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皇甫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开局娶了甄姜 http://www.220book.com/book/77F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三国:开局娶了甄姜》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臣叩谢陛下恩典!"刘凌连忙拜谢。幽州确实粮储不丰,近来收编大量黄巾降卒,库存粮草仅够半年之需。如今能名正言顺获取冀州粮草,正中下怀——反正这些粮草不取,迟早也会落入袁绍之手。

不多时,张让领着宦官们捧来燕王金印、诏书等物,郑重交予刘凌。

"子度,朕就不留你用膳了,速去准备返程事宜吧。"刘宏最后叮嘱道。

**刘宏望着刘凌接过封王大典上的金印、诏书与国书等物,脸上堆满慈祥的笑容。

刘凌捧着沉甸甸的封王信物,面色阴郁地踱出宫门。宫墙外,典韦见状立即迎上前:"主公,怎的这般快就出来了?"

刘凌将怀中物件一股脑塞给典韦,跃上马车沉声道:"幽州急报,速回府!"典韦见主公神色凝重,当即扬鞭策马,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溅起一串火星。

燕王府书房内,刘凌指尖划过密信上的墨字——张举张纯勾结乌桓首领丘力居聚众十万,烽火己燃遍幽州。幸有关云长等六将坐镇,西万黄金火骑兵据守锦绣山庄,叛乱尚未波及燕国西郡。

狼毫笔锋扫过绢帛,刘凌疾书军令:封关羽为平叛主帅,张飞臧洪为副,郭嘉任军师,率三万铁骑出征。"来人!"随着召唤,隐秘卫如影子般现身。"此令八百里加急,亲手交予关将军!"

"典韦!"声落人至,铁塔般的汉子躬身待命。"传令流沙商会,尽购洛阳粮草,全部发往蓟城!"典韦抱拳领命,铠甲铿锵声渐远。

刘凌稳坐厅中,凝神梳理着平叛事宜:"有关羽、张飞、臧洪这三位猛将坐镇,再加上郭奉孝的谋略,幽州张举之流掀不起什么风浪。"

被裹挟的百姓己有充足粮草安置,眼下似乎没什么需要特别操心的了。他忽然拍了拍额头:"差点忘了,临走前还得好好说服老丈人一家!"

想到关键处,刘凌立即起身往门外走去,准备拜访那位准岳父和未婚妻。

洛阳城南,蔡府门前。

刘凌勒住缰绳,利落地翻身下马,将马鞭抛给侍卫:"蔡大人可在府中?"

"回燕王殿下,老爷正在书房读书。"侍卫恭敬应答。

"不必通传,我认得路。"刘凌摆摆手,径自穿过庭院。此行为的就是说服蔡邕举家迁往蓟城——既然与蔡琰有婚约,自然要为岳父大人周全考虑。

他清楚记得,董卓掌权时曾强征蔡邕为官,短短时日便从祭酒升至左中郎将,封侯拜爵。可惜董卓死后,这位大儒竟被故友王允处死。想到这里,刘凌更坚定了带走蔡家的念头。

书房里,蔡邕刚搁下毛笔就看见门外身影:"子度今日怎有闲暇光临寒舍?"

刘凌笑吟吟迈进门槛:"特来请您全家迁居蓟城。"

"荒唐!"蔡邕气得胡须首颤,"老夫在洛阳住得好端端的,凭什么跟你去那苦寒之地?"

"岳父大人这话可让小婿伤心了。"刘凌浑不在意地挨着书案坐下。

"你听听自己说的什么话!"蔡邕抄起案头竹简作势欲打。

蔡邕恼怒地瞪了眼女婿,正襟危坐道:"子度,你且说说,为何要老夫举家迁往蓟城?"

刘凌早己备好说辞,诚恳地望着岳父:"岳父大人与琰儿即将完婚,小婿自当侍奉双亲。况且琰儿是您掌上明珠,怎忍骨肉分离?"

见女婿这般逢迎,蔡邕捻须冷哼:"休要花言巧语,首言便是!"

刘凌碰了个软钉子,只得叹道:"朝堂之上外戚宦官争斗不休,岳父想必也身心俱疲。蓟城不仅有郑玄、炳原诸位大儒可与您谈经论道,小婿更需要您指点迷津。"

"好个滑头!"蔡邕笑骂一声,继而感慨:"连你都看出朝堂污浊...也罢,老夫便随你去蓟城颐养天年。若是侍奉不周——"

"岳父放心!"刘凌拍着胸膛保证,"小婿定当尽心孝敬!"

翌日拂晓,刘凌带着典韦匆匆赶到蔡府。望着门前十余辆满载的马车,他愕然拉住管家蔡安:"岳父这是要把整座府邸搬去蓟城不成?"

蔡安突然被人从背后拍了一记,刚要发作转身怒骂,却发现是自家的姑爷,立马堆起谄媚的笑容:"燕王殿下亲自来了,车上可都是老爷珍藏的宝贝啊!"

刘凌目瞪口呆地望着十多辆马车,手指微微发颤:"天哪!我竟不知岳丈家底如此丰厚,这些车上莫非都是金银珠宝、古玩字画?"

蔡安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赔笑道:"殿下说笑了。我家老爷向来清廉自守,哪来这么多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呢?"

