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上海总带着黏腻的湿气,晚蔓咨询的咨询室里却透着干爽的暖意 —— 王颖把刚打印好的 “青少年防 PUA 课件” 按页码排好,每页边角都用荧光笔标了重点,比如 “如何识别情感操控话术”“遇到骚扰该保存哪些证据”。她盯着课件封面上的小太阳标志,指尖轻轻着 —— 这是苏念去年画的,苏晚特意印在所有公益物料上,说 “看到它就像看到光”。
距离 “青少年权益保护” 进校园的日子还有三天,王颖己经熬了三个通宵。从找教育局要 “近三年校园情感纠纷案例”,到跟中学老师反复确认 “学生能接受的讲课方式”,再到设计 “情景模拟小游戏”(让学生扮演 “拒绝骚扰” 的场景),她想把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毕竟这是团队第一次把公益课从 “妈妈群体” 延伸到 “青少年女生”,苏晚说 “这是帮女生在人生早期筑起‘防护墙’,比什么都重要”。
“王姐,这是你要的‘家长反馈调研表’,我按‘支持’‘中立’‘反对’分好类了。” 小张抱着一摞表格走进来,额头上带着薄汗,“反对的家长主要担心‘教孩子这些会让她们害怕社交’,大概占 15%,比上次少了 5% 呢!”
王颖接过表格,翻到 “反对” 那叠,最上面一张的备注栏里写着:“孩子才 14 岁,哪懂什么 PUA?你们就是想借公益赚课时费!” 字迹用力,墨痕都透了纸背。她心里轻轻沉了一下,想起上周在另一个中学试讲时,也有家长当场质疑 “你们是不是跟学校有利益勾结”,当时她硬着头皮解释,手心却全是汗。
“别往心里去,” 小张看出她的低落,递过一杯热美式,“苏总说过,做公益本来就会遇到不理解,咱们只要问心无愧就好。我女儿学校的老师还说,现在好多女生都不知道怎么拒绝‘不合理要求’,咱们这课太及时了!”
王颖点点头,喝了口咖啡,苦涩的味道让她清醒了些。她拿起手机想给母亲打个电话 —— 上周母亲说 “膝盖疼得厉害,想去医院看看”,她忙着改课件,一首没陪母亲去。刚点开拨号界面,母亲的微信消息先弹了出来,附带一张医院的检查单:“医生说要住院做关节手术,明天需要家属签字,你能回来吗?”
王颖的手指顿在屏幕上,心脏像被攥紧了。她看着日程表:明天上午 9 点在第三中学有讲座,下午 2 点、4 点各有一个 “青少年心理疏导” 的咨询,晚上还要跟苏晚核对下周的公益计划。要是请假,讲座没人替 —— 团队里只有她磨了三个月课件,知道哪些案例该重点讲;咨询也不能推 —— 客户是上个月就预约的,说 “孩子最近总躲在房间哭,就等你帮忙”。
她深吸一口气,想回复 “我明天抽时间回去”,眼泪却先掉了下来,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了母亲消息里的 “住院” 两个字。原来成年人的崩溃,从来不是突然爆发,是无数个 “没时间”“对不起” 攒起来的,最后被一个 “需要签字” 的消息压垮。
“王姐,你怎么了?” 小张刚走到门口,看到王颖抹眼泪,赶紧折回来,递过纸巾,“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家长的反馈让你难受了?”
王颖摇摇头,声音带着哽咽:“我妈要住院做手术,明天需要签字,可我明天有讲座和咨询,走不开……”
小张的眼睛立刻红了 —— 她也是单亲家庭,知道母亲在心里的分量。她赶紧拿出自己的日程表,翻到明天那页:“王姐,你明天去医院!上午的讲座我替你去,你把重点案例和讲稿发给我,我今天晚上加班背;下午的咨询让李姐替你,她之前跟你一起磨过青少年心理的课件,没问题的;晚上跟苏总的核对,我帮你记笔记,回头给你整理成文档!”
“可是你明天还要去社区做‘单亲妈妈理财’的分享……” 王颖急忙说。
“那个分享我跟社区说改到后天,他们同意了!” 小张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放心去陪阿姨,这里有我们呢!咱们团队不就是这样吗?谁有困难,大家一起扛!”
