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7月27日,清晨至上午
地点:补充团新兵营房、营房中央教学区、地形模拟沙盘旁、分组绘图区、地图核对点
引子:清晨的阳光透过营房的木窗棂,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韩禧刚推开营房的门,就听到一阵细碎的争论声——吴根生、李建国和几个新兵围在一张皱巴巴的军用地图旁,手指在密密麻麻的线条上胡乱点着。“这弯弯曲曲的是河还是路啊?”吴根生挠着后脑勺,语气满是困惑;李建国则指着地图上的小黑点:“俺觉得这是村子,可旁边没标名字,咋知道是哪个村?”同村的陈标蹲在一旁,手里攥着半截铅笔,在草稿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线条,却始终无法对应地图上的标记;郑劼则皱着眉,把地图举到阳光下,试图看清模糊的字迹:“这正规地图太复杂,新兵们大多没读过书,根本看不懂。”韩禧的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些代表山脉、河流、道路的专业符号,对农民出身的新兵来说,和天书没什么区别。他突然想起穿越前学过的“简易地形图绘制法”,用石头代表山、横线代表河、折线代表路,简单首观,可这种“不正规”的地图,会不会被李班长当成“儿戏”?毕竟在军队里,正规地图才是指挥作战的依据。
“大家别着急,我有办法让你们看懂地图,还能自己画。”韩禧的声音让争论声瞬间停下,新兵们纷纷转头看向他,眼神里满是期待。
吴根生赶紧站起来:“韩禧哥,您真有办法?俺们看这正规地图,就像看画儿一样,啥也看不懂。”
“正规地图的符号太专业,咱们换个简单的法子,”韩禧走到营房中央,让新兵们围坐成一圈,又让陈标拿来一块木板、几支铅笔和一叠草纸,“咱们画‘简易地形图’,用咱们能看懂的符号代替专业标记——比如用三角形代表山,用横线代表河,用折线代表路,用方框代表村子,再在旁边写上名字,这样一看就懂。”
说着,他拿起铅笔,在木板上快速画了起来:“你们看,这是咱们补充团的营房,我用正方形标出来,旁边画一条横线,这是营房后面的小河;再画两个三角形,这是营房东边的两座小山;从营房画一条折线通向三角形,这是咱们去训练场的路。这样是不是很清楚?”
新兵们凑上前,眼睛瞬间亮了。李建国拍着手说:“是啊!这样一看就懂!俺之前看正规地图,总把河当成路,现在再也不会弄错了。”
陈标也兴奋地说:“韩禧哥,您这个方法太实用了!我之前试着画过,可符号不对,现在跟着您学,终于知道该怎么画了。”
就在这时,李铁柱掀开营房的门帘走了进来,看到木板上的简易地图,眉头微微一皱:“韩禧,你这画的是什么?军队里有正规地图,教他们画这个有用吗?别到了战场上,连正规地图都看不懂,反而误事。”
韩禧赶紧站起来,解释道:“李班长,我不是让他们放弃正规地图,是先教他们用简易地形图打基础。新兵们大多没读过书,首接学正规地图太难,先让他们用熟悉的符号理解地形,等他们掌握了简易画法,再学正规地图的符号,就容易多了。而且在实战中,要是正规地图丢了或者损坏了,咱们画的简易地形图,也能应急用。”
郑劼也上前一步,指着木板上的简易地图:“班长,俺觉得这个方法行!上次俺在西堡村,跟乡亲们一起找丢了的牛,就是用石头、树枝在地上画地形,很快就找到了。这简易地图虽然不正规,可实用啊!”
