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营的秋夜裹着寒气,游击队临时驻扎的破庙里,一盏马灯悬在房梁上,昏黄的光把八仙桌的影子拉得老长。
桌上摆着两碟咸菜、一盘炒黄豆,还有一壶烫得冒烟的高粱酒——这是唐正国特意设的“试探宴”,对面坐着的苏婉,指尖刚碰到酒杯,就被灯影染得有些发颤。
“苏婉同志,这几天辛苦你了。”唐正国端起酒杯,却没喝,目光落在她鬓角的碎发上。
自从侦察兵带回胶卷,照片里苏婉亮出天皇玉佩、日军少佐鞠躬送别的画面,就像根刺扎在他心里;再加上刘营长那一叠穿和服的照片,还有布防图上的笔迹,他必须弄清楚,这个总带着柔弱神情的姑娘,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苏婉捏着酒杯的手指紧了紧,抬头时眼底己没了往日的慌乱,只淡淡笑了笑:“队长客气了,抗日本就是分内事。”
她刚要举杯,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卷图纸,轻轻放在桌上,“对了,这是我昨天从日军情报站摸来的新防线图纸,上面标着他们的军火库位置,或许能帮上忙。”
唐正国的目光瞬间被图纸吸引。
图纸用的是日军专用的牛皮纸,边角印着模糊的“日军参谋部”印章,上面用红笔标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红点。
他伸手将图纸展开,马灯的光正好照在最大的一个红点上,旁边写着“军火库(重兵把守)”。
“这个红点……”唐正国的手指顿在纸上,心里猛地一沉——这个位置他太熟悉了,上周刚把二十多名八路军伤员转移到那里的山洞里,对外只说是“废弃煤窑”,除了游击队核心成员,没人知道实情。
苏婉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眼底飞快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平静:“队长,这个军火库是日军刚设立的,里面存着大量迫击炮炮弹,要是能端了它,能给鬼子重创。”
“重创?”唐正国猛地抬头,声音冷了下来,“苏婉同志,你知道这个‘军火库’的真实位置是什么地方吗?”
他把图纸往桌上一拍,红点正好对着苏婉,“那是我们的伤员隐蔽所!二十多名重伤员还在里面,你让我带人去‘突袭军火库’,是想把他们全送给鬼子吗?”
灯光晃得苏婉脸色发白,她慌忙站起身,伸手想去碰图纸,却被唐正国一把按住手背。
“别动!”唐正国的指尖带着寒气,“这图纸上的日军参谋部印章是真的,红点位置却偏偏是我们的伤员隐蔽所——你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日军故意设的圈套,还是你……”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可语气里的怀疑像冰锥一样扎人。
苏婉的肩膀轻轻颤抖起来,她抽回手,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正是侦察兵照片里的那枚天皇御赐玉佩,玉面上刻着的樱花纹在灯影下泛着冷光。
“队长,我知道你怀疑我,”苏婉的声音带着哽咽,却比往常坚定,“从平汉铁路的日语喊话,到刘营长的和服照片,再到特高科的玉佩,每一件事都像证据,证明我是日军的人。可我要是真的通敌,为什么要帮你伏击运输队?为什么要冒死偷这份图纸?”
唐正国盯着她手里的玉佩,没说话。
他想起苏婉炸地雷时挡在队员身前的背影,那些画面和眼前的“通敌证据”反复交织,让他心里乱成了麻。
“这玉佩是假的。”苏婉突然将玉佩扔在桌上,玉坠碰撞桌面的脆响惊得马灯晃了晃,“是我用肥皂刻的模子,涂了层颜料,故意让日军以为我是侨民。那天送药被抓,我要是不拿出这东西,不仅药送不到地下党手里,我也活不下来——你以为日军少佐真的信了?他只是怕误抓了‘大人物’,才暂时放我走,现在说不定还在盯着我。”
她弯腰捡起图纸,指着红点旁边的一道细痕:“这个红点确实是伤员隐蔽所,但你看这里——我在红点旁边刻了道小横线,这是我们地下党的暗号,意思是‘此地有陷阱,需谨慎’。
日军故意把伤员隐蔽所标成军火库,是想诱引我们去突袭,然后趁机围歼;我把图纸偷出来,就是想提醒你,可我不能明说,一旦被日军发现我泄了密,不仅我要死,整个北平的地下党网络都会被端掉。”
唐正国凑近图纸,果然看见红点旁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细痕,像是用指甲轻轻划出来的。他心里的疑虑松动了些,可还是没完全放下:“那刘营长手里的和服照片呢?照片背后还写着‘天皇陛下万岁’,你怎么解释?”
苏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低下头,手指抠着桌角的木纹,过了好久才开口:“那是三年前,日军占领北平,我父亲是北平师范的教授,不肯替日军讲课,被他们抓进监狱。日军让我穿和服、拍照片,还逼我在背后写字,说只要我照做,就放了我父亲……”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砸在图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可我照做了,他们还是杀了我父亲。那张照片被日军当成‘归顺’的证据存档,刘营长从情报站偷出来,故意剪去了我脸上的泪痕,只留着穿和服的样子——他是军统的人,就是想挑拨你我之间的信任,让你把我当成内奸。”
马灯的光渐渐暗了下来,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在桌上。
唐正国看着苏婉通红的眼睛,又看了看桌上的假玉佩和带细痕的图纸,心里的冰渐渐融化。
他想起刘营长发报时的慌乱,想起侦察兵说苏婉送药时特意绕开日军岗楼,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此刻都成了印证。
“是我错怪你了。”唐正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高粱酒的烈味呛得他喉咙发疼,“这些天让你受委屈了。”
苏婉摇摇头,擦了擦眼泪,重新拿起图纸:“队长,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日军下周要对伤员隐蔽所发起‘清剿’,我们得赶紧把伤员转移走。这张图纸上还有几个真的军火库位置,我们可以趁日军注意力在隐蔽所的时候,突袭军火库,打乱他们的计划。”
唐正国接过图纸,仔细看着上面的标记,忽然想起什么:“那你之前在布防图上的笔迹……”
“是日军让我抄的。”
苏婉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他们知道我写字好看,让我抄了好多份假布防图,故意泄露出去,想混淆我们的视线。那张标着总部联络点的布防图,是我趁日军不注意,偷偷改了几个坐标,可还是被他们发现了,差点杀了我——我额角的淤青,就是那时候被打的。”
唐正国终于明白,那些看似“通敌”的证据背后,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委屈。
他站起身,走到苏婉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我会立刻安排转移伤员,突袭军火库的事,我们再商量细节。”
苏婉抬起头,眼里终于有了笑意,只是那笑意里还藏着一丝担忧:“队长,我知道你现在还是有些怀疑我,没关系。我做的是秘密工作,很多事不能说得太透,只能慢慢让你相信。但请你记住,我苏婉,从来没有背叛过中国,从来没有忘记过杀父之仇。”
唐正国重重地点头,拿起马灯:“我信你。现在,我们先去通知伤员转移,剩下的事,等安全了再说。”
两人走出破庙,秋夜的风,带着些凉意,却吹不散心里的暖意。
唐正国看着苏婉走在前面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场抗日的仗,不仅要有刀光剑影的拼杀,还要有对战友的信任——哪怕这份信任里,还藏着暂时无法解开的疑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家国同梦:百年的抗战与复兴(http://www.220book.com/book/74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