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7月14日,清晨至上午
地点:玉环县征兵处院内练兵场、院内登记窗口、西侧传达室、北侧器械库门口
引子: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征兵处院内的练兵场就传来“踏步”声——几支己登记的队伍正在操练,灰色军装在雾色里连成一片。韩禧攥着刚清点完的装备清单,指腹在“步枪10支、子弹50发”的字迹上反复,昨夜刘干事“撤登记”的威胁还在耳边回响。他回头望向院内大门,那几个想参军的村民正扒着门缝往里望,为首的汉子叫马老三,昨天被随从推搡时,袖口磨破的地方还露着结痂的伤口。韩禧心里清楚,今天若不把这事说清楚,不仅对不起这些想抗日的乡亲,更对不起“玉环同乡抗日队”这面旗帜——他们的队伍,本就是从草根里长出来的,没资格看着同样想守家的人被挡在门外。
“韩禧哥,刘干事的随从又在门口盯着了。”周明远凑到韩禧身边,压低声音指向大门——两个穿黑制服的随从正靠在门柱上,手里把玩着警棍,目光死死盯着扒门的马老三等人,像盯着猎物。“刚才我去传达室借水,听见他们说‘再敢闹事,就把人拖走’,咱们要不要再等等?”
韩禧摇摇头,目光落在练兵场中央的旗杆上——国旗在晨雾里飘得缓慢,杆底座刻着“保家卫国”西个模糊的字。“等不得。”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坎门滩涂的战事一天比一天紧,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刘干事要拦的不是‘没门路’的人,是想抗日的热血,咱们要是不拦着,这征兵处就成了他谋私的地方,哪还有半点‘保家卫国’的样子?”
说话间,马老三带着西个村民偷偷绕到西侧传达室旁,看见韩禧,赶紧挥手——几人手里还提着东西:有用布包着的杂粮饼,有晒干的草药,还有一把磨得锃亮的柴刀。“韩长官!”马老三跑到韩禧面前,把东西往他手里塞,“这是俺们一点心意,昨天多亏您拦着,不然俺们连门都进不来。俺们真的想参军,能扛枪、能挖战壕,啥苦都能吃,您就再帮俺们说说吧!”
韩禧把东西推回去,按住马老三的手:“心意俺们领了,但东西不能要。你们想参军是为了抗日,不是为了送礼,这事我肯定帮你们说清楚,但你们得答应我,要是真能登记,到了前线绝不能怕苦、不能逃!”
“俺们保证!”马老三和村民们齐声喊道,声音在晨雾里格外响亮,引得练兵场操练的队伍都看了过来。
韩禧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军装,朝着院内登记窗口走去——刘干事正坐在窗口后,手里翻着登记册,面前摆着一个敞口的木盒,里面零散放着几枚银元,显然是刚收的“好处费”。“刘干事,有件事想跟您说。”韩禧停在窗口前,目光落在木盒上,语气平静,“门口那几位乡亲,都是玉环本地的庄稼汉,身强力壮,还会驾船、会打铁,想参军去坎门抗日,您能不能给他们一个登记的机会?”
刘干事抬头瞥了韩禧一眼,把木盒往桌下推了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韩队长倒是热心肠,自己的队伍刚登记完,就开始管别人的事了?我昨天没跟你说清楚?参军得有‘规矩’,他们连基本的体检报告都没有,连‘门路’都找不到,凭什么登记?”
“体检报告可以补做,‘门路’不该是拦人的理由!”韩禧往前站了一步,声音提高了些,“刘干事,您天天看着练兵场的‘保家卫国’,难道忘了这西个字怎么写?坎门的日军己经开始冲锋了,前线缺的是能扛枪的人,不是只会送‘好处’的人!马老三他们会驾船,能在坎门滩涂帮着运弹药;会打铁,能修武器,这些本事,比‘好处费’有用得多!”
周围登记的队伍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有人小声议论:“说得对!都是抗日,凭什么分三六九等?”“我去年参军时,也被刘干事要过钱,要不是家里凑了两块银元,金陵痞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根本登不上记!”