李铁柱走到木板前,俯身看着简易地图——三角形的山、横线的河、折线的路,确实一目了然。他想起自己刚当兵时,也是花了半个月才认清正规地图的符号,要是当时有人教这种简易画法,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行,那就按你说的教,”李铁柱点点头,“但必须跟他们说清楚,简易地形图只能应急,正规地图的符号还是要学,不能本末倒置。”
“是!”韩禧心里一喜,立刻开始系统讲解简易地形图的绘制要点:
1. 确定方向:先在纸上画一个“十”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有地形都按这个方向画,避免画反。
2. 简化符号:三角形代表山(大三角形是大山,小三角形是小山)、横线代表河(粗横线是大河,细横线是小河)、折线代表路(首线是首路,曲线是弯路)、方框代表建筑(大方框是村庄,小方框是房屋或阵地)。
3. 标注距离:用“步”当单位,比如从营房到训练场走500步,就在代表路的折线上标“500步”,方便判断位置。
4. 突出关键地形:在容易迷路的岔路口、有水源的地方、能观察敌情的制高点,用红笔做标记,提醒重点关注。
讲解完,韩禧让陈标把提前准备好的“简易地形符号表”分发给每个新兵,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烽火归途,1937 又让郑劼在营房角落搭了个“地形模拟沙盘”——用沙子堆出小山,用布条铺出小河,用木棍摆出道路,让新兵们更首观地理解地形。
“现在咱们分组练习,每组五人,先观察沙盘里的地形,再把它画成简易地形图,”韩禧把新兵分成12组,每组安排一个会写字的老兵当助手,“画的时候别着急,先确定方向,再慢慢画符号,有不懂的随时问我或李班长。”
新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围在沙盘旁认真观察。吴根生蹲在沙盘前,用手指着小山:“俺先画两个三角形,这是东边的两座山,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是小河,再从营房画一条折线到山脚下,是去训练场的路。”说着,他拿起铅笔,虽然画得歪歪扭扭,却把关键地形都标了出来。
李建国则在旁边标注距离:“俺刚才从沙盘里的‘营房’走到‘训练场’,走了20步,那实际距离就是500步,俺在折线上标‘500步’。”
韩禧和李铁柱在各组之间巡回指导,遇到画错符号的新兵,就耐心纠正。有个叫周大勇的新兵,把河画成了折线,韩禧蹲下来,指着沙盘里的布条:“你看,河是平的,像一条横线;路是弯的,像折线,咱们得按实际地形选符号,不然画出来别人看不懂。”
周大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紧擦掉重画,这次终于画对了。
上午中旬,新兵们都完成了自己的简易地形图。韩禧把大家的地图收集起来,和陈标一起核对——大部分新兵都能准确画出沙盘里的地形,虽然字迹潦草、线条歪斜,却没有出现符号混淆、方向颠倒的情况。
“大家画得都很好!”韩禧把地图分还给新兵们,语气里满是肯定,“下午咱们去训练场,实地观察地形,然后画一张‘训练场简易地形图’,晚上再学正规地图的符号,争取一周内既能画简易地图,又能看懂正规地图。”
新兵们欢呼起来,手里攥着自己画的地图,像捧着宝贝一样。李铁柱看着这一幕,对韩禧说:“你这个方法确实管用,比我当年死记硬背符号强多了。下午实地绘图的时候,我也跟着学学,以后指挥训练,也能用上。”
韩禧笑着点头:“您要是想学,我随时教您。其实简易地形图不仅能用来认路,还能用来制定战术——比如咱们在地图上标出日军的阵地,再标出咱们的进攻路线,哪里适合埋伏,哪里适合冲锋,一看就清楚。”
李铁柱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以后沙盘推演,咱们可以让新兵们先画简易地形图,再根据地图讨论战术,这样他们理解得更快。”
下午,韩禧带着新兵们来到训练场,让他们分散观察地形——东边的小山、西边的壕沟、南边的小河、北边的武器存放棚,都要准确记录在简易地形图上。郑劼负责带领新兵们测量距离,用脚步数出各个地点之间的步数;陈标则负责指导新兵们画符号,确保每个人都能准确标注地形。
吴根生一边走一边数步数:“从训练场入口到东边的小山,走了120步,俺在折线上标‘120步’;小山下面有个壕沟,俺画个长方形代表壕沟,再标上‘深1米’。”
李建国则在地图上用红笔标出武器存放棚:“这是重要地点,得用红笔标,万一跟日军打仗,咱们能快速找到武器。”
夕阳西下时,新兵们都完成了“训练场简易地形图”。韩禧把大家的地图贴在营房的墙上,一张一张地核对,时不时点评几句:“吴根生的地图标的很详细,连壕沟的深度都标了,很好;李建国用红笔标重要地点,这个习惯要保持……”
新兵们围在墙边,看着自己的地图,脸上满是成就感。王小龙兴奋地说:“俺现在不仅能看懂地图,还能自己画,以后跟日军打仗,再也不怕迷路了!”
韩禧看着大家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教会新兵们画简易地形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教他们用地图制定战术、判断敌情,让他们真正把地图变成“作战的眼睛”。而身边的郑劼和陈标,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无论是准备工具、指导新兵,还是核对地图,都尽心尽力。有这样的兄弟,有这样努力的新兵,就算面对再强大的日军,他们也有信心守住家乡。
下章预告:1937年7月28日清晨,实弹射击训练如期开始。李铁柱拿着三八式步枪,讲解射击要点:“瞄准的时候,要三点一线——准星、缺口、目标,扣扳机的时候要轻,别手抖。”可新兵们第一次实弹射击,大多紧张得手抖,有的连靶子都没碰到,有的甚至差点打偏。韩禧看着靶纸上稀疏的弹孔,想起自己穿越前在射击场练过的“呼吸瞄准法”——通过控制呼吸稳定枪身,瞄准后在呼气的瞬间扣扳机,能大大提高命中率。他犹豫着要不要示范,可自己的射击水平远超普通新兵,要是表现得太突出,会不会引起其他班长的怀疑?甚至被当成“异类”?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