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小队历经黑云岭极限拉练的淬炼,如同脱胎换骨,整个队伍的精气神都提升了一个档次。那种经过极端环境考验后沉淀下来的沉稳自信,以及眼神中偶尔闪过的、属于真正老兵的锐利和警惕,让其他营连的战士们既羡慕又有些不服气。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都是独立团的兵,凭啥你们就吃小灶、拿好枪、搞特殊训练?还整天一副“老子最牛”的架势?
这种情绪,尤其是在同样心高气傲的一营、二营、三营这些主力部队中弥漫开来。张大彪、沈泉、王怀保这三位营长,私下里没少嘀咕。虽然佩服特战小队能完成那种变态任务,但总觉得真刀真枪的阵地战、攻坚战,还得靠他们这些主力营。
“团长也太偏心了,好东西都可着特战小队造。”一次营长碰头会上,王怀保忍不住抱怨,“你看他们那枪,擦得锃亮,子弹管够,咱们呢?好枪就那么几条,子弹还得掰着手指头数。”
沈泉比较沉稳,但也点点头:“是啊,特殊任务需要特殊装备,这我们理解。但总不能厚此薄彼吧?咱们营的战士也是嗷嗷叫的好兵。”
张大彪嗓门最大:“要我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光在自家院子里练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跟咱们几个营比比!看看谁才是独立团真正的尖刀!”
这话很快传到了李云龙耳朵里。他非但没生气,反而乐了。
“嘿!这帮小子,还不服气?”他笑着对赵刚说,“好事啊!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既然他们想比,那老子就给他们搭个台子!让特战小队亮亮肌肉,也杀杀那几个营长的傲气!”
赵刚也觉得这是个促进全团训练的好机会,表示支持:“可以搞一次综合性的军事比武,设置多个科目,让各营和特战小队同台竞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就这么办!”李云龙一拍大腿,“不光要比,还要来点彩头!赢得科目多的,老子奖励猪肉炖粉条管够!输的,给赢的洗一个月臭袜子!”
消息一出,整个独立团都沸腾了!猪肉炖粉条的诱惑力是巨大的,而洗臭袜子的惩罚……更是让人无法接受!各营立刻摩拳擦掌,开始了赛前突击训练,憋足了劲要在比武场上见真章。特战小队的队员们更是跃跃欲试,准备用实力证明团长的偏爱物有所值。
比武大会定在三天后,地点就在团部驻地外的开阔地和附近的山地。科目设置充分体现了李云龙的“险恶用心”和偏向:
1. 五公里武装越野:基础体能。
2. 精度射击(100米卧姿、150米跪姿、200米立姿):考验枪法。
3. 投弹(远投和精准投掷):常规技能。
4. 拼刺格斗:传统强项。
5. 夜间渗透与目标识别:新增科目,明显偏向特战小队。
6. 小组战术对抗:红蓝军实兵对抗,最后压轴大戏。
裁判由团部参谋、各营抽调的代表以及李云龙、赵刚亲自担任,力求公平。
比武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独立团全体官兵除了必要的岗哨,几乎全都围在了比武场周围,呐喊助威声震天动地。
前几个科目,竞争异常激烈。武装越野,一营的几个老兵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小技巧,以微弱优势拔得头筹,特战小队屈居第二。精度射击,则是特战小队的天下,他们几乎包揽了前三名,枪法准得让人咋舌,尤其是几个狙击手苗子,几乎枪枪咬靶心。投弹和拼刺格斗,则是各有胜负,一营、二营的老兵们在力量和经验上更胜一筹,但特战小队队员技术更全面,动作更刁钻。
总体算下来,几个主力营和特战小队各有千秋,积分咬得很紧。这让张大彪等人稍稍松了口气,看来特战小队也不是全能嘛。
然而,到了第五个科目——夜间渗透与目标识别,画风突变。
比赛规则:在划定的模拟“敌占区”内,隐藏了十个不同标识的目标点。各参赛小组(每队五人)从不同方向出发,在不被“敌方”哨兵(由友军扮演,布置了明哨暗哨)发现的情况下,潜入区域,找到并记录所有目标点的标识,然后返回起点。用时最短、记录最全者胜。
首先上场的是二营派出的一个尖刀班,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采取谨慎的匍匐前进和交替掩护,但还是在穿越一片开阔地时被“敌方”暗哨发现,“全军覆没”,成绩无效。
接着是三营的一个小组,他们选择绕远路,从侧翼陡峭的山坡渗透,虽然成功躲过了哨兵,但耗时过长,而且只找到了七个目标点。
一营张大彪亲自挑选了五个最强的手下,战术更加大胆,试图快速突进,结果在接近核心区域时触发了“敌方”设置的简易报警装置(铃铛绊线),也被判定失败。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惋惜声。看来这夜间渗透,确实不是常规部队的强项。
最后,轮到特战小队了。魏和尚没有派全部主力,只点了西个平时在侦察和渗透方面表现最突出的队员。
只见这五人,脸上涂着黑灰,身上披着插满杂草树枝的伪装网,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中。他们的移动方式极其诡异,时而贴地疾行,时而利用阴影瞬间静止,时而如同猿猴般攀爬而过,避开所有常规路线。
“敌方”哨兵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却很难捕捉到他们的确切踪迹。偶尔有哨兵似乎察觉到一点异样,但仔细看去,又只有一片寂静的黑暗。他们巧妙地利用风声、虫鸣掩盖脚步声,甚至用模仿动物叫声传递简单信息。
更令人叫绝的是他们寻找目标点的效率。仿佛早就知道目标会藏在哪些刁钻角落,首奔主题,记录迅速。不到其他队伍一半的时间,五个人就如同从地里冒出来一样,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了起点,递上了记录着十个完整目标标识的纸条。
全场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惊呼!
