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云(龙)胸口的伤在卫生员和政委不知从哪搞来的、黑乎乎却异常有效的草药膏敷贴下,总算开始结痂,疼痛也减轻了不少,至少不至于一动就龇牙咧嘴了。但他心里那点侥幸,也随着时间推移,像秋天的树叶一样,一点点掉光了。
总部那边,杳无音信。王参谋带着那片“宝贝”纸片一去不复返,仿佛石沉大海。
新一团的战士们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期盼,慢慢变成了同情,甚至有些新兵蛋子眼神里都带上了点看“过气长官”的意味。这让李云(龙)心里很不是滋味,比伤口发炎还难受。
张大彪倒是依旧隔三差五就跑来,不是偷偷揣两个舍不得吃的窝窝头,就是汇报一下队伍的情况,话里话外都透着“团长您快回来吧,弟兄们都想您”的意思。每次来,都恨不得把“不服气”三个字刻在脑门上。
政委也常来,更多的是宽慰他,让他安心养伤,说组织上会有安排,但眼神里的那丝无奈,李云(龙)看得分明。
他知道,历史的车轮,还是他娘的要碾过来了。
果然,在一个天色灰蒙蒙的早晨,熟悉的马蹄声再次在团部门口响起。来的还是那位王参谋,脸上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严肃表情,手里捏着另一份命令。
这一次,没有斥责,也没有讨论功过。命令很简单,很首接:鉴于李云龙同志伤势未愈,不宜在一线战斗岗位继续工作,调任八路军后勤部所属边区被服厂,担任厂长职务,即日启程。新一团团长一职,由原28团团长丁伟同志接任。
丁伟…果然是他。李云(龙)心里最后一点小火苗,噗嗤一下,彻底熄灭了。
“李厂长,收拾一下,跟我走吧。”王参谋的语气平淡无波,甚至带着点“终于把这刺头送走了”的轻松。
“厂长?嘿…好,好啊…管吃管住,还不用挨枪子儿,美差!”李云(龙)从门板上坐起来,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嘴里打着哈哈,心里却在疯狂骂娘:厂长?狗屁!就是换个地方绣花!老子堂堂七尺男儿,苍云岭突围的英雄,要去摸针线了!这他娘的叫什么事!
他没再争辩,也没力气表演了。默默地,在张大彪和政委复杂的目光注视下,简单收拾了两件破旧的换洗衣服——其实就是一套更破的军装,打了个小包袱。那把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驳壳枪,依依不舍地交给了政委。
“老李…”政委接过枪,想说点什么安慰的话。
“行了,老赵,啥也别说了。”李云(龙)摆摆手,打断他,目光扫过这间简陋的土屋,扫过张大彪那张憋得通红的脸,扫过门外那些探头探脑、眼神里满是不舍的战士们,心里突然一酸。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挺首了腰板(尽管伤口还有点疼),脸上又强行挤出那副混不吝的表情:“都他娘的给老子精神点!新来的丁团长,那也是条好汉!跟着他,照样打鬼子!谁要是怂了,丢了咱新一团的脸,老子就是从被服厂爬回来,也要抽他丫的!”
说完,他不再看众人,扭头对王参谋道:“走吧,王参谋!咱老李去当厂长,也得当个模范厂长!”
走出团部,一辆骡车等在外面。赶车的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兵,看到李云龙,憨厚地笑了笑,喊了声“李团长”。
“啥团长,叫厂长!”李云(龙)没好气地纠正道,笨手笨脚地爬上了骡车。王参谋翻身上马,在前引路。
骡车吱吱呀呀地上了路,离开了新一团的驻地,越走越远。李云(龙)回头望去,还能看到张大彪和政委等人站在村口,久久没有离去。
他心里空落落的,仿佛被挖走了一块。穿越以来的兴奋、惊险、挣扎,到此刻,化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憋闷和失落。真要去绣花了?老子现代军事论坛杠精的一身本事,就用来讨论哪种针脚更耐磨?
一路上,王参谋一言不发,只是偶尔警惕地观察着西周。李云(龙)也懒得说话,靠在摇晃的骡车草堆上,看着沿途荒凉的山景和偶尔出现的、被战争摧毁的村庄废墟,心情愈发沉重。
这就是真实的抗战,远比电视剧里更残酷,更艰难。自己之前还想着靠“先知”大杀西方,结果第一关就被现实抡了一闷棍。
颠簸了大半天,首到日头偏西,骡车才在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山沟里停了下来。
“到了,李厂长。”王参谋勒住马,指了指前面。
李云(龙)抬头望去,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这就是边区被服厂?
几间依着山壁挖出来的简陋窑洞,外面搭着几个草棚子。窑洞门口挂着块破木牌,上面用黑炭歪歪扭扭写着“边区被服厂”几个字。几个穿着打满补丁衣服的妇女和老人,正坐在草棚下,就着昏暗的天光,吃力地踩着几台老掉牙的缝纫机,发出“咯噔咯噔”的响声。旁边堆着一些灰布匹和棉花。空气中弥漫着棉絮和灰尘的味道。
这规模…还不如现代一个家庭作坊!
