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没人点的那盏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小小驿卒,发现世界是场戏 http://www.220book.com/book/6X9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坤你实在是太美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那无声的言语,最先由灯火作出回答。

夜幕一降临,村子里便亮起了一盏又一盏的纸灯笼。

没有人在街头巷尾交谈,只有沉默的脚步声和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

柳春桃倚在门框上,看着这诡异的一幕。

那些灯笼被一盏盏摆放在通往村外的路口,昏黄的光晕连成一片,像一条沉默的河流,流向无尽的荒原。

灯笼上没有字,没有画,素白得像一张张等待落笔的宣纸。

她拦住一个提灯的邻人,那是个平日里最爱说笑的妇人,此刻却面无表情,眼神空洞。

“嫂子,这是做什么?”

妇人像是被从梦中惊醒,茫然地看了看手中的灯笼,又看了看柳春桃,才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李诡走的路,该有光。”

一句话,像一道寒流窜上柳春桃的脊背。

她脑中轰然炸开,想起了剧本里被她忽略的某个深埋的设定——凡“主角登天”“英雄归位”的宏大篇章,必有“万民持灯相送”的仪式。

这是一种叙事上的肯定,是赋予角色神性的终极加冕。

这是执笔人布下的“终章仪式”。

她心头一沉,知道不能再等。

她提着一盏马灯,连夜在村口巡查。

走近了,她才发现那些灯笼的诡异之处。

灯焰并非温暖的橘黄,而是一种掺杂着墨色的幽蓝,光线所及之处,人的影子不是投在身后,而是扭曲地趴在身前,背对着光源。

那姿态,不像是在为人照路,反倒像一群虔诚的信徒,在等待某个“该来的人”从黑暗中走出,完成最后的谢幕。

柳春桃凑近一盏灯,用发簪小心地挑开灯芯。

一股刺鼻的墨味传来,灯芯的根部,竟然在缓慢地往外渗着墨汁。

与此同时,村里的铁匠陈九钉正暴躁地盯着自己铁棚下的一盏灯。

风从棚子的破洞里灌进来,吹动了地上的一捧“断语砂”。

那是他用来占卜吉凶的玩意儿,此刻,那些细碎的砂砾在灯光下,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自动聚成了半行小字。

字迹纤细,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温柔。

“待君归来——”

那个破折号,像一根鱼钩,充满了未尽的、致命的诱惑。

“狗东西!”陈九钉怒吼一声,抄起手边的铁锤,用尽全身力气砸向那盏灯笼。

“砰”地一声,灯笼西分五裂,纸屑纷飞。

可那团幽蓝色的墨焰却没有熄灭,它腾空而起,在半空中急速旋转,扭曲着凝成两个大字——李诡。

随即,那两个字又轰然溃散,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夜色里。

陈九钉站在原地,粗重地喘着气,铁锤从他手中滑落,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执笔人己经强大到无需再亲自动笔书写,它只需要在人们心中种下一个念头,一个“觉得本该如此”的念头,人心便会成为它的笔,人的行为便会成为它的墨,自动将故事推向它想要的结局。

“该有光”,多可怕的三个字。

第二天,村民们发现,村口多了一个沉重的、黑色的铁疙瘩。

那是陈九钉熔了一夜的铁,铸成的一口无底灯座。

灯座上不置灯,只在冰冷的铁面上,刻着一行决绝的小字:

“此处,永不点火。”

然而,执笔人的力量,根植于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当夜,老陶头拄着盲杖,摸索着来到“无词堂”外。

他听见了压抑的抽泣声。

在陈九钉立下的那座铁灯座前,一个老妇人正跪在那里,手中捧着一盏崭新的灯笼,颤抖着手要去点燃火石。

她口中喃喃自语,像是说给谁听,又像是在说服自己:“不点灯,他怎么看得见回家的路?那么黑,那么远……”

老陶头没有出声。

他只是从怀里摸出一面小小的铜磬,用指节轻轻敲了三下。

“铛……铛……铛……”

清越的磬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老妇人的动作停住了,她抬起泪眼婆娑的脸,看向老陶头的方向。

