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的会议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会议桌上切出明暗相间的条纹。陈强将精心准备的方案册分发给在场的几位官员,册子封面印着“幸福里社区公益综合体规划方案”的字样。
“我们计划打造一个集养老、育儿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中心。”陈强打开投影仪,画面显示出经过多次修改的设计图,“这里设置长者照护区,配备健康监测设备;这里是西点半课堂,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接送问题;这边是社区食堂,提供营养餐食配送……”
官员们认真翻阅着方案,不时点头。坐在主位的王局长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陈总,这个想法很好,确实切中了当前社区的痛点。但是……”
这个“但是”让陈强的心微微提起。
“我们更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运营模式和风险管控。”王局长合上方案册,“公益项目的可持续性是个大问题。前期投入这么大,如何保证长期运营?如果出现资金链断裂,这些依赖服务的老人和孩子该怎么办?”
旁边一位女处长补充道:“而且你们提出的‘时间银行’概念很新颖,但在国内缺乏成功案例参考。我们支持创新,但也要对老百姓负责。”
陈强深吸一口气:“我们计划通过便民商业区的盈利来反哺公益板块,同时引入社会企业投资……”
“商业反哺公益的想法不错。”王局长打断他,“但具体比例是多少?运营成本如何控制?这些都需要更详细的可行性报告。”
会议在礼貌但略显凝重的氛围中结束。走出民政局大楼时,陈强感觉手里的方案册比来时沉重了许多。
与此同时,刘燕正站在一座旧厂房前。这座位于老城区的建筑虽然有些破败,但空间开阔,层高足够改造。最重要的是,它处在三个老旧小区的中心位置。
“刘总,这个地段确实理想。”中介搓着手介绍,“面积两千平,产权清晰,就是业主开价比较高。”
刘燕在心里快速计算着预算:“我们这个是公益项目,能否请业主适当降低租金?”
中介面露难色:“我己经谈过了,业主说宁可空着也不降价。他说前阵子也有个公益组织来看过,最后因为租金问题没谈拢。”
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是陈强发来的消息:“政策支持暂时没谈下来,需要补充更多材料。你那边进展如何?”
刘燕看着眼前这座空置己久的厂房,回复道:“看中一个地方,租金超出预算。业主不愿降价。”
傍晚,两人在办公室碰面。陈强把今天的会议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刘燕也讲了选址遇到的困难。
“公益项目想找个合适的‘窝’真难。”刘燕揉了揉太阳穴,语气中难得带着些许气馁,“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合适的,不是租金太高,就是产权复杂。今天这个业主甚至明确说,不相信公益项目能长久做下去。”
陈强给她倒了杯热水:“别急,我们再找找,总会有办法。”
他走到白板前,把今天官员提出的问题一一列出:“政策支持这边,我们需要补充运营风险管控方案,提供更详细的资金规划。还要找一些类似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
“选址问题我明天再让团队扩大搜索范围。”刘燕振作精神,“不过如果位置太偏,就失去了服务社区的意义。”
这时陈强的手机响起视频通话的提示音。接通后,屏幕上出现小萌和三个孩子的笑脸。
“爸爸,今天爷爷自己走到小区门口了!”念萌兴奋地喊着。
小萌把镜头转向正在练习走路的陈父:“爸说要早日康复,去你们的公益综合体当志愿者。”
这个画面让陈强和刘燕相视一笑。挂断视频后,刘燕突然想到什么:“既然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做一个最小可行性的试点?比如在某个社区先开展西点半课堂或者长者食堂?”
陈强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既可以用实际效果说服政府部门,也能积累运营经验。”
就在这时,刘燕接到林晓的电话。挂断后,她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有个消息,不知道算好算坏——梁薇调去的新区域,最近也在筹划类似的社区服务项目。”
陈强皱眉:“她动作倒是快。”
“不过据说是纯商业模式,收费较高。”刘燕若有所思,“这反而凸显了我们公益模式的价值。”
夜幕降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陈强修改着方案册,刘燕则在网上搜索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挫折确实存在,但并没有打消他们的决心。
临走时,陈强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突然笑了:“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时遇到的困难吗?比现在棘手多了。”
刘燕收拾着文件,嘴角微扬:“所以这次也一定能解决。”
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但至少在这个夜晚,他们更加明确了要突破的方向。
(http://www.220book.com/book/7DH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