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作室的小院里,“卓玛”那株向日葵终于盛放,嫩黄的花瓣围着的花盘,小木牌上被卓玛添了新字——“备战高考,赴藏之约”。晨雾中,卓玛正拿着课本坐在花旁背书,校服袖口别着的珍珠胸针(当年余满福送她的)闪着微光,旁边放着洛桑寄来的太空模型照片,背面写着“等你一起看雪山星空”。
一、高考前的“星光约定”
“卓玛,这是刚熬的银耳羹,放了西藏的葡萄干。”漫星端着碗走出厨房,风湿的手裹着薄手套,“你爸昨天打电话说,牧区的‘深圳’也开花了,洛桑每天都去浇水,说要等你高考完一起收花籽。”
卓玛放下课本,接过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漫星姐,我想高考后去西藏支教,帮牧区的孩子补功课,就像满月姐姐当年帮我一样。”
满月拿着份支教申请表走进来,上面己经填好了基本信息:“我帮你联系了那曲的学校,他们正好缺语文老师。这是当年我备考时的笔记,里面有很多答题技巧,你可以看看。”她指着笔记里的批注,“这些都是曦晨帮我画的重点,用向日葵标出来的,你肯定能看懂。”
曦晨背着画夹凑过来,翻开新画的速写——画的是小院的三株向日葵,旁边站着卓玛和洛桑,背景是雪山和大海:“这是给你的高考礼物,等你支教回来,我们把它画进《花田永盛》的续篇里,就叫《雪山与海的约定》。”
二、工作室的“荆棘新程”
高考前一周,工作室来了位特殊的求助者——16岁的阿雅,浑身是伤地躲在门口,手里攥着件破旧的毛衣,像极了当年躲在衣柜里的满月。“我爸喝醉了就打我,我妈不管……”她的声音发颤,毛衣领口露出青紫的伤痕。
满月蹲下来,轻轻握住她的手,像当年成风握住自己那样:“别怕,我懂你的感受。当年我也被欺负过,但后来我发现,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可以一起面对。”她拿出《小刺猬的勇气》,翻到卓玛的故事,“你看,卓玛以前也很胆小,现在却能勇敢追梦,你也可以。”
成风联系了律师,帮阿雅申请了人身保护令;漫星每天给她带热云吞,帮她补落下的功课;卓玛则陪着她背书,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阿雅渐渐开朗起来,开始跟着晓晓学折向日葵,在纸条上写“我要像向日葵一样,不怕风雨”。
“满月姐,”阿雅拿着折好的向日葵,眼里闪着光,“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像你一样,帮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满月摸了摸她的头,忽然想起18年前的自己——原来善意真的能像向日葵种子,落在心里就能生根发芽。
三、云吞店的“手艺传承”
深圳的“满福云吞店”里,漫星正在教一个叫小美的女孩包云吞。小美是留守儿童,父母在西藏打工,她经常来店里帮忙,久而久之,漫星便收她做了徒弟。“包云吞要捏七道褶子,这样馅才不会漏,”漫星握着小美的手,一步步教她,“就像做人,要用心,才能把日子过好。”
平措从西藏赶来,带来了牧区的新酥油:“漫星姐,这是今年的新酥油,用来做‘雪域云吞’最合适。那曲的云吞店现在由小美爸妈帮忙照看,他们说等小美放假,就带她去西藏玩。”
余满福坐在角落,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月光下的荆棘女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给孩子们讲当年在油麻地的故事:“我当年包云吞总捏不好褶子,你漫星姐就陪着我练,练到手指都肿了。现在看到你们,就像看到当年的我们,要记住,手艺可以传,善意也可以传。”
小美包好第一碗云吞,端给环卫工人李叔:“李爷爷,尝尝我包的云吞,漫星阿姨说,这是‘温暖的味道’。”李叔咬了一口,笑得眼角:“好吃,比我家里煮的还暖。”
西、高考后的“雪域归程”
卓玛高考结束的当天,就背着书包踏上了去西藏的火车。火车上,她看着窗外的风景,手里攥着满月给的支教笔记,里面夹着片“卓玛”向日葵的花瓣——是曦晨特意帮她摘的,说“带着它,就像带着深圳的阳光”。
到达那曲时,洛桑牵着马在车站等她,马背上挂着新的马鞍,上面绣着向日葵:“卓玛,我带你去看‘深圳’,它结的花籽比去年还多!”
牧区的学校里,孩子们早就等着卓玛。她拿出带来的绘本和文具,给孩子们讲深圳的故事,教他们读《小刺猬的勇气》:“你们看,小刺猬都能勇敢面对困难,你们也可以。以后我每天都来教你们读书,帮你们实现梦想。”
晚上,卓玛坐在花田旁,给满月发视频:“满月姐姐,‘深圳’的花籽我收好了,明年寄给你,种在小院里,叫它‘星光’好不好?”视频里,满月正坐在小院的向日葵旁,身边围着阿雅和晓晓,手里拿着新的公益计划:“好啊,我们还要在西藏建第15个向日葵图书室,等你来当馆长!”
五、月光下的“薪火永燃”
中秋夜,深圳的小院里,一家人聚在一起,手里拿着卓玛从西藏寄来的花籽。“这是‘深圳’的花籽,明年种在‘卓玛’旁边,就叫‘星光’,”满月把花籽分给大家,“卓玛说,牧区的孩子都想当志愿者,等明年夏天,我们一起去西藏,带他们看海。”
余满福拿出个铜制的向日葵挂件,上面刻着“薪火”二字:“这个给阿雅,让她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把善意传下去。”
曦晨打开新绘本的草稿,上面画着卓玛在牧区支教的样子,旁边是阿雅帮孩子折向日葵的场景,背景是深圳的小院和西藏的花田:“这本书叫《薪火》,讲的是我们把善意传给卓玛,卓玛传给牧区的孩子,阿雅再传给更多人,就像向日葵的种子,越传越广。”
月光洒在小院里,三株向日葵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一片温暖的网。满月摸了摸无名指上的两枚戒指,又看了看手里的“星光”花籽,忽然明白:所谓“薪火相传”,不是一个人的坚持,而是一群人的接力——是18年前的她点燃了微光,漫星、曦晨、成风、父亲接过了火炬,卓玛、阿雅、晓晓又把火焰传向了山海。
远处的云吞店还亮着灯,小美正在帮漫星收拾碗筷;工作室的灯也亮着,成风在整理新的公益案例;西藏的花田旁,卓玛正给孩子们讲月亮的故事,洛桑在旁边煮着酥油茶。
月光下,向日葵的花籽落在泥土里,孕育着新的希望。而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永不熄灭的薪火,带着爱与温暖,向阳不息,代代相传——因为“荆棘女王”的精神,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称号,而是刻在每个向阳者心里的信念:纵有荆棘,终有月光;纵有山海,终有归期;纵有岁月,薪火永燃。
(http://www.220book.com/book/6YU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