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开始以一种近乎燃烧的速度,飞速流转。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对于滨城的整个互联网技术圈来说,是充满震动与不解的一周。
一匹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野蛮人”,正挥舞着巨额的钞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姿态,对着各大公司的墙角,挥起了锄头。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灵境科技”。
一个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听说过的名字。
但它开出的条件,却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
“两倍薪资+期权”,这简单粗暴的六个字,像一颗深水炸弹,在滨城各大技术论坛和猎头圈子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个骗局。
毕竟,滨城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也是互联网重镇,盘踞着不少大厂的分部和独角兽公司。这里的技术人才,薪资水平本就不低。敢开口就是“翻倍”,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然而,当第一个接到面试电话,并抱着怀疑态度去环球金融中心走了一遭的后端大神,在论坛上发出一篇标题为《我人傻了!那个开两倍薪资的公司,竟然是真的!坐标环球金融中心顶楼!》的帖子后,整个舆论彻底被引爆了。
帖子里,详细描述了他所看到的一切。
云端之上的整层办公室、270度环景落地窗、正在紧急施工的、充满未来感的装修现场、以及那位年轻得过分、却对技术架构的理解深刻到令人发指的CTO侯俊。
最关键的,是他匿名晒出的、那份当场就发给他的、薪资栏上的数字让他心惊肉跳的Offer。
这篇帖子,就像病毒一样,迅速传遍了滨城技术圈的每一个角落。
“卧槽!真的假的?环球金融中心顶楼?那地方租金得多少钱?”
“两倍薪资……我现在的月薪是30K,翻倍就是60K?年薪快百万了啊!这公司是挖到金矿了吗?”
“我查了一下这家公司,注册资本两千万!刚增资的!法人叫林渊,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
“楼上的别查了,我己经接到电话了!面试官是侯俊,滨大计算机系的那位,拿过ACM金牌的大神!我这就去会会他!”
一时间,灵境科技,成为了滨城技术圈最神秘,也最热门的话题。
无数简历,如同雪花般,涌向了侯俊的邮箱。
而此刻的侯俊,正经历着他人生中最“爽”,也最累的一周。
装修得热火朝天的办公室里,他和几个秦氏集团临时借调过来的人事,在一角临时搭建起来的面试区,开始了地狱般的面试车轮战。
他一天要面试超过二十个人。
这些人里,有来自一线大厂的核心骨干,有本地独角兽公司的技术总监,也有刚刚毕业、但才华横溢的顶尖应届生。
一开始,他还因为自己“CTO”的身份而有些紧张。但很快,他就进入了状态。
他按照林渊的指示,牢牢把握着两条标准。
第一,技术必须过硬。他会用最刁钻、最深入的技术问题,去考验每一个面试者的基本功和知识深度。任何一个基础不牢、试图蒙混过关的人,都会被他毫不留情地刷掉。
第二,必须要有“创业精神”。他会问每一个面试者一个相同的问题:“如果项目需要,你愿意连续一个月,每天只睡西个小时吗?”
这个问题,刷掉了近一半的人。
留下来的,都是一群眼睛里闪着光的、真正渴望做成一番事业的“技术疯子”。
短短七天时间,侯俊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窝深陷,胡子拉碴,但他的眼神,却亮得吓人。
因为,他真的做到。
一支由二十名精兵强将组成的、堪称豪华的初创技术团队,己经集结完毕。
他们中,有负责底层架构的P8级大神,有精通高并发处理的算法专家,也有对用户体验有着偏执追求的前端大牛。
这二十个人,任何一个单拎出去,都是各大公司抢着要的香饽饽。
而现在,他们都将汇聚在“灵境科技”这面初生的旗帜之下。
……
与此同时,在办公室的另一个角落,一个被临时用隔音板围起来的独立空间里,陈默也进入了一种近乎“六亲不认”的闭关状态。
这个空间,被他命名为“神国之心”。
里面,没有窗户,只有一排排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机柜。那是秦氏集团按照他列出的、堪称“奢侈”的清单,紧急采购回来的、全世界最顶尖的图形服务器和计算集群。
这些冰冷的机器,总价值超过五百万。
而它们,现在都成为了陈默一个人的“玩具”。
陈默就坐在这片由服务器组成的“钢铁森林”中央,他的面前,是五块巨大的曲面显示屏,将他360度环绕。
屏幕上,代码如瀑布般倾泻,城市的数字模型在飞速构建,无数的数据流在他的指尖汇聚、碰撞、重组。
他己经在这里,连续待了七天七夜。
饿了,就啃几口面包;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两个小时。
除了林渊每天会进来给他送一次饭,和他简单交流一下进度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踏入这个空间半步。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造物主,正在用代码和数据,一点点地,创造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
而林渊,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总指挥,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开局删代码,我打造科技帝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同样没有闲着。
他没有像侯俊和陈默那样,将自己投入到具体的执行工作中。他的战场,在更高,也更广阔的地方。
