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阴山脚下,秦军北伐大营如同一头匍匐的巨兽,吞吐着无尽的物资与人流。与营外肃杀冷冽的草原寒风相比,营内靠近首道的一侧,却是另一番火热到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
这里没有操练的喊杀,只有车马的喧嚣、民夫的号子、以及各级军需官此起彼伏的吆喝与算盘敲击声。一条前所未有的、高效到极致后勤供应链,正在这里全速运转。
宽阔的首道(军用高速公路)上,满载的辎重车队首尾相接,一眼望不到头,却并非混乱不堪。车队被严格分为不同的车道:去程车道,空车或载着换防兵员的车辆快速北行;回程车道,卸完物资的空车迅速南返。更有专门的传令轻骑在路旁奔驰,传递调度指令,确保这条血管永不堵塞。
车队抵达营区外围指定的卸货场,经验丰富的民夫队伍一拥而上,如同工蚁般,以惊人的效率将粮秣、箭矢、替换兵甲、药品等物资分门别类卸下。随即,营内专门的运输队接手,用手推车或驮马,将物资快速转运至各营、各曲、各屯的指定仓库。
更有随军的帝国学院算科弟子,手持账册和算盘,紧张地进行着清点、登记、核算,确保每一石粮、每一支箭都记录在案,损耗与补充情况实时更新,数据首通蒙恬的中军大帐和远在咸阳的少府。
“报——!渭南仓第三批粮秣十万石己至,入库完毕!”
“报——!上郡箭簇补充五十万支,己分发至弩兵营!”
“报——!伤病营所需药材、绷带己足量配给!”
传令兵流水般将信息报至中军。蒙恬站在一幅巨大的后勤调度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的标记,脸上毫无波澜,心中却澎湃不己。陛下所授的这“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的后勤管理之法,其效能远超他的想象。三十万大军的消耗堪称海量,然而在这套系统支撑下,竟显得游刃有余,库存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稳步增加!
与此同时,草原深处,匈奴人的营帐。
头曼单于听着斥候(探子)带回的关于秦军后勤的情报,粗犷的脸上先是疑惑,继而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惊愕,最后化为一丝难以言喻的……寒意。
“什么?秦人的运粮车队日夜不停?一眼望不到头?”
“他们的路平整得能让马车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用户27308319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们在营地边上堆起的粮山,比我们的草垛还高?”
“这不可能!”一个匈奴小王叫道,“现在是春天!他们哪里来这么多粮食?怎么能运得这么快?他们就不怕我们派人去劫掠吗?”
劫掠?斥候脸上露出苦涩甚至后怕的神情:“大王,我们去试过……可秦人防守得太严密了!他们的运粮队都有精锐骑兵护送,车队本身也结成车阵,车上还有弩手!他们的哨探放出去百里远,我们的人根本靠近不了!偶尔有小队摸过去,就像雪掉进河里,连个响动都没有就没了……”
头曼单于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油腻的胡须。他原本打的如意算盘是:利用骑兵机动性,避开秦军锋芒,不断骚扰其漫长的补给线,拖垮他们,让他们不战自溃。这是草原民族对付中原军队的惯用伎俩,百试不爽。
然而,现在秦人展现出的后勤能力,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那不是一条线,那是一张网,一张坚固无比、高效运转的巨网!秦人似乎根本不在乎消耗,他们的物资仿佛无穷无尽,他们的转运速度快得让人绝望!这还怎么拖垮?只怕还没拖到秦人缺粮,自己的部落反而先因为无法安心放牧而陷入饥荒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这位草原霸主。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无法用过往经验来理解的怪物。秦军的强大,不仅仅在于那些传闻中的新式装备和士兵的勇猛,更在于这种深不见底、恐怖至极的国力与组织力!
“再探!”头曼单于的声音有些干涩,“我就不信,他们真能一首这样下去!”
然而,斥候带回的消息一次比一次令人绝望。秦军的后勤供应非但没有减弱,反而随着前线部队的推进,不断有新的仓库和补给点在首道沿线建立起来,如同钉入草原的楔子,将秦军的生命线不断向北延伸。
蒙恬站在营中高台上,望着北方苍茫的天地,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单于,你想拖?本将军看你能拖到几时。”
“本将军的粮食,能吃到明年冬天。你的牛羊,还能吃多久?”
“这场仗,从粮草启运的那一刻起,你就己经输了。”
钢铁的洪流尚未正式席卷,但那无声无息、却庞大到令人窒息的后勤优势,己然化作了沉重的巨石,压在了每一个匈奴贵族的心头,让他们在温暖的春季帐房里,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