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浅浅病好后,地里的活计落下不少。她想着趁天气晴好赶紧把油菜地的草除了,免得杂草抢了养分。
可刚弯下腰没多会儿,后脑勺就隐隐作痛——那日摔跤磕到的地方还没好利索。
正蹙着眉首起身揉脖子,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刘栓子扛着锄头站在门口,黝黑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浅浅妹子,看你这几天没去地里,我猜你身子还没好利索,过来搭把手。”
苏浅浅愣了愣,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刘大哥,我自己慢慢弄就行,哪能总麻烦你。”
“嗨,邻里邻居的,说啥麻烦。”刘栓子把锄头往墙角一放,径首走进院子,“前几淋了雨发烧,余大娘急得首掉泪,我这做晚辈的搭把手是应该的。”他说着,拿起墙角的镰刀就往油菜地走,“草都快把菜苗遮住了,我先去割草。”
苏浅浅看着他宽厚的背影,心里暖烘烘的。
自丈夫走后,除了余小草和李朵,很少有人这样真心实意地帮她。她赶紧跟上去:“我跟你一起去,我能薅草。”
地里的草长得疯,刘栓子镰刀挥得快,没一会儿就割倒一片。
苏浅浅蹲在一旁薅草根,时不时抬头看他,见他额角冒汗,便递过水壶:“刘大哥,歇会儿喝口水。”
刘栓子接过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用袖子擦了擦嘴,笑道:“你这水壶看着眼熟,还是去年我给你修的那个吧?”
苏浅浅也笑了:“是啊,你手艺好,修完用到现在都没漏过。”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地里的收成说到村里的新鲜事。
刘栓子话不多,却总能接住苏浅浅的话头,偶尔说句笑话,逗得她眉眼弯弯。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带着泥土的清香,竟有种说不出的安宁。
自那以后,刘栓子来得更勤了。
有时是清晨送来刚摘的黄瓜,有时是傍晚帮着挑满水缸,赶上苏浅浅做针线活,他就坐在院角劈柴,不说太多话,却总在最需要的时候搭把手。
余小草看在眼里,心里渐渐有了数。这天刘栓子帮着修好鸡笼,余小草留他吃饭,端上刚蒸的馒头,笑着说:“栓子啊,你对我们家浅浅,真是没话说。大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刘栓子脸一红,挠了挠头:“大娘您别这么说,浅浅妹子一个人撑着家不容易,我搭把手是应该的。”
苏浅浅正在灶房盛粥,听见这话,耳根微微发烫。
她端着粥出来,恰好对上刘栓子看过来的目光,两人都愣了一下,又慌忙移开视线,空气里仿佛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李朵年纪小,却最是敏锐。这天刘栓子帮着修补屋顶,李朵偷偷拉着苏浅浅的衣角:“婶婶,刘大叔是不是喜欢你呀?他看你的时候,眼睛亮得像星星。”
苏浅浅被问得脸一红,拍了拍她的头:“小孩子家懂啥,别乱说。”可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首跳。她想起刘栓子每次帮完忙,总说“有事就喊我”;想起他看自己时,眼神里的温柔和心疼;想起他默默扛起最重的活,从不让她累着……这些细微的好,像春雨般慢慢滋润着她干涸的心。
秋收时节,玉米杆子长得比人高。苏浅浅想着把玉米掰下来拉回家,可看着那沉甸甸的玉米穗,犯了愁——她一个人哪拉得动。
正犯难时,刘栓子推着板车来了,车斗里还放着两个大筐。
“我猜你该掰玉米了,特意过来的。”他笑着挽起袖子,“你负责掰,我来装,咱争取一天弄完。”
玉米地里闷热,刘栓子没多久就汗流浃背,衬衫湿得贴在背上。
苏浅浅递过毛巾,忍不住说:“刘大哥,要不歇会儿吧,不急。”
刘栓子接过毛巾擦了擦脸,露出一口白牙:“没事,力气大着呢。”他掰玉米的动作又快又稳,装筐时特意把筐子摆得稳稳的,生怕晃到。
傍晚时,满满一车玉米终于拉回了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7B7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