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家里的酱菜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于晖就己经早早地起床了。他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然后迅速洗漱完毕,开始准备早餐。

于晖走到厨房,看到昨天剩下的红薯,他决定将它们切成小块,放在蒸笼里蒸一蒸,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食材,又能让早餐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切好红薯后,于晖又熟练地和好面,准备做一些新的葱油花卷。他将面团揉成光滑的长条,再切成均匀的小块,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饼,撒上葱花和盐,卷起来,做成一个个漂亮的花卷。

就在这时,王师傅和老陈也来到了炊事车。他们看到于晖己经开始忙碌,便主动上前帮忙。王师傅负责烧火,老陈则帮忙切菜、洗菜,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随着时间的推移,炊事车里的白汽越来越浓,那是蒸笼里的红薯散发出来的甜香,与正在制作的葱油花卷的葱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列车里。这股香气让人闻了就觉得饥肠辘辘,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美味的早餐。

“于晖,你看,今天的旅客肯定多!”王师傅指着窗外,车站里己经挤满了人,大多是带着行李的农民工,还有抱着孩子的妇女。

于晖点了点头,心里算了算,今天的点心肯定能卖完,说不定还能多蒸两笼。他拿起竹夹,把刚蒸好的红薯饼放在竹篮里,心里满是期待。

哈尔滨站的站台还积着昨夜的残雪,风裹着冰碴子刮过,把“哈尔滨—上海”线绿皮火车的铁皮车身吹得“呜呜”响,像是谁在寒冬里咽着气。于晖蹲在炊事车门口,正往煤炉里添最后一铲煤,铁铲尖碰着炉壁的脆响里,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个清亮的女声,脆得像融雪后刚化的溪流:“同志,麻烦让让,这筐子沉,别碰着你。”

他回头,先看见个半人高的藤编筐——筐沿缠着磨白的蓝布条,边角用细麻绳缝了好几道补丁,显然用了有些年头。再往上看,是个穿浅粉色碎花棉袄的姑娘,棉袄上印着小小的白梅花,洗得有些发白,却没半点油污;领口别着枚银色的梅花胸针,针脚有点歪,像是自己别上去的,衬得她脖颈又细又白。姑娘的齐耳短发用根蓝布绳扎在耳后,额角沾了点雪粒,像颗碎钻嵌在皮肤上,眼睛亮得很,正盯着他脚边的煤铲,手里还攥着筐绳,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

“不好意思,没看见你。”于晖赶紧把煤铲挪到一边,起身时才发现姑娘比他想象中矮些,大概到他肩膀,那藤编筐快到她胸口,压得她肩膀微微往一边斜。他想起前世在上海站见过的小商贩,大多是挎着布包叫卖,像这样拎着这么大筐东西的姑娘,倒是少见——尤其她把旧棉袄穿得清爽,连袖口的补丁都缝得整整齐齐,看着不像个跑买卖的,倒像个要去走亲戚的学生。

“没事。”姑娘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弯腰想把筐子往旁边挪,胳膊上的棉袄袖子往下滑了点,露出里面浅灰色的毛衣,袖口缝着块同色补丁,针脚比领口的胸针细致多了。她刚用劲,脚下突然一滑,身子往旁边歪去,于晖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了筐沿,指尖碰到藤条,糙得硌手,筐里的东西却没动静,显然码得整齐。

“小心!”于晖的声音有点急,“雪天路滑,你这筐里装的啥?这么沉。”

姑娘站稳后,赶紧松了手,脸颊有点红,把筐子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是我妈做的东北大酱、酸菜,还有点晒干的蘑菇和豆角——不是给人带的,是想带到上海去卖。”她顿了顿,声音低了点,却没藏着掖着,“上海那边冬天少见这些,我听我哥说,大学里的东北学生都想吃家乡味,我想试试能不能卖出去,再从上海买些便宜的衣服,回来哈尔滨这边卖,赚点差价。”

“你哥在上海上大学?”于晖愣了一下——前世他在上海待过几年,知道那时候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能让妹妹跑这么远做买卖,想来家里条件不算好。他看着那藤编筐,突然想起前世在工地,有个东北工友总念叨“家里的酱菜香”,说在上海买不到正宗的,只能托人从老家寄,邮费比酱菜还贵。

“嗯,我哥在复旦大学读中文系,今年大三。”姑娘说起哥哥,眼睛更亮了,“他说上海的衣服样式多,比哈尔滨便宜,我想多赚点钱,帮他交学费——他总说自己能勤工俭学,可我知道他晚上还在图书馆帮老师整理资料,累得眼睛都红了。”

于晖心里一动——这姑娘不仅有胆子,还心细,知道“南北互通”的买卖经。他刚想开口,就听见姑娘又说:“就是我头回坐长途火车,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带进去,要是被列车员说,可就麻烦了。”她的眼神里藏着点担心,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筐沿的蓝布条。

“我是这车上的炊事员,叫于晖。”于晖赶紧说,“你要是不嫌弃,把筐子放炊事车吧,那儿有空地,还能靠着煤炉,酱菜也不容易冻着。你要去几号车厢?我帮你搬过去。”

姑娘眼睛一下子亮了,像是雪地里突然开了朵花:“真的吗?太谢谢你了!我叫江蕙英,在九号车厢,靠窗的位置。我哥说靠窗能少被人挤着,还能看风景——他说从哈尔滨到上海,能看见从冬天到春天的变化。”

于晖接过藤筐,入手比想象中沉,筐底贴着他的胳膊,能感觉到里面的玻璃瓶相互碰着,却没发出响,显然江蕙英裹得严实。他跟着江蕙英往九号车厢走,雪地里的脚印一串叠一串,大多是黑色的皮鞋印、解放鞋印,只有江蕙英的脚印是浅粉色的——她穿的是双胶鞋,鞋头绣着朵小小的梅花,针脚细密,应该是自己绣的。走了两步,他忍不住问:“你这酱菜打算卖多少钱?在哈尔滨供销社,大酱也就一块钱一瓶。”

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