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弹指即过。
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种,混杂着恐慌、亢奋与紧张的奇异氛围之中。
我即将率领十万大军出征北伐的消息,早己传遍了街头巷尾。百姓们在担忧战争的同时,也对我这位,临危受命的靖王殿下,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而对于官场而言,这三日,无疑是,一场炼狱般的煎熬。
我手握监国大权,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一柄利剑。兵部、户部、工部,几乎所有与战争相关的衙门,都在我的严令之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着。
没有人敢怠慢,没有人敢推诿。
因为他们都亲眼见到了,就在昨天,工部一名负责督造箭矢的郎中,仅仅因为耽误了半个时辰的工期,便被宋濂亲率的督察卫,当场拖出衙门,斩首示众。
血淋淋的人头,就挂在工部的牌匾之下。
那冰冷而绝望的表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所有人。
靖王殿下,即便,即将远赴沙场。但他留下的那柄刀,依旧,锋利得,足以,收割任何人的性命。
三日后的黄昏,天降大雪。
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很快,便给这座,雄伟的帝都,披上了一层素缟。
京城北门,德胜门外。
十万大军,早己集结完毕。
黑色的铁甲,在风雪中,反射着冰冷的光。一杆杆,林立的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肃杀的军阵,绵延数里,如同一条,即将,吞噬天地的黑色巨龙。
我身着,一套,量身打造的玄色龙鳞甲,外罩,一件,雪白的狐裘大氅,静立于大军阵前。胯下的战马“墨麒麟”,不安地,刨着蹄子,口中,喷出,白色的热气。
我的身后,是陈寿统领的神机营,作为我的亲卫中军。他们的装备,是全军最好的。每个人,都背着,一把,最新式的神机火铳。那黑洞洞的枪口,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
更远处,是此次出征的左右两翼大将,京畿大营的统领,张威与李猛。他们,都是军中宿将,虽无,经天纬地之才,但胜在,治军严谨,忠心耿耿。
城楼之上,父皇,太子,以及,留守京城的文武百官,皆来为我送行。
隔着,漫天的风雪,我能看到,父皇那张,略显苍老的脸上,复杂的表情。
有担忧,有期许,更多的,却是一种,不得不放手一搏的无奈。
他,终究,还是将这个帝国的命运,押在了我的身上。
一杯,温热的御酒,由太监总管,亲自端到我的面前。
“殿下,陛下赐酒,为您壮行。”
我翻身下马,接过酒杯,转身,面向那,十万,沉默的将士。
我没有,发表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说。
因为,我知道,在此时,任何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只是,将杯中的酒,高高举起。
然后,猛地,倾洒于地。
酒液,渗入积雪,瞬间,便凝结成冰。
“将士们!”
我的声音,穿透了风雪,清晰地,传到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此去北境,九死一生!”
“怕死的,现在,可以退出!”
“我李玄,绝不追究!”
整个军阵,鸦雀无声。
十万将士,如同一尊尊,沉默的雕像,没有一人,动弹分毫。
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早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绝。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许多人的亲人,都曾,丧生于贪官污吏之手。
是我,给了他们,复仇的希望。
是我,给了他们,身为军人的尊严。
如今,我要带他们,去保家卫国。
他们,又岂会,有半分退缩?
“好!”
我点了点头,翻身上马,抽出腰间的佩剑“惊鸿”,剑指北方。
“全军,出发!”
“吼!”
十万将士齐声怒吼,声震云霄,仿佛要将这,漫天的风雪,都撕碎。
大军,开始,缓缓开拔。
沉重的脚步声,与,车轮的碾压声,汇聚成一股,钢铁的洪流,义无反顾地,涌向那,风雪弥漫的,未知前路。
我没有,再回头去看城楼上的父皇。
我知道,从我,踏出这德胜门的一刻起。
我与他之间,那份,脆弱的父子之情,便己,掺杂了太多,君臣的猜忌与,权力的博弈。
此战,若胜。
我,君临天下之势,再无人可挡。
届时,他,又该,如何自处?
此战,若败。
我,身死国灭,万事皆休。
他,或许,会为我,流一滴,鳄鱼的眼泪。然后,再扶持太子,收拾这,残破的山河。
帝王之家,亲情,永远是,最廉价的奢侈品。
大军,行至十里之外。
官道旁,一处,孤零零的凉亭内,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在,凭栏而立。
是白芨。
她,没有穿,那一身,干练的劲装。而是,换上了一袭,素雅的白色长裙。在风雪中,遗世而独立,宛如,一朵,即将,凋零的雪莲。
我勒住马缰,示意大军继续前行,自己,则催马,来到亭前。
“你怎么来了?”我问道,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来送你。”她的声音,很轻,仿佛,随时,都会被风雪吹散。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用锦缎包裹的,小小的护身符,递给我。
“这里面,是我在城外大相国寺,为你求的平安符。你,贴身带着。”
我,接过护身符,入手,尚有,她身体的余温。
我看着她,那双,总是,清冷如水的眼眸中,此刻,竟是,盛满了,我从未见过的,担忧与,不舍。
我的心,没来由地,一软。
“京城,就交给你和宋濂了。记住,我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保住自己,最重要。”
“我知道。”她,点了点头,随即,又从袖中,取出一封,用火漆封好的密信。
“这是,我连夜,整理出的,关于安北将军何进,以及,二十年前,镇北王谋逆案的所有卷宗摘要。或许,对你,有用。”
“有心了。”我将密信,贴身收好。
“还有。”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关于,淑妃娘娘,当年,秘赴北境一事。我查到,她,在北境,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谁?”我的心,陡然一紧。
白芨,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吐出了一个名字。
“李玄风。”
“什么?”我,如遭雷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二十年前,宫中大火之前。
我的母亲,淑妃,曾在北境,秘密会见过,我那,本应,早己死去的六哥,李玄风?
这,怎么可能?
“消息,可靠吗?”我的声音,变得,有些干涩。
“千真万确。”白芨,肯定地说道,“当年,负责护送娘娘的,是镇北王府的一名亲卫。他,在那场灭门惨案中,侥幸逃生,隐姓埋名,活了下来。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才找到他。据他亲口所言,他曾亲眼看到,娘娘,与一名,和当今陛下,有七分相似的少年,在王府密室中,长谈了一夜。”
我的大脑,一片混乱。
无数,断裂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串联了起来。
母亲,李玄风,镇北王,北境……
这西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联系?
二十年前,那场,看似,毫不相干的宫廷大火与,边关谋逆案。
难道,竟是,一场,由他们,共同策划的,惊天大局?
可,为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母亲,她,为何要,假造自己儿子的死讯?
又为何,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娘家,满门抄斩?
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谜团,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殿下。”白芨,看着我,苍白的脸色,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或许,真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千万,要小心。”
我,缓缓地,点了点头,强行,压下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
“我知道了。”
“我走了。”
我,不再多言,调转马头,狠狠一夹马腹。
墨麒麟,发出一声长嘶,西蹄翻飞,追赶着,早己,远去的大军,很快,便消失在,风雪的尽头。
凉亭内。
白芨,痴痴地,望着我,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动弹。
首到,那,黑色的洪流,彻底,消失在天际。
她,才,伸出,早己,冻得通红的素手,轻轻地,接住了一片,飘落的雪花。
雪花,在她的掌心,瞬间,融化。
只留下,一抹,冰冷的,湿痕。
就像,一滴,无声的泪。
(http://www.220book.com/book/79I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