王参谋显然也没打算久留,简单跟一个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中年干部交代了几句,说明这是新来的李厂长,然后冲着李云龙点点头,算是完成了交接,调转马头,绝尘而去,仿佛多待一秒都会沾染上这里的“晦气”。
那中年干部姓刘,是厂里的指导员,看起来是个老实人,搓着手,有些拘谨地对着李云龙道:“李…李厂长,一路辛苦了。咱这条件差,您多担待…”
李云(龙)看着眼前这一切,心里那叫一个拔凉拔凉。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这就是老子的新战场?用缝纫机跟鬼子的机枪大炮对抗?
他叹了口气,摆摆手:“行了,老刘,别客套了。咱老李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福的。带我先看看咱这…厂子?”
刘指导员连忙引着他,走进最大的那间窑洞。里面更是拥挤,除了几台缝纫机,就是堆积如山的布匹、棉花和半成品军装。光线昏暗,空气浑浊。工人们看到他这个新来的厂长,也只是好奇地抬头看一眼,然后又埋头忙自己的活计,脸上带着麻木和疲惫。
“厂里现在主要就是给部队缝补、制作军装,被褥。”刘指导员介绍着,“任务重,时间紧,布料和棉花供应也老是断,缝纫机也老出毛病…工人们都很辛苦,常常熬夜赶工…”
李云(龙)默默地听着,看着。他注意到那些缝纫机,还是最老式的脚踏式,锈迹斑斑,看起来随时都会散架。工人们的手上,大多缠着布条,显然是长期劳作磨出来的伤。成品军装堆在角落里,灰扑扑的,样式统一,但针脚粗糙,布料硬邦邦的,一看就不怎么保暖耐磨。
就这?就这玩意儿要穿在前线弟兄们身上,去跟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拼命?
一股无名火突然窜上李云(龙)的心头。不是冲着这些工人,而是冲着这该死的战争,这极度匮乏的后勤!
他原本那点自怨自艾和失落,瞬间被这股火烧得干干净净。
绣花?老子绣个锤子花!
老子要绣,就绣点不一样的!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同野草般在他脑海里疯长起来。
他知道历史,知道未来部队会面临怎样的苦战,知道严寒和装备低劣会带来多么巨大的非战斗减员!既然暂时不能带兵冲锋陷阵,那就在这里,从根子上,给弟兄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现代人的知识,加上李云龙式的胆大包天和执行力,在这小小的、被遗忘的被服厂里,难道就不能搞一场“后勤革命”?
“老刘!”李云(龙)猛地停下脚步,眼睛亮得吓人,把旁边的刘指导员吓了一跳。
“啊?厂长,您有啥指示?”
“咱们厂,库存的布料、棉花,还有多少?各种型号的针线,还有多少?除了做军装被子,还能不能搞到点别的材料?比如…麻绳?旧渔网?或者…桐油?猪油也行!”李云(龙)语速极快,问题一个接一个砸过来。
刘指导员被问懵了:“布…布料不多了,上级说下一批要过段时间才运来…棉花更是紧缺…针线倒是还有些…您要麻绳、渔网、油干啥?咱这是被服厂,不捕鱼也不炒菜啊…”
“你别管干啥!就想办法,能搞多少搞多少!”李云(龙)大手一挥,脸上露出了穿越以来第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的、带着点兴奋和狡黠的笑容,“对了,再给我找几个手艺最好的老师傅,脑子活络点的!再找点纸笔来,要是有炭笔最好!”
他虽然不懂服装设计,但现代军迷的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军装难道就只能是一种样子?能不能在袖口、肘部、膝盖部位加厚耐磨层?能不能多设计几个口袋,方便携带弹夹、手榴弹、干粮?能不能改进一下裁剪,让活动更方便?被子能不能做成睡袋式的?哪怕简易的?
还有伪装!山本特工队为什么难对付?除了装备好,他们的伪装和渗透能力极强!咱们的战士为什么不能也有点简单的伪装手段?用麻绳、破布条、树枝编个简易伪装网,披在身上,成本几乎为零,但在山林地里效果可能出乎意料!
还有急救包!现在战士们受伤,最多就是扯块布条捆一下。能不能用结实的布做成小袋子,里面统一配发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止血的药粉(比如收集民间土方子)、干净的绷带?哪怕只能简单处理一下,也能大大提高伤员的生存率!
甚至…防弹!虽然搞不到钢板,但多层厚布叠加浸油晒干后硬化,能不能做点简易的胸甲或者护臂?对付远距离流弹或者炮弹破片,说不定能有点用?就算只能心理安慰,那也是好的!
一个个想法在他脑子里爆炸开来,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离谱,但也越来越让他兴奋。
他仿佛看到了前线战士们穿上更保暖耐磨、更方便作战的军装,披着简易伪装网神出鬼没,怀里揣着能救命的简易急救包…
这他娘的才叫厂长!这才叫后勤!
刘指导员看着新厂长脸上那变幻莫测、时而皱眉时而贼笑的表情,心里首打鼓:这位李厂长,怕不是在路上颠坏了脑子?怎么尽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还要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他真是来当厂长的?
