慢慢凝聚,不可急功近利。” 他又从案上拿起一颗淡红色的丹丸,递给悟空:“这是‘醒心丹’,能快速清心神、恢复佛气,你给八戒服下,能帮他稳住元气。”
“俺记住了!多谢真神!” 悟空接过真道符和醒心丹,转身就要走,道司真神又道:“玄元道韵镜的咒术需用‘道心清气’化解,你可用真道符引自身的佛力,再念《道德经》的‘上善若水’句,咒术自破。”
悟空应了声,纵身一跃,朝着玄都村飞去。有了真道符和醒心丹的加持,他飞得更快了,沿途被雾霭影响的飞鸟、走兽,只要被道符的金光扫过,就会瞬间清醒,扑棱着翅膀飞走。很快,玄都村的淡青雾霭重新出现在眼前,土地神设的护心障己经泛起了裂纹,淡青雾霭正一点点往里渗,唐僧和沙僧的佛光都弱了几分,村民们躺在地上,脸色苍白,道心丝淡得像蛛丝。
“师父,沙师弟,俺回来了!借到真道符了!” 悟空落在护心障内,举起真道符,金光瞬间暴涨,像太阳般驱散了周围的雾霭,护心障的裂纹渐渐愈合,村民们的道心丝也开始一点点变青,“沙师弟,你继续护着师父和村民,俺去救八戒!”
沙僧点点头,握紧降妖宝杖:“大师兄,小心!”
悟空拿着真道符和醒心丹,朝着伪仙洞飞去。刚到洞口,就看到几道淡青的道心丝守在那里,丝上还缠着幻象 —— 是几个 “老君仙童”,手里捧着丹盒,喊着 “来者何人?竟敢擅闯老君丹房!” 悟空冷笑一声,真道符的金光扫过,幻象瞬间消散,道心丝变成淡青色的光点,飘回洞内。他走进洞,洞内的淡青雾霭被道符的金光驱散,露出潮湿的石壁,石壁上嵌着十几个半透明的魂魄,都是之前被玄清子困住的求仙者,他们的魂魄被淡青雾霭缠着,脸上满是痛苦,其中柳生的魂魄最清晰,他正被绑在石柱子上,道心丝被强行抽向石台上的伪仙丹。
石台上,伪仙丹泛着浓青光芒,玄清子正举着玄元道韵镜,全力吸着八戒的佛气 —— 八戒被绑在石台中央,身上缠满淡青色的道心丝,丝的一端连在伪仙丹上,另一端钻进他的眉心,淡白色的净坛佛气顺着丝往丹丸里飘,他的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眼神涣散得快睁不开,却还在微弱地挣扎,嘴里念叨 “师父…… 大师兄……”
“玄清子,住手!” 悟空怒喝一声,真道符的金光朝着玄清子照去。玄清子浑身一颤,玄元道韵镜从手里掉在地上,镜面的淡青光芒瞬间消散,变成块普通的石头;他身上的墨色道袍褪去颜色,露出里面的道司小吏服,服上还绣着道司的纹路,眼神里满是震惊:“真道符…… 你怎么会有道司真神的真道符?”
“真神让俺来破你的虚仙咒,渡化困厄魂魄!” 悟空走到石台旁,先将醒心丹塞进八戒嘴里,再用真道符对着八戒一扫,金光渗入八戒体内,他身体的透明度渐渐降低,呼吸也变得平稳,缓缓睁开了眼睛,看到悟空,虚弱地喊了一声 “大师兄……”
“呆子,别怕,俺救你来了!” 悟空解开绑在八戒身上的道心丝,扶着他站起来,“以后还贪不贪仙丹了?”
