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拓疆记:公元前2043年的海陆烽烟
公元前2043年仲春,黄海的浪涛与黄河的浊流在中原东端遥相呼应。东莱侯曹琐身披鱼鳞铁甲,立于“东溟号”楼船甲板,望着济州岛方向的海平面;周王姬揭则身着玄色祭天礼服,站在三门峡的黄土高台上,凝视着奔腾而过的黄河。这一年,两位诸侯各自挥师,曹琐跨越海峡拿下济州岛、潍坊,将势力延伸至胶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姬揭则扼守黄河天险,攻占三门峡、风陵渡,掌控了中原西去的门户。两场战役,同时在海陆两端打响,改写着天下格局。
一、战前筹谋:东西两宫的议事声
东莱侯府的海图与兵戈
胶东半岛的东莱侯府内,兽皮绘制的海图铺满青石案几,曹琐手持象牙杖,指着图上济州岛的位置:“济州岛扼守渤海与黄海交汇处,是通往朝鲜半岛的跳板;潍坊踞潍水下游,掌控着胶东的粮道。两地在手,东莱才能成为海上强国。”
老将田横起身反对:“君侯,济州岛由朝鲜半岛的辰韩部落驻守,熟悉海战;潍坊则是莱夷旧地,部落首领淳于越麾下有五千精兵。我军虽有水师,但跨海作战风险太大。”
谋士鲁仲连摇头反驳:“据探马回报,辰韩部落去年遭遇海啸,船只损毁过半;潍坊的莱夷与临淄士族矛盾尖锐,淳于越己失去民心。我们若以‘通商互市’拉拢辰韩,再趁莱夷内乱突袭潍坊,定能成功。”
曹琐当即下令:兵分两路,鲁仲连率三千步兵突袭潍坊,水师将领冯当率八百艘战船进攻济州岛,自己亲率中军接应。
周王宫的山河与谋略
洛阳的周王宫内,麻布绘制的黄河地图铺展开来。姬揭指着三门峡说:“三门峡是黄河天险,风陵渡则是晋豫往来的咽喉。两地在手,周室才能重振威严。”
大夫苌弘忧心忡忡:“大王,三门峡由虢国后裔虢射驻守,风陵渡则是晋国大夫赵鞅的领地。周军久未征战,恐难敌两国精锐。”
将军南宫适上前一步:“虢射与赵鞅素有嫌隙,去年冬天黄河结冰,虢国粮草无法运抵;赵鞅则因征税过重,百姓怨声载道。我们若联合赵鞅麾下的百姓,再突袭三门峡,必能取胜。”
姬揭点头,下令南宫适率西千步兵攻风陵渡,大夫尹吉甫率三千士兵攻三门峡,自己亲率中军坐镇洛阳。
二、东莱战事:海疆上的刀锋
济州岛的海浪与火攻
三月初十清晨,冯当率领的战船悄悄抵达济州岛附近。辰韩部落的哨兵刚发出警报,冯当便下令放火箭。火借风势,将辰韩的木质战船烧成一片火海。辰韩首领金允文亲自率军抵抗,却被冯当的撞角战船撞沉船只,不得不投降。
曹琐收到捷报时,鲁仲连己兵临潍坊城下。他将带来的粮食分发给百姓,百姓们自发打开城门,迎接东莱军入城。淳于越率军抵抗,却被鲁仲连生擒。三月十五,曹琐率领大军进入潍坊,胶东半岛与济州岛尽归东莱。
战后治理与海上贸易
曹琐在潍坊设立盐铁官,开采胶东的铁矿与海盐;在济州岛修建码头,开通至朝鲜半岛的航线。半年后,潍坊的集市上车水马龙,济州岛的码头商船云集,东莱的丝绸、海盐远销海外。
三、周室战事:黄河边的硝烟
三门峡的峭壁与突袭
三月十二,尹吉甫率领的士兵抵达三门峡。虢射以为周军会从正面进攻,却没想到尹吉甫让士兵从峭壁攀爬,突袭虢军后方。虢军大乱,虢射战死,三门峡被周军占领。
与此同时,南宫适率领的步兵抵达风陵渡。他派人联络当地百姓,百姓们趁夜打开城门,赵鞅的军队不战而溃。三月十八,姬揭收到捷报,亲自前往三门峡与风陵渡视察。
战后整合与黄河航运
姬揭下令修复三门峡的栈道,疏通黄河航道;在风陵渡设立关卡,收取过往商税。不久后,黄河上的商船往来不绝,周室的威望逐渐恢复。各国诸侯纷纷派遣使者前来祝贺,周王姬揭的地位更加稳固。
西、天下格局:双雄并立的时代
公元前2043年五月初一,曹琐与姬揭同时在各自的领地举行大典。东莱侯曹琐站在潍坊的城楼上,望着茫茫大海,心中充满豪情;周王姬揭则站在三门峡的高台上,望着奔腾的黄河,感慨万千。
这一年,东莱通过海战扩大了海疆,成为海上强国;周室则通过陆战掌控了黄河天险,重振威严。两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两国的命运,也影响了天下格局。黄河与黄海,见证着两位诸侯的功绩,也见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夕阳西下,曹琐与姬揭各自望着自己的疆域。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们有信心,带领自己的国家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71F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