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装修草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章节无错乱精修!
 

王建国摆了摆手:“先不说这个,我给你带了个好东西。”他从布包里掏出个青花碗,碗沿有点小缺口,“昨天收废品的来我铺子里,我看这碗是老的,就花5块钱买下来了,你不是懂这个吗?看看值不值钱。”

江蕙英接过青花碗,翻过来一看,底款是“大清光绪年制”,她眼睛亮了:“表哥,这碗是老的!我妈以前在大户人家当保姆,见过这种碗,现在没人懂,以后肯定值钱。”她小心地把碗放在窗台上,用布擦了擦,“我得找个木盒把它装起来,别磕着了。”

王建国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喜欢这个,以后再遇到老物件,我再帮你收着。”他看了看太阳,“时候不早了,我得回铺子里了,周末赵大爷送白菜来,我再过来。”

送走表哥,江蕙英又回到院儿里,坐在石头上看着小院。风从巷口吹进来,拂过老榆树的枝干,发出“沙沙”的响。她想起第一次跟于晖去道里集市,他帮她扶着藤编筐,怕被人撞着;想起他把赚的钱推给她,让她存着进货;想起他昨天接过小铜铃时,眼里的光——这辈子能遇到于晖,能一起攒钱买小院、做买卖,她觉得比什么都踏实。

她掏出小账本,翻到最后一页,用钢笔写了句话:“小院有了,货有地方存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写完,她把账本放进布兜,锁好小院的门,往杂货铺走——她得去买块防潮布,再跟表哥说一声,周末搬白菜时,叫上于晖一起,让他也看看他们的小院。

路过巷口的馒头铺时,她停下来买了两个热馒头,用粗布巾包着——于晖今晚值夜班,她送去给他,让他也尝尝热乎的。馒头的热气透过布巾传到手心,暖烘烘的,像她此刻的心情。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路上,一步一步,朝着有盼头的日子走去。

晨雾还没散,江蕙英踩着青石板路往小院走时,布兜里的铜钥匙撞着小铁牌,“叮铃”声在巷子里飘得老远。她特意起了大早,怀里揣着昨晚画好的“装修草图”——用红蓝铅笔标着“补墙区”“木架位”“存货角”,连每块防潮布该铺在哪都画了圈。巷口的馒头铺刚掀开蒸笼,白汽裹着麦香扑过来,她停住脚,买了两个热馒头,用油纸包好塞进布兜:等会儿老木匠王师傅来,正好让他垫垫肚子。

推开小院木门时,晨光刚好从榆树杈间漏下来,落在左房墙角的旧木箱上。江蕙英放下布兜,先绕着院子走了一圈:东墙根有三块砖松了,得用洋灰补上;西墙皮掉了一大片,露出里面的黄土,得和点麻刀灰糊上;院角那片空地支着个歪歪扭扭的木架子,是老张头以前晒粮食的,得拆了重新搭,用来放赵大爷的白菜;还有左房的土炕,炕沿裂了道缝,得找块木板钉上,以后于晖值完班来,还能在炕上歇会儿。

作者“多情神刀”推荐阅读《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她蹲下来摸了摸东墙的松砖,指尖沾了点黄土——上辈子在老家,她跟着母亲补过土坯墙,知道洋灰得掺点沙子才结实。正琢磨着,巷口传来“吱呀”的独轮车声,是老木匠王师傅,车上装着锯子、刨子,还有半袋洋灰。“蕙英丫头,我来晚了?”王师傅把独轮车停在院门口,黝黑的脸上皱着笑纹,“昨儿跟街道李大姐打听了,你这墙得用麻刀灰补,我特意从家里带了点麻刀来,不用你再去买。”

江蕙英赶紧迎上去,把布兜里的热馒头递过去:“王师傅,您先吃个馒头垫垫。麻刀您还特意带来,真是太麻烦您了。”她知道王师傅是街道出了名的实诚人,去年帮邻居打衣柜,一分钱没多要,还免费帮着刷了漆。

王师傅接过馒头,掰了一半塞进嘴里:“不麻烦,我家那堆麻刀放着也是放着。你这院儿我瞅着挺好,就是墙得好好补补,不然冬天漏风,存货容易潮。”他放下馒头,从车上拎出个小铁桶,“我先和点洋灰把松砖补上,你去井边拎两桶水来。”

江蕙英应着,拎起院角的铁皮桶往巷口的公用井走。80年代初的哈尔滨老巷里,大多是这种压水井,得弯腰按住压杆往下压,清水才会“哗哗”流出来。她压了三桶水,胳膊都酸了,才把小铁桶灌满。往回走时,看见表哥王建国推着辆自行车过来,车后座绑着块大木板,车把上挂着卷防潮布。“蕙英,我给你送木板和防潮布来了!”表哥把自行车停在院门口,擦了把汗,“这木板是我铺子里剩下的,厚得很,钉在炕沿上正好;防潮布是上海货,1.5丈布票换的,防潮效果好,存电子表正好。”

江蕙英摸了摸那块防潮布,手感厚实,还带着点肥皂的清香——表哥肯定是在家洗过才拿来的。她想起昨晚算的装修账:洋灰5块钱、沙子2块钱、麻刀1块钱,加上请王师傅的工钱10块,一共18块,现在表哥送了木板和防潮布,又省了5块钱,心里踏实得很。

王师傅己经和好了洋灰,正蹲在东墙根补松砖。他把洋灰抹在砖缝里,用小铲子压实:“蕙英丫头,你这左房想搭木架存东西?我看这房梁挺结实,能在房梁上钉两个挂钩,把木架吊起来,下面还能放木箱,省地方。”江蕙英眼睛一亮,赶紧拿出草图:“王师傅,我正想搭两层木架呢!下层放电子表,上层放录音机零件,您说吊起来,是不是更防潮?”

“那可不!”王师傅首起腰,指着房梁,“吊在房梁上,离地面远,潮气浸不到。我再给你在木架上钉块纱网,防老鼠咬。”他顿了顿,又说,“不过得用粗点的铁丝,我车上有两捆,是以前绑木料剩下的,给你用,不用花钱买。”

江蕙英心里暖烘烘的,赶紧帮着递钉子:“那太谢谢您了,王师傅。以后您要是需要帮忙,尽管跟我说。”她知道,在这老巷里,邻里间的帮衬比啥都金贵——你帮我补墙,我帮你看铺,日子才能过得热乎。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