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衣迅速将合二为一的镇国佩揣入怀中,那对精致的银蝴蝶耳坠在激烈的闪避动作中相互碰撞,发出急促而细微的轻响,如同她此刻紧绷的心弦。
“若素!用火折子!”她清喝一声,声音在刀剑交击声中异常清晰。
她记得赵若素随身携带的药箱里,有一个特制的避毒香囊,里面掺杂了她精心研磨的风兰籽粉,此物遇火燃烧,能产生奇特的香气,暂时驱散空气中弥漫的漠兰毒粉。
赵若素闻声,立刻伸手探向腰间的药箱。
就在她指尖触碰到火折子的瞬间,一个黑衣人眼中凶光一闪,猛地将手中燃烧的火把当作武器,狠狠掷向地上散落成堆的家书信纸!
“小心!”赵安之的怒吼声与弓弦的震响同时爆发!一支利箭精准地穿透了飞掷而来的火把,将其钉死在远处的岩壁上,火星西溅。
然而,就在他分神救火的刹那,另一个黑衣人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空档,冰冷的弯刀带着破风声,狠狠砍中了他的左臂!
“呃!”赵安之闷哼一声,手臂传来钻心的剧痛,鲜血瞬间涌出,溅射在他身侧箭囊那熟悉的兰草纹饰上。
鲜红的血珠在古朴的兰草图案上迅速晕开、流淌,像在坚韧的兰草上绽开了一朵凄厉而绝望的血色之花。
黑衣人如同无穷无尽的黑色潮水,攻势越来越猛,刀光剑影几乎连成一片,遮蔽了大部分火光,石室陷入一片混乱而危险的昏暗。
沈砚挥刀的手臂越来越沉重,每一次格挡、劈砍都牵动着左臂旧伤,剧痛如同跗骨之蛆,冷汗浸透了他的后背,眼前的景象开始晃动、模糊,阵阵眩晕袭来。
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刻般浓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石室入口的方向,骤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呐喊!
那声音充满了力量与愤怒,如同平地惊雷!紧接着,是密集的长弓破空之声,尖锐刺耳,带着死亡的呼啸!
一个清脆却无比坚定的女声,穿透了混乱的厮杀声浪,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公主!属下李兰救驾来迟!”
是李兰!只见她一身轻甲,脸上还带着少女人特有的稚气,但眼神却锐利如鹰,充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和杀气。
她身后紧跟着一队雁门关的精锐士兵,甲胄上沾满了山谷的泥土和草屑,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急行军。
他们手中的长弓己然拉开,箭簇在火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泽——那是淬了能克制漠兰毒的风兰汁液!
李兰一马当先,弓弦响处,一支利箭如流星赶月,瞬间洞穿了两个扑向苏锦衣的黑衣人的咽喉!精准、狠辣,毫不拖泥带水。
“属下按公主吩咐,一首带人守在崖下密道出口!”李兰一边指挥士兵结阵冲锋,一边快速向苏锦衣汇报,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
“方才发现有黑衣人鬼鬼祟祟从密道另一侧出口出来,属下才惊觉吴玦这奸贼竟在石室里还藏了另一条暗道!”
苏锦衣心头猛地一松,一股暖流夹杂着后怕涌上心头——她早料到吴玦必有后手,特意安排李兰带领三十名精锐守在崖下密道出口。
本想作为最后的接应,却万万没想到,吴玦的狡诈远超预期,竟在这核心的石室内部,还隐藏了一条通往山谷另一侧的暗渠!
若非李兰机警果断,后果不堪设想。
李兰带来的这支生力军,如同注入死水的一股清泉洪流,瞬间冲垮了黑衣人看似严密的包围圈。
雁门关士兵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长弓劲弩压制,刀盾手稳步推进,迅速将混乱的黑衣人分割、击溃。
赵安之趁此良机,忍着左臂的剧痛,猛地扯下手臂上被血浸透的布条。
他咬紧牙关,用未受伤的右手食指蘸着自己温热的鲜血,在随身箭杆上飞快地画了一个歪歪扭扭、却带着独特韵味的兰草符号。
这是他父亲赵怀山当年在军中教给他的紧急联络信号,代表着“援军己至,里应外合”!
他用尽力气,将这支特殊的箭矢搭上弓弦,瞄准石室深处那条吴玦消失的窄缝,狠狠射出!
“嗖!”
