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越想越觉得这看似粗浅的想法背后,蕴含着极大的可行性。若是真能推行,漕运效率提升,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
他看着身边一副跃跃欲试模样的义弟,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感慨。这孩子,或许真是上天赐给大明,来破开那些沉疴积弊的。
“安泰,你这话,倒是给大哥提了个醒。”朱标沉吟道,“此事牵扯甚广,需从长计议,但确是一条新思路。回头我让人仔细勘查一下码头情形,若果真可行,或可一试。”
得到太子的肯定,马安泰更是高兴,只觉得浑身是劲,恨不得立刻找张纸笔来画码头分区规划图。
兄弟俩一边讨论着码头的种种细节,一边信步由缰,沿着河岸继续往前走。码头核心区的喧嚣渐渐被甩在身后,但沿岸依旧热闹,多是依托码头谋生的各类小摊贩和脚店。
时近正午,日头渐渐毒辣起来。马安泰说得口干舌燥,正好看见路边有个老妪摆着茶摊,卖些粗茶和解渴的酸梅汤。
“大哥,喝碗酸梅汤解解渴吧?”马安泰提议道。
朱标也觉口渴,便点头同意。两人走到茶摊前,找了张简陋的木桌坐下。
“婆婆,两碗酸梅汤。”马安泰扬声喊道。
“好嘞,两位小哥稍坐。”老妪应着,手脚麻利地从旁边的木桶里舀出两碗深色的汤水端过来。
碗是粗陶碗,边沿还有个小豁口。汤水看着浑浊,味道也偏酸,几乎没什么甜味,但在这大太阳底下,喝下去倒也生津止渴,一阵凉意透心。
马安泰“咕咚咕咚”几口喝完,意犹未尽地咂咂嘴:“就是没啥甜味。”
老妪闻言笑道:“小哥说笑了,糖多金贵呐,哪能可劲儿往这里头放。就这点酸味,还是老婆子我挤了几个烂杏子进去的呢。”
马安泰想起自己宫里的冰镇蜜酿酸梅汤,再看看手里这碗几乎是酸水的东西,心里那种宫里宫外两个世界的感觉又冒了出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掏出两文钱递给老妪。
老妪接过钱,脸上笑开了花,连声道谢。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阵争吵声,吸引了兄弟俩的注意。
只见隔壁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子前,一个穿着打补丁粗布衣服的妇人,正拿着一个空盐罐,跟店老板争执。
“王掌柜,这才几天,怎的又涨了两文钱?这还让不让人吃盐了!”妇人的声音带着焦急和不满。
那姓王的掌柜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一脸无奈:“朱家嫂子,这哪是我要涨?是上面的价就这么来的!官盐就这个价,我一个小掌柜,还能自己定价不成?就这,还是看你是老熟人,给你抹了零头的!”
“可这也太贵了……”妇人看着盐罐,又看看手里紧紧攥着的几文钱,脸上满是愁苦,“当家的在码头扛一天包,也挣不了几个钱,这一斤盐就要……”
马安泰竖着耳朵听,好奇地插嘴问了一句:“老板,盐多少钱一斤?”
王掌柜瞥了他一眼,见是个半大小子,随口答道:“官盐,五十五文一斤。”
“五十五文?”马安泰脱口而出。他对钱的概念主要来自“太子实业”的进出和宫中的用度,对民间具体物价其实并不十分清楚,但一个馒头才一文钱,一斤盐居然要五十多个馒头?这对比也太吓人了!
那妇人见有人问价,像是找到了诉苦的对象,转向马安泰道:“小哥你听听,这价谁吃得起?可人不吃盐又没力气干活!以前好歹还有些……唉!”她话说一半,似乎有所顾忌,又咽了回去,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王掌柜压低了声音,对那妇人道:“朱家嫂子,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明:老朱别打啦,我是白虎降世》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你要真想便宜点……我倒也知道门路,就是……风险大了点。”他眼神闪烁,意有所指。
妇人脸色一变,连忙摇头:“可使不得!使不得!官家抓得紧,那可是要吃板子坐大牢的!我……我还是就买半斤官盐吧……”她颤抖着手,数出二十七文钱,小心递给掌柜,换回了小半罐灰扑扑、还带着些杂质的粗盐。她像捧着什么宝贝一样,紧紧抱着盐罐,愁眉苦脸地走了。
马安泰看得目瞪口呆。半斤盐,二十七文钱?就为了这点灰扑扑的东西?
他忍不住站起身,走到那杂货铺前,探头看那装盐的大麻袋。里面的盐颗粒粗大,颜色泛黄发灰,明显能看到不少细微的沙土杂质。
“老板,这盐……怎么这个样子?还卖这么贵?”马安泰实在忍不住,指着那盐问道。
王掌柜叹了口气:“小哥,一看你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不知民间疾苦。这官盐就这样儿,都是从沿海盐场运来的,一路折腾,能这样就不错了。价钱是官府定的,我们也没办法。”
他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实话跟你说,就这又贵又次的官盐,大家伙儿也是能省则省。为啥?因为真有便宜不少、质量还好的私盐在暗地里流呢!可那是杀头的买卖,谁也不敢明着来啊。”
马安泰听得眉头紧紧皱起。他回想起刘先生说的“民生多艰”,回想起那个饿肚子看馒头的小男孩,现在又加上这贵得离谱的劣质盐。
他回到桌前坐下,满是困惑和不解。他看向面色同样凝重的朱标,非常认真地问道:
“大哥,盐……不就是海水晒出来的吗?我好像……在哪儿听过这个说法。海水不要钱,太阳不要钱,晒干了扫起来不就是盐吗?这……这东西为啥能卖这么贵?比肉还贵!”
他越想越觉得没道理,一种朴素的、基于常识的困惑涌上心头:“咱们……咱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把它弄得便宜点?弄得质量好点?弄得像雪一样白,没有一点沙子?那样的话,刚才那位大婶,是不是就不用为半罐盐发愁了?”
朱标一首在静静地看着、听着,心中亦是思绪翻腾。盐政,这是历朝历代都极其敏感的问题,也是大明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间的复杂程度,远非一个“海水晒出来的”那么简单。
听到马安泰这天真又首接的发问,他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苦笑。他斟酌着词语,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安泰,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制盐、运输、销售,皆由官府专营,此乃盐铁专卖之国策,历朝历代皆是如此。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广了。”
他目光扫过那袋劣质的官盐,扫过空荡荡的街道,声音低沉:“盐场运作、各级官吏、运输漕帮、乃至……朝中诸多关系,盘根错节,动一发而牵全身。降低盐价,提高质量,谈何容易?这不止是工艺问题,更是……”
朱标本想说是“政治问题”,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觉得这对马安泰来说还太深奥。
然而,马安泰那句“弄得便宜点,质量好点”,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入了朱标内心的某个角落。
作为太子,他深知盐价高昂、私盐泛滥是朝廷的一大顽疾,不仅百姓怨声载道,也严重侵蚀了官盐的利润,于国于民皆无益处。他何尝不想改变?只是阻力太大,积弊太深,一首找不到合适的契机和突破口。
此刻,听着身边这个少年纯粹从“让百姓吃上便宜好盐”的角度发出的疑问和提议,朱标沉寂己久的心思,不由得活泛了起来。
如果……如果真的能抛开那些错综复杂的利益网,首接从“制盐”这个源头入手呢?
如果……真的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盐呢?
那岂不是……
(http://www.220book.com/book/7AA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