但看着李云龙那不容置疑、甚至带着点疯狂劲头的眼神,刘指导员把到嘴边的疑问又咽了回去,只好点头:“哎,哎,我这就去想办法问问…纸笔窑洞里就有…”
“快去!”李云(龙)催促道,自己己经迫不及待地冲到那张破旧的木桌前,抓起一支秃头的铅笔和一张用来记数的废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他画得歪歪扭扭,鬼画符一样。一会儿是衣服的草图,标注着哪里加口袋,哪里加厚;一会儿又画了个奇形怪状像是网子的东西;一会儿又画了个小布包,写上“止血”、“绷带”…
周围的工人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好奇地围了过来,看着新来的厂长在那里发疯似的写画,窃窃私语。
“厂长这是画啥呢?” “不知道啊…像小孩乱画…” “听说以前是带兵打仗的大官呢,咋来咱这了?” “怕是受刺激了吧…”
李云(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
“布料不够…棉花紧缺…妈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一边画一边嘀咕,“得想办法搞点材料…怎么搞呢?总部那边估计没戏,穷得叮当响…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的目光扫过窑洞角落堆着的那些缴获的鬼子黄呢子军装(破损严重,准备拆洗后利用的),又扫过工人们身上打满补丁的旧衣服,脑子里又开始转悠。
“鬼子的呢子料子厚实,耐磨,虽然颜色扎眼,但染一染?或者拆了做内衬?做鞋垫?做手套?” “旧衣服拆出来的布条,能不能搓成更结实的线?或者编东西?” “这山里…有没有什么植物纤维能用?比如树皮?麻类?”
他的思维彻底发散开来,从一个现代军迷的角度,疯狂地挖掘着一切可能改善后勤的条件。
刘指导员很快回来了,脸色为难:“厂长,问过了,麻绳后勤处可能有点,但也不多…旧渔网真没有…桐油和猪油,那都是紧俏物资,咱这搞不到…”
“搞不到?”李云(龙)笔下一顿,抬起头,眼睛眯了起来,那股子战场上下来的悍匪劲儿又上来了,“扯淡!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搞不到,就想办法去搞!”
他猛地站起来,在窑洞里踱步:“附近有村子没有?老百姓家里有没有可能换到点?咱们用啥换?粮食?咱们厂里粮食配额够不够?能不能省出点?”
刘指导员被他这架势吓得后退半步:“村…村子有…可咱们厂粮食也紧张啊…而且按规定…”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李云(龙)一挥手,“老刘,你明天就带两个人,去附近村子转转,打听打听,谁家有不用了的旧渔网、麻绳、或者存着的桐油猪油,咱们用粮食换!稍微多给点也行!就说…就说咱们八路军被服厂急需,支援前线打鬼子!”
他这就开始假传圣旨…哦不,灵活执行政策了。
“这…这不合规矩吧…”刘指导员一脸为难。
“出了事老子担着!”李云(龙)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差点又把伤口震裂),“前线弟兄们缺衣少穿,等着咱们呢!咱们在这抠规矩,弟兄们就要挨冻受罪!这他娘的才是最大的不合规矩!”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掷地有声,一下子把刘指导员镇住了。周围的工人们听了,也纷纷点头,觉得新厂长虽然看起来有点疯,但话说得在理,是真心为前线着想。
“还有!”李云(龙)又指向角落里那堆鬼子呢子军装,“那些!别拆了!挑破损不太厉害的,想办法用草木灰或者啥东西染成黑的或者灰的!染不了的就拆开,呢子料厚实,给我做鞋垫!做手套!做护膝!肩膀容易磨破的地方,也给我打上呢子补丁!”
“啊?这…”工人们都愣住了。用鬼子军装改?这…闻所未闻啊!
“啊什么啊!鬼子的东西,咱们拿来用,天经地义!这叫战利品利用!”李云(龙理首气壮,“赶紧动手!谁手艺好,先试着做一副手套给我看看!”
工人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在李云龙的“淫威”和刘指导员的默许下,开始动手挑拣那些鬼子军装。
窑洞里顿时忙碌起来,气氛竟然比刚才活跃了不少。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新来的、看起来像个悍匪多过像厂长的家伙,到底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李云(龙)重新坐回桌前,看着纸上那些歪歪扭扭的草图,又看了看忙碌起来的工人们,虽然身体依旧疲惫,伤口隐隐作痛,但心里却涌起一股久违的激情和干劲。
绣花?
老子绣的不是花。
老子绣的是后勤保障,绣的是战士们的第二条命!
山本一木,你小子给老子等着。等老子把这被服厂搞成“八路军后勤研发中心”,等老子官复原职,带着装备升级的弟兄们,看怎么收拾你!
他拿起铅笔,继续在纸上疯狂地写画起来,嘴角咧开一个充满野心的笑容。
被服厂的“逆袭”,就从这几张鬼画符和一堆破铜烂铁…哦不,破布烂棉开始!
亮剑之悍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亮剑之悍将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2S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