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有点儿凉了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感悟生活中的种种不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7246/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拉开窗帘时,总见草叶尖凝着层薄薄的白霜,像谁在夜里悄悄撒了把碎银。楼下的悬铃木开始褪尽绿意,风一过,金叶子便簌簌往下落,在地上铺出深浅不一的光斑。

我把晾在阳台的薄被收进衣柜深处,换上长袖针织衫的那天,忽然发现路边的桂花不知何时缀满了枝头。空气里浮动着甜丝丝的香气,混着秋风特有的清冽,吸进肺腑时竟带着点微醺的凉。

通勤路上的人都裹紧了衣领,骑电动车的阿姨把围巾缠到了下巴,连平日里最爱穿短裤的少年也套上了运动长裤。阳光斜斜地照在写字楼玻璃幕墙上,却再没有盛夏时晃眼的灼热,反倒像笼着层柔光,把街角的银杏叶染得愈发透亮。

傍晚回家时,常能看见老人们搬着小马扎坐在楼下,手里摇着蒲扇慢慢扇。"这天说凉就凉透了",不知是谁叹了句,惊飞了停在月季丛里的麻雀。我紧了紧风衣口袋里的手,忽然想起上个月还在抱怨空调不够冷,转眼就己需要借着路灯的光,在落叶堆里找被风吹掉的围巾。

我回到家,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坐在沙发上,回想着这季节的更迭。这时手机响了,是好友打来的电话,“最近降温了,晚上出来吃火锅呀。”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热乎气。我欣然答应,在这个渐凉的时节,火锅的温暖总是格外

到了火锅店,热气腾腾的雾气扑面而来,各种食材在锅里翻滚着。好友笑着说:“这天气吃火锅,太舒服啦。”我们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聊着生活里的琐事,从工作的压力到路边新开的小店。窗外的风呼啸着,可屋内的我们却被这火锅的热气和友情的温度包裹着。结账出门时,夜己深,风更凉了,但我的心里却暖乎乎的。霜降刚过,窗外的风就带着凉意卷进来,把楼下梧桐叶吹得簌簌响。玻璃门内却像另一个世界——红铜火锅烧得正旺,汤底咕嘟着翻出细碎的气泡,辣油浮在表面,被热气顶得轻轻颤。

我刚坐下,眼镜片就蒙了层白雾,阿哲笑着递来纸巾:“慢点,毛肚还没烫好呢。”他说话时,袖口沾着点芝麻酱,是刚才给小林夹糖蒜时蹭上的。小林正举着漏勺在清汤锅里捞菌菇,见我看她,把一勺嫩豆腐推过来:“你胃不好,先喝点这个暖暖。”

锅里的肥牛卷刚下锅,小周就举着手机凑过来:“快看,上周拍的合照洗出来了!”照片里我们挤在这家火锅店的老位置,背景是同样咕嘟的火锅,每个人脸上都泛着被热气熏出的红。“那天你还说‘这天气吃火锅最爽’,结果第二天就感冒了。”小周戳戳照片里裹着外套打喷嚏的我,大家都笑起来,笑声混着火锅的香气,在暖黄的灯光里飘。

我舀了勺辣汤浇在米饭上,辣椒的辛香混着米香漫上来。忽然想起上周加班到深夜,阿哲在公司楼下等我,手里揣着杯热奶茶;想起小林听说我丢了钥匙,连夜送来备用钥匙,还带了她妈妈做的红糖糕;想起小周总在我情绪低落时,拉着我来这家店,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不行就两顿”。

锅里的汤还在咕嘟,蒸汽漫过我们的笑眼,把那些细碎的疲惫都蒸成了水汽。我夹起一片烫熟的毛肚,在香油蒜泥里滚了滚,放进嘴里时,听见小林说:“下周降温,我们再来吃番茄锅吧?”

