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南征的庆功盛宴余波未平,咸阳宫再次传出的一道诏令,却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帝国上下引发了更深层次、更持久的震动。这道诏令无关军事,却关乎帝国的根基与未来。
《大秦公报》最新一期的头版,以最醒目的字体刊载了皇帝陛下的最新旨意:
“朕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乃国之本,兵乃国之刃。今有巧匠,革新农具,使沃野增产,功在社稷;有良工,精研军械,使锐士无敌,利在千秋。此等实学之功,岂逊于阵前斩首?”
“故,朕决意:自即日起,凡于工学、农学、算学、医道等‘格物致用’之领域,有卓越创新、能显著利国利民者,不限出身,皆可由少府、将作少府或有司举荐,经帝国学院考核审定后,依其功绩大小,赐予相应爵位、田宅、金帛!”
“敕令天下:百工之人,勿再自轻!尔等之巧思,尔等之技艺,亦可光耀门楣,封妻荫子,为万世所敬!望尔等潜心钻研,各尽其才,助朕强盛大秦!”
这封《劝工授爵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消息最先在少府首辖的各大官营工坊和帝国学院的工科、农科学院内传开。工匠和学子们捧着还散发着墨香的《大秦公报》,双手颤抖,反复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爵位?我们……我们工匠也能得爵?”一位头发花白、双手布满老茧和烫痕的老铜匠,声音嘶哑,眼眶瞬间就红了。他一生铸造了无数兵器甲胄,却从未想过,自己这“贱业”竟也能和那些战场杀敌的勇士一样,获得崇高的爵位!
“是真的!陛下亲口说的!革新农具、精研军械,功在社稷!”一个年轻的学院弟子激动地跳起来,“快!把我那新改进的水力鼓风模型再调试一遍!若能成功,效率还能再提三成!”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坊间处处可闻这样的惊呼和叩拜声。
首次依据此令获得封赏的名单也随即公布,更是将这股风潮推向了顶点。
改进曲辕犁、使其更轻便耐用的老木匠公输哲,被赐爵“公乘”,赏金百斤,田宅一处!
研发出新式淬火工艺、使环首刀韧性大幅提升的冶铁匠欧冶胜,被赐爵“不更”,赏金五十斤!
那位在南征中根据陛下提供的思路、成功配制出有效防治瘴疠汤药的太医署年轻医官,被赐爵“大夫”,赏金三十斤!
甚至还有一位改进织机效率的普通织工之妻,作者“用户27308319”推荐阅读《全球归秦:朕的星辰帝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也被赐予了“簪袅”的低级爵位和相应赏赐!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发生在身边,彻底点燃了所有工匠、艺人和务实学者的热情。以往,他们即便有巧思,也多半秘而不宣,或只求些许赏钱。如今,一条通往荣耀和地位的康庄大道,就铺在了他们眼前!
少府和帝国学院的门槛几乎被踏破。每天都有无数工匠捧着新设计的图纸、新打造的模型前来请求鉴定和举荐。工坊里,以往下班后便沉寂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灯火通明,工匠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讨论技术难点,试验新想法。“格物致用”西个字,从未如此深入人心。
当然,并非没有阻力。一些守旧的儒生和贵族在私下议论纷纷。
“岂有此理!工匠贱业,岂能与军功同赏?坏了尊卑!”
“奇技淫巧,竟也配得爵?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然而,这些议论很快就被淹没在席卷而来的务实浪潮中,甚至遭到了来自军方和务实派官员的驳斥。一位刚从北疆回来的将领就在酒宴上公开说道:“若无工匠造出马镫钢刀,我等岂能轻易踏破匈奴王庭?此等功劳,凭什么不能封爵?”说得那些儒生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这股风气甚至开始反向影响社会观念。以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开始松动,许多家庭开始愿意将聪慧的孩子送去学习工匠技艺或实学,“帝国学院”的报考人数再次激增。
章台宫内,嬴政听着黑冰台汇总上来的、关于《劝工授爵令》引发的热烈反响,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弧度。
李斯在一旁感叹道:“陛下此令,真乃神来之笔。以往禁锢于百工之中的无数才智,如今被彻底释放出来。臣听闻,各地工坊效率大增,新奇器物层出不穷,此乃国力强盛之基石啊!”
嬴政目光深邃,淡淡道:“武力可拓土,科技方可强国。朕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帝国,而是一个从骨子里强大、永远走在时代前面的星辰帝国。”
“工匠封爵,只是开始。传令下去,对确有重大贡献者,赏赐不妨再厚些。朕要让天下人明白,在朕的王朝,能创造实际价值者,便是最高贵的!”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帝国的工坊、田间和学院里发生。重视科技、鼓励创新的种子,被始皇以“爵位”这最的饵料,深深地播撒了下去。一股名为“格物致用”的洪流,开始汇聚成推动帝国向前狂奔的又一强大动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