“我的娘啊……这是咋过去的?” “根本没看见人啊!” “十个目标全找到了?神了!”
张大彪、沈泉、王怀保三位营长面面相觑,脸上火辣辣的。他们这才真正意识到,这种特种作战技能,在特定场合下有多么可怕的力量。这己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打仗”了。
最后压轴的小组战术对抗,更是将这种差距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抗规则:红方(特战小队一个十人小组)防守一处模拟指挥部,蓝方(由一、二、三营混合抽调组成的三十人加强排)进攻,规定时间内攻占指挥部则蓝方胜。
所有人都觉得,三十人对十人,还是进攻方,蓝方胜算极大。张大彪甚至扬言要十分钟内结束战斗。
然而,战斗一开始,蓝方就陷入了泥潭。
特战小队根本没有死守指挥部,而是化整为零,如同跗骨之蛆般渗透在蓝方前进的道路上。冷枪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射来(训练弹,但有激光判定),精准地“点名”蓝方的指挥员和机枪手;布置的诡雷和陷阱(训练用,无真实伤害)不断迟滞消耗蓝方的兵力和士气;小股骚扰袭击打完就跑,绝不恋战。
蓝方空有兵力优势,却像一头笨重的大熊被一群灵活的猎犬围攻,处处挨打,晕头转向,根本找不到对手主力。等到他们好不容易冲到指挥部附近时,兵力己经“损失”过半,队形散乱,士气低落。
而这时,特战小队突然集结,依托提前构筑的简易工事,发起一波凌厉的反冲击,短促激烈的交火后,成功将残存的“蓝军”全部“歼灭”。
对抗结束,用时不到半小时。特战小队十人,“伤亡”三人。蓝方三十人,全军覆没。
观战的全体官兵都看傻了。这仗还能这么打?十个人压着三十个人打?还打赢了?
李云龙看着这场面,心里乐开了花,但脸上却绷着:“嗯,还行,没给老子丢人。”他转头看向目瞪口呆的三位营长,“怎么样?大彪、沈泉、怀保,还比不比了?要不,再加赛个项目?”
张大彪老脸通红,梗着脖子:“团长……俺……俺服了!这帮小子……是真邪门!这仗打得……憋屈!”沈泉和王怀保也苦笑着摇头,心服口服。
赵刚适时站出来总结:“同志们,今天的比武很有意义!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方向。特战小队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强大的战斗力,但各主力营依然是独立团的中流砥柱,各有各的职责和优势。未来作战,需要的是协同配合,取长补短,而不是互相较劲!希望大家能把今天的收获带到今后的训练中去,共同提高独立团的整体战斗力!”
比武大会圆满结束。特战小队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总成绩第一,当晚如愿吃上了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而一营、二营、三营的营长们,则黑着脸开始琢磨怎么加强部队的针对性训练,特别是反特种作战和夜战能力。
李云龙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点头。目的达到了。不仅确立了特战小队的地位,激发了全团的训练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各级指挥员开始正视一种新的作战模式。
但他心里也清楚,特战小队今天的表现,更多的是依靠出其不意的战术和技能优势。真正的战场,比比武场残酷百倍。山本特工队,也绝不会像今天的“蓝军”那样容易对付。
“和尚,”晚上,李云龙把魏和尚叫来,“今天打得不错,但别翘尾巴。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从明天开始,训练重点转向模拟对抗山本特工队的战术!把他们可能用的手段,都给老子研究透!我们要做的,不是比他们更特种,而是要比他们更了解他们,更能克制他们!”
魏和尚目光炯炯:“是!团长!俺明白!俺们一定会成为山本特工队的噩梦!”
独立团内部这场龙争虎斗,悄然落下了帷幕。但一场真正与魔鬼的较量,己然迫在眉睫。特战小队这把新磨利的尖刀,渴望着饮血开锋。而黑暗中的对手,似乎也嗅到了威胁的气息,变得更加诡秘难测。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亮剑之弹道综合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DN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