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同乡会馆,登记名册推举临时领头人

小说: 烽火归途,1937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间:1937年7月8日,清晨至上午

地点:玉环县城东城门茶亭、同乡会馆正门、会馆前厅、会馆偏房、会馆院内老槐树下

引子:清晨的露水还沾在茶亭的木柱上,韩禧刚接过翠姑递来的热红薯粥,同乡会馆的伙计就跌跌撞撞跑过来,粗布短褂上沾着尘土,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韩禧小哥!不好了!会馆里来了五个陌生汉子,说您组织同乡参军是‘拿人命填战壕’,不仅抢了登记名册的空白纸,还把前厅的桌椅掀了,说再敢组织,就烧了会馆!”韩禧手里的粥碗“哐当”一声撞在木桌上,热粥溅出几滴在布衫上,他却浑然不觉——日军还在海上虎视眈眈,竟有人在背后拆台,这比面对日军的重机枪更让他愤怒。

“翠姑,你先在茶亭等着,别乱跑,我处理完就来接你。”韩禧把粥碗往桌上一放,抓起腰间的短枪,快步往同乡会馆赶。同行的十几个同乡也怒了,王大叔攥紧了手里的扁担,阿亮摸出藏在腰间的匕首,嘴里骂着:“这群混帐东西!国难当头还敢捣乱,看咱们不揍得他们满地找牙!”

从茶亭到同乡会馆只有半里路,韩禧却走得浑身发烫。他想起昨天在坎门滩涂,士兵和乡亲们拼着命打退日军,有的士兵被子弹打伤,有的乡亲被炮弹碎片划伤,可没人喊过一句苦,现在倒好,有人躲在县城里搞破坏,不让同乡们参军抗日,这不是帮着日军欺负自己人吗?

走到会馆正门,就看见两扇朱红大门被踹得歪在一旁,地上散落着撕碎的纸页,前厅里传来桌椅碰撞的声音。韩禧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进去,只见五个穿着黑色短褂的汉子正围在桌旁,手里拿着空白的登记名册,其中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正把名册往火盆里扔,火苗“腾”地一下窜起来,纸页很快烧成了灰烬。

“住手!”韩禧大喝一声,手里的短枪对准了那汉子。

五个汉子转过身,满脸横肉的汉子冷笑一声,手里把玩着一把匕首:“你就是韩禧?听说你在坎门打了胜仗,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组织这些乡巴佬参军,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识相的就赶紧散了,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送死?”韩禧往前走了两步,目光扫过五个汉子,“日军的军舰就在坎门海域,他们的登陆艇随时可能冲进来,到时候烧了你的家,杀了你的亲人,你是不是也觉得‘送死’?我们组织同乡参军,是为了守住玉环,守住咱们的家,不像你们,躲在后面搞破坏,跟汉奸有什么区别!”

“你敢骂我们是汉奸?”满脸横肉的汉子恼羞成怒,挥着匕首就冲了过来。韩禧早有准备,侧身躲开,伸脚一绊,那汉子“扑通”一声摔在地上,匕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其他西个汉子见状,也抄起身边的凳子、木棍冲过来,王大叔和阿亮赶紧上前阻拦,会馆前厅瞬间乱成一团。

韩禧没再开枪——他不想在会馆里闹出人命,毕竟这里是同乡们聚集的地方,要是见了血,以后怕是没人敢来了。他冲上去,一把抓住一个汉子的胳膊,用力一拧,那汉子疼得“嗷嗷”叫,手里的木棍掉在地上。王大叔也不含糊,扁担一挥,就把一个汉子手里的凳子打飞,阿亮则绕到汉子身后,一脚踹在他膝盖上,那汉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没一会儿,五个汉子就被制服了,一个个被按在地上,动弹不得。满脸横肉的汉子还在挣扎,嘴里喊着:“你们等着!我大哥是县城商会的刘会长,他不会放过你们的!”

“刘会长?”韩禧心里一动,刘会长是县城里出了名的商人,平时就爱跟日军的翻译官打交道,之前日军轰炸坎门时,他还偷偷往日军的军舰上送过粮食,没想到这次竟派人来破坏参军。“就算你大哥是刘会长,也不能拦着我们抗日!”韩禧冷笑一声,“今天饶了你们,要是再敢来捣乱,就把你们送到保安队,按通敌罪处置!”

五个汉子吓得脸色发白,连连点头,韩禧让同乡们松开手,他们爬起来,连滚带爬地跑出了会馆。看着他们的背影,王大叔呸了一声:“什么东西!仗着有靠山就敢横行霸道,早晚有一天收拾他们!”

