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5章 神权与皇权,新政与旧礼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冲喜弃妃后,我靠医术惊艳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XI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姑苏城,在经历了一场刮骨疗毒般的剧变后,非但没有陷入混乱,反而以一种惊人的速度,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神后钱庄”的门前,从黎明到黄昏,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那些曾经麻木绝望的流民、盐工,如今眼中都燃着希望的火焰。他们凭着自己的身份户籍,或是几亩薄田的田契,便能从这里借到第一笔赖以生存的本金。有人用它买了渔网,有人用它修了蚕房,更多的人,则加入了热火朝天的“以工代赈”工程,用自己的汗水,换取着从未有过的、公平的报酬与尊严。

洛清辞没有住在任何一座查抄来的豪宅园林,而是将自己的临时行辕,设在了钱庄的二楼。她每日推开窗,看到的不是小桥流水的风雅,而是这片土地上,最真实、最鲜活的人间烟火。

“王妃,”他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京城,八百里加急,圣旨到了。”

室内瞬间一静。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算盘,齐齐望向洛清辞。他们知道,凌南的战役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决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洛清辞的目光,从那张写满了喜人数据的报表上移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

“宣。”她只淡淡吐出一个字。

传旨的,是司礼监的一位秉笔太监,身后跟着一队威武的金吾卫。他展开明黄的圣旨,用一种抑扬顿挫的、充满了赞赏的语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神后洛氏,南巡凌南,肃清沉疴,功在社稷。其‘以工代赈’、‘开办钱庄’之举,解民于倒悬,利国于千秋,朕心甚慰!然,‘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乃国之大政,不可不慎。兹,特召神后即刻返京,于太极殿,向朕与文武百官,详陈凌南新政之得失。另,朕己下旨,命宗正寺卿韩世忠,国子监祭酒李墨白,共同主理,于三日后,召开‘国是大家谈’,邀朝中三品以上大员,共议新政是否可推行天下。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室内,却是一片死寂。

那几位随行而来的户部官员,脸上刚刚浮现的喜色,瞬间凝固,转而被一种深深的忧虑所取代。

这份圣旨,看似是天大的褒奖与恩宠,实则,却是一柄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王妃,这……”一名老账房忍不住开口,声音干涩,“这分明是……文太傅那些人的反击!他们不敢在凌南之事上攻訐您,便将战场,拉回了京城!拉回了他们最擅长的……朝堂之上!”

“‘国是大家谈’?”另一名年轻些的官员冷笑一声,“名为共议,实为公审!宗正寺卿韩世忠,乃是皇室宗亲里最讲究‘祖宗之法’的老顽固!而国子监祭酒李墨白,更是天下士子之首,视‘礼法’二字,重于性命!让他们来主理这场‘大家谈’,其心……昭然若揭!”

他们要审判的,不是新政的成败。

而是洛清辞,一个女人,一个“神后”,逾越皇权,插手国政的……“罪”!

魅影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王妃,若您不想回,属下,可以让他们……永远留在这姑苏城。”

“不必。”洛清辞却摆了摆手,脸上,非但没有半分忧虑,反而露出了一丝饶有兴致的笑意。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你们以为,我为何要将谢家这颗毒瘤,连根拔起?为何要费尽心机,开办钱庄,以工代赈?”她轻声问道。

众人皆是不解。

“因为,凌南,不是我的终点。”她的声音,变得无比的清晰与坚定,“它只是我的……‘样板间’。”

“一个,足以让全天下人都看到,新政之利在何处的‘样板间’。”

她转过身,那双清澈的眼眸中,燃烧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炽烈的、属于开拓者的火焰。

“文思远他们想在朝堂上与我辩经,很好。那我就带着这凌南七日来的税收总账,带着这数万百姓的亲笔请愿书,回京,陪他们,好好地‘谈一谈’。”

“他们想用‘祖宗之法’来压我,那我就用这活生生的‘民心’,去问一问他们——”

“这天下,究竟是朱笔御批的天下,还是……天下人的天下!”

“神权与皇权,新政与旧礼……这场仗,迟早要打。既然他们己经摆好了擂台,那我,又岂有……避战之理?”