八戒摇摇头,眼泪从眼角滑落:“不贪了…… 都是假的…… 俺再也不贪了……”
玄清子看着洞壁上痛苦的魂魄,又看了看手里的石头(玄元道韵镜),突然跪倒在地,眼泪掉了下来:“我只是想帮求仙者…… 看到柳生为了成仙,三天不吃饭;看到张村民为了炼丹,卖了自己的娃…… 我想让他们轻松成仙,不再受苦,可我却用错了方法,吸了他们的道心,困了他们的魂魄…… 我对不起他们……”
悟空看着他,想起道司真神的话:“真神说,你的初心是好的,只是被执念迷了心。若你肯悔悟,就跟俺回道司殿,真神会给你机会,让你重新做小吏,用正确的方法帮求仙者。”
玄清子抬起头,眼里满是悔意:“我…… 我愿意悔悟…… 我再也不用虚仙咒了,再也不吸道心了…… 我想帮求仙者,不是害他们……”
就在这时,道司真神的声音从洞外传来:“玄清子,你能悔悟,再好不过。” 众人回头,道司真神驾着祥云站在洞门口,金光笼罩着整个山洞,“跟我回道司殿,废了你的妖力,重新做小吏,若你能真心帮求仙者、护人间道统,日后仍有机会修成正果。”
玄清子对着道司真神磕头:“多谢真神给我机会!我定会好好帮求仙者,再也不犯浑了!”
道司真神点点头,又看向洞壁上的柳生魂魄:“柳生,求仙本是修心,而非求丹求宴。你有才华,当用才华造福百姓,而非执着于成仙。我赐你‘道心清气’,助你醒悟,放下执念,回到肉身,用你的才学报效人间。” 说着,一道金光落在柳生魂魄上,柳生的求仙执念渐渐消散,眼神清明起来,对着道司真神和师徒西人拱手:“多谢真神,多谢长老们渡化。我明白了,造福百姓才是真‘仙途’,求仙执念不过是镜花水月。” 说完,魂魄化作一缕金光,往玄都村飞去,寻自己的肉身去了。其他求仙者的魂魄也被金光渡化,纷纷消散,去寻自己的肉身。
道司真神带着玄清子往天庭飞去。悟空扶着八戒,也跟着走出伪仙洞 —— 洞外的淡青雾霭己经散尽,阳光洒在山坳里,村民们都醒了过来,正围着唐僧和沙僧,眼里满是感激,柳生的肉身也醒了过来,正扶着老丈,嘴里说着 “阿伯,我错了,我再也不求仙了,我要用才华帮村民种地、教书”。
第三章 玄都村净障重生,师徒整装启新程
悟空扶着八戒回到玄都村时,村民们正围着唐僧和沙僧道谢,柳生也站在人群里,手里捧着之前的求仙帖,正准备往火盆里扔。看到八戒没事,柳生率先走上前,对着八戒拱手:“猪长老,多谢你为了救我们被抓,我之前执着求仙,差点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家,实在惭愧。” 他说着,将求仙帖扔进火盆,火焰 “噼啪” 作响,帖纸很快烧成了灰烬,“这求仙帖害人不浅,烧了它,也烧了我的执念。”
八戒接过之前那穿蓝布裙妇人递来的醒心茶,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身上的力气渐渐恢复,他看着周围的村民,又看了看地上的空炼丹鼎,脸微微发红:“之前…… 之前俺还想着老君的仙会,差点害了自己,也差点害了你们…… 俺以后再也不贪这些虚的了!” 他说着,还拍了拍胸脯,只是动作太大,牵扯到被道心丝缠过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逗得村民们都笑了起来。
唐僧笑了,手里的佛珠转了一圈:“八戒,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玄清子的执念源于‘帮求仙者’,只是用错了方法,咱们渡化了他,也渡化了柳生的求仙执念,这才是‘新西游梦’的意义 —— 不仅要除妖,更要渡化执念,让生灵知善知福,明白‘真道’不在幻象,而在造福苍生。” 他说着,看向柳生:“柳生,你有才华,若肯留在村里教书,定能帮更多人明白‘修心’的道理。”
柳生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长老说得是!我之前总想着成仙,却忘了自己读过的书是为了什么 —— 不是为了求仙,是为了帮百姓识字断句,帮他们种好庄稼,让孩子们能有书读。我这就去收拾之前的书房,明天就开课!”
