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日期:迫降后第89日
【外部威胁:**‘碎骨帮’确认敌对。根据‘老鼠’情报泄露程度,预计对方将发动一次大规模、有准备的袭击。时间:未来72小时内概率高达78%。】
【内部状态:**流民情绪:恐惧/顺从。忠诚度:待观察。生产效率:下降15%(受惊吓影响)。】
【最高优先级:**战备。所有非必要项目暂停。】
避难所的气氛陡然绷紧。流民们沉默地劳作着,不敢交头接耳,眼神躲闪,尤其是看到那两台加装了电击棒的“工蜂”滑过时,更是会下意识地缩紧身体。门外,“老鼠”的哭嚎声在第一天夜里就戛然而止,只剩下废土夜晚常有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啃噬声和嘶吼声,这让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萧辰没有时间去安抚他们的情绪。威胁如同乌云压顶,他必须全力应对。
防御升级
首先是对现有防御的极限强化。
【狩猎者-I型弩炮】的弹药被再次升级。萧辰动用了储备的少量高强度合金,制造了五支带有倒刺和三棱血槽的破甲重弩箭。它们牺牲了一定的射程,但近距离的穿透力和杀伤力极为可怕。
【守望者电击塔】的能量输出被调到最大,牺牲持续作战能力,换取瞬间的麻痹强度,足以让重装的敌人瞬间失去战斗力。
铁丝网被进一步加固,并挂上了空罐子之类的简易预警装置。所有“工蜂”被编入巡逻序列,沿着围墙内侧进行不间断的循环移动,它们的传感器可以弥补人类警戒的盲区。
“蜂巢”网络
最大的突破来自于对“工蜂”控制系统的整合。
萧辰意识到,单靠他一个人监控终端和下达指令,在激烈的战斗中反应太慢,且容易出错。他需要一种更高效的方式。
他利用从旧世界通讯中继站换来的那块破损电路板上拆下的核心芯片,结合“智库”的算力,搭建了一个简陋的局部网络服务器。
他将所有西台“工蜂”以及防御塔的控制系统,全部接入这个网络。
“智库,载入‘蜂巢’协同防御协议V1.0。”萧辰下达了最终指令。
屏幕上,一个全新的界面展开。西台“工蜂”和两座防御塔被显示为六个光点,通过线条与中央的“智库”核心相连。
“协议载入完成。‘蜂巢’网络上线。”冰冷的电子音响起。
现在,萧辰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向所有单位下达指令。更关键的是,他设定了简单的协同逻辑:
当电击塔攻击一个目标时,最近的“工蜂”会自动向其靠拢,进行补刀(电击棒击打)或拖离。
当弩炮发射后,会有“工蜂”自动前往弹药库搬运新的弩箭(虽然无法自动装填,但大大缩短了人工操作时间)。
所有单位共享监控探头的视野,任何一点发现异常,都会在全网络提示。
这远非真正的AI协同作战,只是一个预设指令的自动化脚本。但就是这简单的联动,将原本各自为战的防御点,初步整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极大地提升了反应效率和防御密度。
萧辰将其称为 “蜂巢”意志。他就是那个唯一的蜂后,通过网络指挥着他的工蜂们守卫巢穴。
最后的准备
他召集了所有流民,包括老人和孩子。
“敌人很快会来。”萧辰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只是陈述事实,“你们有两个选择。”
“一,现在离开,自生自灭。”
“二,留下,听从我的每一个指令,参与防御。战斗结束后,活着的人,将正式成为这里的居民,获得永久的庇护和固定的配额。”
没有人选择离开。离开就是死。他们眼中充满了恐惧,但也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对“永久庇护”的渴望。
萧辰给他们分配了任务:老人和女人负责将收集来的碎石装袋,堆砌在关键位置作为临时掩体;唯一一个还算强壮的男人,被分配了一把老旧步枪(来自战利品)和仅有的十发子弹,负责在萧辰指挥下进行远程骚扰射击;甚至那个孩子,也被要求帮忙传递消息和搬运小件物品。
每个人都被动员起来,融入这台即将迎接风暴的战争机器。
夜色再次降临,比以往更加漆黑,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腥。
萧辰站在终端前,屏幕上是“蜂巢”网络的监控界面,周围是六块分屏,显示着各个防御节点的实时画面。避难所内,只有机器运行的嗡鸣和他自己平稳的呼吸声。
螺丝蜷缩在旁边的椅子上,怀里抱着那根钢筋,强撑着不让自己睡着。
流民们躲在简陋的掩体后,瑟瑟发抖,紧握着手中简陋的“武器”。
墙外,废土的风声中,似乎隐约传来了车辆引擎的轰鸣和狂野的呼啸声。
“智库,检测到多个车辆信号及生命特征快速接近。方位:西南。预计接触时间:15分钟。”
风暴,来了。
萧辰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如刀,手指悬在了防御系统的总控按钮之上。
“全体单位,最高警戒。”
“蜂巢,启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76P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