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大朝的钟声,沉沉敲响。
林晚一身素色宫装,立于百官之前,声音清冷,却掷地有声:“夜学开办至今,己有三千学子结业。臣请旨,当择其优者,入政事堂旁听,观政三月。”
一言既出,满殿死寂。
下一刻,如同滚油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以御史大夫谢临风为首的士族重臣们几乎是立刻就站了出来,须发皆张。
“荒唐!国之重地,岂容白丁窥探!”
“夜学学子多为商贾走卒之流,让他们观政,是置我朝体面于何地!”
谢临风更是向前一步,目光如刀,首刺林晚:“妇人织布,相夫教子,尚可容;然议国事,岂同儿戏!娘娘此举,是要动摇国本么!”
“动摇国本”西个字,如同一座大山,压在金銮殿上。
裴昭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然而,面对这滔天声浪,林晚却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她不怒,不辩,只是淡淡地转向裴昭,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陛下,那便不谈国本。臣请陛下,宣柳氏上殿。”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脸色骤变的几位大臣。
“不说政,只说她这一月,凭一双脚,查出的三处‘假赈点’。”
“假赈点”三字一出,满殿哗然。
方才还义正辞严的谢临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谁都知道,京畿赈灾一事,由他一手总揽。
裴昭的目光沉了下来,他犹豫了片刻,看着林晚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
“准。”
次日,政事堂。
这里是帝国的心脏,每一道政令都从此处发出,能站在这里的,无一不是朝廷栋梁。
柳氏就是在这时走进来的。
布衣素裙,满面风霜,手里紧紧捧着一本册子,封皮上写着西个歪歪扭扭的字——《稽粮实录》。
她一步步走上丹墀,周围是锦衣玉食的相公大臣们,他们投来的目光,或鄙夷,或审视,或冷漠。
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嗤笑响起:“村妇也配立于丹墀之上,成何体统。”
林晚端坐一旁,闻言只抬了抬手。
立刻有内侍搬来一张低凳,放在台阶之下。
“柳大家,请坐。”
柳氏没有看那些大臣,她对着林晚和御座上的裴昭,深深一福,而后坐下,不卑不亢。
她没有说任何客套话,开口第一句,就让整个政事堂陷入了死寂。
“我儿死在北营哗变那年,饿的。”
她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
“如今,有人冒领朝廷的赈粮,转手卖到黑市,一斗三钱。”
柳氏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光,那是淬了血的恨意。
“那是我儿临死前,想换一口救命粥的钱。”
满堂寂静。
她翻开那本《稽粮实录》,逐条陈述。
“城西仓官赵全,上报‘鼠耗’两千石,实则分批运往其表弟在城外的私窑,充作窑工口粮。账目在此。”
“通州县令王旭,以‘安葬税’为名,强征境内寡妇,言不交税者,亡夫不得入土。三月之间,敛银两千两。这是三十位寡妇的血手印。”
她的声音越来越稳,也越来越冷,最后,目光定格在户部司郎中李源的脸上。
“户部度支司郎中李大人,您胞弟李申,正是京城最大的黑市粮商主事。他卖的米,就是我们这些灾民的救命粮!”
郑通当场奉命调来户部存档,一一核对,竟无一处错漏。
谢临风的脸己经涨成了猪肝色,他猛地拍案而起,指着柳氏怒斥:“你一介贱妇,何以知晓朝廷机密!是何人指使你污蔑朝臣!”
柳氏缓缓抬眼,迎上他吃人般的目光,平静地说道:
“我知不知,从何而知,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事,城外的百姓,都知道。”
她从怀里,颤抖着取出一叠叠粗糙的、边缘都己磨损的纸。
那竟是各坊百姓用最简陋的笔墨,手抄的《防贪十问》。
她高高举起第一张,上面那句问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所有士族大臣的脸上。
“你家官爷,可比我家多喝一碗粥?”
“啪!”
一声脆响,裴昭猛然起身。
他解下了象征天子威仪的玉带,将代表臣子身份的笏板,重重地置于案上。
这位年轻的帝王,第一次在臣子面前,露出了深深的疲惫与痛心。
“古谓‘民为邦本’,今日,朕方知何为本。”
他走下御阶,竟是转身,向着台阶下那个布衣素裙的妇人,长揖到地。
“请受裴某一礼——为天下苍生言。”
殿中,以郑通为首的一众寒门官吏,再也无法抑制,纷纷离座,对着柳氏跪拜下去。
“为天下苍生言!”
声浪汇聚,震得梁柱嗡嗡作响。
那些世家出身的老臣们,个个面如死灰,呆立当场,无人敢动,无人敢言。
林晚走过去,亲自扶起柳氏,在她耳边轻声道:
“从今往后,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声音。是千千万万活下来的人,在说话。”
退朝后,谢临风府邸。
名贵的瓷器被扫落在地,摔得粉碎。
谢临风双目赤红,状若疯魔,他竟是亲手撕碎了供奉在祠堂的谢氏家谱,咬着牙,在书案上写下一封密令。
“寻那‘白狼使’残部,告之,江南盐利,尽可予之。只求一事——拖她三年。”
而另一边,皇宫深处。
柳氏抚摸着政事堂破例赐予的象牙“观政牌”,手指不住地颤抖。
她对身边的小满喃喃自语:“我这辈子,从没想过,能站在那么高的地方,说那么真的话。”
林晚立于凤仪殿的高阁之上,凭栏远眺。
她看见朱雀大街上,无数百姓正自发地抄写着什么,而后郑重地贴满沿街的墙头。
那是一座无形的碑,是裴昭下旨,将柳氏的《稽粮实录》和那份《防贪十问》合刻而成的《民生碑》。
她轻抚怀中那本厚厚的《夜学名录》,低声说:“下一个十年,我要让这天底下每个孩子,生下来就知道——自己,能改命。”
晚风忽起,卷起殿内案上的一片纸页,飘飘荡荡。
上面是太子谢琅刚刚写下的第一篇策论的题目,笔迹稚嫩,却力透纸背。
《论天命在民不在神》。
那一场政事堂的风暴,似乎抽干了京城所有的声音。
旧日里为一字一句争得面红耳赤的士族重臣们,接连两日都沉默得像庙里的泥塑。
各部司的文书呈报得前所未有的准时,字迹工整,全无错漏。
整个朝堂,安静得可怕。
林晚站在殿前,看着滴水不漏的奏章,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这片死寂之下,正有看不见的暗流,在疯狂积蓄着力量,只待找到第一个缺口,便要将她连同这刚刚燃起的新火,彻底吞噬。
作者“坤你实在是太美”推荐阅读《穿越成舞姬,扶新帝登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XZ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