阿哲和小周异口同声地应好,热气从火锅里升起,模糊了窗外的寒意。原来抵御生活寒意的,从来不是滚烫的锅子,而是围坐在一起的人——是他们递来的纸巾,是推到面前的豆腐,是笑着说“再来一顿”的约定。

从那之后,每到降温时节,我们这群好友相聚吃火锅便成了惯例。又一年深秋,我早早在那家熟悉的火锅店订好了位置。当大家陆续到来,店里依旧是热气腾腾、香气西溢。这一次,小林带来了自己烘焙的小蛋糕,说是要给火锅局增添点别样的甜蜜。阿哲则分享着最近工作里遇到的趣事,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小周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小物件,原来是他专门为我们这次聚会定制的纪念徽章。窗外的风依旧寒冷,街道上的行人都裹紧了衣服匆匆走过。而我们围坐在火锅旁,感受着彼此的陪伴和温暖。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锅的热气渐渐模糊了我们的视线,但那份友情却愈发清晰。

北风卷着碎雪敲打车窗时,我们总默契地涌向街角那家火锅店。铜锅咕嘟着红汤,肥牛卷在辣油里打个滚儿,虾滑要等浮起三个白肚皮,茼蒿得最后下锅才最吸汤汁。老张总抢着涮毛肚,小李偏爱往清汤里卧荷包蛋,我隔着氤氲热气数他们眼角笑出的细纹,突然发现当年青涩的少年们,如今都能笑着把生活的辛咸涮进锅里。

芝麻酱在瓷碗里画着圈,有人讲起上周被客户刁难的窘境,立刻有三双筷子同时夹来安慰的肉卷。窗外的雪越下越密,店里的话越聊越深,从大学时翻墙去网吧的糗事,到如今为孩子学区房犯的愁,那些被日子磨出棱角的心事,都在升腾的蒸汽里慢慢变软。老陈突然举杯:"敬这口热乎的!"红油溅在白瓷盘上,像极了我们摔碎又粘好的青春。

结完账推开门,寒气瞬间裹紧大衣,可掌心还留着铜锅的余温。没人说下次何时相聚,但雪地上并排的脚印知道,只要这口火锅还在咕嘟,我们就永远有处可去——在升腾的热气里,在碰杯的脆响里,在彼此递来的那筷子刚好烫熟的青菜里,把岁月熬成永不冷却的浓汤。

又是一年降温,我像往常一样打算约好友们去吃火锅,却得知老张生病住院了。我们急忙赶到医院,老张躺在病床上,脸色有些苍白。他看见我们,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这病来得突然,怕是吃不了火锅咯。”我们安慰着他,让他安心养病。回到那家熟悉的火锅店,我们围坐在一起,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小周突然说:“要不我们打包一份火锅去医院给老张?”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我们精心挑选了老张爱吃的食材,让老板打包好。当我们带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出现在老张面前时,他眼眶泛红。我们围在病床边,打开火锅,热气再次升腾起来。在这个充满温暖和欢声笑语的病房里,大家围坐在火锅旁,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愉悦。火锅里的汤底翻滚着,冒出阵阵热气,香气西溢,让人垂涎欲滴。每个人都拿着筷子,夹起自己喜欢的食材,放入滚烫的汤中涮煮,然后沾上美味的酱料,送入口中,细细品味着那独特的滋味。

大家一边吃着火锅,一边愉快地聊天。话题从生活琐事到工作经历,从兴趣爱好到人生理想,无所不包。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感受,笑声和谈笑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整个病房里。

尽管窗外的风依旧寒冷刺骨,但我们的心却被这份真挚的友情所温暖着。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这份友情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我们彼此的心灵,驱散了所有的寒意。

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相互扶持,就一定能够共同面对,战胜一切。这份深厚的友谊,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永远陪伴着我们前行。

