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的手还停在钻头根部那道接缝上,指尖压着金属与纤维交界处的微小起伏。控制箱的指示灯在他脸上跳动,红绿交替,像某种无声的倒计时。
他没抬头,只是低声说:“别再往下打了。”
陈曦正盯着仪表盘上那串持续波动的信号流,听见这话猛地一怔:“可数据还在传回来,它还能走……”
“它己经说了够多。”赵峰终于收回手,转身走向墙边的白板,拿起记号笔,“现在我们要听懂它说的是什么。”
李忠从钻机旁首起身,抹了把脸上的灰:“你是说,拿这钻头当探针?”
“对。”赵峰在白板上画出井道剖面,“它穿过了煤岩夹层,扛住了压力,还把每一寸受力都记下来。这些数据不是用来打更深的洞,是给我们建最后一道防线用的。”
周强靠在门框上,手里捏着一块刚取样的陨铁粉,听到这儿眼睛亮了一下:“你是想把整口井变成一个会‘呼吸’的系统?”
“不止呼吸。”赵峰笔尖一顿,“要让它能‘疼’,能‘喊’,还能自己‘止血’。”
没人说话。空气里还飘着刚才测试时留下的焦味,混着金属冷却后的冷腥气。
陈曦第一个反应过来:“你是想让传感器联动气阀?一旦压力异常,自动断气?”
“前提是别误判。”赵峰点头,“上次草绳网差点烧起来,就是因为电路慢了半拍。这次不能靠人盯,得让机器自己做决定。”
李忠皱眉:“可地底震动天天有,哪次都关阀,咱们冬天喝西北风?”
“所以得学会分辨。”陈曦迅速接话,“段红那个滤波模块能识别特定频率的震动——比如结构性裂缝才会产生的共振波。我可以做个判断逻辑:只有同时满足‘高频震动+压力骤升’才触发关闭。”
“再加上一层物理保险。”周强走过来,在白板上补了一圈厚实的环状结构,“我在井壁内层喷一层高吸附性的陨铁复合层,哪怕有微量泄漏,也能当场锁住甲烷分子。就像上次刘瑶贴的药膏,只不过这次是整个井筒都在‘吸毒’。”
李忠摸着下巴:“还得有个降温的。热胀冷缩,再结实的材料也扛不住反复拉扯。”
“草绳网保留。”赵峰划掉旧方案,“但不只缠一圈。我要你们编三层——外层防火,中层吸湿隔热,内层掺进微量陨铁粉,增强导热效率。一旦温度上升,它能快速把热量散开。”
“三重保险?”陈曦喃喃道,“电子阀控、材料吸附、被动降温……真要全装上?”
“少一层都不叫稳定。”赵峰把笔拍在桌上,“我们不是为了今天能点火,是为了整个冬天都能睡踏实。”
命令一下,所有人立刻分头行动。
陈曦钻进控制间重新布线,把段红设计的小型传感器模块一个个接入主回路。他拆了三块旧继电器,换上从报废无人机上扒下来的高速开关元件,又反复测试响应速度,首到毫秒级的延迟也被消除。
李忠带着几个村民去仓库翻找麻绳和浸蜡布条,按新比例编织防护网。他一边编一边念叨:“密度要够,松了不管用;太紧又不透气……这玩意儿跟包粽子似的,得紧实还得留缝。”
周强则拎着喷枪在井壁内侧来回移动,将调好配比的陨铁浆均匀喷涂。他蹲在地上检查附着力,手指蹭过表面,留下浅浅的划痕。“硬度够了,就是韧性还得再调。”他自言自语,“要是能加点植物纤维就好了……”
“你不是有草绳吗?”赵峰路过时听见了,“剪碎了混进去试试。”
“行!”周强眼睛一亮,“碳化处理一下,说不定还能形成微型导热通道!”
忙到深夜,所有改造基本完成。
第二天清晨,测试开始。
高压模拟气流缓缓注入管道。监控屏上的压力曲线稳步上升,逼近警戒值。
陈曦坐在操作台前,手指悬在启动键上方。他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
“第一阶段,触发阈值达到——”他读着数据,“电子气阀应答!”
咔的一声轻响,主阀门瞬间闭合。与此同时,草绳网内部预埋的冷却液管路自动开启,低温液体循环流动,表层温度在五秒内下降十二度。
“吸附层工作正常!”周强举着检测仪绕井一周,“气体浓度未扩散,全部被截留在内壁!”
“结构无变形!”李忠从支护架爬下来,拍掉手套上的尘,“斜撑承压达标,冗余系数超十级地震标准。”
三盏绿灯依次亮起。
控制台上,“压力正常—吸附有效—阀门闭合”八个字清晰浮现。
现场安静了几秒。
然后不知谁先笑了一声,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
周强一把抱住陈曦:“你这破电路终于没拖后腿!”
“什么叫破电路?”陈曦挣开他,“要不是我换了继电器,你现在还在等它自己降温呢!”
李忠走过来,把手搭在两人肩上:“行了,都算立功。不过下次编网子,记得给我留点力气吃饭。”
赵峰没笑。他走到主控箱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那是从第一代失败钻头上切下来的陨铁残片。他轻轻推开面板,在预留槽位上卡了进去。
“不是装饰。”他对众人说,“是提醒。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人摔过跟头。”
周强看着那块黯淡的金属,忽然收了嬉笑:“密封性检测结果出来了,超标三倍以上。这口井,稳了。”
李忠点点头:“以后谁再说土办法不行,我就拿这草绳网抽他。”
刘瑶抱着孩子从通道口走来。她脚步很轻,怀里婴儿睡得安稳。她在气阀外壳上贴了贴手,感受了一会儿,才抬起头:“不烫,也没异味。宝宝能在这儿待了。”
赵峰走过去,蹲下身,伸手碰了碰孩子的脸颊。小家伙在梦里咂了咂嘴。
“等开春了,”他说,“给你和宝宝做个温暖的洞。”
刘瑶笑了:“那你得先把供暖管接到生活区。”
“己经在铺了。”赵峰站起身,看向井口深处,“今晚就能通暖。”
周强靠在墙边,手里还攥着检测仪。他盯着屏幕上的平稳曲线,长舒一口气,闭上眼。
李忠拍了拍他的肩:“累了吧?”
“不是累。”周强睁开眼,“是觉得……咱们真的做到了。”
陈曦摘下耳机,里面只剩下稳定的电流嗡鸣。他把它放在桌上,忽然想起什么,又拿起来贴近耳朵。
信号还在。
微弱,但持续。
像是地底下,有什么东西正在轻轻敲击岩层。
赵峰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划过新开通的能源调度界面。屏幕上,代表天然气流向的光点开始移动,从井口出发,沿着管线缓缓延伸。
第一站,是育苗温室。
第二站,是粮食烘干仓。
第三站,是生活区供暖主管。
他点了确认。
管道内的气体开始流动。
远处传来一声低沉的轰鸣,像是大地深处传来的回应。
陈曦忽然抬头:“你听到了吗?”
赵峰没回答。他的目光落在主控箱上,那块嵌入的陨铁片微微发烫,仿佛刚刚苏醒。
(http://www.220book.com/book/79K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