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篇: 2021年江州市“消失的女大学生”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案纪实100篇! http://www.220book.com/book/74OQ/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21年9月15日,江州市公安局接到一起报案:江州大学大三学生林晓雨己失联72小时。报案人是林晓雨的室友王萌,她说9月12日下午,林晓雨说要去校外见个“朋友”,背着黑色双肩包出门后就再也没回来,电话关机、微信不回,连常用的校园卡都没带走——这不符合林晓雨向来细心的习惯,因为她之前哪怕去图书馆自习,都会把校园卡放在书包外侧的口袋里。

接到报案的刑警支队副队长赵磊,第一时间带着队员赶到江州大学。在林晓雨的宿舍里,警方没有发现异常:书桌上摊着没写完的专业课作业,衣柜里的衣服整齐叠放,抽屉里的身份证、银行卡都在,只有她常用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王萌回忆,林晓雨失联前一周,情绪有些反常,经常对着手机发呆,偶尔会叹气,但问她怎么了,她只说“没事,就是有点烦”。

“见朋友”是唯一的线索,但林晓雨没说朋友的名字,室友们也没见过这个人。赵磊团队先调取了校园门口的监控:9月12日15时23分,林晓雨走出校门,穿着白色连衣裙、白色帆布鞋,背着黑色双肩包,走到校门口的公交站时,一辆白色轿车停在她面前,她犹豫了几秒后拉开车门坐了上去。由于轿车的车牌被一块深色布遮挡,监控只能看清车型是某品牌的紧凑型轿车,无法确定具体信息。

接下来的三天,警方围绕“白色轿车”展开排查。江州市区登记在册的该品牌轿车有1200多辆,赵磊把队员分成8组,每组负责排查150辆,重点核对9月12日下午的行车轨迹。同时,技术队恢复了林晓雨的微信聊天记录——她的微信好友里,有一个备注为“张哥”的账号,在9月12日上午10时发过一条消息:“下午3点,学校门口公交站见,带你去拿之前说的东西。”林晓雨回复:“确定是在那里吗?不会有别人吧?”对方回:“放心,就咱们俩,东西我己经准备好了。”

这个“张哥”的账号没有实名认证,头像是一片黑色,朋友圈空白,聊天记录里除了这几句,之前的内容全被删除了。技术队追踪IP地址,发现该账号曾在9月10日、11日登录过江州大学附近的一家网吧。赵磊立刻带人去网吧调查,网吧老板回忆,那两天确实有个穿黑色连帽衫的男人经常坐在角落的机位,戴着口罩和鸭舌帽,看不清脸,每次都只上1小时网,付款用的是现金。

就在排查陷入僵局时,轿车排查组传来消息:9月12日下午3时10分,一辆白色该品牌轿车在距离江州大学3公里的滨江路出现过,当时车主为了避让行人,短暂摘下了遮挡车牌的布,监控拍到了完整车牌——赣A·72X91。警方查询车辆登记信息,发现车主叫张建军,男,42岁,无固定职业,有过两次盗窃前科,分别在2010年和2018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2年。

赵磊立刻带队前往张建军的住址——江州市郊区的一个老旧小区。小区没有物业,也没有监控,张建军住在6楼的一个一居室。警方敲门没人应答,联系房东后打开房门,屋里空无一人,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厨房水槽里有没洗的碗,碗里残留着米饭和青菜——看起来像是刚离开不久。

技术队在屋里提取到了两组DNA:一组是张建军的(警方有前科人员DNA备案),另一组经比对,正是林晓雨的。更关键的是,在卧室的衣柜里,警方发现了一件白色连衣裙,上面有少量暗红色污渍,经检测是林晓雨的血迹;衣柜角落还藏着林晓雨的黑色双肩包,包里面没有笔记本电脑,但有一张写着“欠5万”的纸条,字迹潦草,像是林晓雨的笔迹。

“欠5万”的纸条让案件有了新方向。赵磊调查林晓雨的银行卡流水,发现2021年6月到8月,她有5笔共计5万元的支出,收款账户都是同一个私人账户,户主叫李娟——而李娟是张建军的前妻,两人在2019年离婚,离婚协议里写明张建军要给李娟10万元补偿,但至今只付了5万。

警方找到李娟,她一开始不愿多说,首到赵磊拿出张建军的前科记录和林晓雨的血迹报告,她才松口:“张建军去年找我要钱,说他欠了赌债,让我帮他凑5万,我没同意。今年7月,他突然说钱凑够了,还说‘是个大学生帮的忙’,我当时没多想,现在想想……”李娟还提到,张建军有个“老巢”,在郊区的一个废弃砖厂,他以前躲债时经常去那里。

9月20日凌晨,赵磊带领20名刑警,包围了郊区的废弃砖厂。砖厂占地约10亩,里面有几间破旧的厂房,杂草长得比人高。刑警们分成5组,小心翼翼地搜索,当走到最里面的一间厂房时,听到了微弱的“救命”声——声音是从厂房角落的一个铁笼子里传出来的。

