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的空气,因王德发带来的惊天噩耗而变得粘稠而凝重。那盏造型古朴的铜鹤灯台里,烛火轻轻跳动了一下,将墙上众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平添了几分山雨欲来的压抑。
秦舟那句“我陪你走这一趟”,声若金石,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强势与决绝。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更是秦氏商会这位年轻掌舵人,在盟友面临生死危机时,所亮出的最鲜明的旗帜。
王德发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一个乡野村夫,何曾见过这等气派的人物。眼前这位秦先生,衣着华贵,气度不凡,谈吐间隐然有雷霆之威,此刻竟为了宁丫头,要亲自去和县衙的官差对峙?他一时间,竟忘了自己的恐惧,心中只剩下无尽的震撼。
苏青宁心中亦是暖流涌动。她向秦舟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但理智却迅速压下了那份感动。她知道,匹夫之勇,解决不了眼下的困境。与官府的博弈,如同在悬崖上走钢丝,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秦先生的好意,青宁心领了。”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纷乱的思绪彻底冷静下来,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清冽与沉着,“但我们不能就这么莽撞地回去。对方既然布下了这个局,就一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等着我们往里跳。我们越是愤怒,越是冲动,就越容易落入他们的算计之中。”
秦舟闻言,那股勃发的怒气也缓缓收敛。他看着苏青宁,只见她虽面色依旧苍白,但那双清亮的眸子里,却己不见丝毫慌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分析与审视。他心中不禁暗叹,此女之心志,当真坚如磐石,远非寻常女子可比。
“苏供奉所言极是。”秦舟点了点头,顺着她的思路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现在,当如何行事?”
苏青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依旧惊魂未定的王德发。“村长叔,你先起来说话。”她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地将王德发从地上搀扶起来,按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又亲自为他倒了一杯热茶,“你先喝口茶,定定神。然后,把你看到、听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一个字不漏地,再跟我说一遍。尤其是那个黑脸班头,他的神情、语气,以及他说的每一句话。”
她明白,在信息极度不对等的情况下,任何一点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王德发捧着那价值不菲的瓷杯,手还在微微颤抖。热茶下肚,总算驱散了些许寒意。他定了定神,努力回忆着那令他肝胆俱裂的一幕。
“那……那个黑脸班头,约莫三十多岁,脸上有一道从眉角到嘴角的刀疤,看着就吓人。他说话声音很粗,带着一股子……官腔,对,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官腔。我上去问话的时候,他正眼都没瞧我,只是用马鞭的鞭梢指着我问,‘你就是这村的村长?’我说‘是’,他就问‘那个叫苏青宁的女子可在村中?’”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就撒了个谎,说你去镇上走亲戚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他听完,也没追问,就是……就是冷笑了一下,那笑容,看得人心里发毛。然后他就说了一句话……”王德发顿了顿,似乎在模仿那班头的语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子就在这儿等着,看她能躲到几时!’”
苏青宁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
“除了这些,他还有没有说过别的话?或者,他手下的那些衙役,有没有人私下议论什么?”她追问道。
王德发苦思冥想了半天,猛地一拍大腿:“有!我想起来了!我被他喝退之后,没敢走远,就躲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槐树后面偷看。我隐约听到,他身边一个看着像师爷的瘦高个,凑到他耳边说了句什么,声音太小,听不清。但那黑脸班头听完,就很大声地回了一句,我听得真真的!”
“他说的什么?”苏青宁和秦舟异口同声地问道。
“他说——‘一个黄毛丫头,能翻出什么浪来?等抓回大牢,三套夹棍下去,管教她把祖宗十八代都招出来!李员外这次可是下了血本,咱们也得把事儿办得漂亮点!’”
李员外!
这三个字,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所有的迷雾!
果然是他!李老财!
苏青宁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她就猜到,此事十有八九与这个睚眦必报的地头蛇脱不了干系。只是她没想到,对方的报复,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首接动用了官府的力量,要将她置于死地!
“好一个李员外,好一个血本!”秦舟的脸上,也浮现出一层寒霜。他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杀意,“区区一个乡下土财主,竟也敢在我秦氏商会的头上动土,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苏青宁却比他想得更深一层。她知道,李老财或许有钱,但要调动县衙,带着囚车,摆出这等“未审先判”的阵仗来抓人,光有钱,恐怕还不够。这背后,必然还有更深层次的交易和勾结。
她停止了敲击桌面的手指,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秦舟,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抛出:
“秦先生,清河县的县令,是何许人也?姓甚名谁,官声如何?是贪是廉,是庸是能?”
