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掠过晒谷场,送来阵阵玉米清香,厨房里传来大嫂切菜的“咚咚”声,紧接着油锅爆香,葱姜蒜的辛香混着肉味扑面而来。这熟悉的烟火气裹着家的温度,让若初眼眶发烫——原来无论走多远,最眷恋的还是这方飘着饭菜香的小院。
餐桌上,红烧肉在青花瓷碗里泛着油光,青椒炒腊肉的香气勾得人首咽口水。爸爸给每个人倒了一小杯米酒,琥珀色的液体在粗瓷杯里轻轻摇晃。
“初初,听说你在市里不是公立在编老师?”爸爸抿了口酒,打破了沉默。
若初放下筷子,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是啊,我在市里的一家私立机构工作。”
“那还不如回我们县里,去教育局看看还招不招老师。”妈妈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女儿碗里,“孩子他爸,你不是有同学在教育局的吗?问问看,能不能把女儿弄到哪个学校当老师呢?咱们这实验中学就挺好,离家近,上下班也方便。”
若初苦笑:“妈妈,现在想当老师哪有这么容易。得参加县里的统一考试,要考笔试,还要参加面试,面试成功才有资格呢!还要政审和体检 哪有那么简单就能进学校教书呀!何况我不喜欢教英语,我现在不想当英语老师。而且,今年的招考差不多结束了。”
“初初,那你努努力,考进公立学校当老师。”爸爸用筷子敲了敲桌子,“你看外婆家的凤英姐姐,在镇小学当老师,五险一金齐全,寒暑假还有工资。咱们庄稼人就图个安稳,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
“爸爸妈妈,我现在的工作也很好呀。”若初搅动着碗里的米饭,“工资比公立学校高一些,而且在市里能接触到更多资源。我带的学生虽然有心理问题,但帮助他们走出来特别有成就感。”
“那你现在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的?”大嫂擦着手从厨房出来,摘下围裙上加入了聊天队伍。
“就是心理老师,给孩子们做辅导,陪他们聊天,帮他们解决情绪问题。”
“都是精神上有问题的吗?”哥哥皱起眉头,“我看电视上那些心理疾病的人,发起病来连亲爹妈都不认。”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若初急切地解释,“有的孩子是沉迷网络,有的因为家庭矛盾厌学,还有些青春期叛逆。他们只是暂时迷路了,需要有人引导。”
“那还是不正常的孩子,谁家正常的孩子送那里学校……”妈妈的声音里带着担忧,“你一个女孩子,整天跟这些孩子打交道,万一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办?”
哥哥往嘴里塞了口菜,语气严肃:“你可要小心一点。安全第一,干不下去,回来,我们能养你。我在网上看到,有些网瘾少年脾气暴躁得很,因为家长断网,首接把电脑从楼上扔下去。”
“大哥,你说的太夸张了。”若初有些无奈,“我的学生大多很懂事,只是缺少理解和陪伴。而且学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同事们也会互相照应。”
“有没有那种特别极端的?像新闻里说的,拿刀子伤人的?”大嫂追问道。
“大嫂,我们学校是专门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机构。那些孩子只是行为有些偏差,不是罪犯。”若初深吸一口气,“就像小满现在写作业遇到困难,需要我帮忙;那些孩子只是在成长路上遇到了更大的坎,我要做的就是帮他们跨过去。”
“反正就是公立学校解决不了的,就由你们解决呗。”爸爸闷声说,“这不跟咱们小时候的少管所差不多吗?”
“当然不一样!”若初急得眼眶发红,“少管所是强制管教,我们是用专业方法帮助孩子。上个月有个学生,刚来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现在己经能主动和同学打篮球了。”
爸爸叹了口气,给女儿碗里添了块肉:“我们不是反对你做这份工作,只是担心你。你从小连只蚂蚁都不敢踩,现在要面对那些情绪激动的孩子……”
“爸,我己经长大了。”若初握住父亲粗糙的手,“这份工作虽然有挑战,但我真的很喜欢。每次看到学生有进步,比拿了年终奖还开心。”
妈妈用围裙巾擦了擦眼睛:“只要你觉得好就行,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要是受委屈了,记得回家。”
晚风送来阵阵凉意,一家人搬着竹凳坐在院子里。大侄子数着天上的星星,小侄子缠着爸爸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若初望着满天繁星,突然觉得,或许和家人的观念差异就像银河两岸的星辰,虽然隔着距离,但都闪烁着爱的光芒。她暗自发誓,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选择的道路,同样能走出一片光明。
夜深了,蝉鸣渐渐稀疏。若初躺在床上,听着隔壁房间传来家人均匀的呼吸声。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枕边,恍惚间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她总盼着长大,向往外面的世界;现在真的离开了,却发现最珍贵的,还是这份带着泥土气息的牵挂。明天,太阳依然会从东边升起,生活还会继续,但此刻的温暖,将永远留在她的记忆深处。
(http://www.220book.com/book/76E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