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码感觉自己像个刚刚上线就因为用户体验过好而被瞬间挤爆的初创公司CEO。市场需求(饥饿)是真实且剧烈的,产品(v1.0.0+ 降级版辟谷丹)也得到了初步验证(李狗蛋、王材、赵铁柱的正面反馈),但最大的瓶颈赤裸裸地摆在了面前——产能!
他那套寒碜的“生产设备”:一个豁口粗陶碗(主反应釜),一个破瓦片(辅助反应/研磨平台),几根木棍(搅拌研磨杵),以及最重要的、那个用来“驯化火种”的浅底小瓦罐。
这套“手工作坊”级别的设备,进行一次生产,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预处理: 手工砸碎、研磨灵谷壳/野菜根(主料),耗时耗力,粉尘大,效率低。
核心工艺 - 驯火: 用小瓦罐进行“间接控火法”。一次只能处理针尖大小的一点样本A,需要全神贯注维持灵力输出小半个时辰,产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撮“驯化火石粉”。这是最耗时、最耗神、卡脖子的环节!
混合反应: 将主料、驯化火石粉、混沌调和剂稀释液等混合。这一步相对快,但容器小,一次能处理的总量有限。
成药: 等待反应完成,得到最终产物。产量以“颗”计算,而且品相、药效还存在轻微波动(手动控制精度问题)。
满打满算,耗尽心神和灵力一整天,刨去修炼和干活的时间,最终的日产量也就勉强达到两颗左右(标准v1.0.0版,或等量的降级版碎末)!
就这点产量,他自己消耗一部分(维持生存和修炼),用于交易换取必需资源(样本A、B,灵石碎屑)一部分,几乎没有任何冗余库存!
现在,面对悄然增长的、来自西面八方的“访问请求”,这点产能简首是杯水车薪。
“服务器资源耗尽!无法处理更多并发请求!请求己被加入等待队列,预计等待时间:无限长。”吴一码内心充满了无奈的吐槽。
他仿佛能看到无数个写着“饿”字的请求包,在他的破屋外排成了长长的队列,而他的小瓦罐服务器,吭哧瘪肚,一次只能处理一两个。
再不扩容,迟早要出事!
要么是饥饿的“用户”失去耐心,闹出动静;要么是他在压力下强行增加“并发线程”(同时处理多份材料),导致控制精度下降,再次“炸炉”;要么就是频繁的交易和异常的能量波动,引来“系统管理员”的审查。
“必须进行‘生产设备升级’和‘工艺流程优化’!”吴一码下定决心。
设备升级是硬道理。他需要:
更大的“反应釜”: 至少得是个完整的、深一点的陶罐,能一次处理更多主料。
更好的“研磨工具”: 需要一块平整的石臼和石杵,提高粉碎效率和均匀度。
更专业的“控火平台”: 小瓦罐太小了!他需要更大、更厚实、或许还能稍微聚拢热量的陶制或石制平台,来同时“驯化”更多份的样本A。甚至……能不能弄个简陋的“盖子”减少能量散失?
这些东西,在杂役区都属于“贵重资产”。一个完整的陶罐?那几乎是杂役家庭里传家的宝贝了!石臼石杵?那是厨房管事才有的东西!
“看来,得启动‘B轮融资’了……”吴一码目光投向了那几位“天使投资人”。
他首先找到了需求最迫切、也可能最有门路的王材。
这次,他不再拐弯抹角,首接提出了更高的交易门槛:“王哥,上次那糊嘴的东西,效果还行吧?就是弄起来太费劲,玩意儿也少。想要更多,得加钱。”
王材警惕地看着他。
吴一码压低声音:“我需要点‘大件’的、没人要的破烂。比如……那种破了一半但还能用的厚实陶盆,或者……特别沉、特别硬、中间有个坑的大石头块子。”
他描述着石臼和更大反应釜的替代品。
王材皱了皱眉,似乎在权衡。一个破陶盆或一块笨石头,在丹房垃圾堆里并非找不到,但搬运出来需要机会和力气。但对比那能极大缓解饥饿和疲惫的“糊嘴东西”,这代价似乎可以接受。
他缓缓点了点头,伸出两根手指。
吴一码明白,这是要两份“糊嘴东西”的意思。
“成交!”吴一码咬牙答应。这是大出血,但为了产能,值得!
接着,他又找到了赵铁柱。
“铁柱哥,‘硬石头’还有吗?最近琢磨那玩意儿有点心得,可能……能弄出更糊嘴的好东西。”他抛出了诱饵,“就是需要多点‘硬石头’当引子。”
赵铁柱眼睛一亮,但随即又为难道:“那……那东西也不多……我得碰运气……”
“有多少要多少!”吴一码斩钉截铁,“一块‘硬石头’,换一份‘超糊嘴’的好东西!”他开出了高价,刺激赵铁柱去挖掘更多的灵石碎屑来源。
安排完“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吴一码开始琢磨工艺流程优化。
“驯火”环节是瓶颈中的瓶颈。能否优化?
他看着那小瓦罐,脑子里冒出一个个想法:
批量处理: 如果能搞到更大的平台,是不是可以同时放置好几份包裹好的样本A,一起进行“驯化”?但这对灵力控制的要求更高,容易顾此失彼。
参数复用: 每次成功的“驯化”,其灵力参数都大致记录下来了。能不能尝试编写一段“标准操作程序(SOP)”,减少每次的调整时间?但样本A每批可能都有细微差异,需要动态调整。
环境优化: 能不能找个更安静、无人打扰的地方进行?减少外界干扰,提升专注度,或许能间接提升效率和成功率?
每一个优化点,都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尝试,伴随着风险。
产能不足的压力,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逼迫着吴一码这个“光杆CEO”兼“首席工程师”兼“生产总监”,疯狂地思考着一切可能提升“产能”的方法。
他望着角落里那可怜的小瓦罐,叹了口气。
“啥时候才能用上自动化生产线啊……”
也许,等哪天能稳定炼制更高级的丹药了,可以换点真正的炼丹工具?比如一个最低等的制式炼丹炉?
这个念头太过遥远,像是个美好的幻想。
当前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日产能从2颗提升到5颗!实现初步的“产能翻倍”计划!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王材和赵铁柱的“采购”能给力一点。
吴一码深吸一口气,再次投入到枯燥却至关重要的修炼中。自身“算力”提升,也是提升产能的关键一环。
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在车库创业的极客,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却不得不先面对如何批量生产电路板的琐碎难题。
路,要一步一步走。丹,要一颗一颗炼。
(http://www.220book.com/book/727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