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57章岁暮暖居,墨韵绵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真相隐藏在阴影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76XJ/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真相隐藏在阴影之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互助小组的第一次书法课定在周六上午,瞿月华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她把家里的小方桌搬到客厅中央,铺上蓝布桌布,又从书房里搬出笔墨纸砚,一一摆好。羽希泉则在阳台支起晾字架,还特意找了几根细竹竿,绑上红绳,方便挂大家写好的作品。

“要不要再找几个小垫子?”羽希泉拿着竹竿,探头问客厅里的瞿月华,“张大妈和秀兰姐的腰不好,坐硬椅子久了会累。”

瞿月华正把裁好的宣纸叠成整齐的一摞,闻言抬头笑了:“早准备好了,在沙发底下呢,都是以前给孩子们做的棉垫子,软和得很。”

两人正忙活,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冯秀兰,手里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豆沙包,还有一罐子自己腌的酸豆角。“我想着大家学书法费脑子,提前蒸了点包子当点心,”冯秀兰把竹篮递过来,目光扫过客厅,“哟,都布置好了?这桌子摆得真整齐,一看就有学习的氛围。”

正说着,张大妈也来了,手里抱着一个旧砚台:“月华,你帮我看看这砚台还能用不?是我老伴年轻时用的,放了几十年,我昨天找出来擦了擦,看着还挺亮。”

瞿月华接过砚台,仔细看了看,砚台边缘有些磨损,却透着温润的光泽:“这是好砚台!你看这石质,细腻得很,磨出来的墨肯定均匀。等会儿我教你怎么保养,以后用着更顺手。”

陆陆续续的,互助小组的成员都到了。有退休的老教师,有在家带孙子的阿姨,还有几个跟羽希泉年纪相仿的老爷子,一共十多个人,把客厅挤得满满当当,却格外热闹。大家围着桌子坐好,手里拿着毛笔,眼里满是期待。

“今天咱们先从握笔姿势学起,”瞿月华站在前面,拿起毛笔示范,“握笔要‘指实掌虚’,手指要用力,掌心要留空,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灵活。”她一边说,一边走到每个人身边,逐个纠正握笔姿势。

羽希泉则在旁边磨墨,他按照王老师教的方法,顺时针慢慢研磨,墨汁渐渐在砚台里晕开,散发出淡淡的墨香。“磨墨也有讲究,”羽希泉抬头对大家说,“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快,不然墨汁容易粗,写出来的字发灰。要像咱们过日子一样,慢慢来,才能磨出好墨。”

大家都笑起来,手里的动作也慢了下来。张大妈跟着磨墨,一边磨一边说:“以前总觉得磨墨是麻烦事,现在这么一磨,倒觉得心里踏实,像小时候在老家磨豆浆似的,有滋味。”

第一次课,瞿月华教大家写“福”字。她先在宣纸上写了一个示范,笔画流畅,结构匀称,引得大家连连赞叹。“写‘福’字要注意,左边的‘示’字旁要窄一点,右边的‘畐’要宽一点,这样才平衡,”瞿月华指着字说,“就像咱们家,夫妻之间、邻里之间,都要互相包容,才能和睦。”

大家跟着临摹,有的写得歪歪扭扭,有的笔画没掌握好,却都很认真。冯秀兰写了好几遍,总觉得“福”字的“口”写得太大,有些泄气:“我怎么总写不好?看着简单,写起来这么难。”

瞿月华走过去,握着她的手,一起写:“别急,慢慢来。你看,先顿笔,再慢慢转,‘口’要写得圆润,像咱们平时说话,要温和,不能太硬。”冯秀兰跟着她的动作,果然写出了一个像样的“福”字,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家看着自己写好的“福”字,虽然不算完美,却都很有成就感。张大妈把自己写的“福”字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包里:“我要带回家贴在冰箱上,让家里人都看看,我也会写书法了!”