小张的话像一束光,让王颖心里暖了些。她刚想道谢,许蔓拿着一叠法律文件走进来,看到两人的样子,立刻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听完王颖的困境,许蔓没多犹豫,拿出手机就拨了个号码:“喂,张医生吗?我是许蔓,之前你帮我妈看过腿…… 我有个朋友的母亲要做关节手术,明天需要签字,能不能麻烦你帮忙安排个优先就诊?她女儿是做女性公益的,最近在忙青少年防 PUA 的课,实在走不开…… 对,就是帮女生避坑的公益,好多孩子都等着她…… 好,谢谢张医生,我让她明天首接去找你。”
挂了电话,许蔓笑着说:“搞定了!张医生是骨科专家,我跟他说了你做的公益,他说‘你们这是积德的事,我加个号,让阿姨明天早上 8 点就来’。你明天先去医院签字,讲座和咨询都有人替,不用操心。”
王颖看着许蔓,又看了看小张,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因为感动:“谢谢你们…… 我还以为我得硬扛过去……”
“傻姑娘,谁还没个需要帮忙的时候?” 许蔓坐在她旁边,拿起桌上的课件,“你这课件里的‘家长沟通话术’还不够细,我晚上帮你加几页‘如何回应质疑’,把之前咱们应对‘公益收费’质疑的案例加进去,明天小张替你讲座时能用得上。”
这时,李姐端着一个保温桶走进来,里面是刚熬好的银耳羹:“我听小张说你没吃早饭,特意从家里带了银耳羹,快趁热喝。对了,你妈住院的事我听说了,明天下午我替你做咨询,你把客户的情况跟我说下,我今天晚上再准备准备。”
王颖接过保温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想起去年自己刚加入团队时,因为 “不懂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条款”,许蔓陪她熬夜看案例;上个月小张女儿发烧,她替小张去社区做分享;李姐每次做客户回访,都会帮大家带早饭 —— 原来团队的互助,从来不是单向的,是你帮我、我帮你,像一张网,把每个人都稳稳托住。
第二天早上 7 点,苏晚开车来接王颖去医院。车子里放着轻柔的钢琴曲,苏晚递给她一个帆布包:“里面有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我问过张医生,阿姨住院大概需要一周,你要是想陪床,就跟我说,我把你下周的工作都安排给别人。”
王颖接过包,里面还放着一本《妈妈的情绪管理》,是苏晚之前推荐给她的:“苏总,其实我昨天特别怕你说‘讲座不能改’,毕竟这是咱们第一次做青少年公益……”
“讲座可以改,咨询可以替,但妈妈只有一个。” 苏晚握着方向盘,眼神很温柔,“我以前创业时,我妈生病,我也是硬扛着去谈客户,结果客户没谈成,还错过了陪我妈做手术的时间,后来我特别后悔。咱们做公益是为了帮别人,可要是连自己的家人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真正帮到别人呢?”
她顿了顿,继续说:“你花三个月磨课件,把每个案例都改成‘学生能听懂的语言’,甚至特意去学‘青少年喜欢的网络用语’,就怕孩子们觉得枯燥 —— 这份初心,比任何讲座都重要。就算明天的讲座改到下周,咱们的初心没变,帮女生的目的也没变,这就够了。”
车子驶进医院停车场,苏晚陪王颖去住院部签字。张医生看到她们,笑着说:“许蔓跟我说了你做的公益,我昨天特意看了你们的课件,讲得特别好!现在的女生确实需要这些知识,我女儿上高中,我都想让她听听你们的课。”
签完字,王颖陪母亲做术前检查,苏晚就在走廊里帮她改课件,把 “家长质疑应对话术” 加进去,还标注了 “哪些案例适合跟中学生讲”。中午两人在医院食堂吃饭,苏晚拿出手机,给她看团队群里的消息:小张发了讲座的现场照片,配文 “王姐的课件太好用了!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还有家长主动问下次什么时候再讲”;李姐发了咨询反馈:“客户说‘孩子愿意跟我说话了,谢谢王老师的准备’”;许蔓发了 “下周公益计划调整表”,把王颖的工作都分给了大家。
“你看,就算你不在,大家也能把事情做好。” 苏晚笑着说,“咱们团队不是‘少了谁就不行’,是‘每个人都能被别人托住’—— 这才是真正的靠山。”
晚上,团队成员一起去医院探望王颖母亲。李姐熬了鸡汤,说 “阿姨做手术需要补营养”;小张带了苏念画的 “康复小太阳”,上面写着 “奶奶快点好起来,我还想跟你一起玩积木”;许蔓带了个护腰,说 “王姐陪床久坐会腰疼,这个能舒服点”;苏晚带了个小台灯,说 “晚上陪床想改课件,就用这个,不刺眼”。
母亲拉着王颖的手,小声说:“你这团队的同事真好,比家里的亲戚还贴心。以后你要是忙,就跟同事们多学学,别总自己硬扛。”
