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人脉拓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九三:从北电走向全球影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76B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九三:从北电走向全球影坛》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八月的北京,酷热难耐。凌浩开始实施他的另一个重要计划:拓展人脉网络。通过《收获》李编辑的介绍,他得以接触到文化圈的一些重要人物,这为他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第一个见面的是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老陈。他们约在北海公园附近的"仿膳茶庄"见面,这是北京文化人常去的场所。老陈五十多岁,戴着老花镜,说话慢条斯理但很有分量。

"凌老师年轻有为啊,"老陈品着龙井茶说,"《活着》写得很好,很有深度。不知道接下来有什么创作计划?"

凌浩谨慎地回答:"在构思几个题材,还需要时间打磨。现实主义题材会继续,但也想尝试一些新的方向。"

"好啊,"老陈点头,"好作品都需要沉淀。我们社很愿意与您这样有潜力的作家合作。"他顿了顿,"不过最近有些关于《活着》的议论,凌老师听说了吗?"

凌浩心中一动,表面保持平静:"略有耳闻。文学创作难免会有不同声音,重要的是作品本身。"

老陈赞赏地点头:"说得好。作协那边我也能说上话,需要的话可以帮您解释一下。"

这次的会面让凌浩收获颇丰。他不仅建立了与重要出版社的联系,还了解了当前出版行业的运作模式、稿费标准、版税分成等细节。

随后的几周,凌浩又陆续见了几个出版社编辑和文学评论家。每次见面他都选择不同的地点,有时在茶馆,有时在公园,总是提前到达,坐在角落里观察。他刻意保持低调神秘的姿态,谈话时多听少说,但每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与《当代》杂志主编的会面。这位主编是文坛重量级人物,对"凌云"的作品很欣赏。

"凌老师的作品让我想起了80年代的'寻根文学',但又更具现代性。"主编说,"不知道您对当前文学思潮有什么看法?"

凌浩谨慎地回答:"我觉得文学应该反映时代,但也要超越时代。好的作品应该既有现实关怀,又有永恒价值。"

会谈中,主编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作协正在筹备"21世纪文学人才工程",重点培养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凌老师如果有兴趣,我可以推荐。"主编真诚地说。

通过这些见面,凌浩不仅建立了人脉,还收集了大量行业信息。他了解到当前文学界的派系分野、重要奖项的评选流程、作协的组织架构等。这些信息对他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

八月中旬,通过李编辑的介绍,凌浩结识了一位关键人物——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文学部主任。他们在北影厂附近的咖啡馆见面,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凌老师的作品很适合影视改编,"文学部主任说,"特别是《活着》,人物鲜明,戏剧冲突强。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尝试编剧?"

凌浩心中一动:"确实有些想法,但还需要学习。"

这次会谈让凌浩看到了进入影视圈的机会。他深知,在90年代的中国,影视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能以编剧身份进入这个圈子,将为未来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八月下旬,凌浩开始整理这个暑假的收获。他不仅建立了广泛的行业人脉,还获得了多个重要机会:出版社的签约意向、作协的培养计划,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他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继续"凌云"的文学之路,同时开始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

回学校的路上,他特意绕道去了王府井书店。在畅销书架上,《活着》仍然占据显眼位置。看着读者们在书架前驻足阅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而他相信,这只是个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6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九三:从北电走向全球影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76B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