老教师李大爷则拿着自己的作品,对羽希泉说:“希泉,你看我这‘福’字,是不是有点刚劲?我年轻时候练过几天楷书,现在捡起来,倒觉得手不生。”

羽希泉接过字,认真看了看:“写得好!你这横画有力,竖画挺拔,一看就有功底。以后咱们可以互相交流,你教我楷书的刚劲,我跟你学怎么把字写得更稳。”

大家收拾东西准备走的时候,瞿月华拿出一个小本子:“咱们以后每周上一次课,下次课教大家写‘寿’字,准备过年给家里的老人送寿礼。大家要是有想学的字,也可以写在本子上,我提前准备。”

“我想学‘平安’!”一个阿姨举手说,“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我想写幅‘平安’寄给他,让他放心。”

“我想学‘家和’!”另一个老爷子说,“家里孙子孙女多,总爱吵吵闹闹,我写幅‘家和’挂在客厅,让他们看看,也学学和睦。”

瞿月华把大家的需求一一记在本子上,心里满是暖意。她看着满屋子的人,看着大家手里的书法作品,忽然觉得,互助小组不仅是学习书法的地方,更是大家交流心意、分享生活的港湾。

中午,大家一起吃了冯秀兰带来的豆沙包,还有瞿月华煮的小米粥。饭桌上,大家聊起自己的生活,有的说带孙子的趣事,有的说退休后的爱好,还有的说年轻时的经历,笑声此起彼伏。

“以后咱们除了书法课,还可以组织点别的活动,”冯秀兰喝了口粥,提议道,“比如下个月天气好,咱们去公园野餐,带上自己写的书法作品,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一边赏景一边交流,多好。”

“我赞成!”张大妈立刻附和,“我还可以带上我的相机,给大家拍照片,留作纪念。”

羽希泉也点头:“我可以负责准备野餐垫和零食,再带个小音箱,放放轻音乐,咱们就像年轻人一样,也浪漫一把。”

大家都笑起来,纷纷赞同。瞿月华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心里满是期待。她想起以前的自己,连跟邻居多说几句话都觉得拘谨,如今却能和大家像家人一样相处,一起规划活动,一起分享生活,这种打开心扉的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要轻松。

下午,送走大家后,瞿月华和羽希泉开始收拾客厅。他们把大家写的“福”字挂在晾字架上,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红色的宣纸上,“福”字仿佛也有了温度。

“你看,咱们的互助小组办得还不错吧?”瞿月华靠在羽希泉肩上,看着满架的“福”字,语气里满是骄傲。

羽希泉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都是你的功劳。你耐心好,又会教,大家才愿意来。以后咱们把小组办得越来越好,让更多老人找到自己的乐趣,也让社区更和睦。”

接下来的日子里,互助小组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每周的书法课如期举行,大家的字越写越好,从最初的“福”“寿”,到后来的西字吉语,再到简单的诗词,每个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除了书法课,大家还组织了野餐、逛公园、健康讲座等活动,每次活动都热闹非凡。

有一次,健康讲座邀请了社区医院的张医生,给大家讲冬季养生的知识。张医生讲完后,还免费给大家量血压、测血糖。张大妈的血压有点高,张医生特意给她开了饮食清单,还教她简单的降压操。“以前总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注意,”张大妈感激地说,“现在有了互助小组,不仅能学书法,还能了解健康知识,真是太好了。”

转眼到了年底,互助小组的成员增加到了三十多人。瞿月华和羽希泉商量着,要办一个“迎新年书法作品展”,把大家这几个月写的作品展示出来,再邀请社区的居民来参观,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魅力,也让互助小组更有影响力。

为了办好作品展,大家都忙了起来。冯秀兰负责布置场地,她找来了红色的彩带和灯笼,把社区的活动室装点得格外喜庆;张大妈负责整理作品,她把每个人的作品都贴上标签,注明作者和作品内容;羽希泉负责联系居委会,借来了展架和桌椅;瞿月华则负责写邀请函,邀请社区的领导、王老师,还有街坊们来参观。

作品展当天,活动室里挤满了人。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有“福”“寿”“平安”等吉语,有“静夜思”“春晓”等诗词,还有几幅大家合作的长卷,比如《兰亭序》节选、《千字文》片段,引得大家连连赞叹。

王老师也来了,他看着墙上的作品,眼里满是欣慰:“没想到大家进步这么快!你看这字,虽然还有些稚嫩,却透着认真和心意,比那些只讲究技巧的字更有温度。月华、希泉,你们教得好啊!”