“先别管他们,咱们得赶紧重新准备登记名册,别耽误了同乡们参军。”韩禧走到火盆旁,看着烧成灰烬的名册,心里有些着急——之前的名册是文书好不容易誊写的,现在烧了,只能重新写。

“我去文书馆借笔墨和纸!”阿亮说完,转身就往外跑。王大叔则带着几个同乡收拾前厅,把歪倒的桌椅扶起来,把散落的纸页捡起来,扔到火盆里烧掉。韩禧走到偏房,想找些干净的布擦一擦桌子,却看见偏房的角落里放着一个木柜,柜子上落满了灰尘,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纸,写着“同乡议事录”。

他打开木柜,里面放着几册厚厚的本子,翻开一看,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烽火归途,1937》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竟是前几年同乡们议事的记录,有关于修桥铺路的,有关于救助贫困同乡的,最后一页写着“民国二十五年,倭寇犯境,同乡当同心协力,共御外侮”。韩禧心里一暖,原来早就有同乡想到了抗日,现在自己做的,不过是继承他们的心意罢了。

没过多久,阿亮就拿着笔墨和纸回来了,韩禧赶紧铺好纸,拿起毛笔,开始誊写登记名册。他的字不算好看,却写得格外认真,每一个字都透着坚定——他要让同乡们知道,就算有人破坏,他们抗日的决心也不会变。

同乡们陆续赶来,看见前厅收拾干净了,又听说了刚才的事,都怒了,一个叫周明的青年说:“韩禧哥,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刘会长派人来捣乱,咱们得去保安队告他,让李队长处置他!”

“现在不是时候。”韩禧放下毛笔,“日军还在海上,咱们要是跟刘会长闹起来,只会让日军看笑话。等打退了日军,再找他算账不迟。现在最重要的是登记名册,推举临时领头人,尽快开始训练,这样下次日军来,咱们才有战斗力。”

同乡们点点头,开始陆续登记姓名、年龄、擅长的技能。有的同乡会打铁,有的会划船,有的会采药,韩禧一一记在名册上,心里越来越有底——这些同乡各有本事,只要好好组织,就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登记完名册,韩禧把同乡们召集到会馆院内的老槐树下,商量推举临时领头人。“我觉得韩禧哥最合适!”阿亮第一个开口,“韩禧哥在坎门打了胜仗,懂战术,还会修工事,咱们都听他的!”

“对!韩禧哥最合适!”其他同乡也纷纷附和。

韩禧赶紧摆手:“不行,我还要回坎门据点,不能一首留在会馆。咱们得推举一个能留在会馆,负责日常训练和管理的人。”他目光扫过同乡们,落在了周明身上,“周明,你之前在保安队当过兵,懂纪律,会训练,我觉得你最合适。”

周明愣了一下,随即挺首了腰板:“韩禧哥,我怕我不行……我之前只是个普通士兵,没当过领头人。”

“没什么不行的!”韩禧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经验,又有责任心,咱们同乡都信你。我会跟李队长说,让他派个军官来指导你,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随时去坎门找我。”

同乡们也纷纷鼓励周明,周明终于点了点头:“好!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推举完临时领头人,韩禧又跟周明商量了训练计划:每天清晨训练队列和基本的射击,上午学习工事搭建,下午练习近身格斗,晚上则由有经验的同乡讲战场注意事项。周明一一记在本子上,眼里满是坚定。

看着眼前的一切,韩禧心里松了口气。虽然遇到了小插曲,但登记名册和推举领头人都顺利完成了,只要好好训练,这些同乡很快就能成为抗日的力量。他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己经升得很高,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在同乡们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笑容。

“韩禧哥!韩禧哥!”翠姑的声音从会馆外传来,韩禧赶紧跑出去,看见翠姑手里拿着一个布包,正站在门口张望。“翠姑,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在茶亭等着吗?”

“我担心你,就跟过来了。”翠姑把布包递给韩禧,“这里面是我给你做的新布鞋,还有阿婆让我带来的草药,你拿着,在坎门要照顾好自己。”

韩禧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他摸了摸翠姑的头,笑着说:“谢谢你,翠姑,我会的。等忙完这里,我就送你回山里,免得你担心。”

就在这时,周明跑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韩禧哥,李队长派人送来了训练用的武器清单,有二十把步枪,五十枚手榴弹,还有十副盔甲,让咱们明天去保安队领。另外,李队长还说,下午会派一个姓张的军官来会馆,指导咱们训练。”

韩禧点点头,心里越来越有信心。他知道,有保安队的支持,有同乡们的努力,就算日军再厉害,他们也能守住玉环。他看着眼前的同乡们,看着手里的布包,心里默念:“阿婆,翠姑,乡亲们,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一定能守住咱们的家。”

下章预告:1937年7月8日上午,韩禧刚把翠姑送到东城门,准备回坎门据点,就看见周明带着姓张的军官往会馆走。张军官穿着笔挺的军装,肩上扛着中尉军衔,手里拿着一个训练手册,脸上没什么表情。“韩禧兄弟,听说你组织同乡参军,很有魄力。”张军官伸出手,语气却带着几分冷淡,“不过训练可不是儿戏,得讲纪律,要是这些同乡不听话,再好的计划也没用。”韩禧心里一动,张军官这话像是在提醒他,又像是在质疑他,他忽然意识到,接下来的训练,怕是不会那么顺利——纪律,将是同乡们成为真正战士的第一道难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