王颖点点头,看着围在病床前的同事们,心里满是踏实。原来 “靠山” 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厉害,是有一群人在你撑不住时,愿意接过你手里的担子,告诉你 “别怕,有我们”。
一周后,王颖母亲顺利出院。她回到团队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之前质疑她的那位家长 —— 第三中学的刘妈妈,想跟她好好聊聊 “青少年防 PUA” 的重要性。
刘妈妈一开始还带着抵触,说 “我没时间跟你聊这些没用的”,但王颖没有放弃,把自己整理的 “近三年校园情感纠纷案例” 打印出来,里面有 “女生因不会拒绝而被长期骚扰”“因轻信他人而被骗钱” 的真实故事,还有 “学会拒绝后成功保护自己” 的案例。
“刘妈妈,我不是想让孩子‘害怕社交’,是想让她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王颖把案例递到刘妈妈面前,“就像咱们教孩子‘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是让她们害怕过马路,是让她们安全过马路。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孩子接触的信息很复杂,咱们多教她们一点‘保护自己的知识’,就是多给她们一层保障。”
刘妈妈翻着案例,眼神慢慢变了。当看到 “某中学女生因被 PUA 而抑郁” 的案例时,她的手顿了顿:“我女儿上次跟我说,她同学总让她‘帮忙写作业,不写就是不够意思’,我还说‘同学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现在想想,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不合理要求’?”
“是呀,” 王颖点点头,“咱们可以教孩子‘礼貌拒绝’,比如‘我现在要写自己的作业,你可以自己先试试,不会的地方我教你’,既不伤害同学感情,又保护了自己的时间。”
刘妈妈的眼眶红了:“对不起,之前是我狭隘了,还质疑你们是为了赚钱。你们做的事是真的为孩子好,我明天就带我女儿去听你们的讲座!”
解决了家长的质疑,王颖在团队会议上做分享时,还特意把 “家长沟通话术” 整理成手册,每个案例旁边都贴了团队成员的手写鼓励:许蔓写 “遇到法律问题找我”,李姐写 “累了就休息,别硬扛”,小张写 “需要替班随时说”,苏晚写 “我们永远在你身后”。
“以前我总觉得‘靠山是自己硬扛,不能麻烦别人’,现在才知道,真正的靠山,是你知道就算自己倒下,也有人会接住你;是你愿意帮别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是咱们团队这样,彼此托底,互相支撑。” 王颖看着大家,眼里闪着光,“以后不管谁遇到困难,咱们都要记得,咱们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会议结束后,大家一起去吃火锅。热气腾腾的锅里,食材慢慢煮熟,像团队里的温暖,慢慢熬出了味道。小张笑着说:“下次我女儿要是再发烧,你们可还得替我上班啊!”
“没问题!” 李姐举起杯子,“咱们团队就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
苏晚看着大家热闹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创业初期,只有她和许蔓两个人,现在团队不仅能帮客户,还能彼此支撑 —— 原来 “女性互助” 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是咨询室里的一杯热咖啡,是医院走廊里的一份课件,是病床前的一碗鸡汤,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别人的 “托底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 “托底”。
窗外的夜色温柔,火锅店的灯光暖暖的。王颖看着手里的 “家长沟通话术手册”,上面的手写鼓励像一颗颗小太阳,照亮了每一页纸,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她知道,以后不管遇到多少质疑,多少困难,只要有团队在,她就不怕 —— 因为她们是彼此的靠山,是永远的 “托底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6Z2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