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4章 苏晚卿的资源支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暖宠:陆先生,夫人又宠你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WG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暖宠:陆先生,夫人又宠你了

周一清晨的阳光刚越过恒信地产的玻璃幕墙,陆时衍就握着苏晚卿的手站在了写字楼大厅。他的西装口袋里装着两份设计稿,一份是打印好的彩色方案,另一份是手写的修改备注,上面标满了恒信地产CEO恒建明可能关注的细节——比如老建筑外墙上的雕花修复方案,是苏晚卿连夜查了《海城建筑保护条例》后帮他补充的。

“别紧张,”苏晚卿帮他理了理领带,指尖碰到他微凉的手,故意打趣道,“昨天恒总在电话里跟我爸说‘早就想认识一下拿设计大赛金奖的年轻人’,他对你的期待值可比你想象中高。”

陆时衍喉结动了动,低头看着她眼底的笑意,心里的紧张消散了大半。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苏晚卿:“里面是你喜欢的红枣枸杞茶,我早上煮的,你在楼下咖啡厅等我,别冻着。”

看着苏晚卿走进角落的咖啡厅,陆时衍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会议室的门。恒建明坐在主位,穿着深色西装,眼神锐利却不张扬,看到陆时衍进来,起身伸出手:“陆设计师,久仰大名。去年你的‘城市之光’设计稿,我还特意让团队研究过。”

陆时衍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苏晚卿肯定提前跟恒总提过他的作品。他定了定神,把设计稿放在桌上,指尖划过“海城中心”的老建筑图纸:“恒总,这次的改造方案,我重点保留了建筑正面的欧式雕花,同时在内部加了钢结构支撑,既能满足商业使用的承重需求,又不会破坏历史肌理。”

恒建明翻设计稿的手指顿了顿,目光落在一页标注着“客户潜在需求”的附页上——上面写着“恒信地产计划将改造后的海城中心作为品牌文化展示区,需预留300㎡的展览空间”,字迹娟秀,显然是苏晚卿的手笔。

“陆设计师很细心,”恒建明抬头,眼底多了几分欣赏,“这个展览空间的预留,我们还没跟澜庭提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晚卿帮我分析的,”陆时衍坦诚道,“她查了恒信近三年的品牌战略报告,发现你们每年都会举办‘城市建筑文化展’,所以建议我在方案里预留空间,避免后期改造麻烦。”

恒建明笑了,指着设计稿上的采光方案:“这个弧形天窗的设计不错,既解决了老建筑内部光线不足的问题,又不会破坏屋顶的原有结构。不过,施工周期能不能压缩到45天?我们计划在国庆前举办开业仪式。”

陆时衍立刻拿出手写的备注:“恒总,我己经跟施工团队沟通过,只要材料能提前进场,45天没问题。这里有三个材料供应商的名单,都是做过历史建筑修复的,报价和工期我都整理好了,您可以参考。”

这些供应商名单,是苏晚卿周末动用苏家的人脉筛选的——她特意排除了两家口碑差的,剩下的三家不仅有文物修复资质,还能比市场价低5%,只为了让陆时衍的方案更有竞争力。

恒建明看着名单上详细的参数和报价,眼底的欣赏更浓:“陆设计师,你这个方案,比澜庭之前提交的三个都要周全。这样,你周三之前把修改后的电子版发给我,我们下周一开项目启动会。”

走出会议室时,陆时衍的手还在微微发颤。他快步走到咖啡厅,看到苏晚卿正趴在桌上,对着笔记本电脑整理资料,屏幕上是“海城中心周边商业流量分析表”。

“怎么样?”苏晚卿抬头,看到他眼底的笑意,立刻明白结果不错,伸手接过他递来的设计稿,“恒总有没有提修改意见?我刚整理完周边的流量数据,要是需要调整商业布局,我们可以一起改。”

陆时衍坐在她对面,把她揽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里满是感动:“晚卿,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根本不知道恒总需要预留展览空间,也找不到这么靠谱的供应商。”

“我们是一家人,说什么谢呀,”苏晚卿靠在他怀里,手指划过屏幕上的数据,“对了,我爸说恒总下周会去澜庭开会,到时候他会顺便提一下你的方案,让陆明宇不敢随便刁难你。”

两人刚回到澜庭设计,就听到设计部传来窃窃私语。陆时衍的工位旁围了几个同事,看到他进来,立刻散开,只有上周提醒过他的戴眼镜设计师李哲,偷偷递来一张纸条:“陆哥,陆主管刚才在茶水间说,你能见到恒总,是靠苏家的关系,还说‘没了苏家,你什么都不是’。”

陆时衍捏着纸条,指尖泛白。苏晚卿看出他的情绪不对,拉着他走进消防通道,从包里拿出一颗奶糖,剥开糖纸递给他:“别生气,他就是看到你进展顺利,嫉妒了。你还记得大学时,有人说你‘靠贫困生补助才读得起书’,最后你还不是拿了专业课第一?现在也是一样,实力才是最硬的底气。”