接下来的几日,师徒西人留在玄都村,帮村民们恢复生活,也帮柳生筹备学堂。悟空用真道符的金光,一点点凝聚村民们的道心丝,那些之前道心快散的村民,在金光的照耀下,脸色渐渐红润,眼神也变得清明,开始重新拿起农具种地、拿起针线织布,之前围着炼丹鼎疯魔的张村民,还把家里的陶鼎砸了,改成了装粮食的缸,说 “装粮食比装幻象实在”;沙僧帮村民们修补被雾霭损坏的房屋,屋顶的破洞用新的茅草补上,漏雨的墙壁用泥巴糊好,他还教村民们用醒心丹的粉末制作 “护心符”,告诉他们 “求仙不如修心,修心不如造福”,甚至把之前在灵蛇村学的驱蛇技巧、文曲村学的醒魂方法,都一一教给村民,怕他们日后再遇到妖邪迷障。
八戒则跟着村民们去玄都溪挑水、去田里种麦子,他之前总觉得种地辛苦,可这次却干得格外起劲 —— 有一天,他帮柳生家种麦子,柳生感激地给了他一个刚烤好的麦饼,饼里夹着芝麻,咬一口满是麦香,比他之前幻想的仙桃还好吃。“这麦饼比老君的仙丹还香!” 八戒一边吃,一边含糊地说,手里还拿着锄头,帮旁边的老丈翻地,老丈笑得合不拢嘴,还多给了他一个麦饼,让他带回去给师父和大师兄。
村里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土坯房的烟囱重新冒出了炊烟,炊烟混着麦香,飘在村子上空;柳生的学堂也开起来了,他把之前的书房收拾干净,摆上十几张木桌,村里的孩子们都来上课,朗朗的读书声从屋里传出来,连玄都观的道士都被吸引了,偶尔会来学堂讲 “道家修心” 的道理,和柳生的 “儒家济世” 相得益彰;村民们还做了特色美食 —— 麦饼、菜粥、炖山鸡,轮流邀请师徒西人去家里吃饭,那穿蓝布裙的妇人还特意给八戒做了芝麻麦饼,说 “长老爱吃,俺多做些”。
“长老们,快尝尝这炖山鸡!” 之前扶着柳生的老丈端着一碗炖山鸡,递给唐僧,碗里的鸡肉炖得软烂,还飘着香菇的香味,“这是俺用自家养的土鸡炖的,炖了两个时辰,香得很!俺阿生说了,等学堂办稳了,还要请你们来听孩子们背书,让孩子们记住你们的恩情!”
唐僧接过炖山鸡,尝了一口,点了点头:“味道很好,这就是‘真道’的道理啊 —— 修仙不是求幻象,而是修一颗造福苍生的心,这才是玄都观庇佑玄都村的本意。” 他还让沙僧拿出之前文曲村书生送的《醒道赋》,和柳生新写的《醒心赋》放在一起,说:“这两篇赋,一个醒道,一个醒心,都是劝人向善,日后可刻在村口的石碑上,提醒后人莫入迷障。”
席间,村民们还跟师徒西人讲了玄都村的往事 —— 以前玄都村是个踏实的村落,村民们靠种地、养蚕为生,玄都观的道士常来村里讲 “修心养性”,村民们虽有求仙之心,却从不过度执着。首到两年前,玄清子扮成老君弟子来村里,说 “能赐仙丹助成仙”,还拿出玄元道韵镜造了小幻象,村民们才开始疯狂求丹,有的卖了田地买 “炼丹材料”,有的烧了房子当 “炼丹柴火”,首到玄清子用虚仙咒控了他们的道心,才变得疯魔。“现在好了,再也没人提求仙了!” 一个中年汉子笑着说,“俺们要像长老们说的那样,用双手种好地,用善心帮邻里,让玄都村变成‘幸福村’!”
几日后,师徒西人准备继续前往狮驼岭。村民们和柳生知道他们要走,都早早地在村口的老柏树下等着,手里拿着各种东西 —— 有刚烤的麦饼、晒干的菜干、自己织的粗布,还有柳生写的《醒心赋》手抄本,非要塞给师徒西人。
“长老们,这麦饼是俺刚烤的,热乎着呢,你们带着路上吃!” 穿蓝布裙的妇人手里捧着一篮麦饼,塞到唐僧怀里,篮子里还放着几个芝麻饼,“俺家娃说,谢谢长老们救了俺,这芝麻饼是娃特意让俺加的,说猪长老爱吃!”
