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秋,北平城的胡同里飘着零星的落叶,苏婉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学生装,背着帆布书包,脚步轻快地走进城南的“文兴书店”。
这家书店是八路军的地下联络点,按照约定,她要在这里取日军华北兵工厂的最新布防图——这份情报关系到接下来摧毁兵工厂的关键行动。
书店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看到苏婉进来,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本《论语》,低声说:“苏同志,情况有点特殊,你要的情报被军统的人取走了。”
苏婉心里一紧:“军统?他们为什么要拿我们的情报?”
老板叹了口气:“他们说接到消息,日军最近在严查书店,怕你过来时被盯上,先替你把情报收走了,让我告诉你去‘悦来茶馆’的后院找他们。”
苏婉谢过老板,转身走出书店。她沿着胡同往茶馆走,心里有些忐忑——之前军统曾经误会她是间谍,这次突然帮忙,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走到茶馆后门,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迎了上来,对着她比了个暗号:“请问是苏小姐吗?我是楚团长的副官,姓张。”
苏婉认出他是楚云飞身边的得力助手,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张副官带着她走进后院的厢房,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她:“这是你要的兵工厂布防图,另外,楚团长还让我给你带了一份日军新的城防巡逻表,他说你们接下来可能用得上。”
苏婉打开油纸包,里面果然是兵工厂的布防图,标着火力点、弹药库和守卫兵力,旁边还有一张折叠的巡逻表,详细记录着日军在北平各城门的换岗时间。
“楚团长怎么知道我们需要这些?”苏婉疑惑地问。张副官笑着说:“楚团长一首关注着日军的动向,知道你们在计划袭击兵工厂。他说,国共合作抗日,就该互通有无,这些情报能帮上忙就好。”
苏婉心里一阵暖流,军统抓她的误会仿佛烟消云散。“替我谢谢楚团长,这份情我们记下了。”
她将情报小心地藏进书包夹层,刚要起身告辞,外面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日军的叫喊声:“搜查!都不许动!”
张副官脸色一变:“不好,日军来搜查了!快跟我从后门走!”他带着苏婉穿过厢房的暗门,沿着狭窄的小巷往胡同深处跑。
日军的脚步声在后面紧追不舍,张副官一边跑一边说:“楚团长说了,以后你们要是有情报需求,或者遇到麻烦,都可以联系我们,只要是抗日的事,我们绝不推辞。”
苏婉点头:“请转告楚团长,以后要是国军有需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家国同梦:百年的抗战与复兴 我们八路军也一定全力支援。”两人跑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甩掉了日军的追兵,躲进一处废弃的院子里。
张副官喘着粗气,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递给苏婉:“这个你拿着,路上防身用。楚团长还说,等你们袭击兵工厂时,他可以派一支小队在城外接应你们。”
苏婉接过手枪,郑重地说:“多谢张副官,也多谢楚团长。我会把你的话转告给我们领导,相信我们以后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张副官笑着说:“都是为了抗日,不用这么客气。你快走吧,天黑前一定要出城,不然日军的宵禁就开始了。”
苏婉谢过张副官,背着书包,沿着小巷往城外的方向走。她不敢走大路,只能穿梭在偏僻的胡同里,避开日军的巡逻队。
走到城门口时,果然看到日军正在严查进出城的百姓,她心里暗暗庆幸有张副官给的巡逻表——上面标注着戌时三刻会有一次换岗,那时守卫最松懈。
等到换岗时间一到,苏婉趁着日军交接的间隙,混在出城的百姓中,顺利走出了北平城。
城外的夜色渐渐降临,她沿着小路往根据地方向跑,书包里的情报仿佛有千斤重,却也让她充满了力量。
第二天清晨,苏婉终于回到根据地,见到了唐正国。
“你可算回来了,担心死我们了!”唐正国迎上来,接过她的书包。苏婉把在北平的经历告诉了他,还拿出楚云飞送来的布防图和巡逻表。
“没想到楚云飞这次这么给力,不仅帮我们取了情报,还送了巡逻表,甚至愿意派小队接应我们。”唐正国看着情报,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根据地领导听说后,也对楚云飞的做法赞不绝口:“国共合作就该这样,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苏婉,你回复楚云飞,就说我们接受他的支援,袭击兵工厂时,会提前和他们联系。”
苏婉点点头,坐在桌前,开始整理情报。
她看着桌上的布防图,想起张副官说的话,心里暗暗记下这份情——在抗日的道路上,每一个愿意伸出援手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战友。
唐正国走到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次多亏了你,也多亏了楚云飞。以后我们要和他们加强合作,争取早日把日军赶出中国。”
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来,照在情报上,也照在两人坚定的脸上。
他们知道,袭击兵工厂的行动虽然危险,但有了这些情报和楚云飞的支援,胜利的希望又多了一分。只要国共两党继续并肩作战,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敌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