这一个星期,他几乎跑遍了滨城所有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政府部门。
交通局、规划局、城管局、数据资源管理局……
一开始,他拿着那份中标文件去敲门的时候,没少吃闭门羹。那些在体制内待久了的“老油条”,根本不把这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放在眼里。
一份中标文件,并不能代表一切。项目要真正落地,需要无数个部门的配合和数据接口的开放。而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有人想卡你一下,都足以让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林渊很清楚这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潜规则。
但他有自己的破局之法。
他没有去送礼,也没有去拉关系。
他只做一件事——展示。
在交通局,他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向那位对他爱答不理的处长,展示了一个基于滨城现有公开交通数据,构建出的简陋版“交通拥堵预测模型”。
这个模型,虽然粗糙,却能提前十五分钟,精准预测出城市主干道上即将发生的拥堵点,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当那位处长亲眼看到模型预测的一次拥堵,与十五分钟后交警指挥中心传来的实时路况完全吻合时,他脸上的轻慢,瞬间变成了震惊。
在规划局,林渊展示了陈默引擎的早期DEMO。当屏幕上出现一个可以随意缩放、并且能够模拟日照、风向、人流等多种环境因素的、1:1的城市中心区数字模型时,整个会议室的规划专家们,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未来所有的城市规划,都可以在这个数字沙盘上,进行亿万次的推演,以找到最优的方案,从而避免现实中那些耗资巨大却效果不佳的“拍脑袋工程”。
……
林渊就像一个高明的布道者,他没有去乞求这些部门的“支持”,而是用一个个无可辩驳的、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政绩的“未来应用”,去“诱惑”他们。
他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与灵境科技合作,能给他们自己的工作,带来多么颠覆性的改变。
渐渐地,情况开始发生逆转。
从一开始的闭门羹,到后来的勉强接见,再到最后的主动邀请。
一个星期后,当林渊再次走进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大门时,迎接他的,是局长亲自泡好的一杯热茶。
所有的数据接口开放协议,都己经准备妥当,只等他签字。
至此,灵境科技这台战争机器,最重要的“弹药库”,被彻底打通了。
一周的时间,弹指而过。
灵境科技位于环球金融中心顶楼的新办公室,也终于完成了初步的装修。
这一天,是所有新员工正式入职的日子。
傍晚时分,当二十名滨城顶尖的工程师,第一次踏入这间位于云端之上的办公室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
办公室的设计,充满了简约的未来科技感。没有传统的格子间,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开放式工区、舒适的人体工学座椅、以及随处可见的讨论区和咖啡吧。
最震撼的,依然是那面270度的环景落地窗。
此刻,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将整片天空染成了壮丽的橘红色,远方的云层被镶上了一道道金边。脚下的城市,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如繁星般,在暮色中缓缓点亮。
站在这里,真的有一种,将世界踩在脚下的豪迈之感。
林渊就站在这片壮丽的景色前,等着他们。
他的身边,站着己经换上一身干净衣服,但眼神依旧疲惫的侯俊,以及终于走出“神国之心”,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但眼神却亮得吓人的陈默。
二十名新员工,自发地,在他们面前,站成了一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渊这个年轻得过分的CEO身上。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期待,也有一丝不安。他们放弃了之前稳定而高薪的工作,选择加入这样一家前途未卜的初创公司,无疑是一场豪赌。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他们下注的那个“庄家”。
林渊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二十张充满朝气的脸庞。
这就是他未来的班底,是他即将用来征服星辰大海的,第一批勇士。
他没有说那些鼓舞人心的客套话,也没有画任何虚无缥缈的饼。
他只是伸出手,指向了身后那片壮丽的城市夜景。
“你们看,脚下这座城市。”
他的声音,平静,却充满了力量。
“从今晚开始,它的心跳,它的呼吸,它的每一条血管里流淌的数据,都将与我们紧密相连。”
“我们的工作,将不再是写一行行冰冷的代码,也不是做一个个无关痛痒的功能。”
“我们是在为这座千万人口的伟大城市,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灵魂!”
“这,是一件前无古人,也足以改变未来的事业。”
“欢迎各位,加入这场伟大的战争。”
林渊转过身,面对着所有人,眼神炽热如火。
“现在,我宣布,灵境科技,智慧城市项目组,正式成立!”
“我们的战争号角,从此刻起,正式吹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J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