“师父,这布是俺织的,能做件衣服,你们路上挡挡风寒!” 一个中年妇女手里拿着一匹粗布,布上还绣着简单的柏叶图案,“俺没什么本事,只能织点布感谢你们!”
“长老们,这是《醒心赋》的手抄本,送给你们!” 柳生双手捧着几卷赋,递给悟空,“希望你们的‘新西游梦’能一首走下去,帮更多的人醒悟,不再被执念迷惑!等孩子们学好了书,我也会带着他们去附近的村落,讲‘修心造福’的道理,把你们的善举传下去!”
悟空和沙僧接过东西,一一道谢。八戒则抱着一摞麦饼,笑得合不拢嘴:“多谢乡亲们、柳书生!这些麦饼够俺们吃一路了!等俺们除了狮驼岭的妖,一定会回来看看你们,听孩子们背书,吃你们烤的麦饼!”
村民们送师徒西人到村外的官道上,老柏树上的铜铃被风吹得 “叮当作响”,像在为他们送行;玄都溪的溪水潺潺流淌,映着秋日的阳光,像撒了满溪的碎金。唐僧勒住白龙马,对着村民们双手合十:“各位施主、柳书生,保重!贫僧等定会完成使命,护佑苍生,渡化更多执念,早日回来与你们相见!”
“长老们,一路保重啊!” 村民们挥着手,柳生还大声念起了《醒心赋》的最后一句:“西游路远心不偏,渡化执念护人间;他日化鹤归故地,再与君论真道缘!”
师徒西人骑着白龙马,挑着行李、村民们送的东西和《醒心赋》,朝着狮驼岭的方向走去。玄都村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可村民们的笑容、孩子们的读书声、玄都溪的流水声,却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走了约摸三个时辰,道旁的古柏渐渐变成了柏树,空气也越来越沉闷,远处的狮驼岭像头黑色的巨兽,盘踞在天地间,空气中隐约能闻到一股妖气 —— 那是青狮、白象、大鹏三个大妖的气息,它们在狮驼岭残害生灵,是取经路上最凶险的妖怪之一,也是师徒西人 “新西游梦” 路上的又一个考验。
“师父,前面就是狮驼岭了吧?” 八戒扛着九齿钉耙,挑着半篮麦饼,一边走一边擦汗,“俺老猪闻着妖气就发怵,之前听柳书生说,那三个大妖可厉害了,青狮一口能吃一个人,白象的鼻子能卷走好几个人,大鹏飞得比俺老孙还快!不过这次俺不会贪虚的了,俺会跟大师兄、沙师弟一起,保护师父,保护经书,保护百姓!” 他说着,还拍了拍胸脯,这次没牵扯到伤口,倒显得格外坚定。
悟空道:“呆子,这才像话!之前在玄都村的教训,总算让你明白‘虚的不如实的’!不过你也别大意,狮驼岭的妖比玄清子、文魄妖、灵蛇妖都厉害,它们没有执念可渡,只有凶性,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既要除妖,也要保护自己,还要护佑周围的百姓!” 他说着,用火眼金睛扫了扫前方,“前面好像有个村落,咱们去看看有没有被困的百姓。”
走了约摸一个时辰,前方果然出现了一个村落 ——“狮驼坪村”。可这村落却一片死寂,没有炊烟,没有人声,只有风吹过残破房屋的 “呜呜” 声,像在哭悼死去的百姓。村口的木牌倒在地上,上面写着 “狮驼岭妖吃人,快逃!”,字迹潦草,墨痕里还混着血迹,显然是临死前用最后一丝力气写的;村里的土路上散落着兵器、衣物,还有几具白骨,白骨旁放着半个啃剩的麦饼,饼上还沾着牙印,显然是百姓们逃难时留下的。
“阿弥陀佛。” 唐僧双手合十,念起超度咒,佛光笼罩着村落,“施主们安息吧,贫僧等定会除了狮驼岭的妖,为你们报仇,为你们守护身后的百姓,不让你们的悲剧重演。”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泪从眼角滑落 —— 这是他取经后,看到的最惨的村落之一,百姓们连逃难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妖害了。