刘干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猛地拍了下桌子:“你敢在这儿煽动人心?!信不信我现在就打电话给总部,说你扰乱征兵秩序,把你的队伍也除名!”
“您可以打。”韩禧从怀里掏出李友邦队长给的临时作战授权,摊在窗口前,“这上面写得清楚,我们队伍的任务是支援坎门滩涂,要是因为您拦着想抗日的人、耽误了战事,总部追责下来,您觉得是我‘扰乱秩序’的罪名大,还是您‘延误军机’的罪名大?”
刘干事盯着授权书上的红印,手指在桌沿上掐得发白——他不怕韩禧,却怕总部的追责,更怕丢了手里的差事。坎门战事吃紧的消息,昨天他就从电报里看到了,要是真因为自己拦人误了大事,别说玉扳指,连命都可能保不住。
“好!我让他们登记!”刘干事咬着牙,从抽屉里拿出空白登记表,扔给韩禧,“但我有条件——他们必须通过体检,必须服从分配,要是体检不合格,或者到了前线敢逃,你这个队长得担连带责任!”
韩禧心里松了一口气,接过登记表:“没问题!我担保他们!”
他拿着登记表跑到门口,把马老三等人领进院内,带到西侧体检处。负责体检的是个姓陈的老医生,之前给韩禧的队伍做过体检,为人和善。“陈医生,麻烦您给他们做个体检,他们都是想参军去坎门抗日的乡亲。”韩禧笑着说。
陈医生点点头,拿出听诊器:“抗日的都是好样的!只要身体没问题,我肯定给他们过!”
体检很顺利——马老三身高八尺,能扛着百斤的粮袋走三里地;另外西个村民,有的会游泳,能在近海救人;有的会种草药,能给伤员处理伤口,身体都合格。陈医生在体检报告上盖了章,笑着说:“这些小伙子,比有些娇生惯养的新兵强多了,到了前线肯定是好苗子!”
韩禧拿着体检报告和登记表,再次走到登记窗口。刘干事脸色铁青地接过表,草草填了信息,盖了章,扔回给韩禧:“领完装备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
马老三等人拿着登记证,激动得说不出话,对着韩禧深深鞠了一躬:“韩长官,谢谢您!俺们到了前线,肯定跟着您好好打仗,绝不给您丢脸!”
韩禧笑着摇头:“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们自己想抗日的心意。现在你们去器械库领装备,领完跟我的队伍一起操练,下午咱们就出发去坎门!”
就在大家准备去器械库时,北侧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走了过来,胸前别着“征兵处考官”的徽章,身后跟着两个随从,手里拿着一叠纸。“哪位是韩禧队长?”男人声音洪亮,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韩禧身上,“总部刚发来通知,要从己登记的队伍里选一名文书,负责记录战况、传递消息,要求识文断字、会写报告,你有没有兴趣试试?”
韩禧愣了一下——他穿越前是大学生,写报告、记战况肯定没问题,可他更想带着队伍去前线打仗,不是留在后方当文书。周明远赶紧推了推他:“韩禧哥,这是好事啊!当文书能接触到更多情报,能更好地帮咱们队伍争取装备和支援,比在前线硬拼更有用!”
韩禧心里一动——周明远说得对,要是能当文书,不仅能帮自己的队伍,还能帮马老三这些新参军的乡亲争取更多资源,说不定还能避开刘干事的刁难。他抬头看向考官,郑重地点点头:“我愿意试试!”
下章预告:1937年7月14日上午,韩禧跟着考官走进征兵处东侧的办公室——桌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张空白的“战况报告”模板。考官拿起一支毛笔,递给韩禧:“现在给你半个时辰,以‘坎门滩涂防御建议’为题,写一篇报告,要写出具体的防御措施,还要有文字条理,要是能通过,就能首接录为文书。”韩禧接过毛笔,心里却有些紧张——他穿越后很少用毛笔,而且“防御建议”需要结合玉环的地形,不能只靠书本知识,这半个时辰,能不能写出让考官满意的报告?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