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战车在西线与南线高歌猛进,黑龙旗插上了巴比伦的城楼与华氏城的宫殿,宣告着军事征服的辉煌胜利。然而,对于远在咸阳的始皇帝嬴政和帝国的高层决策者而言,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征服一片广袤的土地是一回事,但要真正消化它,将其转化为帝国持久而稳定的组成部分,则是另一场更为复杂、更为漫长的战役。
来自西方(两河流域)和南方(印度河流域)的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咸阳宫,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蒙恬、赵贲以及新设立的都护府发来的、内容日益增多的急报与请示。这些文书不再仅仅描述军事胜利,而是开始聚焦于胜利之后令人头痛的治理难题。
这一日,咸阳宫偏殿,一场小范围的高层会议正在举行。与会者除了始皇帝嬴政,仅有丞相李斯、廷尉(最高司法官)以及黑冰台都督等少数核心重臣。殿内的气氛,相较于讨论军事胜利时的激昂,显得更为凝重和务实。
嬴政面前的长案上,堆放着来自巴比伦和华氏城的简牍与绢书。他随手拿起一份,扫了一眼,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冷冽:“蒙恬奏报,两河之地,民族混杂,有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犹太人……言语各异,信奉之神祇更是五花八门,常有因祭祀习俗不同而引发的械斗。当地贵族表面臣服,然私下仍沿用旧法,阳奉阴违者甚众。”
他又拿起另一份:“赵贲亦有类似困扰。印度之地,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婆罗门祭司影响力巨大,其教义与我大秦法度颇多抵触。推行秦律,阻力重重。”
李斯捋着胡须,眉头紧锁:“陛下,此乃预料之中。然其复杂程度,犹胜昔日扫平六国。六国虽文字习俗有异,然终归同属华夏,根基相通。此西方与南方之地,其民风、信仰、制度,与我华夏迥异,宛若天壤之别。强力推行秦法,恐激起更大反弹。”
廷尉也补充道:“陛下,法律之基,在于执行。然我秦吏数量有限,通晓当地语言者更是凤毛麟角。判决纠纷,往往需依靠通译,其间难免偏差错漏,甚至被宵小之徒利用。长此以往,恐损帝国法度威严。”
黑冰台都督则从另一个角度汇报:“据臣下所察,两地旧贵族与祭司阶层,虽明面归顺,然其内心未必臣服。彼等或利用其传统影响力,暗中抵制新政,或串联勾结,窥伺时机。此乃心腹之患,尤甚于明刀明枪之反抗。”
嬴政静静地听着臣子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不耐烦的神色。他深知,帝国这辆战车跑得太快,如今到了必须仔细检修、加固轮轴的时候了。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悬挂着的巨幅世界地图前,目光扫过那己被涂黑的广阔区域。
“诸卿所言,切中要害。”嬴政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不容置疑的意志,“然,岂因噎废食?帝国疆土,既入秦版图,则必行秦法,此乃万世不移之基!任何阻碍,皆需克服。”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众臣:“然,陛下亦非不知变通之徒。昔日扫灭六国,亦非一味强推,亦有‘书同文,车同轨’之潜移默化。对此番新土,朕之策可为:秦法为基,逐步同化;刚柔并济,分而治之。”
他开始下达具体的方略: “其一,法律层面,坚定不移。 廷尉府需即刻抽调精干法吏,前往两河、天竺两大都护府,组建‘理藩院’,专司新地司法。首要之务,乃将《秦律》之核心要义,尤其是刑法、户律、田律,以最简洁明确之条文,翻译成当地主要语言(希腊语、阿拉米语、梵文等),广为张贴宣告。凡命案、叛乱、抗税等重罪,一律依秦律严惩不贷,绝无姑息!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全球归秦:朕的星辰帝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以此树立帝国法度之绝对权威。”
“其二,行政层面,循序渐进。 丞相府负责,可暂保留部分无碍统治之当地旧俗与民事惯例,尤其涉及婚姻、继承、小额借贷等细务,可允其依习惯法调解,但最终裁决权需收归秦吏。同时,大规模开设‘官学’,强制当地贵族子弟及聪慧少年入学,首要学习秦言秦文!告知他们,未来都护府之下各级官吏,皆需通晓秦语秦文者方可担任。以此釜底抽薪,逐步瓦解其文化根基。”
“其三,宗教与信仰,加以利用,分化掌控。”嬴政的目光变得深邃,“对于当地五花八门之宗教,不必急于禁止,亦不可任其坐大。命黑冰台详加调查,甄别哪些教派有利于安抚民心、维护统治,哪些则可能煽动叛乱、对抗帝国。对于前者,可予以承认甚至适当资助,但其教主、祭司需接受都护府管辖,其教义不得违背帝国基本法度与皇帝权威。对于后者,则坚决打压,铲除其首领,瓦解其组织。尤其要挑动不同教派、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使其无法联合反秦。”
“其西,经济与移民,固本培元。”嬴政继续说道,“鼓励关中、巴蜀之地民众西迁、南迁,朝廷给予田宅、种子、减免赋税之优厚条件。使秦人与当地人杂居、通婚(可予奖励),以华夏之风,渐染蛮俗。同时,大力修缮道路,畅通商路,将秦半两钱推行至新地每一角落,使帝国经济与新地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斯等人听得连连点头,陛下所虑,确实深远,既保持了原则性,又赋予了灵活性。
“然,陛下,”李斯仍有疑虑,“此策虽好,然需大量得力官吏与时间,恐非一朝一夕之功。期间若遇大规模叛乱……”
嬴政眼中寒光一闪:“朕己有言,秦法为基。怀柔之间,刀剑岂能入库?蒙恬、赵?麾下数十万大军,岂是摆设?对于胆敢公然反叛者,勿论其由,勿论其数,皆以雷霆手段,坚决镇压,株连首恶,以儆效尤!朕要让所有人明白,顺帝国者,可 gradual 得其利;逆帝国者,立时粉身碎骨!”
他看向黑冰台都督:“尔黑冰台,耳目需更锐利。不仅要监控旧贵族,更要密切关注新提拔之吏员、官学中之学子,乃至我军中与当地接触频繁之士卒。防微杜渐,将叛乱扼杀于萌芽之中。朕要的是长治久安,而非无休止的平叛。”
“臣遵旨!”黑冰台都督躬身领命。
“此策,便称为‘渐化之策’。”嬴政最终定名,“即刻拟旨,发往西方、南方两大都护府,令蒙恬、赵贲依此旨意,结合当地实情,灵活施行。帝国之未来,不在攻城掠地之多寡,而在能否将己取之地,真正化为帝国之血肉筋骨!”
旨意迅速被拟定、发出,通过高效的驿道系统,奔向遥远的西方和南方。
在巴比伦,蒙恬接到了旨意,召集麾下文武:“陛下圣明,洞见万里。此后,我等非独仗剑之将,更需为持秤之吏。传令下去,按陛下‘渐化之策’,严格执行……”
在华氏城,赵贲看着旨意,对正在为南方雨林战事焦头烂额的将领们说道:“陛下己指明方略。北方平定之地,当以文治为主。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婆罗门和土王,正好以此为由,或拉拢,或清除……”
帝国的统治机器,开始以一种更加精细、也更加复杂的方式运转起来。文化融合与征服的难题,如同一块坚硬的磨刀石,考验着这个年轻帝国的智慧和耐心。在这条路上,必然还会有摩擦、冲突甚至流血,但帝国的方向己然明确:它不仅要成为土地的征服者,更要成为文明的重塑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