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 朔风卷甲兵,河朔决战定乾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空穿梭各大阵营归位:大宋义军 http://www.220book.com/book/777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北宋政和元年十二月(1111年12月),朔风卷着碎雪掠过黄河故道,中原战局迎来决战时刻。太行军与梁山对大名府的围攻进入第七阶段,尉迟北投奔太行、蔡庆归附梁山,为这场持久战注入新变数;清风山的覆灭与二龙山青州战事的收官,则让年末的烽火更添几分悲壮与决绝。这个腊月,刀光与雪光交织,义军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河朔大地的归属即将尘埃落定。

太行军:尉迟北来投,大名府第七阶段破内城

尉迟北归山,双鞭震敌胆

十二月初二,太行山下传来熟悉的马蹄声——尉迟南之弟尉迟北率百余名亲兵来投。这位善使单鞭的猛将,曾与兄长共守河东,听闻尉迟南在太行军受重用,遂杀散押送他的官军,星夜赶来汇合。秦琼见他“鞭法刚猛,不输其兄”,当即任命为“马军右副将”,与尉迟南组成“双鞭阵”,专司攻坚。

兄弟俩初合兵便显威力:十二月初五的西城攻防战中,尉迟南以双鞭护住阵脚,尉迟北单鞭如电,接连劈开三道鹿砦,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程咬金看得抚掌大笑:“这对兄弟,比俺的三板斧还管用!”

大名府第七阶段:内城巷战决胜负

太行军围攻大名府的第七阶段,核心是内城争夺。守军依托府衙、粮仓等据点顽抗,甚至放火烧毁街巷阻碍进攻。徐茂公定下“围三缺一”之计:命单雄信、王君可猛攻南、北、西三面,留出东门缺口,诱使守军突围。

十二月初八黎明,总攻开始。尉迟南、尉迟北的双鞭队如铁犁般撕开防线,夏玉山的蛇矛营在巷战中左冲右突,王伯当的弓箭手则占据屋顶制高点,压制守军火力。至午时,粮仓被攻破,守军见粮草断绝,军心大乱,果然从东门溃逃,却一头撞进屈突通兄弟的埋伏圈,死伤过半。

战至黄昏,太行军控制内城大半,仅剩知府府邸仍在顽抗。秦琼命人喊话劝降,却遭乱箭回应,当即下令火攻。烈焰中,守军终于崩溃,知府被擒,坚守数月的大名府西城彻底落入太行军之手。魏征连夜张贴安民告示,命士兵“不得擅入民宅”,雪夜中的大名府,终于有了一丝安宁。

梁山:蔡庆归附,大名府第七阶段克东城

铁臂膊上山,刑律添新规

十二月初六,梁山迎来一位特殊的好汉——原大名府两院押狱蔡庆。此人因兄长蔡福被知府所杀,怀恨在心,趁梁山攻城时打开东门内锁,率狱中囚徒倒戈。曹洪见他“精通刑律,处事公正”,任命为“军法司副统领”,协助广惠整顿军纪。

蔡庆到任后,修订了“战俘处置条例”,规定“降兵不杀、罪官不虐”,十二月中旬处理大名府战俘时,仅处死三名血债累累的将领,其余皆编入辅兵营,此举让“梁山仁义”的名声更盛,不少官军听闻后竟主动来降。

梁山打大名府第七阶段:东城破城收官

梁山第七阶段的攻势首指大名府东城,曹洪与卢俊义定下“梯次推进”战术:先以凌振的炮兵团轰击城墙,再让马军五虎将撕开缺口,步军随后清剿,水军则封锁护城河防止逃窜。

十二月初十,炮声震彻雪原。凌振新造的“风雪炮”(适应低温的改良火炮)威力惊人,将东城城墙轰开两丈宽缺口。卢俊义的枪阵如银龙贯入,关胜、林冲的马军左右夹击,蔡庆则带着囚徒营在后方维持秩序。战至午后,东城守军全线溃败,知府的亲卫营被岳飞的背嵬军围歼,东城宣告失守。

至十二日,梁山军与太行军在大名府中心大街会师,两军士卒虽分属不同阵营,却并肩扑灭余火、救助百姓,雪地上的血迹与军民共饮的热酒,交织成乱世中难得的温情画面。这座被围攻半年的河北重镇,终于迎来易主时刻。

清风山灭山:孤寨末路的悲歌

与大名府的胜利形成对比的,是清风山的覆灭。这座由燕顺、王英、郑天寿占据的山寨,因拒绝与梁山联合,又在十一月劫掠了朝廷漕粮,引来济州、濮州官军的联合围剿。

十二月初三,官军以“火攻”对付清风山的木寨,燕顺率部拼死抵抗,王英却在突围时因贪恋财物延误时机,导致寨门被攻破。郑天寿为掩护百姓撤退,中箭身亡;燕顺力竭被擒,押至东京问斩;王英虽侥幸逃脱,却成了孤家寡人,清风山终成一片焦土。消息传至梁山,曹洪叹息:“聚义者,当以百姓为念,否则再强也难长久。”

二龙山打青州第五阶段:收官青州定关西

二龙山的青州战事在十二月进入收尾阶段,鲁智深与武松定下“围府衙、困残敌”的策略,不再强攻,只断其水粮,待其自溃。

十二月十五,青州知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率残部试图从西门突围,却被崔慧娘的伏兵拦住。武松赤手空拳生擒知府,施恩则带人安抚百姓,花荣的马军控制各城门防止乱兵劫掠。至十七日,青州全城平定,二龙山军在此设立“安抚使司”,以“轻徭薄赋”收拢人心。

鲁智深站在青州城头,望着雪中的城池对武松道:“白虎山、桃花山都没了,咱二龙山得守住这地盘,让百姓过个安稳年。” 武松点头,戒刀在雪光中闪着寒光——这个冬天,二龙山终于在关西站稳了脚跟。

腊月烽火:格局落定待春归

1111年12月的中原,战火随着大雪渐歇,却己重塑了河朔格局。太行军与梁山共克大名府,虽未合兵却形成“东西分治”之势;二龙山拿下青州,成为连接河东与河北的枢纽;而清风山的覆灭,则再次印证了“孤立无援必遭败亡”的乱世铁律。

尉迟北与蔡庆的加入,不仅增强了义军战力,更完善了军政体系——太行军的马军更善攻坚,梁山的军法更趋严明。雪夜中,大名府的百姓开始重建家园,青州的商户重新开门,梁山泊的水军在冰封的湖面上操练,处处透着“战后新生”的气息。

十二月末,秦琼在太行军大营犒赏将士,曹洪在梁山摆下庆功宴,鲁智深在青州府衙写春联,三位首领虽相隔千里,却都望着同一片星空。这个冬天,他们在血火中奠定了根基,只待开春后,让义军的旗帜插向更远的地方。

1111年的最后一个月,烽火暂歇,却酝酿着更大的风暴。中原大地在雪下积蓄力量,等待着1112年的惊雷——那将是义军与宋廷决战的开始,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序章。

时空穿梭各大阵营归位:大宋义军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时空穿梭各大阵营归位:大宋义军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77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空穿梭各大阵营归位:大宋义军 http://www.220book.com/book/777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