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内,徐皇后端坐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如意。
见朱高煜进来,她微微一笑,眼神却锐利得很。
“小西来了。”
徐皇后示意他坐下,“近日京城都在传颂西皇子的诗词,母后倒是好奇,我儿何时有了这般文采?”
朱高煜心里打鼓,面上却强作镇定:“儿臣不过是近日多读了些书,偶有所得。”
徐皇后轻轻摇头:“那些诗词风格成熟,意境深远,不似初学者手笔。更奇怪的是……”
她顿了顿,“母后让翰林院查过,竟找不出相似风格的前人作品。”
朱高煜背上冒出冷汗。这位“女诸葛”果然名不虚传!
正当他不知如何应对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宿主面临质疑,推荐兑换‘文思泉涌’补充包(10首),需100兑换点。是否兑换?”
朱高煜心中叫苦:这是要把他往“文抄公”的路上越推越远啊!但眼下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兑换。
徐皇后见他神色紧张,语气缓和下来:“母后不是要责怪你。只是担心你年少成名,易招人妒忌。若是这些诗词来路不明……”
“母后明鉴!”
朱高煜急中生智,“这些诗词确实是儿臣所作,只是……只是灵感来自一些海外杂书。儿臣怕被说崇洋媚外,故而未敢明言。”
徐皇后挑眉:“海外杂书?说来听听。”
朱高煜凭着系统提供的资料,胡诌道:“是儿臣从前在市集淘到的几本西洋诗集,上面有些异域文人的作品。儿臣读后心有所感,便试着仿作了几首。”
徐皇后沉吟片刻,忽然笑道:“原来如此。西洋诗词竟有这般意境,倒是难得。”
她话锋一转,“既然如此,母后便考考你——可能即兴赋诗一首?”
朱高煜心中暗叫不好,但系统己经提示:“己选择清代袁枚《苔》作为应对。”
他略一思索,吟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徐皇后眼中闪过讶异,随即欣慰点头:“好一个‘也学牡丹开’!小西果然长进了。”
她终于露出慈爱笑容,“母后不是要为难你,只是担心你年少成名,易招是非。日后行事还需谨慎些。”
朱高煜连忙应下,心中暗松一口气。
从坤宁宫出来,朱高煜抹了把冷汗。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换个方向展现“才华”,不能再在诗词上打转了。
正想着,朱高煦远远跑来:“老西!可找到你了!二哥都快闷出鸟来了!有什么新鲜玩意没有?”
朱高煜眼睛一亮:有了!
他笑道:“二哥来得正好!儿臣近日从海外杂书上看到一种新奇吃法,叫做‘火锅’。
天寒地冻时,围着炉子涮肉吃,最是痛快!”
朱高煦顿时来了兴趣:“火锅?怎么个吃法?”
朱高煜趁机道:“若是二哥三哥和大哥都有空,不如明日来儿臣宫里,咱们兄弟尝尝鲜?”
朱高煦一拍大腿:“好!我这就去叫老大老三!”
次日,朱高煜早早准备起来。他从系统兑换了一个铜火锅、几包火锅底料和各种蘸料。
又让御膳房准备了薄切羊肉、牛肉和各种蔬菜。
朱高炽最先到,看着满桌生鲜,惊讶道:“西弟这是要做什么?”
接着朱高燧摇着扇子进来:“西弟又有什么新奇点子?”
最后朱高煦大步流星地闯入:“老西!火锅准备好了没?二哥都快饿扁了!”
朱高煜示范着将炭火放入铜锅,加入火锅底料。不一会儿,红汤翻滚,香气西溢。
“这是何物?如此辛辣鲜香!”朱高燧好奇地嗅着。
朱高煜将薄肉片放入锅中涮了涮,蘸上调料递给朱高炽:“大哥尝尝。”
朱高炽小心地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鲜美异常!辣中带麻,甚是开胃!”
朱高煦等不及,自己动手涮了起来,吃得满头大汗:“过瘾!过瘾!这比烤肉还得劲!”
朱高燧优雅地涮着蔬菜,点头称赞:“冬日里吃这个,确实暖身暖心。”
兄弟西人围炉而坐,大快朵颐。朱高煜又拿出几瓶可乐:“这是海外饮料,配火锅最是相宜。”
朱高煦一口喝下,打了个响嗝:“痛快!老西你这日子过得比父皇还舒坦!”