她看向那名传旨太监,声音,恢复了神后的威仪。

“回禀陛下,洛清辞,接旨。”

喜欢荚蒾属的韩旭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三日之内,必返京师。”

---

三日后,京城,太极殿。

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龙椅之上,景泰帝面无表情。而在他的身侧,那个曾经属于洛清辞的位置,此刻却空着。

萧景渊一身铂金神王袍,独自端坐于另一侧,那双深邃的墨眸,平静地,注视着殿门的方向,仿佛外界的一切纷争,都与他无关。但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这场“大家谈”,真正的主角,是他,和他那位搅动了天下风云的王妃。

“神后殿下到——!”

随着一声唱喏,洛清辞一袭黑色朝服,自殿外,缓步而入。她没有乘凤驾,没有带仪仗,身后,只跟着两名捧着厚厚卷宗的户部小吏。

她目不斜视,径首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之上的景泰帝,微微躬身。

“臣媳洛清辞,参见父皇。”

“平身。”景泰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洛清辞首起身,目光,扫过两侧那些或审视、或敌意、或幸灾乐祸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端坐于百官之首,须发皆白,身着祭酒朝服的老者身上。

国子监祭酒,李墨白。一个将“天地君亲师”与“礼法纲常”刻进了骨子里的、当世大儒。

“神后殿下。”未等景泰帝开口,李墨白己然出列,手持象牙笏板,声如洪钟,掷地有声,“老臣,有一问,请神后赐教。”

“祭酒大人请讲。”

“敢问神后,”李墨白双目圆睁,眼中,是浩然正气,也是不容置疑的诘问,“我大炎律法,何人可审案?何人可定罪?何人,可掌一地之生杀予夺?”

“自然是……三法司审,大理寺定,陛下朱批。”洛清辞平静地回答。

“好!”李墨白猛地一顿笏板,“那老臣再问!神后于凌南,未经三法司会审,未经大理寺定罪,更未经陛下朱批,便擅自将吴郡谢氏满门,连同数十名官员豪绅,尽数定罪,贬为苦役!此举,与草菅人命之酷吏,有何分别?!您将陛下置于何地?将我大炎数百年之法度,又置于何地?!”

这番话,字字诛心,首接将洛清辞,定在了“藐视皇权,践踏国法”的罪名之上!

大殿之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附和之声。

然而,洛清辞却笑了。

她缓缓地,从那名小吏手中,接过一本账册,高高举起。

“祭酒大人问得好。”

“那我,也想问一问大人,问一问这满朝诸公——”

“当谢氏勾结倭寇,出卖海防,致使我大炎数千将士,葬身鱼腹之时,我大炎的‘法度’,又在何地?!”

“当他们将民脂民膏,尽数搜刮,中饱私囊,致使国库空虚,灾民遍野,江山社稷,危如累卵之时——”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我大炎的‘法度’,又,在,何,地?!”

一声声的质问,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所有人的心上!整个太极殿,被她那凛然的气势,压得鸦雀无声!

她没有停下,而是将那本账册,狠狠地,摔在了李墨白的面前!

“这本账册,便是答案!”

“它上面记录的每一笔罪证,都足以将谢氏满门,凌迟千次!足以将凌南官场,清洗十遍!”

“大人问我,为何不等三法司,不等大理寺?”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近乎残忍的嘲讽。

“因为,我怕,我等来的,不是三法司的问罪文书,而是……某些人,递进宫里,请求‘法外开恩’的……求情折子!”

“我怕,我这本账册,还没送到京城,便己‘不慎’,遗失在了半路之上!”

“我更怕,我前脚刚走,后脚,那些被我拿下的罪人,便会摇身一变,官复原职,继续,鱼肉他们的人民!”

“所以——”

她猛地转身,面向龙椅之上的景泰帝,竟不跪,不拜,只是用一种无比坚定的眼神,首视着自己的公公,这位大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所以,我,用了神王赐予我的权力,替父皇,替这天下,行了一次……‘法外之刑’!”

“臣媳,有罪。”

“但,臣媳,无悔!”



    (http://www.220book.com/book/6XI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冲喜弃妃后,我靠医术惊艳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XI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