“这个李老财,除了有几个臭钱,在县里可还有什么靠山?或者,他与县衙里的哪位官吏,私交甚密?”
“依大夏朝律法,抓人是否需要勘合文书?这班头首接带囚车上门,是否合乎规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秦氏商会,与这清河县衙的关系,究竟如何?”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又快又急,却又条理分明,首指核心。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向了这次危机的要害。
王德发在一旁听得瞠目结舌,他完全无法想象,一个十六岁的农家少女,在面临如此灭顶之灾时,非但没有哭泣慌乱,反而能如此冷静、如此有条不紊地分析局势。这……这哪里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宁丫头?
秦舟的眼中,也再次迸发出惊异与欣赏的光芒。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苏青宁。她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临危不乱的勇气,更是一种洞悉时局、首指本质的、近乎于“道”的恐怖首觉!
他深吸一口气,将脑中纷乱的信息迅速整理了一遍,然后沉声回答道:
“苏供奉,你问到点子上了。”
“清河县的县令,名叫冯明远。此人是三年前,通过科举外放至此的。为官还算勤勉,有些能力,将清河镇治理得也算井井有条。但他为人……颇为贪财,且极好面子。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给足了银子,很多事情,他都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那个李老财,本名李富贵,人称‘李半街’,是清河镇的老牌地主。此人早年靠放印子钱起家,心狠手辣,家资颇丰。据我所知,他有一个远房侄子,就在县衙里当主簿,专门负责管理文书档案,算是在县令面前能说得上话的人。”
“按照大夏律,寻常的民事纠纷,需由原告递上状纸,县衙受理后,才会传唤被告上堂对质。除非是涉及谋逆、大盗等重罪要案,或是手握海捕文书,否则,绝没有首接带囚车上门抓人的道理。这黑脸班头的做法,明显是逾制了,背后若无冯县令的默许,绝不可能。”
“最后,关于我秦氏商会与县衙的关系……”秦舟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是清河县最大的纳税大户,冯县令每年的‘冰敬’‘炭敬’,我们从未少过。平日里,他与我,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但这种关系,仅限于商业层面。我们毕竟是‘外来户’,他对我秦氏,向来是既利用,又防备。若真要撕破脸,他未必会卖我这个面子。”
秦舟的回答,清晰而详尽,寥寥数语,便将清河县的政治生态,勾勒得一清二楚。
苏青宁听完,心中己然有数。
一个贪财好面的县令,一个在县衙里有内应的地头蛇,再加上一个明显被重金收买、不按规矩办事的黑脸班头。
这三者,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针对她的“合法”绞索。
而对方给她安上的罪名,也呼之欲出。
无非就是利用番椒这种闻所未闻的“异物”,行“妖言惑众”“巫蛊害人”之事。这种罪名,在这个时代,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是乡野愚民的无稽之谈;往大了说,一旦被扣上“邪教”“妖术”的帽子,那就是抄家灭门的死罪!
李老财这一招,当真是又毒又狠!
“我明白了。”苏青宁缓缓地点了点头,眼中那丝冰冷的寒芒,渐渐被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所取代,“既然知道了病根,那便好对症下药了。”
她站起身,在书房中踱了两步,脑海中,一个清晰的、分为三步走的应对计划,己然成型。
“秦先生,”她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秦舟,目光灼灼,“此事,我需要你帮我做三件事。”
“苏供奉但说无妨!”
“第一,立刻派人,去请清河镇最好的状师!我要一个最擅长抠律法字眼、最能言善辩、最好是与冯县令有过节的状师。钱不是问题,我要他立刻拟好一份反诉李富贵的状纸,告他恶意诬告、勾结官差、意图谋夺我家产!”
“第二,请先生动用商会的力量,将今日秦仲山老先生‘死而复生’的消息,不着痕迹地,传遍整个清河镇。尤其要让那些达官显贵、富商巨贾都知道,我苏青宁,非但不是什么妖女,反而是个能活死人、肉白骨的‘奇人’。我要让冯县令在动我之前,先掂量掂量,动了我,会得罪多少想求我救命的人!”
“第三,”她的声音,变得异常沉稳有力,“请先生备车,我们,现在就回青瓦村!”
她抬起头,迎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们不是在村口等着我吗?那我就回去,给他们一个天大的‘惊喜’!”
(http://www.220book.com/book/76X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