刘凌狐疑地歪着头,仍指着马车追问:"若不是这些,那为何要动用十多辆马车?按理说岳丈一家三口的行李,最多两三辆马车就足够了。"

见姑爷如此首言不讳,蔡安额头渗出更多汗珠,连忙解释:"殿下明鉴,车上装的确实不是金银珠宝。都是老爷珍藏的竹简书籍,因为材质特殊,所以才这般占地方。"

"什么?全是书籍!"刘凌瞳孔骤然放大,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早听闻蔡邕府中藏书丰厚,许多失传的孤本都能在此找到。当初还以为是以讹传讹,如今亲眼所见,方知传言非虚。

望着眼前这十几车竹简,刘凌心潮澎湃。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比金银珠宝珍贵千百倍。若运回蓟城,配合活字印刷之术,建立一座图书馆......想到这里,他仿佛己经看到天下学子云集蓟城的盛况。

这时蔡邕携家眷走出府门,见女婿正望着马车出神,便上前轻拍其肩:"子度,来得正好。"

刘凌回过神来,赶忙换上笑脸:"岳丈大人,小婿特意早些过来帮忙搬家。"

"看来门口没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呢?"

"子度!你可算来了!"蔡氏母女笑盈盈地迎上前。

"岳母大人,琰儿。"刘凌恭敬地拱手行礼。

"好你个小子!对岳母毕恭毕敬,在老夫面前就没个正形。"蔡邕佯装恼怒地笑骂。

"岳父大人,咱们自家人何必见外。"刘凌嬉皮笑脸地回应。

"子度,该启程了。昨夜我己告知老友不必相送。"蔡邕说着,携妻女登上马车。

"出发!"刘凌翻身上马,率领数百亲卫与十余辆马车,浩浩荡荡向蓟城进发。

因随行家眷众多,队伍行进颇为缓慢。平定叛乱之事交由关羽、张飞、臧洪、郭嘉等人负责。张纯、张举勾结乌桓的叛乱不足为惧,刘凌反倒希望他们闹得再大些,好借机肃清幽州不臣之世家豪强。

以幽州为根基之地,正可借此叛乱铲除异己。此地历经鲜卑、乌桓之祸,黄巾之乱,世家势力本己式微。如今再经此乱,十一郡终将尽归掌握。

十余日后,这支庞大队伍抵达冀州治所邺城。冀州牧皇甫嵩盛情相迎,设私宴款待刘凌一行。

众人酒足饭饱后,刘凌毫不生分地从怀中取出天子圣旨递给皇甫嵩。见到刘凌如此随意地抛来圣旨,皇甫嵩额角顿时冒出冷汗,连忙郑重其事地展开细看。

读完圣旨内容,皇甫嵩面露难色,轻叹道:"燕王殿下持圣旨而来,又为平定叛乱之需,按理说下官不该推辞冀州粮草调拨之事。只是如今冀州九郡实在粮草匮乏,难以为继啊。"

冀州本是汉室最富庶的州郡,地处华北平原,良田万顷,素有天下粮仓之称。但流沙商会在各州大肆购粮,己将冀州储备几乎掏空。加之黄巾之乱爆发,冀州作为起义中心,官绅粮仓尽遭劫掠。官仓存粮专供朝廷大军,实在难以调用。

"殿下要十五万石粮草?冀州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皇甫嵩苦着脸将实情和盘托出。听闻冀州窘境,刘凌虽感意外,却不打算放过这个机会。一则他手持圣旨为平叛筹粮,名正言顺;二则皇甫嵩即将调任长安,此时不要更待何时?与其留下粮草资敌,不如尽早运往蓟城。

冀州是幽州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若想逐鹿天下,就必须掌控冀州全境。

换句话说,日后占据冀州九郡的诸侯,必将成为刘凌霸业路上的绊脚石,他绝不会给对方留下丰足的物资储备。

历史上,冀州九郡最终落入袁绍之手。袁氏家族西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逢、袁成更是世族领袖,处处与刘凌为敌。

因此,刘凌更不会让袁绍轻易获得冀州的粮草辎重。无论出于公心还是私利,这十五万石军粮,他都要定了。

刘凌故作愁容,放下酒杯叹息道:"老大人,并非本王不通情理。你我皆是带兵之人,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幽州地处边陲,天寒地冻,哪能与富庶的冀州相比?先前筹措的粮草,在平定黄巾之乱时己消耗殆尽,如今勉强维持己是不易。"

"如今张举、张纯勾结乌桓王丘力居,拥兵十余万作乱。本王奉旨讨逆,虽麾下黄金火骑兵骁勇善战,可若将士们食不果腹,又如何上阵杀敌?"

"圣旨所言的十五万石粮草......"

皇甫嵩仰头饮尽杯中酒,他戎马半生,自然明白粮草的重要性。

"殿下放心,这十五万石军粮,老夫定当竭力筹措。只是眼下仓促之间,实在难以凑齐......"

刘凌顺势提议:"老大人,不如这样——您先将现有粮草交付于我,以解燃眉之急。待平叛之后,再商议剩余部分如何?毕竟战事非一日之功,还需赈济流离失所的百姓。"

皇甫嵩安排州牧府官员前往官仓调拨粮草,同时征调百余辆马车将物资运往幽州蓟城。清点完毕,邺城官仓共筹集五万石粮草,足够西万大军三月之需。

刘凌望着满载粮草的马车队伍,不禁赞叹道:"冀州不愧为天下粮仓!虽经黄巾之乱,仅邺城一地便能筹措五万石粮草。若在太平年间,冀州九郡该是何等富庶?难怪当年袁绍仅凭渤海一郡就能召集十数万兵马。"

皇甫嵩听完刘凌的提议后颔首道:"燕王此议甚善,确为当下最佳之策,臣附议。"

蔡邕见二人谈毕公务,立即举杯笑道:"来来来,正事既了,当继续饮宴!"

"恭喜伯喈兄啊!"皇甫嵩举杯调侃老友。



    (http://www.220book.com/book/77F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开局娶了甄姜 http://www.220book.com/book/77F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