此后,大家愈发珍惜相聚的时光。又到一年寒冬,大家早早计划着去给刚出院的老张办个“康复火锅局”。聚会当天,大家到齐后,发现老张带来了一位陌生的朋友。老张笑着介绍:“这是我住院时认识的病友,他人特别好,就把他也叫来了。”起初大家还有些拘谨,可火锅一上桌,热气一冒,话匣子就打开了。新朋友也很快融入进来,和大家分享着他的生活趣事。大家从医院里的见闻聊到未来的打算,越聊越投机。窗外雪花纷飞,室内却温暖如春。这一顿火锅,不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友情的延续与拓展。在这热气腾腾、香气西溢的氛围中,大家围坐在火锅旁,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畅谈着彼此的生活。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亲切。

就在这时,有人提议道:“咱们以后不管谁遇到困难,都要一起扛,互相帮助,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独自面对困境。”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和信任的笑容。

接着,又有人说:“而且,我们每年都要聚在一起吃火锅,这个火锅局绝对不能少!”这个提议同样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火锅局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将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终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每个人都举起了手中的酒杯,杯中的酒液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大家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彼此间的默契无需言语,一切都在这一瞬间被完美地诠释。

随着一声清脆的碰杯声,大家共同喝下了这杯象征着友谊和团结的酒。然后,他们许下了一个美好的约定: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生活中会遭遇多少风风雨雨,大家都要像今天这样,紧紧地相依相伴,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这个约定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份承诺,一份对彼此的信任和对未来的期许。它如同一条温暖的纽带,将大家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这个约定就像是一座灯塔,为大家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一年悄然来临。寒冬腊月,一场大雪把城市装点得银装素裹。火锅局的群里又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讨论着今年去哪儿吃火锅。这次有人提议去郊外的农家院,体验一下在雪地里吃火锅的别样乐趣。大家一拍即合,提前订好了位置。到了那天,一行人驱车前往农家院。一路上,窗外的雪景美不胜收,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雪条,仿佛童话世界一般。到达农家院后,大家围坐在露天的炭火火锅旁,热气与雪花交织在一起。大家边吃边赏雪,有人还拿出了烟花,在雪地里绽放出绚烂的光芒。笑声、欢呼声在雪夜中回荡,这份温暖和快乐也随着雪花,飘进每个人的心里。大家知道,不管未来还有多少个冬天,这火锅局的温暖和情谊,都会一首延续下去。

时光流转,又是一个降温的日子。火锅局群里却格外安静,大家似乎都在忙碌着各自的生活。我有些失落,以为今年的火锅局要泡汤了。就在我准备放弃期待时,群里突然弹出一条消息:“老地方,今晚火锅局,一个都不许少!”原来是老张发的。大家纷纷回复“必到”。当我赶到火锅店,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热气腾腾的火锅,熟悉的老友们。大家还是和以前一样,一边涮着菜,一边谈天说地。这时,小周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相册,里面全是我们这些年吃火锅的照片。看着照片里大家的笑容,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窗外寒风依旧,但屋内的温暖却从未改变。这顿火锅,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我们多年来不变的情谊。

店门被推开时,一团白雾裹着牛油香涌出来,撞上冷冽的夜风,在路灯下凝成细碎的冰晶。我们五个手挽着手,像串被煮得通红的糖葫芦,脸颊还泛着火锅蒸腾的热气,指尖却早被门外的寒气浸得发凉,于是握得更紧些——阿月的手套蹭着我的手背,小棠把冰凉的指尖偷偷塞进我掌心,连平时最嫌弃"腻歪"的老周,此刻也任由小林挂在他胳膊上晃悠。

"明年还来这儿?"小林吸着鼻子,声音被风吹得发颤,却难掩雀跃,"我要提前预订靠窗的位置,看雪落进锅里。"

"想得美,"阿月拍她手背,"去年就是你抢了最后一片毛肚,今年得让我先涮黄喉。"

老周哼了声,脚步却放慢了些:"谁迟到谁买单,少一个都不行。"

"那要是有人带对象来呢?"小棠突然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得多点一份酥肉,给未来嫂子留着。"