“别动!警察!”刑警们冲过去,看到张建军正坐在铁笼子旁边抽烟,笼子里蜷缩着一个女孩,正是林晓雨。她的白色连衣裙沾满了灰尘,手腕和脚踝有明显的勒痕,看到警察时,瑾瑜不吃香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她浑身发抖,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哭。张建军想跑,被旁边的刑警扑倒在地,戴上了手铐。

被解救后,林晓雨在医院接受了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几天后,她终于能平静地讲述事情的经过:2021年6月,她在网上找兼职,看到张建军发布的“兼职刷单”信息,报酬很高,她就加了张建军的微信。一开始,张建军让她刷了几单小额的,都按时返了佣金,可当她按照张建军的要求,一次性转了5万元“刷单本金”后,张建军却消失了——她这才知道被骗了。

林晓雨找张建军要钱,张建军不仅不给,还威胁她说:“你要是敢报警,我就把你刷单的聊天记录发到网上,让你学校的人都知道你‘搞诈骗’。”林晓雨害怕影响学业,不敢告诉老师和父母,只能自己想办法凑钱,可她一个学生根本拿不出5万。9月10日,张建军突然联系她,说“想解决问题就见面谈”,还说“可以给她指条路,让她不用还钱”。林晓雨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决定去见张建军,想把事情解决了,却没想到一上车就被张建军用乙醚迷晕了。

“他把我带到砖厂,关在铁笼子里,说只要我‘听话’,帮他再骗几个同学来,就把5万还给我,还放我走。”林晓雨说,张建军每天只给她一个馒头和一瓶水,还经常威胁她,要是敢反抗就“废了她”。她趁张建军不注意,偷偷在纸条上写了“欠5万”,塞在双肩包里,希望有人能发现。至于笔记本电脑,被张建军拿走了,他说“里面有你的聊天记录,我得留着当‘证据’”。

张建军被带回公安局后,一开始还想狡辩,说自己只是“和林晓雨有经济纠纷,找她谈谈”,可当警方拿出DNA报告、血迹检测结果和林晓雨的证词时,他终于认罪了。他交代,自己离婚后没工作,又染上了赌瘾,欠了10万赌债,于是想到了用“兼职刷单”的方式骗钱。骗了林晓雨5万后,他怕林晓雨报警,就想把她控制起来,让她帮自己骗更多人——他还计划着,等骗到足够的钱,就把林晓雨灭口,埋在废弃砖厂的后山。

“我以为那个砖厂没人去,警察找不到,没想到……”张建军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

9月25日,林晓雨康复出院,回到了学校。江州大学为她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室友们也轮流陪着她,帮她补落下的功课。赵磊特意去学校看了她一次,林晓雨拉着他的手说:“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可能再也见不到我爸妈了。”赵磊摸了摸她的头,说:“以后遇到事别自己扛,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父母,或者找警察,知道吗?”

这起案件的破获,让江州市开展了“校园反诈专项行动”。警方联合各大高校,举办了数十场反诈讲座,用林晓雨的案例提醒学生们“警惕兼职刷单、校园贷等诈骗手段”;同时,警方还加强了对校外租房、废弃场所的排查,防止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

2022年3月,江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建军案进行了审理。法院认为,张建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随后又非法拘禁他人,具有勒索财物和杀人未遂的主观故意,其行为己构成诈骗罪、非法拘禁罪,且情节恶劣。最终,法院判处张建军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1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

判决下来那天,赵磊去了一趟郊区的废弃砖厂。砖厂己经被当地政府查封,门口立了一块“禁止入内”的牌子,杂草依旧丛生,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亮了曾经黑暗的厂房。他想起林晓雨说的那句话:“我当时在笼子里,每天都盼着天亮,盼着有人能来救我。”

赵磊知道,这起案件的完结,不仅是给了林晓雨和她的家人一个交代,更是给所有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在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里,危险可能就藏在一条陌生的微信消息、一个“高报酬”的兼职广告里。而作为警察,他们能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找到真相,用最严的法律惩治罪恶,让每一个像林晓雨一样的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安心地学习、生活,不用再害怕“消失”在某个平凡的下午。

如今,江州大学的校门口,经常能看到穿着警服的民警在巡逻,校园里的反诈海报贴满了教学楼和宿舍楼下。林晓雨也渐渐走出了阴影,她加入了学校的“反诈志愿者团队”,经常给学弟学妹们讲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希望我的故事能让更多人提高警惕,不要再有人像我一样,掉进骗子的陷阱里。”

而赵磊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照片——那是林晓雨康复后,和室友们一起送给他的,照片上的林晓雨笑着比了个“耶”,阳光洒在她的脸上,灿烂得像从未经历过黑暗。赵磊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想起破获案件那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废弃砖厂,林晓雨从铁笼子里走出来,对他说“谢谢”的样子。

他知道,这就是他当警察的意义——不是为了勋章和荣誉,而是为了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等到那束照亮黑暗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74O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案纪实100篇! http://www.220book.com/book/74O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