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7月29日,下午至傍晚
地点:补充团土木作业训练场、掩体加固示范区、实战模拟区、沙袋堆放点、伤员救护模拟点
引子:下午的阳光把沙袋晒得发烫,韩禧蹲在战壕边,看着李建国把沙袋随意堆在战壕壁上——沙袋歪歪扭扭地摞着,最上面的一袋甚至悬在半空,风一吹就晃悠悠的。“你这沙袋堆得,日军一颗手榴弹过来,整堆都得塌!”韩禧伸手想把沙袋扶稳,李建国却往后退了一步,小声说:“韩禧哥,这就是训练,差不多得了,真到了战场上,俺肯定好好堆。”不远处,周大勇把木板往战壕上一搭,连钉子都没钉,就转身去拿新的木板;马老三更是首接坐在沙袋上抽烟,说“等会儿再堆也不迟”。陈标在训练记录册上重重写下“掩体加固敷衍”,笔尖戳得纸页发皱:“他们根本没意识到,掩体就是第二条命。”郑劼握着锄头,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要不要找个老兵来讲讲,让他们知道不加固掩体的后果?”韩禧的手指划过发烫的沙袋,心里翻涌着焦虑——光靠说教没用,得让他们亲眼看到“轻视掩体”的代价。可怎么演示?用真手榴弹太危险,用其他东西模拟,他们又会不会觉得“假”?
“全体集合!”韩禧突然提高声音,手里的铁锹往地上一敲,清脆的声响让新兵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
李铁柱也走了过来,看着地上歪歪扭扭的沙袋和没固定的木板,脸色沉了下来:“你们就是这么加固掩体的?真到了战场上,日军的手榴弹扔过来,你们这些沙袋挡得住吗?木板扛得住吗?”
新兵们低下头,没人说话,可韩禧看得出来,他们心里还是不服气——觉得训练和实战不一样,真到了生死关头,自然会认真。
“我知道你们觉得‘训练不用太较真’,”韩禧走到掩体加固示范区,这里是他早上提前和郑劼、陈标一起加固好的——沙袋整齐地摞着,每袋之间用绳子绑紧,战壕顶部的木板用钉子固定在木桩上,木板上还铺了一层泥土,看起来结实又隐蔽,“那咱们今天就做个‘模拟实战’,让你们看看,认真加固的掩体和敷衍的掩体,到底有啥不一样。”
他让陈标把提前准备好的“模拟手榴弹”拿过来——其实就是用布包着沙子的圆球,重量和手榴弹差不多,外面画了红色的圆圈,代表“爆炸范围”。又让郑劼在训练场中间划了两条线,一条线后面是“敷衍掩体”(新兵们刚堆的),一条线后面是“标准掩体”(他和同乡们加固的)。
“现在,我选两个人,分别躲在两个掩体后面,我往掩体前面扔‘手榴弹’,你们看看谁更安全,”韩禧话音刚落,吴根生就举起手:“俺来!俺躲标准掩体!”李建国犹豫了一下,也举手:“俺躲敷衍掩体,俺倒要看看,能有啥不一样。”
两人分别躲进掩体后,韩禧拿起一个“模拟手榴弹”,走到距离两个掩体十米远的地方,大喊一声“注意!”,然后把“手榴弹”扔向敷衍掩体前面——“砰”的一声,“手榴弹”落在地上,虽然没爆炸,可巨大的冲击力还是让旁边的沙袋晃了晃,最上面的一袋首接掉了下来,砸在李建国的肩膀上。
“哎哟!”李建国赶紧把沙袋推开,脸色瞬间白了——刚才要是真的手榴弹,这沙袋塌下来,他不仅会被砸伤,还会暴露在爆炸范围内。
韩禧又拿起一个“模拟手榴弹”,扔向标准掩体前面——“手榴弹”落在地上,沙袋纹丝不动,木板也没晃动,吴根生在里面探出头,笑着说:“俺这儿一点事都没有!”
新兵们都看呆了,周大勇小声说:“原来差别这么大……刚才俺堆的沙袋,说不定比李建国的还不结实。”
韩禧让两人出来,然后走到训练场中央,语气很严肃:“你们现在知道,掩体加固有多重要了吧?真到了战场上,日军的手榴弹不会跟你们讲‘训练还是实战’,你们敷衍掩体,就是在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李铁柱也补充道:“我给你们讲个真事,长城抗战的时候,我们连有个新兵,跟你们一样,觉得掩体不用太结实,结果日军扔了个手榴弹过来,沙袋塌了,他被弹片划伤了腿,差点截肢。要是他当时好好加固掩体,根本不会受伤!”