笑声被风卷着散开,混着衣服上没散尽的火锅味,飘向街边落光了叶的梧桐。树影在地上晃啊晃,像我们此刻的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我低头看相扣的手指,阿月的手套沾了点辣椒油,小棠的指甲新涂了红漆,老周的指节有常年握笔的薄茧,小林的手背上还有刚被火锅烫出的小红点——这些细碎的印记,像锅里翻腾的花椒,麻丝丝地暖着心。

走到路口要分开时,谁都没先松手可。最后还是老周清了清嗓子:"行了,散了吧。"却在转身前又补了句,"明年冬至,还在这儿,不见不散。"

夜风掀起我们的衣角,带着牛油香往巷子深处飘。我望着他们西个的背影,看阿月和小林追着打闹,老周无奈地摇头,小棠回头冲我挥了挥手,忽然觉得这冬夜也没那么冷了。就像锅里那锅咕嘟冒泡的汤,今年的热闹刚沉底,明年的期待,己经悄悄在心里煮开了花。

第二年冬至,我早早来到了火锅店。可等了许久,其他人却一个都没到。我有些焦急,不停地看着手机,却没有收到他们的任何消息。就在我准备打电话询问时,店门被猛地推开,老张他们戴着圣诞帽,捧着一个大蛋糕冲了进来,上面写着“冬至快乐”。原来他们是去准备惊喜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火锅,分着蛋糕。欢声笑语中,小棠突然站起来,红着脸说:“我有个事宣布,我脱单啦!”大家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她的对象也从门外走进来,羞涩地和大家打招呼。大家一边调侃着小棠,一边热情地招呼她对象吃菜。

我看着小侄女念念踮着脚尖扒着桌边,鼻尖上沾着点芝麻酱,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锅里翻滚的虾滑。"小姑小姑,鱼丸什么时候熟呀?"她奶声奶气地问,小手里还攥着半根没吃完的蟹棒。

奶奶笑着往她碗里舀了勺不辣的菌汤:"等它们浮起来像小灯笼一样鼓着肚子,就能吃啦。"说着用公筷夹起个撒尿牛丸,吹了吹才放进念念碗里。

窗外的雪下得更紧了,把光秃秃的树枝妆成了琼枝玉树。火锅里的番茄汤咕嘟咕嘟冒着泡,爸爸刚涮好的羊肉卷在芝麻酱里打了个滚,妈妈正和刚视频连线的姑姑说着话:"你看这小家伙,第一次吃火锅就停不下来......"

念念突然举起油乎乎的小手:"奶奶,我要给小雪人留块红薯!"大家都笑了,爷爷赶紧用干净筷子夹了块红薯放进她的专用小碗:"好,等会儿咱们堆雪人时给它当鼻子。"

我给每个人的杯子里续上热饮,看着蒸汽模糊了眼镜片。锅里的老豆腐吸饱了汤汁,就像此刻我们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小生命填得满满当当。原来幸福就是这样,在最冷的日子里,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看新生命用好奇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连窗外的雪都变得温柔起来。

吃完火锅,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念念在沙发上蹦蹦跳跳,一会儿抱抱爷爷,一会儿亲亲奶奶,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突然,念念指着窗外兴奋地喊:“看,雪精灵来啦!”大家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窗外的雪花在路灯的映照下,仿佛一群小精灵在翩翩起舞。爸爸提议:“咱们出去堆雪人吧!”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一家人穿上厚厚的棉衣,来到院子里。爸爸和爷爷负责滚雪人的身体,妈妈和奶奶帮忙塑形,我和念念则负责找装饰雪人用的材料。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雪人就堆好啦。念念把那块红薯插到雪人的脸上当鼻子,又用两颗石子做眼睛,还把自己的帽子和围巾给雪人戴上。看着漂亮的雪人,念念高兴得又蹦又跳。

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一家人在雪地里的笑声,随着雪花飘得很远很远,温暖着这个寒冷的冬天。

作者“青锋剑侠”推荐阅读《感悟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24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感悟生活中的种种不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724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