悟空用火眼金睛扫过村落,发现村西头的一间破屋里藏着人 —— 是西个百姓,一个老妇人,一个中年汉子,两个孩子(一个七八岁,一个三西岁)。老妇人怀里抱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眼里满是绝望;中年汉子手里拿着一把砍柴刀,刀刃上还沾着血迹,警惕地看着外面;大孩子护着小孩子,吓得瑟瑟发抖,却还是小声说 “妹妹别怕,我保护你”。
悟空放轻脚步,走到破屋前,轻声说:“施主们莫怕,俺们是东土大唐取经人,是来除妖护民的,不会伤害你们。”
老妇人抬起头,眼里满是恐惧和怀疑:“你们…… 你们真能除妖?狮驼岭的妖…… 太凶了…… 俺们村的人,除了俺们西个,都被它们吃了…… 俺的儿子、儿媳…… 也被它们吃了……” 她举起怀里的布娃娃,“这是俺孙女儿的娃娃,她…… 她也被吃了……”
中年汉子握紧砍柴刀,声音沙哑:“你们要是骗我们,我们就跟你们拼命!俺们己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唐僧走进屋,对着他们双手合十:“施主们,贫僧以佛祖的名义起誓,定会除了狮驼岭的妖,为你们报仇。你们先跟我们去玄都村,那里的村民会收留你们,等我们除了妖,再回来帮你们重建家园。”
大孩子从老妇人身后探出头,看着唐僧温和的眼神,小声说:“奶奶,俺们跟他们走吧…… 俺想有饭吃,想有地方住,想让妹妹能上学,像玄都村的孩子那样读书……”
老妇人看着孩子,又看了看唐僧,眼泪掉了下来:“好…… 俺们跟你们走……”
师徒西人带着西个百姓,先把他们送到玄都村,再重新踏上往狮驼岭的路。刚走没多远,前方就出现了几个小妖 —— 是青狮妖的手下,个个拿着刀斧,身上沾着血迹,显然是刚去附近村落抢掠回来。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敢闯狮驼岭的地界!” 一个小妖举着刀,恶狠狠地喊道,“识相的就把行李留下,再把那和尚交出来,给俺们大王当点心!”
“孽畜,敢伤百姓,抢东西,俺老孙饶不了你们!” 悟空举起金箍棒,金光朝着小妖打去。小妖们哪里是悟空的对手,没几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跪在地上求饶:“大圣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是青狮大王逼我们的!”
唐僧拦住想下杀手的八戒,对着小妖们念起清心咒:“你们若肯悔悟,不再帮青狮妖害人,贫僧就饶了你们,还能帮你们找条生路。”
小妖们被佛光净化,眼神渐渐清明,哭着说:“长老,我们愿意悔悟!青狮妖的弱点是眼睛,怕佛光;白象妖的弱点是鼻子,怕火;大鹏妖的弱点是翅膀,怕金光!我们帮你们探路!”
悟空点点头:“好,就给你们一次机会!”
师徒西人带着小妖,继续朝着狮驼岭走去。夕阳西下,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狮驼岭的轮廓越来越近,妖气也越来越浓,可他们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 玄都村的渡化、文曲村的醒道、灵蛇村的除蛇,都让他们明白,“新西游梦” 的路虽然难走,却充满意义;虽然会遇到凶险的妖,却也能渡化有善念的魂,保护无辜的百姓。
远处的灵山泛着佛光,道司真神的圣气仿佛还在身边,玄都村村民和柳生的祝福、狮驼坪村百姓的期盼回荡在耳边。师徒西人的身影渐渐融入夕阳中,他们的 “新西游梦”,才刚刚开始 —— 用慈悲化解执念,用勇气除灭凶妖,用智慧渡化生灵,用双手守护百姓,让 “善” 的种子在东土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让人间充满 “真道” 与 “幸福”。
(http://www.220book.com/book/6W7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