陆时衍含着奶糖,甜味在舌尖散开,心里的委屈渐渐消散。他伸手抱住苏晚卿,声音闷闷的:“我就是不想让别人说你,说你‘帮男朋友走后门’。你明明靠自己的能力能在苏氏站稳脚跟,却还要因为我被人议论。”

“傻瓜,”苏晚卿拍了拍他的背,“别人的议论算什么?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再说了,我帮你对接资源,也是因为你的方案够好,要是方案不行,再多人脉也没用。走,我们去陆明宇办公室,把恒总的反馈告诉他,让他看看,谁才是‘没能力’。”

陆明宇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他打电话的声音:“对,我就是故意不给陆时衍资料,我倒要看看,他靠苏家能撑多久……”

苏晚卿推开门,语气平静:“陆主管,不用等了,恒总己经认可了时衍的方案,下周一开项目启动会,澜庭这边需要派负责人参加,你看是你去,还是时衍去?”

陆明宇看到他们,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挂了电话,冷笑一声:“陆时衍,你别以为靠苏家认识了恒总,就能稳坐这个项目。要是后期出了问题,责任还是你的。”

“我会对项目负责到底,”陆时衍首视他的眼睛,“不过,根据恒总的要求,项目需要澜庭提供老建筑的原始结构图纸,麻烦陆主管尽快协调档案室,我明天需要用。”

陆明宇顿了顿,故意刁难:“档案室的图纸最近在整理,至少要等一周才能调出来。你要是着急,自己去跟档案室沟通。”

走出办公室,苏晚卿拉住陆时衍:“别跟他置气,我认识海城建筑档案馆的张馆长,他那里有‘海城中心’的原始图纸备份,我们下午就能去拿。”

下午的建筑档案馆里,张馆长看着苏晚卿递来的介绍信,笑着递给陆时衍一叠图纸:“这是1952年的原始结构图纸,连屋顶的木梁尺寸都标得清清楚楚。晚卿这孩子,从小就跟着她爸来我这儿,对老建筑比谁都上心。”

陆时衍接过图纸,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还留着淡淡的油墨香。他转头看向苏晚卿,看到她正对着窗外的老槐树微笑,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镀了一层金边。

“谢谢你,晚卿,”回家的路上,陆时衍紧紧握着她的手,“从大学到现在,你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帮我解决所有麻烦。我有时候会想,要是没有你,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苏晚卿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没有什么‘要是’,我们本来就是要一起走一辈子的。你看,阳台的向日葵花苗都长到十厘米了,等它们开花的时候,你的‘海城中心’项目也该完工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现场,好不好?”

陆时衍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他打开手机,把刚拿到的原始图纸拍照发给恒总,附带一句:“恒总,己拿到1952年原始结构图纸,周三会根据您的意见修改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没过多久,恒总的回复就来了:“陆设计师做事很周全,期待你的方案。”

回到小公寓,陆时衍坐在书桌前,根据原始图纸修改设计稿。苏晚卿坐在他旁边,帮他整理施工周期表,偶尔递给他一杯热牛奶。台灯的暖光落在两人身上,键盘敲击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小夜曲。

“对了,”苏晚卿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爸让我给你的,里面是苏家投资的几个商业项目案例,里面有老建筑改造的经验,你可以参考一下,避免踩坑。”

陆时衍打开文件夹,里面夹着苏爸爸手写的批注,比如“老建筑水电改造要注意避开承重墙”“材料采购要留10%的备用量”,每一条都标了重点。他抬头看向苏晚卿,眼底满是感动:“叔叔他……”

“我爸就是嘴硬心软,”苏晚卿笑着说,“他嘴上没说支持我们,却偷偷帮你整理了这么多资料。他还说,要是你后期需要资金支持,苏家可以优先考虑投资。”

陆时衍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蹭过她的掌心:“晚卿,谢谢你,也谢谢叔叔。我一定会把这个项目做好,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苏晚卿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设计稿上“海城中心”的效果图——老建筑的雕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弧形天窗洒下温暖的光线,里面挤满了参观展览的人。她知道,这不仅是陆时衍的设计梦想,也是他们共同未来的一部分。

夜深了,陆时衍终于修改完方案的初稿。他把方案发给恒总,然后关掉电脑,转身抱住苏晚卿:“今天累坏了吧?我们去阳台看看向日葵花苗。”

月光下,几株向日葵花苗亭亭玉立,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晃动。陆时衍伸手摸了摸叶片,声音温柔:“等它们开花了,我们就去拍婚纱照,好不好?就以‘海城中心’为背景,记录下我们一起奋斗的时光。”

苏晚卿点头,眼眶有点发红。她知道,未来的职场之路还会有风雨,陆明宇的刁难、家族的阻力,都可能成为他们的阻碍。但只要他们并肩同行,彼此扶持,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回到卧室,陆时衍把苏晚卿揽进怀里,轻声说:“晚卿,晚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一起加油。”

苏晚卿闭上眼睛,靠在他的胸口,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有他在身边,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她都不会害怕。因为他们是彼此的后盾,是彼此的光,是要一起从校园走到职场,从青丝走到白发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6WG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暖宠:陆先生,夫人又宠你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WG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