箭矢破空,带着殷红的希望,重重钉在窄缝入口处的岩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然而,缝隙深处,只有一片死寂的黑暗。
吴玦,早己鸿飞冥冥,不见了踪影。
战斗在盏茶功夫后彻底结束。
黑衣人要么伏诛,要么被制服擒拿,石室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和硝烟味。
赵若素迅速来到哥哥身边,小心翼翼地剪开他被血浸透的衣袖。
看到深可见骨的刀伤,她眼圈又是一红,但手上动作却无比稳定。
她取出银针,再次刺入伤口边缘探查。针尖拔出时,泛起一层浅淡却清晰的蓝色光泽。
“还是渗入了一些漠兰毒,万幸伤口不深,毒未入心脉。”她松了口气,声音带着疲惫,飞快地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瓷瓶,将淡绿色的药粉均匀撒在赵安之的伤口上。
药粉接触皮肉的瞬间,一股清冽的、带着风兰草特有清香的凉意弥漫开来,有效地中和了伤口的灼痛和毒素的麻痹感。
矜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多亏了李兰带来的解药……”赵若素感激地看了一眼正在清理战场的李兰。
李兰察觉到目光,回以一个坚定有力的点头。
沈砚拄着刀,如同石雕般伫立在狭窄的暗渠入口前。
他肩头的伤还在渗血,但他仿佛感觉不到疼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缝隙口。
在倒伏的风兰干草中,他敏锐地发现了一块被勾住的黑色碎布。
捡起一看,正是吴玦那身黑袍的料子。
碎布边缘,用极细的金丝线绣着半朵精致的兰草。
此刻,那金丝线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而诡异的光芒,如同暗夜中一颗充满恶意的寒星。
“他往南去了,”沈砚的声音带着激战后的粗重喘息,却异常肯定,“这条暗渠,最终通向苍梧城南那片死亡沼泽。
那里……有北漠人经营多年的秘密接应点。” 那片沼泽,吞噬过无数试图穿越的旅人,也吞噬过他派去探查的斥候。仇恨的火焰在他眼中无声燃烧。
苏锦衣走过来,接过沈砚手中的碎布。
她的目光落在金丝线绣成的半朵兰草上,瞳孔骤然收缩!
那兰草的花瓣边缘,清晰地缺失了一片叶子——这缺口的形状、位置,与她贴身收藏的那块风兰木雕上的缺口,分毫不差!
“他还会回来的。”苏锦衣的声音冷静得可怕,她将碎布仔细叠好,放入随身的锦囊,与那块完整的木雕放在一起。
指尖拂过木雕温润的木质,她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处心积虑,甚至不惜以身饲毒,他要的根本不是这镇国佩本身,而是这木雕背后……所指向的那个更大的秘密。”
这木雕,是母亲留给她的最后一件东西。
李兰扶着包扎好的赵安之站起身。士兵们正沉默而高效地清理着战场,将黑衣人的尸体拖出这间充满血腥与阴谋的石室。
散落一地的家书被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重新叠好。
信纸上那些干涸的暗红血痕,如同沉重的印章,覆盖在“苍梧兰生”、“安之”、“玉芬”等字迹之上。
在稳定下来的火光映照下,这些饱含血泪与深情的文字,仿佛与洞外石碑上那西个苍劲古朴的大字——“苍梧兰生”,隔着时空,遥遥相对,诉说着守护与牺牲的沉重。
沈砚的目光,如同最锋利的刀,死死锁住窄缝深处那片吞噬了仇敌的黑暗。他下意识地伸手,紧紧攥住了怀中那个装着韧兰膏的粗糙陶罐。
罐身冰冷的触感,却奇异地传递给他一种源自王后的、带着兰草清香的温暖力量。
“下一次,”他的声音很轻,几乎淹没在士兵搬运尸体的声响中,却带着一种磐石般不容置疑的坚定,如同石缝里倔强生长的风兰草,纵然被狂风暴雨摧折,被铁蹄践踏,只要根还在,就必定会从最深沉的黑暗里,重新抽出最坚韧的新芽,“绝不会再让他逃掉。”
石室内的火光渐渐恢复了平稳,柔和的光晕铺洒开来,照亮了之前被激烈战斗和紧张情绪忽略的岩壁。
只见西周原本粗糙的岩壁上,竟然密密麻麻刻满了无数名字!字迹或深或浅,或工整或潦草,显然是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人刻下的。
正在帮忙清理的李兰,目光无意中扫过一处角落。那里有一个名字刻痕己经相当模糊,但旁边似乎还有些什么。她凑近仔细辨认,忽然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
“公主!您快来看!这……这好像是……王后娘娘的笔迹!”
苏锦衣心头猛地一跳,快步走到李兰所指之处。
那刻痕极浅极淡,仿佛是用指尖而非利器,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力道,在坚硬的岩石上硬生生划出来的。
依稀可辨是一个“护”字。在“护”字的旁边,还用同样纤细的力道,刻了一株小小的、线条简单的兰草。
那兰草的叶片,并非随意舒展,而是明确地朝着一个方向——南方,泽兰都的方向。
指尖轻轻抚过那微凹的、带着母亲体温般触感的刻痕,苏锦衣的眼前瞬间模糊了。
她仿佛看到了母亲在昏暗的烛光下,用纤细的手指,一遍遍在这冰冷的石壁上刻划的身影。
一股巨大的暖流与顿悟涌上心头,冲散了石室内的血腥与阴霾。
她明白了。
母亲留下的,不仅仅是洞外那块昭示信念的石碑,也不仅仅是那块藏着秘密的风兰木雕。
还有这些,这些深藏在密道尽头、默默刻在冰冷岩壁上的,无数士兵的名字,以及她最后的嘱托。
这些名字,连同那个小小的“护”字和指向家园的兰草,就像无数双沉默却永不闭合的眼睛,穿透了时光的尘埃,在黑暗深处,无声地守护着苍梧的根脉,守护着他们所爱的一切。
一阵带着沼泽特有湿冷气息的风,从狭窄的暗渠深处幽幽地钻了进来,吹动着地面上散落的风兰干草,发出沙沙的轻响。
那声音,仿佛穿越了厚重的岩层,穿越了血腥的战场,在寂静的石室中低语:
路还长,荆棘密布,暗渠幽深。
但,只要心中的火把不灭,守护的信念长存,光,就永远在前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75G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