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站着的是杂货店老板汤姆,一个有些秃顶、面相憨厚的中年男人。此刻他脸上带着一丝不安,手里捏着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素白色信封。
“齐贝林先生,”汤姆看到门开,连忙将信封递了过来,压低声音说,“就刚才,一个穿着黑衣服、戴着低檐帽的人把这封信塞到我手里,只说了一句‘交给住在后面的齐贝林先生’,然后就快步走了,样子……有点阴沉。”
齐贝林接过信封,触手微凉,材质是某种厚实的羊皮纸。信封正面用娟秀而略显花哨的字体写着“齐贝林先生亲启”,没有落款。
“谢谢你,汤姆。”齐贝林不动声色地塞给汤姆几枚铜便士作为跑腿费,“这件事不要对别人提起。”
“明白,明白。”汤姆连连点头,像是松了口气,赶紧转身离开了这个让他感觉不太舒服的地方。
齐贝林关上门,反锁,回到桌前。他没有立刻拆信,而是先动用“协议学者”的灵性感知,仔细检查信封。
没有明显的灵性陷阱或诅咒痕迹,但信封本身似乎被一种极其微弱、近乎天然的“保密”概念所笼罩,阻止了非破坏性的窥探。这种手法很高明,不像是寻常势力所为。
他小心地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同样材质的羊皮信纸。信纸上的字迹与信封一致,娟秀花哨,内容却让齐贝林瞳孔微缩:
“尊敬的齐贝林先生(或者说,‘命运之轮’?):
知悉阁下正为伙伴寻求‘纵火之秘’,并关注着城中某位老先生的‘小小’困扰。
恰巧,笔者对‘契约’之学亦略有涉猎,或可提供些许微不足道的帮助。
若阁下有意交流,请于明日晚九时,独自前往码头区‘海妖之歌’酒馆后巷,第三盏煤气灯下。
静候光临。
—— 一位对‘规则’与‘代价’同样感兴趣的朋友”
信的内容不长,但蕴含的信息却如同惊雷!
对方不仅知道他的真名(或常用化名)和这个安全屋地址!还点出了他在塔罗会的代号“命运之轮”!甚至明确提及了他正在寻找“纵火犯”配方以及调查“智慧之眼”麻烦这两件极为隐秘的事情!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或简单的调查所能做到的!对方对他的了解程度,深得可怕!
齐贝林的第一个反应是巨大的危机感。身份暴露,目的暴露,这意味着他随时可能被针对、被算计。是官方组织?某个隐秘教派?还是……那个南大陆崇拜“契约与惩罚之神”的教派找上门了?
但信中的语气却又带着一种……诡异的“合作”意向?对方声称能提供帮助,并且自称对“契约”和“代价”感兴趣,这似乎隐隐指向了“协议学者”的领域。
“一位对‘规则’与‘代价’同样感兴趣的朋友……”齐贝林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是敌是友?是陷阱还是机遇?
“海妖之歌”酒馆后巷……那是码头区有名的混乱地带,鱼龙混杂,发生什么都不奇怪。选择在那里见面,对方显然不想暴露自身,也便于布置或撤离。
独自前往……这是一个明显的风险点。
去,还是不去?
齐贝林陷入了沉思。不去,固然安全,但意味着放弃一个可能获取“纵火犯”配方和解决“智慧之眼”麻烦线索的潜在机会,并且始终处于被一个神秘势力窥视的被动状态。
去,则意味着踏入一个明显精心布置的局,生死难料。
他权衡着利弊。最终,对“纵火犯”配方的迫切需求,以及对“智慧之眼”麻烦背后可能存在的、关于高层次“契约”力量奥秘的渴望,压倒了对风险的畏惧。
他决定去。
但他绝不会毫无准备地“独自”前往。
他仔细地将信纸和信封收好,这些本身就是重要的线索。然后,他开始为明晚的会面做准备:
1. 情报核实: 他需要尽快确认“海妖之歌”酒馆后巷的具体环境,包括可能的埋伏点、撤离路线、以及那里是否近期有什么异常。
2. 力量调整: 他需要确保自己处于最佳状态。继续温养灵性,检查所有符咒,特别是用于防御、控制和快速脱离的符咒。“阴影之触”必须保持随时可以激发的状态。
3. “追猎”的部署: “独自前往”不代表不能有后援。他计划让“追猎”提前潜入“海妖之歌”酒馆后巷附近的灵界,隐藏在现实与灵界的夹缝中,一旦发生变故,可以随时响应,发起突袭或掩护撤离。这是他对“独自”一词的灵活解读。
4. 与克莱恩的沟通(备选): 他考虑是否要將这封匿名信的事情,以某种方式透露给克莱恩。这既能作为一种保险,也能进一步试探克莱恩的态度和能力。但需要非常谨慎,避免暴露过多自身秘密。
明晚的“海妖之歌”后巷,注定不会平静。这封突如其来的匿名信,像一颗投入棋盘的陌生棋子,彻底打乱了齐贝林原有的步调,将他推向了一个更加迷雾重重且危险的方向。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在这充满未知的邀约中,寻找那一丝破局的可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6XI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