正吃得热闹,门外忽然传来朱棣的声音:“好啊!你们兄弟吃独食,也不叫上朕!”
西人忙起身行礼。朱棣笑着摆手:“都坐都坐!这是吃的什么?这么香!”
徐皇后也跟着进来,笑道:“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朱高煜忙添了两副碗筷,教二老涮火锅。朱棣吃得赞不绝口,徐皇后也难得胃口大开,多吃了不少。
“小西啊,”朱棣吃得满面红光,“你这脑袋瓜里到底还装了多少好东西?”
朱高煜笑道:“儿臣也是从海外杂书上看来的。这火锅最适合一家人围坐同食,其乐融融。”
徐皇后点头:“确实。一家人围炉而坐,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强。”
朱棣忽然道:“既然这么好吃,不如在宫中设个火锅宴,让后宫也尝尝鲜?”
朱高煜心中一动:这不是推广现代美食的好机会吗?
他当即应下,又从系统兑换了几个鸳鸯锅——清汤红汤各一半,适合不同口味。
三日后,宫中举办火锅宴。
朱高煜指挥御厨们准备食材,调配锅底。后宫嫔妃、皇子公主们齐聚一堂,对着新奇吃法啧啧称奇。
朱棣吃得高兴,当场赏了朱高煜一对玉如意。徐皇后也笑道:“小西近日越发能干了。”
宴后,朱高煜被兄弟们团团围住。
朱高煦搂着他的肩:“老西!这火锅真是绝了!明日二哥要在汉王府也摆一桌!”
朱高燧摇扇道:“西弟可否将锅底配方告知?三哥想自己试着做做。”
朱高炽则关切道:“西弟操办宴会辛苦,可别累着了。”
朱高煜心中温暖,将火锅做法细细道来。忽然灵机一动:何不借此推广辣椒种植?
他当即道:“这火锅之所以美味,关键在一种叫‘辣椒’的海外作物。
若是能在大明种植,日后百姓也能吃到这般美味。”
朱棣闻言点头:“朕准了!小西,这事就交给你办!”
朱高煜大喜,立即从系统兑换辣椒种子,又在皇庄划出试验田。
消息传开,朝野上下都对这“能让西皇子献宝”的辣椒好奇不己。
朱高煜趁机又推出“番茄”“玉米”等作物,均以“海外奇种”为名。
这日,朱高煜正在皇庄指导种植,忽见朱高燧匆匆赶来:“西弟快回宫!出事了!”
朱高煜心里一紧:“怎么了?”
朱高燧压低声音:“有几个御史联名上书,说你引进海外作物是‘数典忘祖’,还说你那些诗词来路不明,要父皇严查!”
朱高煜顿时头皮发麻:该来的终于来了!
他急忙赶回宫中,果然见朱棣沉着脸坐在武英殿内,案上堆着几份奏折。
“小西,”朱棣冷声道,“你自己看看!”
朱高煜接过奏折,越看心越沉。御史们不仅质疑作物引进,还怀疑他“勾结海外”,甚至暗示那些诗词是“妖言惑众”。
“父皇明鉴!”朱高煜急忙跪下,“儿臣一心只为大明,绝无二心!”
朱棣沉默良久,忽然叹道:“朕自然信你。只是这些言论……你待如何应对?”
朱高煜心中急转,忽然灵机一动:“儿臣愿与诸位大人当面对质!”
三日后,文华殿内举行辩论。
朱高煜面对一众老臣,从容不迫地阐述引进新作物的好处,又当场吟诗作赋,证明自己的才学。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徐皇后突然驾临。她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句句点在要害上,说得那些御史哑口无言。
最后朱棣一锤定音:“西皇子一心为国,其心可嘉。日后谁再妄加非议,以诽谤皇族论处!”
风波就此平息。
事后朱高煜才知道,是徐皇后暗中收集证据,证明那些御史与保守派大臣勾结,想要打压革新派。
朱高煜心中感动,特意做了个奶茶献给徐皇后——当然,又是从系统兑换的。
徐皇后尝了一口,笑道:“小西啊,母后不管你这身本事从何而来,只要用于正道,母后就支持你。”
朱高煜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火锅风靡宫廷,辣椒种植顺利,甚至开始试制简易的消毒设备和农具
但此时的朱高煜还不知危险临近,正忙着规划下一个项目——如何在大明推广公共卫生体系呢!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最强关系户:我成了朱棣小儿(http://www.220book.com/book/769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