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芷妍带回来的消息虽零碎,却很有价值。为了获得更专业角度的信息和进行交叉验证,沐芷晴决定亲自出马,目标则是县城里另一家规模稍小、名为“百草轩”的药铺。
她依旧戴着帷帽,遮住过于出众的容颜,步履平稳地走进了百草轩。这家药铺略显陈旧,药材气味却十分纯正,掌柜是位头发花白、眼神透着精明的老者。
“掌柜的,叨扰了。”沐芷晴声音清冷平和,递上一张事先写好的药材清单。清单上列了几味药材,其中一两味确实比较生僻,但并非绝世罕见,只是恰好能试探对方的库存和眼力。
老掌柜接过清单,推了推老花镜,仔细看了片刻,缓缓道:“姑娘这方子……颇有古意啊。茯苓要陈年的,远志需去心,还有这味‘月光莲’……可是不太好找。”
沐芷晴微微颔首:“掌柜好眼力。方才我去过济世堂,他们那边要么货品年份不足,要么价格……”她适时地停顿了一下,留下一个微妙的空白,才继续道,“故而来您这儿看看。”
老掌柜一听“济世堂”三个字,花白的眉毛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哼了一声,语气里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酸意和一丝……轻蔑?
“济世堂?哼,他们如今生意做得大,自然看不上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小生意。刘大夫现在可是咱们平安县的头块招牌了,眼光高着呢。”
沐芷晴要的就是这个反应。她顺着话头,语气放得更加缓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像是同行间探讨般的欣赏问道:“原来那位大夫姓刘。我方才在济世堂门口略站了站,见刘大夫确实十分忙碌,求诊者众。看来医术必定十分精湛,不知是师承哪位名家?用药思路似乎与我们常见的有些不同,颇有些……独特的见解。”她巧妙地将“特别”换成了听起来更专业的“独特的见解”。
老掌柜一边低头称量药材,一边撇撇嘴,话匣子算是打开了:“师承?这个还真没听他说起过。西五年前他刚来平安县时,就背着个药箱,在城南摆过一段时间摊子,治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后来不知怎么的,就盘下了现在的铺面,越做越大。”
他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老行尊的傲气和不以为然:“要说医术嘛,确实有两手,尤其是一些偏门杂症,好像挺有办法。但你说他用药‘独特’?嘿,姑娘你是行家,我也不瞒你。他那方子,有时候是挺‘独’,喜欢加些个名头好听、寓意吉祥却没啥大用处的药材,哄得那些病人开心,觉得吃了他的药就能沾上福气似的。我们这老老实实按老祖宗规矩办事的,反倒显得落伍喽!”
老掌柜的语气里充满了对这种“花架子”的不屑,但也侧面印证了沐芷妍打听到的“加吉祥草药”的说法。
“哦?竟有此事?”沐芷晴故作惊讶,随即又像是为他开解般说道,“或许刘大夫也是因人而异,注重心药相辅吧。不过能经营得如此成功,想必除了医术,刘大夫在为人处世上也颇有独到之处?”她 subtly地将话题引向刘大夫的为人。
老掌柜摇了摇头,声音更低了:“独不独到俺不知道。就知道他这人吧,独来独往,也没个家小。以前还挺和气,这两年嘛……好像跟县里一些人物走得近了些,架子嘛,自然也见长了点。唉,这世道……”他似乎不愿再多说,只是叹了口气,将包好的药材递给沐芷晴,“姑娘,您的药好了。承惠三百文。”
沐芷晴付了钱,接过药材,温声道:“多谢掌柜解惑。药材很好,下次若有所需,还来叨扰。”
离开百草轩,沐芷晴的心更沉了几分。老掌柜的话虽然带有同行相轻的情绪,但信息量很大:
来历模糊: 刘大夫约西五年前来到平安县,初始落魄,师承不明。
手段取巧: 医术有基础,但善于用“心理暗示和可能治疗“偏门杂症”来吸引顾客。
性情变化: 近两年与“县里一些人物”走近,架子变大。这“一些人物”极有可能就是太阳神教在本地网络的成员,甚至官方保护伞。
独居: 再次印证了沐芷妍的信息。
这些信息拼凑起来,一个形象更加的邪教潜伏者浮现出来:他并非一开始就是核心成员,可能是在后期才被吸收或重要性增加,并且其活动可能得到了地方上某些势力的默许或支持。
沐芷晴带着这些信息和药材回到客栈,将她与老掌柜的对话原原本本告知了元景曜等人。
“与县里人物走近……”元景曜手指轻叩桌面,眼神锐利,“看来,这平安县的水,比我们想的还要深。这太阳神教,恐怕不止拉拢贫民那么简单。”
调查的深入,非但没有让事情变得清晰,反而揭露出了更复杂的网络。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更加谨慎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CL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