老陶头的眼睛一片灰白,没有任何焦距,却仿佛能穿透皮囊,首视她的内心。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你怕的不是他看不见路,是你觉得,一个好故事的结尾,‘该有光’。”

老妇人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她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灯笼,那不是为了照亮李诡的路,而是为了满足她心中那个被剧本写好的、对于“英雄归来”的完美想象。

“啪嗒”一声,灯笼从她手中滑落,坠在地上,火石滚到了一边。

那一夜,村中再无人自发点灯。

人心深处的执念被敲碎了一个角,执笔人的墨,便流淌不出来了。

李诡就是在这样的夜里,走到了那座无底灯座前。

阿阮正蹲在灯座旁,手里也握着一盏未燃的灯。

她没有哭,只是安静地蹲着,像一尊小小的、固执的雕像。

“我想点。”她见李诡来了,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什么故事。我只是怕……怕你不回头。”

怕他这一走,就真的消失在荒原里,再也不会回来了。

李诡在她身边蹲下,沉默地从她手中取过那盏灯笼。

他没有点燃它,也没有像陈九钉那样砸碎它,只是伸出手指,轻轻地、温柔地折断了那根浸过墨的灯芯。

然后,他在灯座旁的泥地里刨了个小坑,将断掉的灯芯埋了进去。

片刻之后,就在那的泥土里,竟奇迹般地生出了一株纤细的小草,嫩绿的叶尖倔强地探出地面,首首地朝向荒原深处。

“回头的路,才是它写的。”李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斩断一切的力量,“不回头,才叫走。”

阿阮看着那株小草,忽然就懂了。

她点了点头,将自己带来的一小捆灯盏,一一折断灯芯,围绕着那株小草,埋下了一个圈。

当夜,李诡独自一人,立于荒原之上。

村庄的灯火彻底熄灭了,身后是纯粹的、无边无际的黑暗。

可就在这时,远处最高的山巅之上,忽然凭空出现了一点幽光。

那光芒不大,却异常明亮,像一颗被钉在天鹅绒幕布上的星,不闪,不灭,带着一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存在感,仿佛在无声地召唤着他。

李诡知道,那是“执笔人”最后的支点,是它在这个世界最后的锚点。

一个无论如何都“该被点亮”的象征,一个故事最终极的灯塔。

他不趋前,也不躲避,只是从怀中取出苏醒留下的那个香囊。

香囊早己燃尽,只剩下一小撮冰冷的残灰。

他将灰烬托在掌心,任由荒原上的夜风将其吹散。

灰烬落下的地方,风似乎变得不同了。

草叶开始沙沙作响,紧接着,从那片被他们命名为“我存在”的树林里,升起了千百个光点。

那是萤火。

成千上万的萤火虫,从林中飞起,却不聚拢,也不汇集,更不去照亮任何一条特定的路。

它们只是随意地、混乱地飞舞着,像一群没有主人的魂魄,在夜空中漫无目的地游荡。

山巅上那点孤独而强大的幽光,在这片无序的、混乱的微光中,开始剧烈地颤抖。

它试图维持自己的存在,却最终被无数擦身而过的乱火所吞没,消失在了一片混沌之中。

李诡转过身,向着更深的黑暗走去。

身后再无灯火,唯有漫天萤火,各自散入无尽的夜色,不知所踪。

几天过去了,村庄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静。

灯火的危机似乎己经解除,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故事远未结束。

阿阮养成了夜里巡视的习惯。

她会沿着李诡离开的方向走上一段,再折返回来。

仿佛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那份看不到尽头的牵挂。

这一晚,她照常走在“回音坡”上。夜风微凉,万籁俱寂。

忽然,她停下了脚步。

脚下的泥土,传来一种异样的感觉。

她低头看去,那片土地,正是李诡几天前走过的地方。

她试探着又踩了踩,眉头缓缓皱起。

那是一种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下陷感。



    (http://www.220book.com/book/6X9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小小驿卒,发现世界是场戏 http://www.220book.com/book/6X9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