新兵们的脸色都变了,没人再觉得“敷衍”是小事。马老三赶紧掐灭烟,拿起铁锹开始重新堆沙袋:“俺之前错了,现在就重新堆,保证堆得结结实实的!”周大勇也拿起钉子和锤子,把之前没固定的木板重新钉好,还特意在木板上多钉了几个钉子。
韩禧看着大家的变化,心里松了口气,开始详细讲解掩体加固的“技术要点”:
1. 沙袋堆放:沙袋要开口朝内,袋口用绳子系紧,每摞沙袋之间要错开,像砌墙一样,这样更结实;沙袋外面要盖一层泥土,既能隐蔽,又能减少子弹的冲击力。
2. 木板加固:战壕顶部的木板要选粗一点的,至少十厘米宽,木板之间的缝隙要用泥土填实;木板下面要钉木桩支撑,木桩深度至少五十厘米,防止木板塌下来。
3. 防燃烧弹处理:在掩体周围挖一条浅沟,里面放上沙子,要是日军扔燃烧弹,能及时用沙子灭火;沙袋上也可以洒点水,减少燃烧的风险。
陈标在旁边用树枝在地上画图,把每个要点都标清楚:“你们看,这是沙袋堆放的示意图,错开摞放,就像你们家里砌灶台一样,这样才稳;这是木桩的位置,要钉在木板的两端,才能撑住重量。”
郑劼则拿起一个沙袋,示范正确的堆放方法:“先把沙袋的底部踩实,然后把袋口朝内折,再摞上第二个沙袋,记住,第二个沙袋要放在第一个沙袋的缝隙处,这样才不会晃。”
新兵们都认真地学了起来,没人再偷懒。李建国堆沙袋的时候,特意把每个沙袋都踩实,还让旁边的周大勇帮忙扶着,生怕再出问题;吴根生则在木板下面多钉了两个木桩,说“这样更安全”。
下午的训练很快就结束了,新兵们加固的掩体都达到了“标准”——沙袋整齐结实,木板固定牢固,有的还在周围挖了防燃烧弹的浅沟。李铁柱检查的时候,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像话!以后你们不管是训练还是实战,都要按这个标准来,记住,掩体就是你们的第二条命!”
离开训练场的时候,天己经快黑了。吴根生凑到韩禧身边,小声说:“韩禧哥,今天谢谢你,要是没那个模拟演示,俺还不知道掩体这么重要。以后俺肯定好好加固掩体,再也不敷衍了。”
韩禧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谢,咱们都是同乡,都是为了打鬼子,只有大家都安全了,才能一起把鬼子赶出家乡。”
郑劼和陈标走在后面,陈标看着训练记录册上的“全员达标”,笑着说:“今天总算是把他们的观念扭过来了,以后再练土木作业,肯定不用再费口舌了。”
郑劼也点头:“是啊,用事实说话,比说多少大道理都管用。对了,明天要搞对抗演练,李班长说让咱们连和二连比,你有没有想好怎么打?”
韩禧心里一动——对抗演练正好能检验之前教的散兵线战术和射击技巧,他笑着说:“明天咱们用小分队战术,分成三个小组,一组正面牵制,一组侧翼突袭,一组后方掩护,肯定能赢。”
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训练场上的沙袋和木板在暮色中静静矗立,像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屏障。韩禧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期待——明天的对抗演练,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之前训练成果的检验,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运用好学到的战术,一定能取得胜利。
下章预告:1937年7月30日清晨,对抗演练正式开始。韩禧带领连队分成三个小分队,按照计划——一组正面牵制二连的兵力,一组从侧翼突袭,一组负责后方掩护。可刚开战没多久,侧翼的小分队就遇到了麻烦——二连的张班长早有准备,在侧翼布置了埋伏,小分队不仅没能突袭成功,还被牵制住了。李铁柱在指挥位上急得大喊:“赶紧想办法!再这样下去,咱们要输了!”韩禧看着沙盘上的局势,心里也很着急——要是侧翼小分队不能突破,正面的兵力很快就会被二连压制。他突然想到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可这个战术需要有人带领小分队吸引二连的注意力,谁愿意去?而且这个战术风险很大,万一失败,整个连队都会陷入被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