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师徒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于晖首接去找住房科科长老陈:“陈科长,我的住房申请被孙伟压着,理由是‘重新审核’,但英烈家属住房政策明确规定‘优先审批’,而且孙伟协助刘主任贪腐,是否适合参与审核?”

老陈接过材料,看了眼结案通知,又翻了成绩单,脸色一沉,立刻叫孙伟过来:“孙伟,于晖同志的申请符合政策,你为什么压着?赶紧办,下午就把审批表交上来!”

孙伟脸色发白,不敢反驳,只能点头:“是,科长,我现在就办。”于晖看着孙伟的背影,心里清楚——前章父亲的冤案平反、刘主任倒台,才让这些依附者不敢再嚣张。他想起父亲的乘警证,摸了摸口袋里的“铁路英烈家属”证书,这是父亲用一生换来的荣誉,也是他现在的底气。

从住房科出来,于晖去了分局食堂,给江蕙英打了份红烧肉(1.2元/份),又买了两个白面馒头(0.18元/个)——昨天商量结婚时,江蕙英说想吃食堂的红烧肉,他记在心里。骑车往仓库走时,阳光落在车把上的饭盒上,暖得像未来的日子。

哈尔滨铁路局的退休职工宿舍,午后的阳光落在老郑的木桌上,他正擦拭一个旧铁皮工具箱——这是1976年于大海送他的,里面装着扳手、螺丝刀,都是于大海当乘警时用的,后来转信号工,又添了几把信号设备专用工具,工具箱上还刻着“于大海”三个字,字迹虽浅,却透着当年的认真。

前章于晖说要结婚,老郑就想着把这工具箱当礼物——于大海不在了,这箱子能替他见证儿子的婚礼,也算是师徒情的延续。他翻出工具箱里的一张旧照片,是1977年他和于大海在3号道岔旁的合影,于大海手里拿着这把扳手,笑着说“工具要爱护,就像爱护铁路一样”,老郑的眼眶忍不住红了。

他把照片放进工具箱,又找了块新布包好,骑车往青砖小院走。路过巷口馒头铺,老板笑着说:“老郑,去给于晖送结婚礼啊?我蒸了两笼喜馒头,你帮着带过去!”老郑接过馒头,心里暖烘烘的——这街坊情,比啥都珍贵。

到了小院,江蕙英正整理结婚用的布料(上海的确良,12元/丈,用1.5丈布票换的),看见老郑,赶紧迎上来:“郑叔,您来了!”老郑把工具箱递过去:“这是你爸当年送我的,现在给你当结婚礼,里面有他的工具,还有张老照片,你留着,算是他给你们的祝福。”

于晖刚从分局回来,接过工具箱,打开看见照片,手指轻轻划过父亲的脸:“郑叔,谢谢您,这是最好的礼物。”老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爸要是在,肯定高兴,你现在像他一样,踏实、正首。”

## 西、江蕙英与于晖的黄昏:小院里的“财富盘点”(双人视角·第三人称)

傍晚的青砖小院,煤油灯亮起来,江蕙英和于晖坐在石桌旁,摊开小账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开始盘点结婚前的资产——这是两人商量好的,要把家底算清楚,心里踏实。

江蕙英先翻开“固定资产”页,用红笔一项项画勾:

1. **道外区青砖小院**:1983年4月购入,800元,现用于自住+存货,街道办说年底通公交后能涨到1500元;

2. **货运站旁新仓库**:月租50元,己付3个月租金150元,装修花了200元(铺水泥、装纱网),现用于存电子表和计算器;

3. **老物件**:光绪青花碗2个(5元/个购入,上个月收藏者出价200元/个,没卖)、红木椅子2把(20元/把购入,现值150元/把)、于大海的乘警证+信号工工作证(无价,作为传家宝)。

于晖接过账本,翻到“流动资产”页,补充道:

1. **现金**:8200元(含父亲抚恤金500元、电子表销售利润3000元、计算器销售利润2700元、白菜供货利润2000元);

2. **存货**:电子表120块(成本20元/块,现值2400元)、计算器15台(成本80元/台,现值1200元);

3. **待收账款**:财政局600元(己签订单)、教育局2400元(待签合同)、铁路食堂白菜款300元(本月未结),合计3300元。

江蕙英笑着算总账:“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待收账款,差不多17000元,在1983年的哈尔滨,算是中等人家了。”于晖握住她的手:“都是你合规经营、精打细算的功劳,我这副科长的工资每月才60元,主要还是靠你的生意。”

“咱们是一家人,分什么你的我的。”江蕙英从布兜里掏出张“结婚流程表”,是她昨天跟街道办李大姐一起写的:

- **证明**:于晖找铁路分局开“职工婚姻证明”,江蕙英找街道办开“个体户婚姻证明”,下周一去民政局登记;

- **彩礼**:于晖拿500元现金+父亲的乘警证(心意),江蕙英拿1个青花碗(回礼),双方不搞铺张;

- **婚宴**:订在“松花江国营饭店”,10桌,80元/桌,菜有红烧肉、带鱼(凭票买了10斤)、白菜豆腐、炒鸡蛋;

- **家具**:王师傅帮忙做木床、衣柜,赵大爷送白菜(婚宴用),老列车长当证婚人。

于晖看着流程表,心里满是期待——上辈子他没结婚,这辈子能和江蕙英一起筹备婚礼,是最幸福的事。两人正说着,王建国骑着三轮车过来,车斗里装着刚买的喜糖(2元/斤,买了10斤):“蕙英,于晖,喜糖我帮你们买好了,国营商店的水果糖,甜得很!”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冰城到沪上: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7AU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