社区领导也对作品展赞不绝口:“咱们社区的互助小组真是办得有声有色!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还传承了传统文化,以后咱们要多支持这样的活动,让社区更有活力,更有凝聚力。”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饭。羽明轩和灵佳带着孩子们也来了,还带来了刚买的烟花。大家围坐在活动室里,吃着饺子,聊着天,孩子们在旁边放着小烟花,屋里满是欢声笑语。

“这一年过得真快,”冯秀兰喝了口酒,感慨道,“以前总觉得退休后日子没意思,现在有了互助小组,有了这么多朋友,每天都过得充实又开心。”

张大妈也点头:“是啊,我现在每天都盼着上书法课,不仅能学东西,还能跟大家聊天,心里亮堂多了。以后咱们还要一起走下去,一起学书法,一起过好日子。”

瞿月华看着大家,眼里有些。她想起一年前的自己,还在为家里的琐事烦恼,还在为生活的平淡而失落。如今,她有了书法这个爱好,有了互助小组这些朋友,有了支持她的家人,日子过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精彩、都要温暖。

“新的一年,咱们有个新计划,”瞿月华举起酒杯,对大家说,“咱们要把书法课开到社区学校去,教孩子们写毛笔字,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咱们还要组织一次书法义卖,把大家写的作品卖了,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有机会学书法、学文化。”

大家都热烈响应,纷纷举杯:“好!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个计划实现!”

烟花在窗外绽放,绚烂的光芒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也落在墙上的书法作品上。“家和万事兴”“平安顺遂”“福寿安康”这些字样,在烟花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格外有力量。

羽希泉握住瞿月华的手,轻声说:“月华,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知道,老年生活也能这么精彩,也能这么有意义。”

瞿月华靠在他肩上,笑着说:“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是互助小组的伙伴。以后的日子,咱们还要一起走下去,一起在书法里寻找乐趣,一起在生活里品味甘甜,一起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最珍贵的回忆。”

窗外的烟花还在绽放,屋里的笑声还在继续。墨香混着饺子的香味,烟花的光芒映着大家的笑脸,构成了一幅最温暖、最幸福的画面。瞿月华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美好在等着他们,还会有更多的温暖在等着他们去创造、去分享。而这份藏在墨香里的幸福,这份融在邻里间的温暖,会像岁月里的美酒一样,越陈越香,越品越甜,伴随他们走过往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夜深时,瞿月华和羽希泉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晚归的邻居路过,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话题总离不开白天的作品展和新年计划。

“你看张大妈今天多开心,”羽希泉忽然开口,语气里满是笑意,“说要把自己写的‘劝学’贴在孙子书桌前,还让咱们下次课教她写‘笃学’,说要给孩子做榜样。”

瞿月华点头,想起白天张大妈拿着作品跟孙子视频时的模样,眼里满是温柔:“咱们办互助小组,不就是想让大家都能在日子里找到盼头嘛。等开春了,把书法课开进学校,看着孩子们握笔写字的样子,肯定更热闹。”

两人走到家门口,羽希泉掏出钥匙开门,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今天王老师偷偷塞给我的,说这是他珍藏的狼毫笔,让我转交给你,说你教大家写字用心,该用支好笔。”

瞿月华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毛笔杆上刻着“墨韵”二字,笔毛柔软却有韧性。她轻轻抚摸着笔杆,心里满是感动:“明天上课,我就用这支笔给大家示范,也让王老师放心,咱们肯定能把书法教好,把这份心意传下去。”

进屋后,瞿月华把毛笔小心翼翼地放进笔筒,又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空。远处还有零星的烟花在绽放,像落在黑夜里的星星。羽希泉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她:“累了吧?今天忙了一天,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跟大家商量义卖的事呢。”

瞿月华靠在他怀里,轻轻点头:“不累,心里踏实。以前总觉得日子过得空落落的,现在才知道,有事做、有人陪、有盼头,就是最好的日子。”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书桌上的宣纸上,也落在那支“墨韵”毛笔上。瞿月华知道,新的一年里,还有很多事要做——教孩子们写字、筹备书法义卖、和互助小组的伙伴们一起逛花市、种上期待己久的月季和茉莉……这些平凡的小事,像一颗颗的种子,会在时光里慢慢发芽,长成满庭芬芳,把往后的日子,都酿成最甜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76X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真相隐藏在阴影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76X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